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有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有答案,共5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 )
A.放回大自然 B.放入垃圾桶中 C.随丢掉
2.在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的实验时,改变的条件是( )。
A.光照 B.水分 C.光照和水分 D.土壤
3.相同的种子分成两组放在同一个房间里,都用透明杯子罩住。其中一组种子给一定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不给水。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水 C.光照 D.空气
4.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
A.冬眠 B.迁徙 C.储存粮食
5.食物链中生物之间是( )的关系。
A.互惠互利 B.吃与被吃 C.相互竞争 D.相互依赖
6.在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土壤 C.水
7.如下图的绿豆苗,茎都偏向右边生长是由于( )。
A.被风吹过去的 B.右边的空气更新鲜
C.茎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D.植物的茎向水更多的一边生长
8.下列不能作为食物链终点的是( )。
A.牛 B.蛇 C.狼 D.鹰
9.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 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
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 D.叶子是绿色的,茎短小粗壮、白色
10.我们分组做结网游戏,一个同学扮演一种生物,两个同学有吃和被吃的关系就可以用线连接起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组内的同学越多,这张网就越不容易断裂
B.组内的同学越少,越简单,这张网就越牢固
C.组内同学的多少对这张网没有影响
11.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
A.消过毒的自来水 B.干净的小溪水
C.泥坑里的雨水 D.烧过的茶水
12.下列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鱼 B.草地上的生物 C.整个地球 D.一群南飞的大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3.蚯蚓是一种生活在______中的动物,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的环境中。
14.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________开始的。
15.为了保护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建立了一批________。
16.绿豆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阳光、_________、_________、养料和温度。
17.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_____实验,实验中只能改变_____个条件。
18.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_______。
19.改变生态瓶某个条件时,小鱼浮出水面次数变多,说明水中氧气___________,小鱼浮到水面进行___________。
20.生物群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发芽后的绿豆苗如果得不到阳光,是无法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的。( )
22.生物只有适应周围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淘汰。( )
23.黑暗中生长的绿豆苗比较粗壮。( )
24.香蕉树生长在热带,叶子宽大,便于蒸发水分。( )
25.长颈鹿长长的脖子是种群长期适应环境变化进化的结果。( )
四、连线题(每题2分共12分)
26.用线把植物对应的关系连接起来。
仙人掌 刺叶 山地
芭蕉 阔叶 雨林
松树 针叶 沙漠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7.找出兔、鼠、草、蛇、狐、鹰之间的食物关系,用食物链表示出来。要求至少写出4条食物链
28.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鱼的体型大多呈梭形。请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解释生物的这些不同特征。
六、实验题(共16分)
29.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做的实验记录,请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实验方法 | |||||
结果 | 未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了 | 未发芽 | 发芽了 |
(1)小组中的果果选择了图中的①号杯和③号杯进行对比实验,她想研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___。
(2)贝贝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她应该选择_______号杯和________号杯进行探究。
(3)上述实验中,除了贝贝和果果所研究的条件外,还可以研究其他的条件。
②号杯和③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③号杯和④号杯可以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___。
(4)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七、 综合题(共8分)
30.麻雀真的是“害鸟”吗?
麻雀是我们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在房顶、树上、墙上、电线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且如果你走到田里,通常会有成片的麻雀从中飞出。不可否认的是,麻雀确实会吃农作物的种子(粮食),但是,粮食绝对不是麻雀的主食。
麻雀一直以来被人视为“害鸟”的代表之一,原因有两个:一是成群的麻雀确实经常出入农作物的田里,而且它还是杂食性鸟类;二是固有的印象。麻雀是“害鸟”的固有印象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它被划入了“四害”之中,与老鼠、蚊子和苍蝇同级别,而原因就是人们误认为它主要吃粮食,在缺衣少穿的那个年代,人的温饱都是问题,所以抢粮食吃自然就被人痛恨。据统计,在麻雀没有从“四害”除名之前,全国范围内捕杀的麻雀数量超过了10亿只。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麻雀大面积减少并没有让粮食增产,反而因为大多数昆虫缺少了天敌造成了严重的病虫害。因此,了解到真相之后,麻雀被列入了“三有名录”中。
(1)以上资料表明,麻雀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如果是这个环节被破坏,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2)造成麻雀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完资料,我认为现在麻雀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当成害鸟而除掉。
(4)麻雀的大面积减少并没有让粮食增产,反而造成严重的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B
6.B
7.C
8.A
9.A
10.A
11.B
12.C
13. 土壤 阴暗潮湿
14.种子
15.自然保护区
16. 空气 水
17. 对比 1
18.食物网
19. 减少 呼吸
20.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21.√
22.√
23.×
24.√
25.√
26.
27.草→兔→狐;草→鼠→狐;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
28.仙人掌的根系十分发达,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可以保温,是对北极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鱼身体呈梭形,减小游泳时的阻力,使鱼能上下沉浮。
29. 水分 ③ ⑤ 空气 适宜的温度 空气 水分 适宜的温度
30. 平衡 人类的大量捕杀 不能 昆虫缺少了天敌,从而大量繁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