2022-2023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四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四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通过两年的生物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 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 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D. 早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
2. 下列哪些结构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
①成熟的南瓜叶
②桃树的芽
③玉米根尖分生区
④皮肤的真皮
⑤桂花树的形成层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3. 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的开闭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状态数量多,不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 ①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 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 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4. 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适宜的外界条件
B. 玉米种子的子叶矿存着养料
C. 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D. 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5. 如图为人体某部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B为胎儿胎盘毛细血管,A为脐动脉,则C流静脉血
B. 当A和C内都流动脉血时,B处可能发生了滤过作用
C. 若B为胃壁内毛细血管网,那么在B处可吸收水分和酒精
D. 当B为真皮内的毛细血管时,它除进行物质交換外,还对调节体温起重要作用
6.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对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
B.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动物的迁徙属于取食行为
D.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7.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的机率分別是( )
A. 黄色;50% B. 红色; 100% C. 红色; 50% D. 黄色; 100%
8.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却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B. 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 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D. 幼儿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
9.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进行斗争
C.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
D. 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10.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全国艾滋病病情不断上升,青少年和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要人群。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艾滋病,一定要以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态度防范和远离艾滋病。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洁身自好,恪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B.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C. 艾滋病离我们很远,关不关注无所谓
D. 广泛宣传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等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艾防艾社会环境
11. 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行走和奔跑的区别是奔跑有腾空现象而行走没有
B. 骨中的无机物使骨具有脆硬的特性
C. 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含量小于23,弹性小,硬度大
D.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
12. 如图中小圆圈表示草履虫,大圆圈表示它的运动轨迹,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如图是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实际位置和运动方向,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草履虫的运动情况为( )
A. B. C. D.
13.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酸奶的微生物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活
B. 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C.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 制作米酒要用到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
14. 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病毒性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B.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
C. 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D. 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15.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C. 植物细胞有线粒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D. 植物细胞内的水分都集中在液泡内
16. 如表数据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小心被墨汁浸没,你认为浸没的数据有可能是( )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二氧化碳
0.03
水
0.07
其它气体
0.9
0.9
A. 氧气20、二氧化碳0.05、水0.07 B. 氧气16、二氧化碳4、水0.07
C. 氧气21、二氧化碳4、水1.1 D. 氧气16、二氧化碳4、水1.1
17. 关于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的恒温动物
B. 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能适应复杂的陆地环境
C. 哺乳动物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
D. 各种野生哺乳动物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
18. 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下列关于这三种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松、竹、梅都能产生种子,它们都属于种子植物
B. 松属于裸子植物,竹和梅属于被子植物
C. 松、竹、梅都有韧皮部和木质部
D. 松、竹、梅的茎中都有形成层,能不断长粗
19. 在“测试握手--握手反应要用多少时间”的活动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产生“手被握”的感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 被试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经验积累程度是影响反射时间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C. 经过训练,完成反射的时间能不断缩短
D. 此活动涉及的反射中,脊髓只起传导作用,没有参与反射
20. 下列对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B. 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子宫
C. 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 D. 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胎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21. 在学习完生物圈中的人以后,同学们对人体的呼吸、消化、吸收、运输以及排泄等知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中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一个成年人肺内大约有3亿~4亿个肺泡。结合图1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目多、肺泡壁薄;外面缠绕着丰富的 ______ 。
(2)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______ 。
(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汇入到心房的 ______ (填“左心房”或“右心房”)。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实质部分由100多万个微小肾单位构成。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4)肾小球是 ______ ;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组成;肾小管外缠绕着丰富的 ______ 。
(5)经由肾脏后的血液经下腔静脉汇入到心脏的 ______ (填“左心房“或“右心房”)。
22. 如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 ______ 酶的参与。
(2)图中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在此过程中 ______ (填器官名称)是主要的场所。
(3)物质a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流经右心室 ______ 次,才能到达肺部细胞。
(4)某病人的尿液中a的含量过多,可能是因为该病人的肾小管发生病变,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完全吸收a,也有可能是因为该病人的胰岛分泌的 ______ 过少。
23. 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 ______ 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2)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看电视等会导致眼球的 ______ (填序号)曲度增大,从而形成近视。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的中枢是 ______ (填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4)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字母)。
24. 下列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属于 ______ 发育,蜻蜓的发育与 ______ (填“甲”或者“乙”)相似.
(2)丙图中胎儿与母体是通过 ______ (填序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示苹果受精的过程,完成受精作用后,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发育成苹果的可食部分.
(4)在种植莲藕时,莲农常采用有地下茎发育成植株并产生新藕的方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与丁图所示的繁殖方式相比较,子代具有的明显特点是 ______ .
25. 图(一)为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流动的示意图.甲、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埋作用,乙、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图(二)是生态学家用能量金字塔模型來体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在能量金字塔中,高一级的营养级叠加在低一级的营养级上面,而底部主要是绿色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每个营养级最多获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中能代表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 (填序号),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入到第一营养级:
(2)图(一)中动植物的遗体及动物的排出物通过 ______ 的分解,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3)由图(二)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 ______ 依次传递的.
(4)由图(二)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 ______ 的能量.
(5)能量金字塔说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6.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①
水+葡萄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②
水+葡萄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④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______ (填装置序号),现象中有气泡产生,此气泡最可能是 ______ 。
(2)表中①与④是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3)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假设其他条件都满足),装置中除了产生气泡外还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物质—— ______ 。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线粒体数量增加时,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
D、早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体现了水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态因素的具体含义。
2.【答案】D
【解析】解:①成熟的南瓜叶,叶属于器官,无分生组织。
②桃树的芽,芽的生长点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③玉米根尖分生区,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皮肤的真皮内无分生组织。
⑤桂花树的形成层也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茎逐年加粗。
故选:D。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各具有不同功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体主要组织的特点、作用,仔细分析题干中各结构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
3.【答案】B
【解析】解:A、①状态数量多,气孔张开,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错误
B、①状态数量多,气孔张开,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C、②状态数量多,气孔关闭,不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错误;
D、②状态数量多,气孔关闭,不利于蒸腾作用的进行,因此不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错误;
故选:B。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①气孔张开、②气孔关闭
理解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的知识点,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进行记忆
4.【答案】B
【解析】解;A、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A正确;
B、玉米种子的结构分为种皮、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和胚乳三部分,玉米种子里贮有养料的结构主要是胚乳,供种子萌发时利用,B错误;
C、在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即花蕊,因为他们与形成种子和果实有关,C正确;
D、植物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D正确;
故选;B.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被子植物的开花、传粉和受精的知识是重点内容,一定熟练掌握;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也为常考知识点,要理解掌握.
5.【答案】A
【解析】解:A、若B为胎儿胎盘毛细血管,胎儿生活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与母体交换营养物质,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同时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经胎盘进入母体中、由母体排出,A为脐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则C脐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若B为肾小球,肾小球的功能是滤过,形成原尿,其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并且流的都是动脉血,所以A、C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时,B处可能发生了滤过作用,B正确.
C、消化道壁毛细血管为组织处毛细血管,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若B为胃处的毛细血管,则B胃可以吸收水分和酒精,C正确.
D.若B为真皮内的毛细血管,皮肤能进行物质交换,通过汗液排除水分和尿素,也可以吸收部分物质,同时还能够调节体温,D正确.
故选:A.
如图所示: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图示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A→B→C据此解答.
本题要结合各器官的功能考虑血液成分的变化.
6.【答案】A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所以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是正确的,A正确.
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B错误.
C、动物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C错误;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性为;D错误.
故选:A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后天学习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7.【答案】A
【解析】解: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的机率50%.而果皮的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仍然是dd,颜色是黄色。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dd的机率分別是黄色、50%。
故选:A。
番茄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8.【答案】A
【解析】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故A正确。
B、现在还没有通过检测尿液来查胰岛素的。一般都是通过血液。故B错误。
C、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故C错误。
D、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故D错误。
故选:A。
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对于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比掌握。
9.【答案】D
【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A正确;
B、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进行斗争,B正确;
C、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C正确;
D、生物适应环境是自然环境对生物的不定向变异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D不正确.
故选:D.
达尔文指出,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10.【答案】C
【解析】解:艾滋病通过性生活、输血、母婴等方式传播。预防艾滋病要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避免不洁性生活,洁身自好,恪守性道德,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艾滋病或艾滋病携带者避免怀孕等。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做好有关艾滋知识的宣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及巨大危害,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面对艾滋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故选:C。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解答此题要掌握艾滋病的危害等知识。
11.【答案】C
【解析】解:A、奔跑的时候,人的双脚会有同时离开地面的情况,但是行走时,双脚则不会同时离开,A正确。
B、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使骨具有柔韧性,无机物使骨具有脆硬的特性,B正确。
C、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弹性小、硬脆易骨折,C错误。
D、骨骼肌是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两部分构成,D正确。
故选:C。
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掌握骨骼肌的组成、骨的成分及其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图是草履虫在载玻片上的实际位置和运动方向,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 .
故选:B。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有个小窍门,就是把题干中的图倒过来看就是实际的运动路线.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3.【答案】D
【解析】解: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是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也需要密封,A错误;
B、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生物产生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能能够遗传,B错误;
C、制作酸奶用到乳酸菌,葡萄酒用到酵母菌,酵母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繁殖,而乳酸菌只能进行分裂生殖,C错误;
D、制作米酒要用到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多种微生物。D正确。
故选:D。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制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4.【答案】A
【解析】解:A、病毒性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错误。
B、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正确。
C、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正确。
D、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环节,不能终止传染病的流行,正确。
故选:A。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可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A、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正确。
B、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错误。
C、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错误。
D、植物细胞内的水分不都集中在液泡内,错误。
故选:A。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胞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比较: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是应为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呼出气体中,由于氧气参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比吸入减少了;少量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呼气排出,故水分增加了;对照上表可以看出浸没的数据有可能是氧气16、二氧化碳4、水1.1。
故选:D。
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据此解答。
掌握人体内发生的两个气体交换,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7.【答案】B
【解析】解:AC、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体温恒定,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AC正确。
B、有的哺乳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如鲸鱼,B错误。
D、各种野生哺乳动物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如各类肉类、毛皮等的利用,D正确。
故选:B。
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明确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知道鸭嘴兽和裸鼹鼠体温不恒定.
18.【答案】D
【解析】解:A、松、竹、梅都能产生种子,它们都属于种子植物,A正确。
B、松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竹、梅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C、松、竹、梅的茎内都有韧皮部和木质部,C正确。
D、松、梅是木本植物,其茎内的维管束中有形成层,形成层是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茎加粗;竹子为禾本科植物,但茎不能无限加粗,因为没有形成层,D错误。
故选:D。
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如柏和松的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种子裸露,都属于裸子植物、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脊髓有反射的功能,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如排便、排尿、缩手反射等,产生“手被握”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A错误;
B、被试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经验积累程度是影响反射时间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B正确;
C、握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时间的缩短是有限度的,C错误;
D、此活动涉及的反射中,脊髓即起传导作用,也参与反射,D错误。
故选:B。
(1)脊髓里有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等,还有传导功能.
(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脑和脊髓的功能的理解.
20.【答案】C
【解析】解:A、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故错误;
B、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故错误;
C、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睾丸是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故正确;
D、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故错误。
故选:C。
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受精作用在输卵管内完成,睾丸是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由于经常考查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以平时的学习中,可能会疏忽对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引起重视。
21.【答案】毛细血管 气体扩散作用 左心房 毛细血管球 毛细血管 右心房
【解析】解:(1)人体内肺泡的数量很大,肺泡外面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
(3)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4)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组成;肾小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5)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经由肾脏后的血液经下腔静脉汇入到心脏的右心房。
故答案为:(1)毛细血管
(2)气体扩散作用
(3)左心房
(4)毛细血管球;毛细血管
(5)右心房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2)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有滤过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肺泡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过程。
22.【答案】唾液淀粉酶 吸收 小肠 1 胰岛素
【解析】解:(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2)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流经右心室1次,才能到达肺部细胞;
(4)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某病人的尿液中a的含量过多,可能是因为该病人的肾小管发生病变,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不能完全吸收a,也有可能是因为该病人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
故答案为:
(1)唾液淀粉酶;
(2)吸收;小肠;
(3)1;
(4)胰岛素。
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尿的形成,解答即可。
正确识图有助于做好该题。从图示可知: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都离不开血液循环。
23.【答案】神经元细胞体 ① B ⑩、B
【解析】解:(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A脑和B脊髓里。(2)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
(4)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⑩和B。
故答案为:(1)神经元胞体
(2)①
(3)B
(4)⑩、B
1、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
2、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10)下行的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神经中枢)。
掌握眼球的结构及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完全变态发育;甲;1(或1和2);③;能稳定地保持母本的性状
【解析】解:(1)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蜻蜓的发育与甲图相似.
(2)丙图显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3)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4)用种藕繁殖湘莲,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优点是可以保持亲本的原有性状,繁殖速度快,抗病虫能力强.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发育;甲;
(2)1(或1和2);
(3)③;
(4)能稳定地保持母本的性状.
(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2)图丙:1是胎盘、2是脐带、3是胎儿;图丁: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
(3)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叫做无性生殖.嫁接、扦插、压条都是植物的无性生殖.
正确识图、理清相关知识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5.【答案】丙;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物链;10%;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图(一)中能代表光合作用的是丙(填序号),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制造的有机物中.输入到第一营养级;
(2)图(一)中动植物的遗体及动物的排出物通过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4)生态系统中,在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有10%~20%(包括20%)的能量可以流动到下一个营养级.由图可以看出,下一营养级只能利用到上一营养级大约10%的能量;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故答案为:(1)丙;
(2)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
(3)食物链;
(4)10%;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甲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甲为动物的呼吸;生物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水属于代谢终产物,而乙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属于排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为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为蒸腾作用;
(2)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并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向下流动的.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且不循环的,据此解答.
熟练掌握三大生理作用的概念及区别和联系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①和② 二氧化碳 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酒精 呼吸作用加强,保证了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解析】解:(1)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所以有气泡冒出。
(2)①④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荣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3)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4)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菊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原因是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使有氧呼吸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命活动过程。
故答案为:
(1)①和②;二氧化碳;
(2)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3)酒精;
(4)呼吸作用加强,保证了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1、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2、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有氧时,能把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四校联考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四校联考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这是通过过滤作用实现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