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共1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试卷,老师希望你们沉着冷静,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创造佳绩!加油!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1)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3)兼听则明, 。 (王符《潜夫论》)(4)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6)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 , ”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愿奉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豪情。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溅的水花。(宗璞《紫藤萝瀑布》)②普通话他生疏,于是(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让我帮他休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瀑( )布 bèng( )溅(2)句②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1分) 改为 (3)把句②括号里的句子概括成一个成语。 (1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B.春天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各部门必须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C.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中走向诗和远方,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D.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4.下列短语中都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2分)A.外国朋友 安排任务 放松下来 B.热烈欢迎 生日礼物 更加坚强C.他的声音 完全相信 大家唱歌 D.不断流着 默默生长 看到长城5.名著阅读(10分)(1)下列有关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记叙了主人公哈利和朋友被迫流亡在外,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最终与黑魔王伏地魔展开惊心动魄较量的故事。B.《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C.《海底两万里》离开南极后,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水下一千尺向北航行时,船撞到了一座暗礁上,把船划破了。D.《红岩》中甫成高是出卖江姐的叛徒,他引诱江姐被捕时,其叛徒本性完全暴露了。(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7分)原来,船的螺旋桨被大章鱼紧紧咬住,无法转动。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尼摩船长决心与这些怪物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尼德·兰自告奋勇参加了这次任务。于是,尼摩船长率领十多名勇敢的水手,手持斧头,走向中央楼梯,准备出击。 “诺第留斯”号浮上海面,一个水手站在最上面的一级台阶上,将舱盖的螺丝拧开。但螺母刚刚被拧开,嵌板就一子被掀开了,显然这是被章鱼触手上的吸盘拉开的。立刻,一条像蛇一样的长触手从开口处滑了进来,其他几条触手在上面蠕动着。 尼摩船长一挥斧子,把这条可怕的触手斩断,被斩断的触手卷成一团滑在了阶梯上。 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加外两条触手从空中伸过来,缠在了尼摩船长前面的水手身上,猛得把他卷走了。屁摩船长大叫一声,往外面冲去。我们也急忙跟上他,打算与那只凶恶的家伙决一死战。(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十八章《章鱼》)①参照示例,在上文中再找一处句子,并作批注,分析一下尼摩船长是怎样的人。(3分)例句: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尼摩船长决心与这些怪物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尼德•兰自告奋勇参加了这次任务。于是,尼摩船长率领十多名勇敢的水手,手持斧头,走向中央楼梯,准备出击。批注:从此处可以看出尼摩船长在危难面前,身先士卒,无所畏惧的将领风范。句子: 批注: ②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除了上述的“章鱼袭击”外,还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他两次险情。(4分) 6.综合性学习。(4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阳中学七(2)班举行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解“孝”字:右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2分) 活动二:《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根据这则材料从对待自己角度说说如何行孝。(1分) 活动三:请拟一条以“孝”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句简明。(10-20字)(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7~8题。(6分)公 子 行孟宾于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7.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 ,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 ”,结果“ ”。(3分)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亭亭净植 (4)陶后鲜有闻 10.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予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花 /之富贵者也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 【甲】【乙】两篇短文都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三)阅读《驿路梨花》一文选段,完成13~16题。(7分) 驿 路 梨 花 彭荆风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3.阅读选文,概括选文所写人物与小茅屋分别有过怎样的故事。(2分)“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14.揣摩下列语句,体会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3分)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15.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使故事一波三折。请从选段中找出一例。(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4分)一个普通人 李娟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总之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可是他欠了我们家的钱。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不停地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又在那里停一宿。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了解……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很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又急需生活用品,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地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可是,那个老账本上的所有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在那页纸上停留了好几年。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家伙的下落。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狐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人——用我妈的原话,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后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并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这个东西嘛,终究还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他平时是怎么写字的。反正他就是没赖账。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二十元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八个月时间里,分四次还完了剩下的六十元钱。看来他真的很穷。16.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作用。(3分) 17.在喀吾图一带,“我们”给人赊账的风险大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概要回答。(2分) 18.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下面两处人物吃惊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1)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2)我妈更加吃惊。 19.揣摩下列语句,体会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3分)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地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 20.这是一个怎样的普通人?请仿照示例,依据文章填写横线上的内容。(2分)(1)这是一个名字太复杂,脸却长得极寻常的普通人。(2)这是一个 的普通人。(3)这是一个 的普通人。三、作文。(50分)21.请以“这真是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朔气传金柝(2)自缘身在最高层(3)偏信则暗(4)独怆然而涕下(5)柳暗花明又一村(6)会当凌绝顶(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分)2.pù 迸 休--修 不耻下问(4分)3.B(2分) 4.B(2分)5. (10分)(1)C(3分)(2)(3分)①(1分)句子:“尼摩船长一挥斧子,把这条可怕的触手斩断,被斩断的触手卷成一团滑在了阶梯上。”或“屁摩船长大叫一声,往外面冲去。”批注:尼摩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或尼摩船长勇敢无畏、关心船员。(2分)②(4分)搁浅遭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每点2分)6(1)“孝”就是子女尽心尽意地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2分)(须抓住扶持、帮助、侍奉等关键词语表述。)(2)行孝要爱护自己的身体(1分)(3)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1分)二、阅读理解(40分)7.锦(红)衣 春游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3分)8.表达了诗人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贵族子弟的恶行。(3分)9.出名,有名;博学的人;竖立;少(4分)10.B(2分)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分)12.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俗流沉、志洁行廉、坚守节操的人生志趣。(2分)13.(2分)(1)夜宿小茅屋(2)送粮回茅屋14.(3分)“撵”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火、米饭、洗脚水缓解了我们的疲劳和饥饿,表达了我们轻松舒适的心情。(2分)15.(2分)例一:“我们”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例二:“我们”认为是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说:“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任意一点即可)16.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写了一个我们忘记了名字、想不起模样的“普通人”②这样一个我们都不知道是谁的人,却欠了我们家的钱,设置悬念,非常有吸引力。(3分,答出1点2分,两点3分)17.牧民居无定所;对牧民语言不精通;对牧民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总是搬家;牧民们真的很穷。(答出任意2点即可)18.(1)①牧人看到自己的名字,且字迹的确是自己的,而自己竟然忘记了赊账这件事,感到十分意外和尴尬。(2分)②妈妈想不到想法子打听的赊账人竟然就是眼前这个牧民。(2分)19.(4分)“浅浅”写出借钱签名的随意、不严格;(1分)“紧紧”则写出借钱人意识的强烈(1分)两相对照,说明“借钱还钱”是这里每个人的基本诚信准则,彰显了文本的主题。(1分)20.这是一个“到处游牧的”普通人;这是一个“真的很穷”普通人;这是一个“借钱后忘记,但偶然得知不赖帐的”普通人;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普通人……“只要言之有理,能根据文本讲通即可,一句1分”三.作文(50分)建议切入分38分。【题解】这个题目并不难,给考生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考生只要紧扣题眼构思行文,并不难出彩。题目中的“这”,可以是一个人(如苏轼)、一种物(如魔方)、一种行为(如读书)、一门学科(如哲学)、一种兴趣爱好(如欣赏音乐、从事某种体育运动等),甚至可以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但无论“这”是什么,考生都必须在动笔前想好,并且在作文中明确地点出来。无论“这”在你的文章中指代什么,它都只能是一条线索、一种由头、一个承载和寄托你喜怒哀乐等情思的载体,你只在文中点明“这”指代的对象即可,不用对“这”进行重点表现,你真正应该在文章中重点表现的是你的一种状态------着迷。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你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着迷,总得有个原因吧?!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培养和塑造了你哪些方面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这些才是你文章的“灵魂”,是你应该在文章中着力呈现的内容,没有这些内容的呈现,你的文章必然会失之空洞和肤浅。“着迷”是一种深陷于某事某物而难以自已、不能自拔的状态。从程度上来讲,“着迷”要远甚于我们常说的“喜欢”和“爱好”。凡人处于“着迷”状态,则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表现均异于常人、异于平时。考生如想在作文上得高分,就必须在作文中对自己“着迷”于某人、某物、某门学科、某种行为时的种种表现有详尽而充分的展示。甚至可以说,考生越对自己处于“着迷”状态时的异言异行表现得充分,就越能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表达方式上,考生可选择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不如此,则不足以充分表达自己“着迷”的原因及“着迷”的程度。另外,考生一定要着眼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选材,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不可虚构套改,不可无病呻吟。须知:真实的东西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范文一】这实在让我着迷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让人着迷, 有的人着迷电影,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感观的刺激;有的人着迷音乐,是因为它能愉悦身心;有的人着迷于旅游,是因为能在行千里路之中神游于自然。而我,在书中既能找到视觉的快感;又能寻觅乐曲的优美;更能在博览群书中感悟人生。就因为这些,我更着迷于看书。唐代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龙”都在《格言全集》里藏着呢!那是一堂班主任上的讨论课,整个教室人声鼎沸,在大街上也能听见。然而我却正被《格言全集》深深地吸引住了。书里流淌着智慧的河流;书里展现出让人仰止的高山;书里飞腾着哲学的翅膀。这时书上的一句格言让我震憾:“要让你自己的主见征服世界,不要让世界来俘虏你”(莎士比亚语)。就因为我太喜欢这句话,便忍不住拍案而起,在课堂上大吼了一声:“好!太好了,真是写得太棒了!”顿时,原本喧嚣的教室突然戛然而止,变得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全班同学用异样的眼光 “直射”着我,班主任老师发话了:“好什么呀,我在叫你们讨论,什么叫写得太棒了,你倒是说说看。”我连老师让我讨论哪个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说得出来呀!片刻后,老师已经走到我跟前,我这才意识到,那本《格言全集》还在桌上呢!便下意识地往抽屉里塞,但已经来不及了。“把书拿出来!”许老师瞪着我,生气地说道。“我……”“不用说了,下课到我办公室来。”我只好应了一声道:“噢。”此刻我心情的沮丧可想而知,这能怪我吗?只因这书里有“仙”有“龙”啊!随后的课 , 我一点也听不进去,因为那本书被——收了!!!“叮铃铃……”我期盼已久的下课铃终于响了。我赶忙走进办公室。还没等到我说话,许老师就开始了长篇大论:“我还以为什么书让你这么着迷呢?竟然上我的课都看,结果是一本《格言全集》啊!早就说过了,不是不准看,只是上课不能看课外书,更不用说上我的课了,要是上其它课还得了……”我只好不停地“嗯……嗯……嗯……”答应着,说实在的 , 许老师说些什么,我连一句也没听进去,心里只期盼着快把书还给我吧!我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许老师手中拿着的《格言全集》,生怕那本书长了翅膀飞了似的。半小时后,许老师终于停止了发言,然后拍拍我的后脑勺,缓缓地将书递到我胸前……。“亲爱的书,你又回到了我的怀中!”随后,我大步流星地跨出办公室,急切地翻开书,边走边看,“嘭——”“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结果我与迎面走过的一位同学撞了个满怀。看吧!谁叫这本知识丰富的《格言全集》这么有魅力呢?哎,看书就是让我如此着迷啊!我就沉睡在书的世界里,永远都不想醒过来!【范文二】这实在让我着迷音乐真是让我着迷我,一个天生就喜爱音乐的女孩,对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执著。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音乐,我都喜欢。古典的音乐,其实都很经典,听完让人回味无穷;而现代流行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活力,所以,它很吸引年轻人。没事儿的时候,我就放一些优美的曲子,然后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做,就听音乐,这也挺好的。不过呢,在我疲惫的时候,大多都是听古典的音乐,因为那样能让我更加放松;在我高兴的时候,当然就听流行一点的了。在流行乐当中,我最钟爱许嵩的抒情曲和MJ的摇滚乐,没办法,谁叫我也属于有点多愁善感,野性的人呢?我就喜欢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意韵悠长的感觉,就当是爱同类吧!我还喜欢用音乐来表达我的情绪。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会鬼使神差似的走到电脑前坐下,熟练地打开播放器,熟练地寻找曲目,熟练地按动播放键。我陶醉在其中,忘掉了所有的忧愁,不知不觉,心情也好多了;当我心情很好的时候,我也会去听歌,当然,这时候听得都是欢快的曲子,我要用这欢乐的音乐来表达出我内心的喜悦。爸爸妈妈常常都说,要想知道我的心情,听我播放的曲目就知道了。的确,我很喜欢用音乐来表达我的情绪,心情不同,听的曲子也就不同。难过的时候我听的曲子不免带了点忧伤的味道;但在我快乐的时候,听的所有曲子都很明快,让人一听就明白我此时是多么的高兴。“我真幸运!”我常常在心底对自己说。“不是吗?我生在了这个音乐丰富的年代,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可以理解自己爱的音乐,可以随时听一两首令自己满意的曲子,生活真是太美好了!”父母为了培养我对音乐的感情,让我去学习乐理,去学习二胡。我才发现,原来看似不起眼的音符,却在此起了很大作用!顺序的不同,决定曲调节奏,这是乐理给我对音乐的理解;节奏的快慢,指法的对否,音调的对否,影响着曲子的整体,这是二胡给我对音乐的理解!也因此,我更爱它了,音乐是如此的神奇,使我的生活充满趣味!我不敢想像,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音乐,那该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啊!没有音乐,就没有快乐,世界也就会死气沉沉的,毫无生气,音乐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我的世界就是用一个个曲调,一种种动听的声音组成的。我喜欢音乐,喜欢沉醉在里面,喜欢去理解它背后的故事,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听自己最爱的乐曲……总之,一切的一切,只要和音乐有关,我都愿意去感受、去理解、去实践。在我的体内,流淌着音乐的血液,我的每一寸肌肤都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拥有一对音乐的翅膀,带我飞到属于我的音乐天堂.音乐啊音乐,你真让我着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阶段模拟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础知识,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精品模拟期末试卷(含详细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精品模拟试卷(含详细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