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地理(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
地理·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A | B | B | D | A | C | A | D | C | B | C | A | B | C | B |
1.A 2.B
【解析】1.加那利群岛天文台处于面向信风吹来方向的山顶,此时信风穿越了数千千米平坦而寒冷的海洋,大气稳定且天气晴朗,美国夏威夷天文台位于副热带地区(或夏威夷高压中心),气象条件好(少低层大气湍流),A正确;两地海拔高,气温较低,B错误;由于大气云层高度通常在1300~1800米,两个天文台的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对流运动弱,C错误;海拔高, 不会对观测带来任何影响,但这里有水汽和杂质,D错误。故选A。
2.反气旋大气稳定,视宁度最好,B正确;气旋、暖锋、准静止锋都可能会带来降水的天气,ACD错误。故选B。
3.B 4.D 5.A
【解析】3.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同时工业及各种生产活动多,释放出较多的人为热,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由此可知,地面辐射强度大符合题意,B正确;城市主城区释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较低,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强度小,A错误;大气削弱作用强,会造成气温下降,C不符合题意;城市气温高,大气辐射作用强,D错误。故选B。
4.该城市位于江淮地区,公园绿地以乔木为主,夏季乔木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大量吸收热量,造成气温下降,且植被遮蔽强,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故①④正确;大气降水多对城区影响差别不大,降水会释放热量,植被保温强不符合此时以遮阴作用为主的特点,且保温强形成不了冷岛强度大的效果,故②③错误。故选D。
5.本地植被应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冬季部分乔木大量落叶后植被叶面积大幅度下降,造成公园绿地性质与周边差别缩小,故冬季冷岛强度趋近为0,A正确;下垫面性质不会随着季节产生改变,盛行风强度、城市产热量对公园绿地与邻近主城区影响差别不大,故BCD错误。故选A。
6.C 7.A
【解析】6.莫斯兰丁以南海域地处30°N-40°的大陆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入海径流量小,饵料密度小,冬季受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入海径流量大,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饵料密度大,C正确,D错。与上升流、寒暖流交汇等关系不大,AB错。故选C。
7.根据材料,沙丁鱼最适宜生存的水温为16~22℃,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南部渔港纬度更低,水温高,不适宜沙丁鱼的生存,北部渔港纬度相对较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水温适宜,适合沙丁鱼的繁殖,所以气候变暖导致鱼类向高纬度海域游动,A正确。捕捞技术差异不大,B错。区域受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水温不高,C错。根据材料“南部渔港的沙丁鱼渔获量下降,很多地方甚至无鱼可捕”可知,当地渔业资源减少,并非市场导致渔获量减小,市场并没有急剧缩小,D错。故选A。
8.D 9.C 10.B
【解析】8.据材料可知,坡积裙地貌为流水沉积地貌,坡陡水流急不利于坡积裙形成,A错误。山麓宽阔与不宽阔都会形成坡积裙地貌,B错误。坡积裙地貌沉积的泥沙颗粒物较小,不是岩块,C错误。降水丰富、植被状况差的地区,流水的大,泥沙丰富,有利于坡积裙地貌的形成,D正确。故选D。
9.由材料可知,坡积裙是指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下,不足以搬运所携带的泥沙沿山麓成片连绵堆积,说明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坡面水流堆积,而非沟谷水流堆积,B错误,C正确;河流侵蚀搬运、平面水流搬运不是塑造坡积裙的主要外力作用故 AD错误。故选C。
10.由材料可知,坡积裙位于山麓,沉积物主要来自坡上,并不是位于山地的出口地带,冲积扇才是位于出山口,A错误,B正确;坡积裙不会形成弯曲的河流, C 错误;坡积裙位于山麓,形成面积较小,且看图可知,地形起伏较大,不会形成连绵的大平原,D错误。故选B。
11.C 12.A 13.B
【解析】11.依图中信息可知,GDP变化率为正值,劳动力的抚养负担相对较轻,老龄化现象不突出,A错误;GDP变化率为负值,劳动力的抚养负担相对较重,但不能说明出生率高,也可能是老龄化严重导致的,B错误;抚养比最低时,劳动力相对丰富,利于经济发展,D错误;当抚养比从最低值上升时,说明经济增速下滑,C正确。故选C。
12.据图可知.1975~1980年和2005~2010年抚养比较高,GDP变化率小,经济不景气。在两次抚养比较低时期,1965~1970年,GDP为正伯且增幅更大,说明经济状况更佳;而1990~1995年,GDP变化率较小,经济增幅小。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2010年日本总抚养比达到56%.说明老年人口及未成年人口比重较大,青壮年劳动力少。因而护理业劳动力缺口大增,B正确;美容业和时装业为第三产业,主要服务对象为青壮年群体,由于该年龄段人口规模呈减少趋势,劳动力需求量不会增加,AD错误;日本矿产资源匮乏,以加工型工业为主,采矿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直不大,C错误。故选B。
14.C 15.B
【解析】14.骑单车出行符合“国际慢城”的宜居城镇模式,A不符合题意;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城”提倡的传统手工业,B不符合题意;KFC属于快餐,材料提到“国际慢城”提倡无快餐区,C符合题意;兴建湿地公园符合“国际慢城”的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和环境质量好,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现代农业应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不符合“国际慢城”提倡的手工业,A错误;由图可知,以前是水稻田、小麦地、油菜地、混合林地等,说明以种植业为主;成为“国际慢城”后,土地利用形式有油菜地、果园、茶园、混合林地、苗圃,此外还有风景区,说明以种植业与服务业(旅游业)相结合,B正确;商品谷物种植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高,不符合“国际慢城”提倡的手工业,且由材料可知,转变后的土地利用形式有油菜地、果园、茶园、混合林地、苗圃等,这些农作物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C错误;图示后期并没有出现多种粮食作物,D错误。故选B。
16.(1)如图示:暖锋;箭头与暖锋相交且方向正确。
(2)增温;气温北高南低(东北高西南低)。
(3)鄂霍次克海温度较高,发育强低压中心;形成暖湿气团;受低压影响,暖湿气团向西南方向移动(与陆地冷气团相遇形成该暖锋)。
【分析】本大题以东北地区寒潮天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暖风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在东北地区出现了气旋,气旋低压槽附近由于气流辐合形成,暖锋则是顺着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暖气团势力较强形成的,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图,气旋左侧低压槽形成暖锋,呈逆时针运动。如图所示:
(2)受暖锋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升高,东北地区气温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
(3)根据图中信息,鄂霍次克海温度较高,发育了强低压中心,形成气旋;同时,该海域为气团提供暖湿气流,受低压影响,暖湿气流向西南方向,移动与陆地冷气团相遇,形成暖锋。
17.(1)秦岭南坡有面积较大的丘陵和低山,栖息面积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乔木丰富;洋县水网密布,河流等湿地广布。
(2)有利: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品质好。
不利:水质无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作物减产;早稻水稻幼苗时节朱鹮因觅食踩踏秧苗导致减产;复种指数减少,粮食总量减产。
(3)经济效益: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提高农民收入;对绿色大米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培育品牌拓宽市场;发展旅游业。
环境效益:减轻土壤和水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分析】本大题以朱鹮在秦岭的数量变化特征和洋县产业变化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生态保护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图片应用能力,培养人地协调观。
【详解】(1)从图片中看出秦岭南坡有面积较大的丘陵和低山,栖息面积广;该地区在秦岭以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乔木丰富,而朱鹮分布在海拔480—1000米的范围,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说明当地适合朱鹮的生长繁殖;洋县靠近汉江,水网密布,河流等,湿地广布,为朱鹮的觅食创造了条件。
(2)早期为了保护朱鹮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品质好。不利的是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作物减产;由于朱鹮会到水田觅食,早稻水稻幼苗时节朱鹮因觅食踩踏秧苗导致减产;当地耕作制度由一年两熟变为了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减少,粮食总量减产。
(3)后期保护朱鹮延续了前期的某些做法,即不使用化肥农药,这样可以得到绿色有机水稻,由于品质高,加上朱鹮的品牌效应,产品价格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对绿色大米进行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后期朱鹮商标达50多个,品牌多样化,有利于拓宽市场;洋县建设以朱鹮为主题的观光休闲、生态体验场所,发展了旅游业,提高了经济收入。由于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减轻了土壤和水污染,保护了环境,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护。
18.(1)火山活动活跃,(熔岩冷却凝固后经外力作用)形成丰富的碎屑物质;降水丰富,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中游河谷展宽,水流呈辫状分散,河砂易沉积。
(2)下游(由中游的辫状水系再度)转变为单一水道,径流量大,水流湍急,不利于采砂作业;多数河砂资源已经在中游河道及巴里巴里湖沉积,下游沙源有限;河口附近受到潮汐的影响,水位变化复杂,河砂开采难度较大。
(3)保持河岸形态相对完整,减轻河岸侵蚀;控制采砂规模,使采砂速度不超过河砂资源再生的速度。
(4)采砂地点相对集中,带动了采砂场到市场的运输业发展;机器代替人工采砂,带动了采砂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大规模集中采砂带动了河砂销售业的发展;采砂量增多,带动建筑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杰尼伯朗河流域及采砂集中河段局部水系放大图为材料,涉及河砂资源储量丰富的自然原因、现代采砂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表现、传统采砂阶段仅开采河道中部底砂的好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活跃地带,火山活动频繁,该河上游地区的岩石主要由火山岩组成,经过风化侵蚀作用,上游地区形成丰富的碎屑物质;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对沿岸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强,携带大量泥沙颗粒;读图可知,河砂集中在河流中游地区,中游河谷展宽,水流呈辫状分散,流速减慢,河流河砂携带能力减弱,大量河砂在此沉积。
(2)由材料可知,与巴里巴里湖以上的中游河段相比,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难度大、产量低。因此该题应分析下游地区的河砂量和采砂难度。读图可知,该河流中游呈辫状分散,下游又转为单一水道,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且下游地区会受到海水潮汐运动的影响,导致河流水文条件复杂多样,河砂开采难度大;由上一问可知,中游河谷展宽,水流呈辫状分散,流速减慢,河流河砂携带能力减弱,大量河砂在此沉积。下游地区河砂沉积有限,河砂量少。
(3)传统采砂业仅挖掘河道中部的底砂,控制采砂规模,能够保持河岸形态相对完整,能够保证河床的稳定性和堤防的安全,减轻河岸侵蚀,采砂速度不超过河砂资源再生的速度,能够可持续的采砂。
(4)由材料可知,现代采砂业在巴里巴里湖以上局部河段划定了采砂场,采砂地点相对集中,带动了采砂场到市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规模机械化采砂,对采砂装备的需求量大,能够助力当地的采砂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随着采砂量的增加,能够助力当地河砂销售业的发展;河砂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原料,采砂量的增多,能够助力当地建筑业的发展壮大。
19.(1)城镇分布不均,布局分散;城镇人口少,规模小,产业弱;大部分城镇居民点分布分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
(2)增强了城市圈和西藏东部地区的联系;扩大了拉萨城市圈的辐射范围;提升拉萨城市圈人流和物流等要素的集聚功能;提高城市圈的城镇化率;助推拉萨都市圈经济和产业发展。
(3)加强边境口岸和城镇建设;优化升级边境交通设施;建设固边戍边的特色村镇;发展高原边境生态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本地户籍人口常驻和回流固边。
【分析】本题以青藏地区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化、交通线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安全发展措施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该地区城镇分布不均,城市布局比较分散;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稀疏区,城镇人口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弱,辐射带动作用弱;由图可知大部分城镇居民点分布分散,大城市难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
(2)拉林铁路建成通车增强该地区区域内部联系,增强了城市圈和西藏东部地区的联系;扩大了拉萨城市圈的辐射范围,提高拉萨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了周边城市与拉萨的联系,提升拉萨城市圈人流和物流等要素的集聚功能;加强了周边城市与拉萨的联系,促进人口迁移,提高城市圈的城镇化率;促进产业转移,助推拉萨都市圈经济和产业发展。
(3)加强边境口岸和城镇建设,促进口岸城镇的经济发展;加强口岸城镇的交通建设,优化升级边境交通设施;建设固边戍边的特色村镇,提高口岸城镇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高原边境生态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引导本地户籍人口常驻和回流固边。
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全解全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该日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地理(重庆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地理(重庆卷)(全解全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03(辽宁卷)(全解全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5,A 13,雨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