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2022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从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的细胞。其主要原因是( )
A. 细胞生长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凋亡 D. 细胞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从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的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正确,ACD错误。
故选D。
2. 下列生命现象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 B. 蝌蚪尾巴的消失
C. 断尾的壁虎长出新尾巴 D. 手指受到挤压导致部分细胞坏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细胞凋亡又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如蝌蚪尾巴的自动消失、胎儿手指的形成都涉及到细胞凋亡。
【详解】A、砍伐后的树桩上长出新枝条是运用的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而非细胞凋亡,A错误;
B、蝌蚪尾巴的消失是由基因调控的,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断尾的壁虎长出新尾巴涉及到细胞分裂与分化,C错误;
D、手指受到挤压导致部分细胞坏死不受基因调控,不属于细胞凋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B。
3. 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
A.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 果蝇的受精卵细胞
C. 绵羊的卵细胞 D. 蚕豆的叶肉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核特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细胞的全能性大小的顺序是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详解】蛙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蚕豆的叶肉细胞属于体细胞,绵羊的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细胞的全能性大小的顺序是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蚕豆的叶肉细胞>蛙的口腔上皮细胞,即受精卵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可以进行无丝分裂
B. 能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C.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相同
D.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二分裂。
2、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A错误;
B、只有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
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不相同,C错误;
D、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D正确。
故选D。
5. 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c图中,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 d图是观察该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属于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b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c为一个细胞周期,其中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d细胞含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a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b细胞没有细胞壁,b表示动物细胞无丝分裂的某个阶段,B错误;
C、c图表示细胞周期,分裂间期时间更长,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乙→乙是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该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D正确。
故选D。
6. 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下列①~⑤是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示意图,相应的前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⑤→②→③
C. ③→⑤→④→②→① D. ④→⑤→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①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图②染色体着丝点分开是有丝分裂后期,图③重新形成了2个子细胞,是有丝分裂末期,图④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内,是有丝分裂前期,图⑤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根据分析,图中有丝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⑤→②→③。
故选B。
7.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人的双眼皮与卷发
C. 果蝇的长翅与红眼 D. 小麦的抗锈病与矮秆
【答案】A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人的双眼皮与卷发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果蝇的长翅与红眼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小麦的抗锈病与矮秆发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8. 人的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一个基因型为DD的双眼皮男子与一个基因型为dd的单眼皮女子结婚,他们的子女若眼睑中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若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该现象说明( )
A. 表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
B. 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
C. 表型只受个体发育中其他条件的影响
D. 基因型不同,表型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并非绝对的,因为任何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和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AB、该夫妇的子女基因型都为Dd,据题知由于提上睑肌纤维发育情况不同,表型不一样,A错误、B正确;
C、表型由基因型决定,也受环境、个体发育中其他条件的影响,C错误;
D、可能受环境影响,基因型不同,表型也可能相同,D错误。
故选B。
9.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A不符合题意;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B不符合题意;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实验现象,不是假说内容,C符合题意;
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10. 已知甲、乙、丙三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加倍的原因相同
C.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减半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D. 甲、乙、丙三图中DNA含量减半时,细胞都一分为二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图形揭示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没有复制或者着丝点分开后每条染色体1个DNA分子;图乙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子细胞中DNA含量与亲代含量相同,故乙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图丙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分裂两次子细胞中DNA含量减半,表示的是减数分裂。
【详解】A、甲图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A错误;
B、甲、乙、丙DNA分子含量加倍的原因都是在分裂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B正确;
C、丙图DNA含量第一次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了次级精(卵)母细胞,C错误;
D、甲图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因为着丝点分开,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图中DNA含量减半的原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11. 下列说法表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演绎过程的是( )
A. 在体细胞中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总是成对存在
B. F1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 若假说成立,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1∶1∶1∶1的比例
D. 让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1∶1∶1∶1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在体细胞中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总是成对存在,这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
B、F1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若假说成立,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1:1:1:1的比例,这属于演绎过程,C正确;
D、让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1:1:1:1的比例,这属于实验验证,D错误。
故选C。
12. 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联会模式图,该时期处于( )
A. 减数分裂I前期 B. 减数分裂I后期 C. 有丝分裂后期 D. 减数分裂Ⅱ末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I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图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属于减数分裂I前期,A正确。
故选A。
13.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B. 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 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D.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正确;
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中,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C错误;
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14.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之所以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是因为( )
A.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 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 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分别为( )
A. 4种、4种 B. 4种、2种
C. 2种、2种 D. 2种、1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求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分离比,用分离定律的思路:
Yy×yy→1Yy:1yy;
Rr×rr→1Rr:1rr。
【详解】由分析可知,①子代基因型有2×2=4种;
②子代表现型2×2=4种;
故选A。
16.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B. 细胞中a和a´为同源染色体
C. 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D. 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2个四分体。
【详解】AC、据图可知,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体单体,即含有8条染色单体,AC错误;
B、细胞中a和a'共有一个着丝粒,表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和B或者C和D表示同源染色体,B错误;
D、细胞中A和B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C和D形成一个四分体,因此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D。
17. 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DdXBXb的不会产生的配子的是( )
A. DXB B. dXb
C. DXb D.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Dd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是DXB、dXb、DX b和dXB,不会产生Dd的配子。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正常女性的丈夫患此病。下列是这对夫妇所生子女患此病情况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男孩一定会患病 B. 女孩一定会患病
C. 男孩和女孩都患病 D. 男孩和女孩都不患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正常女性为XdXd,其丈夫为XDY。
【详解】ABCD、该正常女性为XdXd,男孩一定不患病,女孩为XDXd,一定患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女性患者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概率为( )
A. 1 B. 1/2 C. 1/4 D. 0
【答案】B
【解析】
【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BY。
【详解】由分析可知: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是XBY,后代为1/2XBXb、1/2XbY,故后代患病概率为1/2,B正确。
故选B。
20.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A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错误、B正确;
C、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故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C正确;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D正确。
故选A。
21.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B. 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 碱基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数目以及排列顺序使得DNA分子具有了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使得DNA分子具有特异性,A正确;
B、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够为DNA复制过程提供精确的模板,B正确;
C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两条长链排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C错误,D正确。
故选C。
22.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 控制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控制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都是DNA,D错误。故选B。
23. 从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到确定真正的遗传物质,是历史上多位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研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遗传物质发现的实验及其内容:包括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详解】A、烟草花时病毒的实验研究证明R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
C、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未证明转化因子是谁,D错误。
故选B。
24. 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 )
A. 5’—CTATGG—3’ B. 5’—GATACC—3’
C. 5’—GGTATC—3’ D. 5’—CCATAG—3’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且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CC—3′,则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5′—GGTATC—3′,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5. 小鼠皮毛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C基因(R和r、C和c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 )
A. 黑色∶白色=3∶1
B. 黑色∶棕色∶白色=1∶2∶1
C. 黑色∶棕色∶白色=9∶3∶4
D. 黑色∶棕色∶白色=9∶6∶1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黑色小鼠的基因型为C_R_,棕色小鼠的基因型为C_rr,白色小鼠的基因型为ccR_、ccrr。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1CCRR、2CcRR、2CCRr、4CcRr):棕色(1CCrr、2Ccrr):白色(1ccRR、2ccRr、1ccrr)=9:3:4,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请回答问题:
(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取材的根尖长度在2 mm左右,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获取根尖_________ 区细胞。
(2)实验中图甲用盐酸酒精混合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图丙通常用______________作为染色液,目的是使细胞中_____________着色。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1)分生 (2)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 ①.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②. 染色体##染色质
(4) ①. 间 ②. DNA的复制
【解析】
【分析】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区组织中可以看见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小问1详解】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取材的根尖长度在2mm左右,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获取根尖分生区细胞。此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是很好的观察染色体的实验材料。
【小问2详解】
实验中需要用到解离液,解离液是盐酸与酒精1:1的混合液,作用是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细胞中染色体的观察。
【小问3详解】
染色体(质)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常用的碱性染料为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体经染色后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小问4详解】
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该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27. 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实验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红花紫茎
红花绿茎
白花紫茎
白花绿茎
一
白花紫茎红花紫茎
3/8
1/8
3/8
1/8
二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1/8
1/8
3/8
3/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茎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绿茎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红花 ②. 紫茎
(2) ①. 性状分离 ②. rrYy
(3) ①. 2##两 ②. 1/3
【解析】
【分析】由实验一可知,白花紫茎×红花紫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3∶1∶3∶1=(1红花∶1白花)(3紫茎∶1绿茎),紫茎对绿茎是显性性状,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二:白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1∶3∶3=(1红花∶3白花)(1绿茎∶1紫茎),说明白花对红花是显性性状,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1详解】
由实验一可知,白花紫茎×红花紫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3∶1∶3∶1=(1红花∶1白花)(3紫茎∶1绿茎),紫茎对绿茎是显性性状;实验二:白花紫茎×白花绿茎→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1∶3∶3=(1红花∶3白花)(1绿茎∶1紫茎),说明白花对红花是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根据(1)可知:红花为隐性,基因型是rr,紫茎为显性,后代出现了3紫茎∶1绿茎的比例,说明紫茎基因型是Yy,所以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rrYy。
【小问3详解】
实验二的子代为1红花∶3白花,1绿茎∶1紫茎,且紫茎为显性性状,则亲本基因型为RrYy×Rryy,故亲本白花绿茎植株(Rryy)产生的配子类型有Ry、ry共2种;子代白花绿茎(R-yy)的植株中,纯合子(RRyy)所占比例为1/3。
28.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动物是__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个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A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染色体、核DNA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图B细胞正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期,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1) ①. 雄性 ②. B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2) ①. 初级精母细胞 ②. 1:2:2
(3) ①. 减数分裂Ⅰ后期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A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B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来自于雄性个体。
【小问1详解】
图B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来自于雄性个体。
【小问2详解】
图A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且图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雄性个体细胞,故A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图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故细胞中染色体、核DNA与染色单体的比例为1:2:2。
【小问3详解】
图B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
29. 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F2,子代表型及比例如下表(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
F2
雌
雄
雌
雄
红眼(♀)×朱砂眼(♂)
全红眼
全红眼
全红眼
红眼:朱砂眼=1:1
(1)B、b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朱砂眼为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2)F2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雌果蝇中红眼所占比列为_____。
【答案】(1) ①. X ②. 隐性
(2)XBXB或XBXb
(3) ①. XBXb或XbXb ②. 3/4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亲本为红眼和朱砂眼,子一代均为红眼,则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中既有红眼也有朱砂眼,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亲本为红眼和朱砂眼,子一代均为红眼,则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中既有红眼也有朱砂眼,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即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朱砂眼为隐性性状。
【小问2详解】
结合(1)的分析,由于F2中雄果蝇既有朱砂眼又有红眼,说明F1的雌果蝇为杂合子,即F1中雌果蝇基因型为XBXb,F1中雄果蝇基因型为XBY,F1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代中雌性果蝇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
【小问3详解】
结合(2)的分析,F2代红眼雌蝇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朱砂眼雄蝇基因型为XbY,随机交配(使用配子法),雌配子为1/4Xb、3/4XB,雄配子为1/2Xb、1/2Y。则F3为3/8XBXb、1/8XbXb、3/8XBY、1/8XbY,故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BXb、XbXb;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3:1,故雌果蝇中红眼所占比列为3/4。
30. 如图是双链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5是腺嘌呤,则6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胞嘧啶,则4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键连接起来的。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3)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若有鸟嘌呤600个,则该DNA分子中腺嘌呤有_______________个。
【答案】(1) ①. 磷酸 ②. 脱氧核糖
(2) ①. 胸腺嘧啶##T ②. 鸟嘌呤##G ③. 氢键 ④. 碱基互补配对
(3)400
【解析】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小问1详解】
一个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图中1表示的是磷酸,由于图中呈现的是DNA的平面结构图,故五碳糖2为脱氧核糖。
【小问2详解】
DNA双链中的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如果5是腺嘌呤A,则6为胸腺嘧啶T;3是胞嘧啶C,则4是鸟嘌呤G;它们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小问3详解】
DNA双链中A与T的数量相等,G与C的数量相等,G为600,则C为600,碱基总数为1000× 2即2000,则该DNA分子中腺嘌呤数目为(2000-600× 2)÷2=400个。
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安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