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口诀歌
展开
一修辞手法口诀
比喻歌
比喻打比方,生动又形象。明喻甲象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说乙再说甲,人们叫引喻。
借代歌
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
比拟歌
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人拟成物。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人物相拟文活泼,强烈感情来抒发。
夸张歌
“言过其实”叫夸张,表达感情非寻常。夸张词句表事物,突出特征更加强。“夸而有节”正刚好,增添文彩助想象。“夸而无节”成狂言,信手败笔损文章。
象征歌
托义于物叫象征,事物形象表特征。形象特征细品味,以物思义含意中。托义于物是象征,以此喻彼叫借喻。“雪压冬云白絮飞”,“冬云”借喻象征“絮”。
对偶、对仗歌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词性相同,字数相当。字句对称,节奏铿锵。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双关语
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排比歌
排比一大串,语气多连贯。结构相类似,意义相关联。请听《排比歌》,排比好效果。条理更清晰,层层递进说。排比可记叙,排比可抒情。强调又深入,道尽满腹情。滔滔话语来,串串妙句挥。增强文气势,感人动心扉。
反复歌
说理记叙巧反复,加强话语印象深。文艺创作用“反复”,强调主题语意尽。“反复”手法用得妙,文章精彩锦上添。反复反复意回还,加强节奏如心弦。
递进歌
由浅入深呈递进,由轻变重层层深。从小到大非排比,从低向高层层进。
设问反问歌
自问自答是设问,问而不答是反问。设问醒目又意深,反问语强耐深省。
顶针回文歌
连锁叫顶针,回应是回文。顶针——结构严谨,语句通顺。回文——循环往复,息息相关。
二修辞手法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三、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1、浪费也是犯罪吗?( )
2、浪费怎么不是犯罪?( )
3、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
4、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
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
四、选择
1、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A. 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D.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A、比喻 拟人 排比 对偶
B、拟人 比喻 对偶 排比
C、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D、比喻 拟人 比喻 反复
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答案:
一、1、夸张 2、拟人 3、比喻 4、排比、 5、反问 6、夸张 7、拟人 8、比喻 9、比喻
二、1、比喻 2、反问 3、排比、拟人 4、比喻、拟人 5、比喻
三、1、反问 2、反问 3、反问 4、设问 5、设问
四、1、B 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