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依附传统经学之文字训诂是汉语虚字研究的主要手段。尽管语言学的研究早已指出,古人讨论虚字的另一途径是将其作为文论中的修辞、文章作法,但相关话题似乎未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要通解此议题,在经学传统外,还需将其置于同样强大且形态鲜明的古文辞传统下,厘清古代虚字论的发展脉络。
汉代以来,随着文章修辞观念的加强、语句的由简趋繁及偶对句式的逐渐流行,虚字渐为文家所看重的,主要是补足语句和黏合文脉的作用。特别是魏晋之后,排偶进一步发展为古文辞的重要语言形式,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因此虚字在语句和结构之间的黏合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由此不难理解刘勰对语助“弥合文体”作用的揭示,他强调在“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在文章结构脉络的层面揭示出虚字连缀文句、衔接意脉的作用,这既是对汉魏以来文辞创作及语言组织规律的总结,也为古代虚字开辟了一条辞章学的诠解之路。
中唐以降,文坛主流文体由诗赋、骈文向句式更为灵活的古文转变,善用及多用虚字成为此时期古文辞创作的一种倾向,特别是宋人,尤擅长运用语气助词。相应地,唐宋两代虚字论的一大进展,便是以语音为切入点,其理论资源当可追溯至汉以来经学训诂中的声训法,刘勰就曾指出《楚辞》“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语助余声”的说法发展到唐宋时期有两个主要趋向:一是唐人从言语和口气出发,将虚字的发声和语句的尽意结合。二是宋人归纳虚字迭用法,将《诗经》《楚辞》数句迭用“兮”字的修辞效应类推到古文中。同一虚字在句末反复出现,是唐宋文家重视虚字技法的极致化表现。从修辞效应来看,所谓古文的“起八代之衰”,虽然在语言上淡化了骈语俪句的齐整节律,但借助虚字的技巧化运用,尤其是句尾虚字的重复使用,也可获得散体文独特的节奏感。
元明时期,古文辞的发展基本上以宋代所奠立的古文之学为框架,其中一个方向是在创作论层面,强调如元人郝经、明人唐顺之所揭示的文章有法及以法为文。虚字在此背景下被进一步理解为文法要素,并成为以写作为导向的实践型文章学之重要构成。明人对此认识得更为清晰,晚明文法汇编收录《助语辞》及《文则》的虚字论部分,并视为习文必要之“操觚字法”,表明虚字作为文法的观念在明代得到强化。至清代,尽管出现了“训诂派”与“修辞派”的分庭抗礼,但事实上,如刘师培所说,“高邮王氏、雒山刘氏,于小学之中,发明词气学,因字类而兼及文法”,王、刘二氏的虚字训释也兼顾文章修辞,而体现出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
综上所述,古代虚字论的发展基本围绕训诂和修辞两条路径展开。“语助余声”及“弥合文体”两种说法,代表了中世文论对虚字修辞功能的基本认知,也推动古代虚字研究从经学中的字类训诂到古文辞作法的转接。宋元以后,随着文法论的推进,虚字被作为“操觚字法”而纳入近世实践型文章学的建构之中,进而影响清代“因字类而兼及文法”的虚字释义范式。
(节选自龚宗杰《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偶句式的密集运用易导致文章的意脉切割和层次弱化,因此中唐以后文坛主流文体转变成为古文。
B.散体文虽然在语言上淡化了骈语俪句的齐整节律,但是重复使用句尾虚字,也可获得独特的节奏感。
C.清代“训诂派”与“修辞派”的分庭抗礼,事实上体现的是虚字研究兼顾训诂与辞章相交叉的特征。
D.虚字论的发展基本围绕以“语助余声”为代表的训诂和以“弥合文体”为代表的修辞两条路径展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先破后立的写法,先否定虚字研究依附传统经学的做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并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作为文章修辞的虚字论在不同时期特点。
C.文章以晚明文法汇编所收录的相关内容为例,说明了虚字作为文法的观念在明代得到强化。
D.文章中多处使用了“似乎”“主要是”“基本上”等表述,充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界对从文论中的修辞和文章作法的角度去讨论虚字这一途径的关注。
B.刘勰对虚字在连缀文句、衔接意脉方面的认识在古代虚字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C.汉代以前,由于文章的修辞观念不强,句式较为简单且偶对句式不多,虚字并没有引起文家的重视。
D.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也”字在句末出现了二十余次,这是唐宋文家重视虚字技法的极致化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淄博烧烤因网友种草而红,并在网友持续接力打卡中爆红。最初被种草的,是闲暇时间相对较多的大学生。实惠的价格、新鲜的体验、网络的热度,无一例外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也使他们自发扮演起淄博烧烤的“代言人”。今年以来,有“江北第一楼”美誉的大明湖超然楼,因短视频平台一段亮灯瞬间的视频而在网络平台爆红出圈,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和“流量担当”。
淄博烧烤出圈之后,当地迅速发布淄博烧烤地图,推出21条“淄博烧烤”公交专线,筹备举办首届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全方位为各地食客提供优质服务。与此相类似,济南市也趁着超然楼“亮灯”的热度,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快闪活动,发力打造济南“文艺+文化+文旅”品牌IP。
创意致胜的年代,好的营销创意往往能使人眼前一亮,而优秀的创意首先就源于清晰的定位。淄博烧烤和大明湖超然楼的走红,固然有网友打卡助力,最关键的在于两地都有精耕细作的魄力。
(摘编自《人民财评:从淄博烧烤到大明湖超然楼读懂“网红”长红的奥秘》,人民网2023年4月)
材料二:
3月24日,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在四川绵阳江油盛大举行。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全球首个“少年李白数字人”正式亮相,成为本次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少年李白数字人”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互动性,为嘉宾与游客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少年李白数字人”是江油市联合相关企业和专家共同打造的一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超写实数字人形象。该形象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艺术再现李白少年时期生活,呈现出了一个充满仙侠与诗意的少年李白形象。
“少年李白数字人”化身“江油市文化推广大使”,向在场的观众推介了绵阳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后续还将深度参与江油文旅、城市公共服务等工作,为李白文化与江油文旅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摘编自《首个“少年李白数字人”出道四川绵阳江油》,光明网2023年3月)
材料三:
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近日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和甘肃省临洮县文旅局副局长尹文涛展开对话展开对话。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会选择用短视频这类新媒体平台推介当地旅游?
尹文涛:近年来用短视频来推介地方旅游,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很多地方文旅局长为家乡旅游“代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也想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推介、宣传当地旅游。
中新社记者:怎么评价文旅局长们旅游营销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提振当地旅游业会起到哪些作用?
戴斌: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短视频时代,各地文旅局长能通过短视频这种方式推广当地旅游,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探索,为旅游业开了个好头。旅游需要“网红”,但“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提高地方知名度以后,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大开发当地旅游资源,让相关产品项目和场景与代言推广中所呈现的相吻合。
中新社记者:要让游客感兴趣、愿意来、留得下、能消费,除了局长们“出圈”政府还应该做些什么?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真正的“流量密码”在哪?
戴斌:旅游目的地其实是生活环境的总和,让游客在当地游得开心、玩得放心对旅游业长足发展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来说,地方旅游业发展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要有系统的观念。旅游是一个经济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产业,是靠当地旅游企业的员工和当地居民来共同完成游客生活体验的。整个旅游经济的运行,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与推广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二,加强文旅融合。我们希望文化在为本地市民共享的同时,能推广到游客那里,让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以后,能和当地市民一起享受文化的美好和魅力。
(摘编自《文旅局长争先下场圈粉:“网红”不是旅游的全部》,中国网2023年3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惠的价格、新鲜的体验、网络的热度都是淄博烧烤受到年轻人喜欢的原因。
B.大明湖超然楼的走红,既因为网友打卡助力,也因为济南市精耕细作的魄力。
C.“少年李白数字人”是一款超写实数字人形象,亮相后成为了旅游节的亮点。
D.文旅局长通过短视频推介、宣传家乡的旅游资源,抓住了真正的“流量密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淄博政府在烧烤出圈后,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从中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旅游市场有着极高的敏锐度。
B.“少年李白数字人”具有高科技含量,所以给旅游节上的嘉宾和游客带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化盛宴。
C.虽然旅游的发展需要“网红”,但不能一味地追求网络流量,想要发展旅游业,还需从更多方面入手。
D.当地居民自觉配合政府开展旅游工作,努力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这是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6.各地政府部门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推动地方旅游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河湾村
大解
河湾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起初,青龙河沿岸的村庄并不多,人们依水而居,有的只有几户人家。年深日久,人们不断地生儿育女,老房子住不下了,人们不得不再搭建一些茅草屋,随着人口逐年增多,慢慢地,那些人群聚居的地方就有了村庄的模样。
青龙河沿岸,有些村庄似乎不是人们修建的,而是自己从地上长出来的,不知不觉间,说不定哪个山湾里就冒出了炊烟,不用细看,那里一定是有人居住了。总是这样,旧人渐渐隐去,土地上又长出了一茬又一茬新人。山野间,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小路向外延伸,当你认为小路到了尽头时,会有另一条小路与其连接,或者分出岔子。有人试图同时走上两条小路,结果由于分心而误入迷途,回来的时候两眼迷茫,目光涣散,仿佛是在梦游。
有那么一些年,河湾村里梦游的人比较多,人们踩出来的小路也比别处多,而且交叉错乱,像是一团乱麻,没有头绪,有的小路过于弯曲回环,几乎通向了不可知处。一时间,人们无所适从,不知走哪条路可以通向村外,也不知从哪条路归来,才能回到此生。茫然持续了很长时间,幸亏村里的长老经历多,找到办法,把那些纷乱的小路清理掉了。多余的小路被清理掉以后,短时间内人们还是有些不太适应,走路的选择性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一条道可走,变得非常单调,有的人走在路上,甚至感到了久违的孤独。长老说,过些日子就适应了。果然,人们很快就适应了,就是闭着眼睛也不会走到别的路上去,因为没有别的路可走。就像人们出生以后,谁也别想活着回去,就这一条路,走两百多年也是一生,出生后立即死掉也是一生,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
这里所说的两百多年,说的就是长老。说起来,长老的一生算是赚了,他已经两百多岁了,还依然健康,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参与,人们请他拿主意,他若想不出办法的时候,就做梦去问他的爷爷,如果他的爷爷也不知道的事情,他的爷爷会去问他爷爷的爷爷,以此上溯,无穷无尽,总会有人经历过,总会有人想出办法。因此,长老就是河湾村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和他的先人不知道的事情。
有人问,第一个来到河湾村这个地方,并且在此居住的人是谁?别看这个问题非常遥远,长老却能说清楚。他说,最早来到河湾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当时,这个流浪的家庭走到河湾村时,天色已晚,他们已经疲惫不堪,见此地宽敞,河流在侧,北山如卧,相对背风,就停脚歇息。他们用石头在地上搭起一个临时的炉灶,开始埋锅做饭,等到月亮出现时,黑夜已经完全覆盖了山谷,一家人席地而卧,身上盖着星空,身下铺着大地,他们是第一批在河湾村的土地上做梦的人。
长老说话的时候,雪白的胡子飘拂着,他曾经把这些胡子全部剪掉,可是没过多久又重新冒出来,仿佛他的身体里有吐不尽的丝。长老说,有太阳的时候,我们就晒太阳,没有太阳的时候,我们就晒月亮,月亮也隐藏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睡觉,或者在星光下说话。如果星星也熄灭了,我们就点灯,梦游,到人生的外面看看,能回来就回来,回不来的,就留在外面。
长老说得非常轻松,好像河湾村是一个随意出入的开放世界,而实际上,由于小路的单一和卷曲,很少有人能够走到远处去,总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阻止人们走到人生的外面。因此,河湾村留住了许多人,活到一百多岁的老人并不鲜见,有的人已经活到两百多岁了,依然不知何时是个尽头,想死都死不了。就是死了,也不过是在村庄的外围重新聚集,论辈分依次躺下睡觉,除非天空塌下来,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叫醒。
长老不在意自己的衰老,也不再计算自己的年龄,因此,他的岁数,是人们估算的,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有时他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捋着胡子说,河湾村的每一块石头,都比我老。但是,他到底老到什么程度,只有他的爷爷知道。他的爷爷只在他的梦里出现,别人只是听说,却无法看见。
人们能够看见的,是村庄里的茅草屋,是不断出生的孩子,是弯曲的小路,是路边一再返青又枯黄的荒草。当村里升起炊烟,从远处来的风,又飘向远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人们活在当下,偶尔回望一下历史,但也看不多远。人们忘记了太多的东西,包括自己的童年岁月,包括做过的梦,梦里见过的人,都已经模糊。只有村庄,在青龙河两岸顽固地存在着,仿佛是不断生长和死亡而又一再复活的人类遗址,承载着人们的生存史和心灵史,包括死亡,包括新生,也包括灵魂的往来和神的眷顾。
文本二:
大解的小说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文本面貌差异很大,属于小说中的别类或异端。在大解这里,小说、散文、诗歌、寓言是糅合在一起的,他的小说更近似于白描加幻想式的精神寓言,在词语的岛屿或山脉间那些闪烁不已的精神鳞片格外醒目。对于已然失序的乡土空间和时间伦理,大解充任了“传说”的记忆者和见证者的角色。文本中反复出现代表了大地伦理和乡土记忆追根溯源能力的“长老”,显然“长老”代表了“河湾村”极其稳定的乡村结构,“河湾村”近乎是农耕文化的记忆载体。
在这些小说中,“故事”不再是内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着力渲染的奇异而微妙的精神氛围以及传导力。这些碎片化的寓言篇幅短小,但是一些人物却以类似于诗歌中“深度意象”的方式连续化地或草灰蛇线般贯穿在不同的文本之中,他们具有缝合前后不同文本之间缝隙的作用,从而具备了“元叙述”的深度空间以及命运循环般的精神视界。
(节选自霍俊明《大解的“新小说”与精神立法》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标题“河湾村”不但是小说故事发生的环境,还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
B.作者通过巧妙的衔接过渡,用几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了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
C.小说描绘的“河湾村”的情境具有现实意义上的真实性和精神意义上的可能性。
D.小说通过奇特的想象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8.文本二认为大解的“小说与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文本面貌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河湾村”近乎是农耕文化的记忆载体,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河湾村”所表现出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斌,字胜之,濮州鄄城人。选隶散直,为德顺军指挥使,凡五年,数捍敌,被重创十余。知军事刘兼济以兄平败没,执送京师,并逮其家。斌为寓金帛他所,密告兼济勿以家为恤。平冤既伸,兼济获免,家赖以全。定川之役,将曹偀丧所乘马,斌辍骑与之,且战且行,与俱免。
狄青南征,使部骑兵为前锋。青驻宾州十日以怠寇,既乃倍道兼行。斌以兵疲于险,利在速战,即日度关。鏖贼归仁驿,孙节死,斌引骑血战绕出贼后遂败之师还张破贼陈形于殿廷仁宗拊劳擢文思副使、权广西钤辖。改秦凤,广西以蛮事乞留,秦州亦请之,诏留广西。累岁,徙泾原。召对,议者谓交州可取,斌盛言有害无益,愿戒边臣无妄动。神宗叹曰:“卿质直如此,乃知两路争卿,为不诬矣。”进带御器械。
安南入寇,复徙广西。累迁皇城使、昭州刺史。抚水蛮罗世念犯宜州,守将战死。斌提步骑三千进讨,方暑,昼夜趣兵,至怀远寨,曰:“此要害之地,得之则生”或曰:“奈何背龙江邪?”笑曰:“是所以生也”因示弱骄之,蛮果大至,斌选将迎敌,戒以遇之则走,诱至平板,列八阵以待之。张疑兵左右山上,蛮登岭望见,始大惊。斌分骑翼其旁,自被甲步出,为众士先,殊死战。蛮大败,世念率酋党四千八百内附。遂以荣州团练使知宜州,迁西上阁门使、知邕州,以老请还,除高阳关副总管。召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至步军都虞候,卒,年八十。赠宁州防御使。
斌老于为将,以恩信得边人心,岭南珍货,一无所蓄。边吏欲希功造事,皆惮不敢发;或巧为谍报启衅,亦必折其奸谋。故所至无事,士大夫称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斌引骑/血战绕出/贼后遂败之师/还张破贼/陈形于殿廷/仁宗拊劳/擢文思副使
B.斌引骑血战/绕出贼后/遂败之师/还张破贼/陈形于殿廷/仁宗拊劳/擢文思副使
C.斌引骑/血战绕出/贼后遂败之/师还/张破贼陈形于殿廷/仁宗拊劳/擢文思副使
D.斌引骑血战/绕出贼后/遂败之/师还/张破贼陈形于殿廷/仁宗拊劳/擢文思副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总共”的意思。此处的“凡”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的“凡”意思相同。
B.“数”是“屡次”的意思。此处的“数”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意思相同。
C.“被”是通假字。此处的“被”与《荆轲刺秦王》中“秦王复击轲,被八创”的“被”用法不同。
D.“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此处的“除”与《苏武传》中“扶辇下除”的“除”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斌为人仗义。刘兼济因兵败被捕,累及家人,和斌及时伸出援手,刘兼济及家人才得以保全。
B.和斌朴实正直。和斌力排众议,认为取交州有害无益,希望告诫边臣不要轻举妄动,神宗称之。
C.和斌智勇双全。平定罗世念之役,和斌先示弱再诱敌,然后身先士卒,拼死战斗,最终大败敌军。
D.和斌为官清廉。和斌长时间担任将领,深得边地人心,但对珍宝财物,他一无所蓄,清正廉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曹侯丧所乘马,斌辍骑与之,且战且行,与俱免。
(2)青驻宾州十日以怠寇,既乃倍道兼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洞庭春色
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入。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仲①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鲶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②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注释:①欠伸:打哈欠,伸懒腰。②棘暗铜驼:典出《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③图像麒麟:“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见《汉书·苏武传》。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前三句,词人对“壮岁”和“暮年”的情况进行了深刻反思,引出下文。
B.本词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均使用“鲈鱼莼菜”的典故,但表达的志向不同。
C.词人看到洛水秦关沦陷后衰败荒凉的景象,只能对着处在荆棘中的铜驼黯然神伤。
D.陆游的诗词工于炼字,例如“误”“且”“闲”等词语均准确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和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都描绘了水天一色的优美画面。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只有顺应天地万物的特性和变化,才能达到无所待的逍遥境界。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形象地描绘了傍晚诗人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的情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球技业余,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就这么“火”了。赛场上,你来我往交锋激烈,球员攻防有张有弛;赛场边,两万多座位 ① 盆钵相击氛围热烈;屏幕前,全国观众备受感染,共同观看山村中的篮球盛会。这个重重大山中进行的赛事热度超过了火热的三伏天,不仅引得26个官方账号同步直播,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亿多,更引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呼朋引伴、登梯爬墙。国内外各方媒体频频点赞的同时,网友们给了它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甲]——“村BA"。
缺少明星效应[乙]、未获专业推广、没有资本加持,这一“草根”比赛为何仍能受到当地居民热爱、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说正是乡村篮球赛的“土味”接地气,和正规篮球赛事相比,反而让人们 ② 也有人说,在智能手机时代,借助网络传播的巨大力量,台盘村成功[丙]“借”到了流量的东风。其实“村BA”走红是当地体育风气的厚积薄发,是乡土文化的生动缩影,比赛中,啦啦队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获奖奖品是非遗和农副产品;赛场外,球规融入村规,年轻人自发返乡从事体育事业[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台盘村的体育文化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与民俗民风紧紧相连。这也启发我们[戊]:营造良好运动氛围不能 ③ 而要持续用力,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探寻文化内生发展动力,让体育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下列对文段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处破折号和戊处冒号用法相同。
B.乙处的两个顿号都应该改为逗号。
C.丙处使用双引号是为了着重强调。
D.丁处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敏感人群常被误以为只是少数的群体,然而伊莱恩·爱伦研究发现,高敏感人群并非少数,它大概占总人群的20%。这些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 ① 不管是周围人的情绪变化,还是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因此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的时候会更加彻底。这部分人的高敏感,可以说是先天的。但此外, ② ,他们虽然不是与生俱来的高敏感者,但由于在童年的人格建立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环境,导致整个人在后天上表现得异常敏感。
高敏感的人容易精神内耗,他们总会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郁寡欢,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敏感的人特别需要“钝感力”。 ③ ?简单说就是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受能力,是一种厚着脸皮对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益的钝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大度宽容、不拘小节,减少与他人的冲突,进而使我们生活更有幸福感。所以,周鸿讳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迟钝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一点。”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1.请结合划波浪线句子用一个单句概括什么是“钝感力”。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
②路要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远。
(居里夫人)
③独行快,众行远。
(阿拉伯谚语)
对于以上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2. 3.
【解析】略
4. 5. 6.
【解析】略
7. 8. 9.
【解析】略
10. 11. 12. 13.
【解析】略
14. 15.
【解析】略
16.
【解析】略
17. 18. 19.
【解析】略
20. 21.
【解析】略
22.
【解析】略
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pdf、2023届贵州省贵阳市3+3+3联考高三三模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贵州省凯里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凯里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贵州省凯里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贵州省凯里市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