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榜卷06-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
展开中考『练兵场』之模拟训练的重要性
初中特级教师用3句话来告诉你模拟考试有多么的重要!
1、锻炼学生的心态。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心态,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2、锻炼学生管理时间。通过模拟考试就会让同学们学会分配时间,学会取舍。
3、熟悉题型和考场。模拟考试是很接近高考的,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考场的气氛和布局。
中考的取胜除了平时必要的学习外,还要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和良好心态。此外,通过模拟考试还能增强学生们面对高考的信心,希望考生们能够重视模拟考试。
2023年中考化学名师押题金榜卷(六)【广东专用】
答案解析版
(本卷共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1.以下传统的春节习俗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贴春联 B.包饺子
C.放鞭炮 D.扫房子
【答案】C
【解析】A、贴春联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包饺子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但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放鞭炮的过程中,伴随着燃烧,且有碳、硫等的氧化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扫房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择C。
2.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是节水标志,此选项符合题意;B、是禁止烟火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可回收塑料制品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禁止放置易燃物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铁粉 B.洁净的空气
C.二氧化碳 D.盐酸
【答案】A
【解析】A、铁粉是铁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正确;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D、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A。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FeCl3:氯化铁 B.Mg+2:镁离子
C.2He:2个氦元素 D.O3:3个氧原子
【答案】A
【解析】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选项正确;B、根据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C、根据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故表示为2个氦原子,选项错误;D、化学式的意义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故表示一个臭氧分子,或臭氧这种物质,或一个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选项错误;答案为A。
5.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甲状腺肿大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氟 D.碘
【答案】D
【解析】A选项,青少年缺少钙元素影响骨骼生长,中老年缺少钙元素容易引起骨质疏松。B选项,缺少铁元素容易引起贫血症状。C选项,对牙齿的发育和钙化有重要影响。D选项,缺少碘元素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D。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氧气验满 D.收集H2
【答案】C
【解析】A、不能将鼻子靠近瓶口闻气味,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故B错误;C、验满氧气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故C正确;D、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C。
7.《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时,空气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分子间间隔不变
D.若雨水的 pH小于 7,则该降雨为酸雨
【答案】A
【解析】A、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空气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正确;B、分子永远在不停的运动之中,错误;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分子间间隔变大,错误;D、若雨水的 pH小于5.6,则该降雨为酸雨,错误。故选A。
8.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作汽水
B.用铅笔芯粉末润滑生锈的锁
C.用食盐水浸泡鸡蛋,制无壳鸡蛋
D.用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收集炭黑
【答案】C
【解析】A、柠檬酸显酸性,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汽水要求所得溶液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故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作汽水可以达到预期效果;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粉具有润滑的作用,故用铅笔芯粉末润滑生锈的锁可以达到预期效果;C、食盐水为氯化钠溶液,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氯化钠无法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D、蜡烛不完全燃烧能生成炭黑,故用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收集炭黑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故选C。
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氧气 B.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
【答案】D
【解析】A、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解释合理,故A正确;B、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解释合理,故B正确;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故C正确;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解释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D。
10.“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Rb+核外电子数为36
C.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Rb+是铷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则核外电子数为37-1=36,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 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B.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物有氧化物
【答案】D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5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根据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该项说法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结合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该项说法正确;C、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该项说法正确D、生成物为C2H5OH,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该项说法错误。故选D。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D
【解析】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那么50g的水只能溶解40g的物质a,充分搅拌后得到的a溶液是90g;故错误;B、由图中的曲线可知,a和c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各不相同,20°C以下,c的溶解度大,20°C以上,a的溶解度大,没有说明在一定的温度前提下比较,故错误;C、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应该选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故错误;D、20℃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b>a=c,升温到t℃,a、b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c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因此b>a>c;故正确。故选D。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益健康的是( )
A.不吃油脂减肥 B.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
C.用亚硝酸钠腌制咸菜 D.将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
【答案】B
【解析】A. 不吃油脂,不利于营养均衡和体内正常循环,错误;B. 吃水果和蔬菜能补充维生素,正确;
C. 亚硝酸钠属于工业盐,有毒,不能用腌制咸菜,错误;D. 霉变大米含黄曲霉素,即使煮熟也不能杀死毒素,长期食用会导致肝癌,错误。故选B。
14.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2 B.CH4、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答案】C
【解析】A、C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或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CO2,C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O,故不符合题意;B、CH4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电解H2O生成O2,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故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但硝酸钾无法一步转化为碳酸钾,故符合题意;D、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混合气体
C
鉴别食醋和食盐水
分别取样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颜色
D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分别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答案】D
【解析】A、木炭粉中含有少量氧化铜,在空气中高温灼烧,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把原物质除去了,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点不着,故B不正确;C、食醋是酸性的,食盐水是中性的,都不会使酚酞变色,观察溶液颜色无法鉴别,故C不正确;D、硝酸铵和氢氧化钙研磨生成硝酸钙、水和氨气,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
16.2022年抗击新还在继续进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测体温、戴口罩、勤消毒等是必需的防疫措施。
(1)测体温
①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汞原子之间的______增大。
②红外测温仪中塑料外壳属于______(填“合成”或“金属”)材料。
(2)戴口罩
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活性炭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勤消毒
做好家庭消毒,可以在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使用的物品上喷洒医用酒精,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______(写化学式),若不慎将少量酒精洒落台面引起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______。
(4)为了有效预防病毒感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
C.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答案】(1) 间隔(或间隙);合成;(2)吸附;(3) H2O ;使可燃物与空气(或O2)隔绝;(4)BC
【解析】(1)①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汞原子之间的间隔(或间隙)增大;②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活性炭疏松多孔,活性炭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化学式为H2O,若不慎将少量酒精洒落台面引起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或O2)隔绝;(4)A. 家庭消毒时,消毒液并非越浓越好,不符合题意;B. 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符合题意;C.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符合题意。故选BC。
17.2022年3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银河航天卫星及其搭载的1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我国计划今年内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1)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组合而成的“二元推进剂”,偏二甲肼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物,偏二甲肼中碳、氢元素的质最比是______。
(2)氧化铝陶瓷可用于火箭腹部的隔热瓦,可知氧化铝的熔点_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空间站通过电解水为宇航员供氧,实验室模拟电解水的装置如图,试管1中的气体为______。
(4)空间站内,用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化学式为CH3OH),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写1点即可)。
【答案】(1) 有机 ;3:1;(2) 很高;+3;(3)氢气##H2;(4) ;原子的种类(或原子的个数或原子的质量)
【解析】(1)偏二甲肼(C2H8N2)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8)=3:1。(2)氧化铝陶瓷可用于火箭腹部的隔热瓦,说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3)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多,为氢气。(4)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
三、实验题
18.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会导致实验时间过长,使火焰变大的方法是______。(写1点即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上图装置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若X是水,观察到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选填字母)。
A、NaOH溶液 B.CaC1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4)下图中⑤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⑥),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ab站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答案】(1);将酒精灯盖灭,然后将灯芯拔高少许,再点燃酒精灯(或盖灭酒精灯后,将灯内的酒精更换为浓度更高的酒精等);(2)②;(3) 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AC##CA;(4)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停/节约药品);BC##CB
【解析】(1)实验室常用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太小,会导致实验时间过长,使火焰变大的方法是:将酒精灯盖灭,然后将灯芯拔高少许,再点燃酒精灯,或盖灭酒精灯后,将灯内的酒精更换为浓度更高的酒精;(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条件常温下进行,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②;(3)上图装置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B、氯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且不能出去湿润的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出去湿润的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干燥,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D、二氧化碳与稀盐酸不反应,且二氧化碳会携带氯化氢气体逸出,装置④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答案:AC;(4该装置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A、a点压强开始升高,a点的对应操作是关闭阀门,试管中的液面逐渐下降,说法错误;B、bc段试管中压强增大且保持不变,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液面,说法正确C、C点压强开始下降,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说法正确;答案:BC。
四、科学探究题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进行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______。
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Ⅰ、在试管甲中滴加______溶液
无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不正确
Ⅱ、在试管乙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有同学质疑换作Ⅱ的结论可能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稀盐酸,能验证碱的另一种化学性质,你选择的是______(A、B、C或D),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气球膨胀(或气球变大);(2) ;NaOH、Na2CO3 ;Na2CO3溶液 ;无气泡产生(或无明显现象);滴加的盐酸过少,盐酸先与NaOH溶液反应,而未与Na2CO3 溶液反应,所以未产生气泡;(3) D ;
【解析】(1)推入NaOH溶液后,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可观察到气球膨胀。(2)C中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猜想一只含有NaOH,为恰好完全反应,猜想三含有NaOH、Ca(OH)2为氢氧化钙过量,故猜想二为碳酸钠过量,含有NaOH、Na2CO3溶液;猜想三不正确,说明无Ca(OH)2,现象无白色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滴加试剂为碳酸钠溶液;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加入稀盐酸,由于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由于结论是猜想二不正确,故为猜想一只含有NaOH现象为无气泡产生;有同学质疑换作Ⅱ的结论可能不正确,理由是滴加稀盐酸几滴,量太少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了,而未与Na2CO3 溶液反应,所以未产生气泡,故应滴加过量稀盐酸。(3)上述实验还未验证的是碱与酸的反应,要探究该性质,实验的方案是在 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方程式为。
五、流程题
20.煤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如图是煤的精炼和综合利用的流程图。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脱硫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______(填序号)。
A.臭氧层空洞 B.沙尘暴 C.雾霾 D.酸雨
(3)脱硫时生成硫酸钙的化学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所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溴乙烷(CH3CH2Br)在一定条件下能脱去溴化氢(HBr)分子,同时生成乙烯(C2H4),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也属于消去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化学变化;(2)D;(3) CO2 ;过滤 ;烧杯 ;引流
(4)(H2O后面标有气体符号也得分)
【解析】(1)反应①是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脱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造成酸雨,故选:D;(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有2个钙原子、2个碳原子、12个氧原子、2个硫原子,反应后有2个钙原子、8个氧原子、2个硫原子,可得X的化学式为CO2;操作a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该操作为过滤;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根据“溴乙烷在一定条件下能脱去溴化氢分子,同时生成乙烯,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消去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看出消去反应是在第一个碳原子上失去一个氢原子,第二个碳原子上失去Br,由于反应③也属于消去反应,结合乙醇的结构CH3CH2OH,参照消去反应的特点,第一个碳原子上失去一个H,第二个碳原子上失去OH,即得到一分子的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计算题
21.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可用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提示:)
(1)若要制取40g氢气,计算所需氢化钠的质量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请在图中画出产生40g氢气与消耗水的质量关系。
(3)若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等质量的氢气,消耗水的质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氢化钠制取氢气时消耗水的质量,但实际应用中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480g;(2)
(3) 等于 ;电解水能量消耗大,成本高
【解析】(1) 解:设制取40g氢气,所需NaH的质量为。
答:设制取40g氢气,所需NaH的质量为480g
(2)解:设产生40g氢气消耗水的质量为。
产生40g氢气与消耗水的质量关系如图:
(3)设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40g的氢气,消耗水的质量是。
所以,实验室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等质量的氢气,消耗水的质量等于用氢化钠制取氢气时消耗水的质量。
电解水能量消耗大,成本高。所以实际应用中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金榜卷03-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 这是一份金榜卷03-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文件包含金榜卷03-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金榜卷03-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金榜卷01-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 这是一份金榜卷01-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文件包含金榜卷01-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金榜卷01-中考化学考前一模名师押题金榜卷重庆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金榜卷05-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金榜卷05-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金榜卷05-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金榜卷05-2023年中考化学考前名师押题金榜卷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