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课件PPT,共57页。
第三章第1课时 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地 理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 ZHONG TONG BU XUE AN YOU HAU SHE JI2023内容索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探究学习[教材导读] [知识体系] 课前篇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资源需求量小、资源赋存量多的区域,将资源调配到资源需求量大、资源赋存量少的区域。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空间跨度大,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资源、能源明显不足,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供过于求。2.我国的资源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增加了水量,改善了水质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②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③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2)西气东输①“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全程4 167千米。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的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③意义:“西气东输”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的天然气,为当地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防止大气污染,提高沿线地区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点笔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并不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途径,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开源节流。具体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资源和跨区域调配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等。判断正误并纠错(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同时资源能源也丰富。( )答案 × 我国东部地区资源、能源明显不足。(2)“南水北调”工程将湘江、长江、黄河与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答案 ×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3)中线调水的水质要好于东线。( )答案 √(4)“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答案 √(5)“西气东输”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提供能源保障。( )答案 √思考感悟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一年内将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黑吉辽、京津冀等地将直接受益,以后将逐年增加输气量,最终达到380亿米3/年。中国迎来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这一工程对我国有何积极影响?提示 为我国提供了天然气能源;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利于我国防止大气污染。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一 南水北调[问题探究]材料一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工程”,位于郑州荥阳境内黄河河段,共两条隧洞。黄河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采用了隧洞穿黄方案。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规划示意图。 材料三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线路规划了A、B两种方案,说明方案A较方案B更合理的理由。(2)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最终选择隧洞方案穿越黄河的理由。提示 (1)方案B穿越黄河大堤和沁南滞洪区,工程复杂;方案A“穿黄”距离短,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不大,建设成本较低,建设工期较短。(2)避开河势影响,实现引水自流;避免外界温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耐久性更好;避开与黄河规划的矛盾;减少对黄河水文的影响;避免对黄河航运造成影响;形成接近地面的检修条件。[指点迷津]1.“南水北调”工程路线示意图2.“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的比较 [典题演练]典例1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的利与弊。(3)“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时应保护水源区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第(2)题,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可基本自流,但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第(3)题,水库水质变坏,多为水污染,其来源主要是农业中的化肥、农药的施用,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答案 (1)河流流量方面,汉江大于渭河;含沙量方面,渭河多于汉江;结冰期方面,渭河有结冰期而汉江无结冰期。(2)利:水质较好;可基本自流。弊:线路长,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3)耕地,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对点训练]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图,完成1~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环节施加影响的例证。( ) A.蒸发 B.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 D.下渗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从根本上解决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C.促进北京市、天津市等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D.北京市的居民可以淡化节水意识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地表水的流向,属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的影响,C项正确。第2题,水稻种植除需水资源外,还与气候、地形、土壤等要素有关,A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根本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B项错误;北京市居民仍需增强节水意识,D项错误。答案 1.C 2.C探究二 西气东输[问题探究]材料一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供应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材料二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提示 (1)东线工程经过的油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2)增加能源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指点迷津]1.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及具体表现2.“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 [典题演练]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首站,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中亚天然气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地。材料二 “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输气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项目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中哈输气管道主要途经我国西北内陆和中亚地区,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且多大风天气。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极易被破坏。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第(2)题,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适于管道运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是我国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并且建设管道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很小;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建交时间较早,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第(3)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把天然气资源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①可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为当地发展提供能源保障;②可减少煤炭的消耗,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于煤炭,天然气的污染小,能改善当地的环境;③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答案 (1)土地荒漠化。途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2)天然气储量大;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运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上运输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我国建交国家,有政治基础。(3)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点训练]读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走向及经过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以下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东至福建福州,这是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次入闽。“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③利于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红壤和经过长期耕作形成的水稻土;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不适合发展航运。第2题,“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排除①,C项正确。答案 1.A 2.C素养培优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截止到2019年4月北京地区已接收“南水北调”水量总计超过45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目前,“南水北调”供水已占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量的七成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 200万。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北京市大量缺水的原因是( )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②经济发展迅速,用水量增加 ③水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相对于东线而言,中线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①水质较好 ②建设成本较低 ③建设工期较短 ④利用地形可基本自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必须( )A.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B.缩小经济规模,减少用水量C.禁止外来人口迁入D.改变城市职能,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纯粹的政治中心解析 第(1)题,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中线工程可以利用地形落差由南向北送水,同时水质相对于东线而言较好。但是工程浩大,工期较长。第(3)题,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必须要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 (1)D (2)B (3)A素养目标——综合思维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2004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2012年年底全线贯通,三线工程2014年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路线示意图。(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推测“西气东输”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运量巨大的“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2)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当堂检测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西线工程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难度最大 B.水质最好C.可基本自流调水 D.线路最短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B.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C.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水量的关注D.加剧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难度最大、水质最好,A、B两项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基本自流调水,C项正确;目前东线工程线路最短,D项错误。故选C项。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可能导致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减弱,A项错误;不影响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B项错误;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区,应该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水量的关注,C项正确;对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 1.C 2.C读图,完成3~4题。 3.三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农业发达程度 B.环境状况C.城市分布 D.河流分布4.下列有关“西气东输”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重调入区的环境污染B.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C.减少调出区的就业机会D.破坏调出区的基础设施解析 第3题,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地质、河流、市场、气源等,而城市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故选C项。第4题,天然气较煤炭更为洁净,会减轻调入区的环境污染,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增加调出区的就业机会,加快调出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故选B项。答案 3.C 4.B读我国各省(市、区)电力供应示意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暂缺)和“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完成5~6题。5.甲、乙、丙依次是(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C.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D.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6.影响“疆电外送”输电线路①(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C.政治条件 D.科技水平解析 第5题,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该地区水电较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些省级行政区煤炭资源丰富,故为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能源消耗较多,是电力短缺区。第6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疆电外送”输电线路①(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输电线路受自然、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小,科技因素是建设的保证。答案 5.D 6.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地区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地区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2)请归纳“南水北调”工程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答案 (1)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对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2)①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②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③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等。
第三章第1课时 南水北调与西气东输地 理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 ZHONG TONG BU XUE AN YOU HAU SHE JI2023内容索引课前篇 自主预习课堂篇 探究学习[教材导读] [知识体系] 课前篇 自主预习[必备知识]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资源需求量小、资源赋存量多的区域,将资源调配到资源需求量大、资源赋存量少的区域。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空间跨度大,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资源、能源明显不足,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供过于求。2.我国的资源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增加了水量,改善了水质①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②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③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2)西气东输①“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全程4 167千米。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复杂的地形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海市。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③意义:“西气东输”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的天然气,为当地发展提供能源保障。“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防止大气污染,提高沿线地区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点笔记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并不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途径,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开源节流。具体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资源和跨区域调配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等。判断正误并纠错(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同时资源能源也丰富。( )答案 × 我国东部地区资源、能源明显不足。(2)“南水北调”工程将湘江、长江、黄河与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答案 ×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3)中线调水的水质要好于东线。( )答案 √(4)“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答案 √(5)“西气东输”工程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提供能源保障。( )答案 √思考感悟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一年内将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黑吉辽、京津冀等地将直接受益,以后将逐年增加输气量,最终达到380亿米3/年。中国迎来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这一工程对我国有何积极影响?提示 为我国提供了天然气能源;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利于我国防止大气污染。课堂篇 探究学习探究一 南水北调[问题探究]材料一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工程”,位于郑州荥阳境内黄河河段,共两条隧洞。黄河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采用了隧洞穿黄方案。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规划示意图。 材料三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线路规划了A、B两种方案,说明方案A较方案B更合理的理由。(2)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最终选择隧洞方案穿越黄河的理由。提示 (1)方案B穿越黄河大堤和沁南滞洪区,工程复杂;方案A“穿黄”距离短,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不大,建设成本较低,建设工期较短。(2)避开河势影响,实现引水自流;避免外界温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耐久性更好;避开与黄河规划的矛盾;减少对黄河水文的影响;避免对黄河航运造成影响;形成接近地面的检修条件。[指点迷津]1.“南水北调”工程路线示意图2.“南水北调”三线工程的比较 [典题演练]典例1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下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不同点。(2)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相比的利与弊。(3)“南水北调”工程调水时应保护水源区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等方面。第(2)题,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可基本自流,但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第(3)题,水库水质变坏,多为水污染,其来源主要是农业中的化肥、农药的施用,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答案 (1)河流流量方面,汉江大于渭河;含沙量方面,渭河多于汉江;结冰期方面,渭河有结冰期而汉江无结冰期。(2)利:水质较好;可基本自流。弊:线路长,需要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3)耕地,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城镇,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水域,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对点训练]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读“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图,完成1~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环节施加影响的例证。( ) A.蒸发 B.大气降水C.地表径流 D.下渗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可大面积种植水稻B.从根本上解决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C.促进北京市、天津市等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D.北京市的居民可以淡化节水意识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改变了地表水的流向,属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的影响,C项正确。第2题,水稻种植除需水资源外,还与气候、地形、土壤等要素有关,A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根本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B项错误;北京市居民仍需增强节水意识,D项错误。答案 1.C 2.C探究二 西气东输[问题探究]材料一 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供应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级行政区。材料二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结合材料探究:(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提示 (1)东线工程经过的油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2)增加能源供应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指点迷津]1.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及具体表现2.“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 [典题演练]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首站,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中亚天然气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地。材料二 “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输气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项目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中哈输气管道主要途经我国西北内陆和中亚地区,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且多大风天气。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极易被破坏。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第(2)题,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适于管道运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是我国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并且建设管道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很小;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建交时间较早,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第(3)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把天然气资源引入珠江三角洲地区:①可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为当地发展提供能源保障;②可减少煤炭的消耗,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于煤炭,天然气的污染小,能改善当地的环境;③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答案 (1)土地荒漠化。途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2)天然气储量大;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运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上运输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我国建交国家,有政治基础。(3)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点训练]读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走向及经过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以下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东至福建福州,这是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次入闽。“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产生的水土流失 ③利于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经过江西、福建两省,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该区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红壤和经过长期耕作形成的水稻土;该区域多雨的气候和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其河流众多且水能资源较丰富,但不适合发展航运。第2题,“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排除①,C项正确。答案 1.A 2.C素养培优素养目标——区域认知1.截止到2019年4月北京地区已接收“南水北调”水量总计超过45亿立方米,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目前,“南水北调”供水已占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量的七成以上,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 200万。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北京市大量缺水的原因是( )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②经济发展迅速,用水量增加 ③水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大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相对于东线而言,中线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①水质较好 ②建设成本较低 ③建设工期较短 ④利用地形可基本自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必须( )A.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B.缩小经济规模,减少用水量C.禁止外来人口迁入D.改变城市职能,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纯粹的政治中心解析 第(1)题,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第(2)题,中线工程可以利用地形落差由南向北送水,同时水质相对于东线而言较好。但是工程浩大,工期较长。第(3)题,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必须要树立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 (1)D (2)B (3)A素养目标——综合思维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2004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2012年年底全线贯通,三线工程2014年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路线示意图。(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推测“西气东输”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 (1)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运量巨大的“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天然气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等优势。(2)大风天数多,多风沙天气;气候寒冷,易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程建设。当堂检测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西线工程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难度最大 B.水质最好C.可基本自流调水 D.线路最短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B.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C.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水量的关注D.加剧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难度最大、水质最好,A、B两项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基本自流调水,C项正确;目前东线工程线路最短,D项错误。故选C项。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可能导致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减弱,A项错误;不影响黄土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B项错误;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区,应该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水量的关注,C项正确;对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影响不大,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 1.C 2.C读图,完成3~4题。 3.三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农业发达程度 B.环境状况C.城市分布 D.河流分布4.下列有关“西气东输”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重调入区的环境污染B.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C.减少调出区的就业机会D.破坏调出区的基础设施解析 第3题,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的因素有很多,如地形、地质、河流、市场、气源等,而城市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故选C项。第4题,天然气较煤炭更为洁净,会减轻调入区的环境污染,缓解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增加调出区的就业机会,加快调出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故选B项。答案 3.C 4.B读我国各省(市、区)电力供应示意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暂缺)和“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完成5~6题。5.甲、乙、丙依次是(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C.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D.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6.影响“疆电外送”输电线路①(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C.政治条件 D.科技水平解析 第5题,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该地区水电较丰富;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些省级行政区煤炭资源丰富,故为火电丰富区;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能源消耗较多,是电力短缺区。第6题,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疆电外送”输电线路①(哈密—郑州)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输电线路受自然、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小,科技因素是建设的保证。答案 5.D 6.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地区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地区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2)请归纳“南水北调”工程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答案 (1)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对沿途水资源的利用统一管理;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2)①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②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③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