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天气系统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大气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 试卷 0 次下载
-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 试卷 2 次下载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展开[2022·扬州模拟]下图为沿20°E经线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中( )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
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2.此季节( )
A.甲地高温干燥 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密 D.丁海区飓风频繁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所在区域对比可信的是( )
A.6个月后②区域的水汽可能多于①区域
B.该月①区域风力大于②区域
C.该月③区域寒潮和沙尘暴可能频发
D.该月①区域气温高于③区域
4.据图推测,以下关于该季节的论述,正确的是( )
A.①大部分区域凉爽多风
B.②大部分区域寒冷干燥
C.③小部分区域温和多雨
D.②、③区域的自然景观大致相同
如图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
5.下列四幅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
6.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则下列有关该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6~8月累计降水量曲线平缓,是受稳定的西风影响的结果
B.夏季降水少、光照强,适合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C.主要分布在40°N~60°N的大陆西岸
D.雨热不同期,是不同季节受不同风带影响的结果
下表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7~9题。
7.甲地降水量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风带来丰富水汽
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
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D.山地阻挡,多地形雨
8.乙地7月气温高于甲地1月气温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
B.甲地白昼时间长
C.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
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
9.乙地降水量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B.暖流影响
C.地形阻挡
D.冬季西风更为强劲
[2020·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0~12题。
10.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2.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如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1)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6分)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6分)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6分)
14.[2022·深圳高级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 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4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指出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4分)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1~2.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经纬度及大陆轮廓可判断,该经线穿过的地区为非洲,甲位于非洲南端,应为地中海气候,乙位于刚果盆地南侧,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丙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此时赤道低压带位置偏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甲地位于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A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旱季,草木枯黄,B对。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疏,C错。丁海区位于地中海地区,不会发生飓风,D错。故选B。
答案:1.D 2.B
3~4.解析:第3题,从50°N看,90°E附近(亚欧大陆内部)是高压,180°附近(海洋上)是低压,可推知该月应为冬季,6个月后北半球为夏季,②所在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近,从海洋带来较为丰富的水汽,①所在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②区域的降水多于①区域,水汽较①区域要丰富,A正确;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则越大,从图中看,单位距离内②区域气压差更大,风力也较大,B错误;③区域主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但一般不受沙尘暴影响,C错误;①区域的纬度高于③区域,又深居内陆,受来自极地冷气流的影响更大,气温可能比③区域更低,D错误。故选A。第4题,此季节为冬季,①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②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B正确;③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C错误;②、③区域因气候、土壤不同,自然景观也不相同,D错误。故选B。
答案:3.A 4.B
5~6.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6~8月的累计降水量变化很小,说明这段时间降水极少,而10~12月的累计降水量变化较大,即该段时间降水丰富,故该地气候可能为南半球的季风性湿润气候或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项反映的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B项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C项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D项反映的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第6题,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夏季降水少,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结果;该地夏季具有炎热干燥、光照强的气候特征,适合亚热带水果的生长;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答案:5.D 6.B
7~9.解析:第7题,根据表格中甲、乙两地的月均温分布状况可知,甲地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可以判断甲位于南半球,位于南美洲西部,乙位于北半球,位于欧洲西部。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两地均位于西风带,靠近大陆西海岸,但是甲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多地形雨,乙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小,所以甲降水量比乙丰富,A、B错误,D正确。乙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而甲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C错误。故选D。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和甲地1月都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甲地纬度低,1月正午太阳高度比乙地7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故应该是甲地1月气温高,实际情况相反,A错误;相比较而言,甲地1月比乙地7月白昼时间短,B错误;乙地西部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地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C正确;乙地主要受西风带影响,D错误。故选C。第9题,乙地降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A错误;乙地常年受暖流的影响,暖流的影响不具有季节差异,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地势较平坦,无高大的山脉阻挡,且此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不会出现季节变化,C错误;乙地降水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中纬度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季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西风强劲,水汽更多,所以冬季降水多于夏季,D正确。故选D。
答案:7.D 8.C 9.D
10~12.解析:第10题,东欧平原降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而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距离水汽源地较远,且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使得其大部分地区降水比东欧平原少,故选D。②③只反映南北差异,排除。第11题,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其他自然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差异较大,B、C、D错。第12题,影响一个地区干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与北部年降水量差异较小,但南部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致使南部蒸发更强,故B正确。
答案:10.D 11.A 12.B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几内亚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第(2)题,读图可知,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是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第(3)题,读图可知,Q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
答案:(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分布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主要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温和多雨。
14.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地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图示A地位于南半球非洲东部,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图示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防范疫病等。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甲地均温/ ℃
13.2
11.3
6.3
8.1
10.2
甲地降水/mm
161
339
509
232
3 860
乙地均温/ ℃
4.8
9.2
16.1
12.2
11.1
乙地降水/mm
164
84
95
140
1 26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精品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09 气压带和风带 含解析 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09 气压带和风带 含解析 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