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2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我们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建筑学院做过讲座,讲得最多的主题就是如何“重返自然之道”。对此,传统中国有几点基本理解:自然体现着比人类更优越的东西,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要对老师保持谦卑的态度;自然直接和道德准则相关,自然体现着比人类的所为更高的道德准则。
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意遍布城乡的国家,但是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种如同被时间机器挤压的快速发展,一切都无暇思考。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自然、建筑、城市彼此不分的体系的价值,意识到它表达着比现在惯常的建筑观更高的道德与价值,我们就有必要在新的现实中重新创建它的当代版本。
不过,把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想象成与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我们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是决定性的。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材料的使用总是遵循一种反复循环更替的方式。在一栋被拆毁的民居里,我们经常可以发现1000年材料的累积。反复使用某些材料,这不仅是出于节约的考虑,实际上,我们从这种方式读出的是一种信念,人是有可能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的。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与建筑总是以简明的空间区隔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虽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
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我们从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意识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从来不能和具体的建造问题分开。我们要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仍然必死,而传统一旦死亡,可以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摘编自王澎《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材料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下,现代都市高楼林立,但古人笔下的绿水青山仍是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作为承载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当代建筑,如何在钢筋水泥空间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如何以建筑寄托人文精神?追求自然之道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追求“自然”的建筑,不仅意味着从自然形象中汲取灵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与自然发生关系;更意味着树立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追求。正如北宋山水画家郭熙所言,“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追求的境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崇尚“自然”不是单纯模仿古典园林样式,也不是盲目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更不是为概念而概念,而是顺应生态环境、人文传统、建造法则,以独特的生命体验激发创造灵感。这样的创作观有利于设计者形成个人风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解决“千城一面”之困境。
追求“自然”还意味着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每年都有一批建筑尚未达到50年使用寿命便被拆除,既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又难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建筑遗产与历史文脉。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改革,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建筑师积极将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引入设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绿色,象征着自然、友好、创新与生机,也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鲜亮的底色,为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指引。 (摘编自马苏薇《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的建筑观把自然看得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并且认为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
B.与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对自然十分排斥,所以要将建筑与自然区别开来,并赋予建筑独立的地位。
C.中国古代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并反复使用,体现了古人向自然学习、使生活回复到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的人文理想。
D.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有助于在城市中为人们营造栖息的诗意,也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的难题,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今天的中国有着超出常规的发展速度,但城乡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自然应有的谦卑。
B.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学都面临生态传统遭到破坏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新向传统学习,特别是向乡村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
C.传统建筑的材料、手工技艺由于与现代建筑的材料、技术的巨大差异,很难得到真正的应用,一旦沦为形式就会走向死亡。
D.当代中国不乏模仿古典园林样式、追求抽象的建筑形式、表达特定的概念的建筑设计,但这些设计都与建筑的自然之道绝缘。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自然之道”的建筑观的一项是( )(3分)
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D.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追求建筑的自然之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在哪些方面创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天二哥
台静农
烂腿老五坐在栅门口的青石块上,脊梁倚着栅门,手捏着一打纸钱,慢慢地撕开。嘴里不断地祷告着:“天二哥,你活着咱俩爱闹着玩,现在你死了,千万不要吓我。我胆子并不大,又歇在这栅门口。朋友,你让我再讨二年饭,咱们再到一块闹着玩罢……”
天二哥在这南栅门外一伙中算最能喝酒的,他自小就会喝,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没有同酒离开过。他自己说:他爹会喝,他爹的爹也会喝,这酒瘾是从他娘胎里带下来的老瘾。
他近几天身上有些不舒服。昨天下午时分,觉着心里比平常还难过。于是他凑了四百文,都买了烧酒喝。
他喝了烧酒,着实有些醉了。他坐在王三的饭店前面馍馍桌子旁边的一条大板凳上,两脚翘在桌椅上,两手搂着腿膝盖。他的整个的脸面,以及他秃了顶的光头,都成了猪肝一般的颜色。
这时候,卖花生的小柿子提着花生筐从北大街来。天二哥一眼看了他,就笑着曳着嗓音向他说:“我的乖乖,你来得真好,赶快送来给你天二爷亲个罢!”
“你怎么出口就伤人!”
“乖乖,反了天了么?……”天二哥站起身子,举了拳头对着小柿子打来,但一躲开,拳头落了空;小柿子转过身子反在天二哥脊梁盖捶了两拳。这两拳是小事,但在天二哥身上却是从来就没有驮过别人的拳头;虽然十几年前挨过县官的小板子,那是为的蒋大老爷告他游街骂巷的罪过。
但是这只能县大老爷和蒋大老爷可以打他,这小柿子又怎配呢?这耻辱,当然他是受不了。于是他发狂,他咆哮地赶来。没想到,他将离开馍馍桌子便扑地一跤跌倒在地上。他这一跌,却非同小可;就是王三、烂腿老五他们都惊异了。
其初他们都想叫小柿子狠狠地吃一顿打,倒没料着天二哥弱到这样。于是他们将他扶到原先的板凳上,安慰他道:“你喝醉了,酒醒醒再说罢。”吴二疯子带着老前辈的口吻,去申饬小柿子,不准他骂;要再骂,他就来打嘴巴。
他自家很失望,以为生平没有这样地丢人过,在大众面前;旁人说他喝醉了,于是提醒了他解酒的老法子——这也是他爹的爹传下来的。他摸了一个卖粥的大白碗,左歪右斜跄踉地跑到栅门口的尿池前,连连舀喝了两大碗,顺便倚着墙坐在尿池的旁边。
小柿子远远地蹲在一旁,带着胜利的呆笑。天二哥藏着杀气的醉眼,忿怒地看着他这种藐小的傲慢,于是破口大骂起来:“你这小王八羔子,老子马上叫你知道厉害。”
“好,你的大爷就不跑,咳,我怕你吗?”
小柿子今年正是二十岁的少年,所以他敢这样的倔强。他又想:这样一个泥醉的家伙,又在病中,无论如何,也不是他的敌手。
他只顾去妄想,却不提防他这位天二爷一颠一簸地跑来了。他将要忙着站起来,他的头倒被按住了。天二爷用一只猛力的脚,将他的花生筐踢翻,铜钱滚了遍地。他把身子斜下去,想顾全他的花生筐,却被他的天二爷乘势压伏在地上。
“小王八羔子,老子叫你知道厉害!”
他用了大力狠狠地在小柿子背上连三连四地捶。
小柿子声音有些颤抖。觉得这醉汉压在身上有如一棵大黄梨树,一点也不能动弹。他的大拳头,尤其吃不住。
“饶了罢!天二叔,我认识你了!”
小柿子终于哭着求饶了。毕竟小柿子输了,一般看的人也都痛快。他们笑这个傻小子,将鸡蛋去碰石磙,太不量力了。吴六先生看得有些不忍,用力将天二爷拉开,小柿子从他的拳头下窜了出去。“古人云:败兵之将,不必穷追。天二哥,记他下次罢!”
“呵呵,六先生,今天不打他个龟叫鳖爬,他哪里知道厉害!”
“呀,好个下马威!”王三说了,大家都笑了。小柿子也不去睬他们冷刻的讥笑,草草地拾了花生,捻了铜钱,含着眼泪强打光棍地骂着,“今天打了大爷,缓两天再算账……”悄悄地走了。
“呵呵,缓两天再算账,好罢。今天便宜了你这小东西!”显过好身手的天二哥,很光荣很疲倦地坐在原先的板凳上。
“还是天二哥,小柿子总算叫乖了!”他们向他喝彩。“呵呵,他敢不叫乖?不然,还能姓天么?”说来姓天,这也是他的光荣。几年前,他在王三饭店里推骨牌,遇着警察来查店,警察很不客气地要拿他。先问了“你姓什么?”他说:“我姓天!”他趁着这当儿,打了警察两个耳光,就迅速地跑了。
从此以后,他们就称他叫“天二哥”。
他坐在板凳上精神有些不能支持。骤然跌倒了。烂腿老五很明白,他知道这一定是他的病以及酒和清尿发作了。于是同一些人将他抬到栅门的底下。
“我大概不行了……”他的颜色变成了苍白。这一夜烂腿老五陪了他,也没有睡觉。在第二天东方发白的时光,这天二哥便离开了烂腿老五。据说是,正在鸡鸣丑时。
一九二六年七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二哥有病,却只能凑四百文钱买烧酒喝,说明他的生活很凄苦,命运很可悲;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必然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B.天二哥打败小柿子后,“光荣”是因为他已显示出好身手,“疲倦”暗示他病情很重,这说明他为不让看客失望而强忍病痛进行表演的现实。
C.天二哥是一个被压迫者,却要侮辱与他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小柿子,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霸道蛮横,同时,也体现出旧中国底层被压迫者的不觉醒和命运的悲惨。
D.小说中的小柿子具有反抗精神,他性格倔强,敢于反抗大家都很敬畏的天二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是一个觉醒了的底层人物的形象。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交代天二哥的死,然后写其死亡的经过,这样布局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小说更具有艺术魅力。
B.“一般看的人也都痛快。他们笑这个傻小子,将鸡蛋去碰石磙,太不量力了”,小说用冷峻的叙述,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人们思想的麻木与愚昧。
C.“今天打了大爷,缓两天再算账……”,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小柿子虽不甘示弱而又百般无奈的心理特点,也透露出他在自欺中寻找心理平衡,从而减轻自身痛苦的想法。
D.小柿子因顾全自己的花生筐而被天二哥打,被拉开后又叫板天二哥,这些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反抗,也体现了他的爱财、无知和性格多变。
8.烂腿老五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有专家评论这篇小说使用了戏剧化写法。请结合文本,从对话、场景和读者三个角度简要解说小说的这种“戏剧化写法”的具体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僻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地方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需断句处的三个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
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的功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4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4分)
14.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本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因讥议边事被贬南方,途经岳阳时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中“木叶”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B.楼内词人正在把酒,因即将离别远行,侍酒的女子满斟酒杯,显出庄重的颜容。
C.词人安慰友人不必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
D.词人凭栏远望,遥想南行的艰辛,字里行间也蕴含了人生之路充满艰危的感慨。
16.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阐述。(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岳阳楼》中,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窦巩《南游感兴》一诗中写道:“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与此诗有相似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相似的观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课内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
1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率尔:急遽不加思考的样子 如会同:诸侯朝见天子 异乎三子者之撰:著作
B.牛羊何择:区别 族庖岁更刀:众、一般 吾其还也:表示祈使
C.莅中国而抚四夷:统治 永保无疆之休:停止 董之以严刑:督察
D.端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百姓皆以王为爱:吝啬 而听细说:小人的谗言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风乎舞雩
C.良庖岁更刀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红楼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往往与其性格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灼。”这是率性多情、怜香惜玉的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
B.“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这是灵心慧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
C.“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是精明强干、阔朗豪爽的贾探春的住所——秋爽斋。
D.“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这是贞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李纨的住所——稻香村。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一些网上知识分享平台越来越__________,”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以假乱真的故事。”显然共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__________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一方面,我们依然相信创新的共享模式让人们醉心于知识的汪洋;但另一方面,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知识的原野没有边界,但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每个人不管是主动分享,还是被动接收,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__________知识的植株,做一名慧眼识珠的花匠、__________的护花使者,知识的花朵才会灿然盛开、传递芬芳。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鱼龙混杂 营利 培育 忠心耿耿
B.泥沙俱下 盈利 培植 恪尽职守
C.鱼龙混杂 盈利 培育 恪尽职守
D.泥沙俱下 营利 培植 忠心耿耿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B.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活动。
C.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一旦缺乏有效监管,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活动。
D.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一旦缺乏有效监管,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2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__________。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__________。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__________。《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种人格像“坚冰”,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寒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B 2.A 3.B
4.示例一: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追求自然之道”,接着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阐述其具体做法。
示例二:材料二先指出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接着从“怎么办”的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追求自然之道”,并从美学追求和发展观两个方面详细说明。
5.①我们要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传统技术②我们要着手改革体制机制,重视城市规划设计。③建筑师要积极创新,引入节能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科技手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6.D 7.D
8.①情节结构方面:小说开篇写烂腿老五祈祷死去的天二哥不要吓唬自己结尾写天二哥在丑时死去,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②人物塑造方面:烂腿老五见证了天二哥酒醉、打小柿子和最终死去的全过程,通过他的见闻更有利于刻画天二哥的形象特征,③社会背景方面:烂腿老五与天二哥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通过描写烂服老五也能表现出天二哥的生活处境,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贫苦人民生活的艰难。
9.①对话: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就像戏剧中的对白,交代了人物的关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场景:小说发生的地点栅门口、王三饭店就像戏剧舞台的具体场景,小说的绝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这里。③读者:小说采用戏剧化的写法,让读者不自觉地变换为观众的角色,冷静地欣赏故事,体会故事的意蕴。
10.F I K 11.B 12.C
13.(1)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却与吴国争强,我私下里替您担忧。
(2)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强盗进入和不正常情况(发生)。
14.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③孔子因材施教,并人尽其才。
15.B
16. ①漂泊的凄苦与无奈;②被谪的失意和悲愤;③对家国的眷恋、对君王的期待
17.(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8.B 19.A 20.C 21.B 22.D
23. ①信指使者;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③却与之相反
24.略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类文本阅读,课内知识考查,古诗文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热身考试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热身考试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