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考试版)A4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从夏商直到春秋时期,文学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那时虽然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它们在文学传播方式中还不能居于主导地位。《汉书》中有“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全在竹名故也”。也就是说,《诗经》虽然在秦代被焚毁,但是汉代还能完整保留下来,就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
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
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进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统治者的鼓励。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清人编著的《书林清话》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描述了宋代雕版印刷呈现的特征——官府、私人和民间集体共同参与,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
《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
(摘编自郭平《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
材料二:
北宋初期到中期,是印刷术逐渐成熟并渗入日常生活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士人敏锐感受到了印刷术发展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急遽增多的书籍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士人不得不放弃抄本时代字斟句酌的反复咀嚼。获取书籍的便捷,在缓解记诵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士人读书的粗疏。
尽管如此,时代确实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士人的阅读方式和知识结构持续改变。曾让杜甫沾沾自喜的“读书破万卷”,对宋人而言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王安石自称“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欧阳修不但读书多,而且以读书为人生第一乐事,“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人的阅读量空前增长,知识面迅速拓宽,因而建立起淹通经史、学兼四部的新型知识体系。新型知识体系又促使他们的思考方式发生转变。新兴的文艺思想即在此基础上得以生长。
北宋中后期,宋代文艺思想迈入全面繁盛的阶段。印刷术发展对宋代文艺思想的潜移默化,于此时收获了累累硕果。首先,对学识积累的高度重视,成为此时期士人的共同追求。宋人以博学相尚。基于印本的易得和阅读速度的提升,士人们读书之多、学问之博,一般远超前代文人。据记载,有人对宋神宗说,苏轼文才可与李白相比,宋神宗回答:“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在他的眼中,论诗歌的天才,李白、苏轼或可比肩;而论学识的渊博,则李白一定不如苏轼。神宗的说法虽只是一己之见,但也反映了宋人对学识的重视程度之高。
其次,宋人不仅追求学识的积累,还追求学识的创造性转化。伴随知识增长而来的,是理性的判断和积极的思索。宋人不满足于知识的组合与叠加,而追求博学基础上的超越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一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尤为突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哲理性、议论性的增强,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重要特征。智性思维和思辨色彩,也成为宋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的突出特色。
再次,知识面的大幅拓展与新型知识体系的建立,推进了文学内部各文体以及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促生了集大成式的文艺思想观念。大量的阅读与知识的储备,不但有助于宋人遍考前作,而且激励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文学内部而言,各文体之间的相互勾连、相互影响极为突出,形成“破体为文”的重要观念。破体为文的现象在宋代文学中大量存在,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作者不断吸收其他文体的特长,充分发掘各文体的表现潜能,丰富了文学的面貌。与此同时,文学又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交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音乐基础上,词的独特形制与艺术专长得以成型,进而成为宋代文学之突出代表。
从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南宋印刷术达到极盛。随着印刷业的持续扩大,专门性的文艺批评著作得以迅速增多。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在“知识爆炸”之后的反思。知识的大幅增多,固然拓展了眼界,但也带来了许多困惑——面对众多庞杂的信息该如何取舍?对知识的依赖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知识积累是否是提升文学艺术境界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这类反思中,主张“铺张学问”“点化陈腐”的江西诗风遭到反拨,闭门觅句的做法受到否定。
(摘编自周剑之《印刷术与宋代文艺思想之演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时期,竹木简、帛丝等文字载体未能在文学传播方式中居主导地位。秦朝之后《诗经》得以完整保留,仍与竹帛的记录方式完全无关。
B.魏晋时期,专职抄写员“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迅速得到广泛传播就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佣书”。
C.印刷术发展带来的不全是正面的影响,急遽增多的书籍对宋代士人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读书的粗疏。
D.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等做法丰富了文学的面貌,是文学内部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史料可知,雕版印刷源自唐朝初期,到宋代已取得空前发展,呈现出了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等特征。
B.如果李白、杜甫与苏轼都生活在宋代,那么李白就有可能在学识上赶超苏轼,而杜甫也就更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的乐趣。
C.唐诗宋诗各有特色,唐诗胜在“丰神情韵”,而宋诗胜在“筋骨思理”,宋诗的智性思维与思辨色彩是宋代文艺思想的折射。
D.两则材料对印刷术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它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它对宋代文艺思想演进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雕版印刷所使用的版料,一般是纹质细密且木质极为坚实的木材,例如枣木、梨木、黄杨木等,并需把它们锯成一块块木板。
B.唐朝后期雕版印刷逐渐普及开来,长安、四川、淮南、江浙等地民间盛行雕印和出售日历、佛经、字书、诗文、占卜等书。
C.宋朝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词、诗歌、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而且还有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
D.宋诗之所以形成“以学识为诗”的特色,是因为宋人有重视学识的观念,比如严羽认为诗歌“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机体是如何通过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的吧。皮肤、黏膜是我们抵御外界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任何突破这道防线的入侵者立刻会受到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狙击。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包括NK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它们的激活共同构成了我们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些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被激活后大量释放炎症介质,并通过吞噬的作用消灭病原体,炎症介质的释放也同时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与此同时,炎症的局部会出现发红、肿胀、疼痛。当肆虐的病原体突破了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我们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构成的第三道防线(适应性免疫反应)就会发挥强大的作用,产生T细胞和B细胞,分泌抗体,建立持久的免疫力。
(摘编自孙佳鹏《让我们帮您了解您所不知道的免疫系统》)
材料二:
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首先登场的是淋巴因子,它可以摧毁入侵的病毒,也不放过正常细胞,同时上场的还有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吃完病毒和细胞尸体,需要把垃圾通过鼻咽部送出体外。我们的鼻涕开始变色、变黏稠,咳嗽、咳痰也就出现了。
随着局部冲突愈演愈烈,鼻咽部的抵抗力量已无法阻挡大量繁衍的病毒,人体开始提升战争等级——变局部战争为全面战争。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防止病毒扩散,中枢神经系统命令体温升高——我们还是发烧了。与此同时,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的特征传递至免疫系统总部,快速找到能匹配入侵病毒的T细胞和B细胞。在随后几个小时内,免疫系统会产生成千上万的T细胞,并调集大军开赴前线;而B细胞则产生上百万个抗体。T细胞负责消灭在细胞内的病毒,B细胞产生的抗体负责让细胞外病毒缴械。
全面战争非常消耗我们的能量,身体会缩减其他器官的能量供给,尤其是高耗能的肌肉。运动肌群缺少能量,我们开始乏力疲倦;胃肠的平滑肌群缺少能量,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此时,充足的休息就是对我们免疫系统最有力的支持:降低全身能量消耗,优先保障T细胞和B细胞大军的补给。大战结束后,神经系统将体温调回正常,人体通过出汗散热快速恢复正常体温。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吞噬细胞还在继续打扫战场,所以我们暂时还会有一些咳嗽和流涕。一般来说,流感病程为2—3周,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战争结束。如果让药物代替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久而久之,免疫系统里的士兵们战斗力难免下降。
(摘编自孙虎《你可能不知道,感冒是这么一回事儿》)
材料三:
大多数情况下,当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的时候,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所以不用借助外来力量,我们就可以控制住这些病毒实现自愈。当然,对于战争异常艰难的患者,外来力量也会参与进来,发挥帮助作用。一方面,给需要的人群增派援军(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另一方面,帮我们缓解和处理战争期间的误伤(伴随或继发症状)。
(摘编自王冉冉《流感病毒背后的秘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外界病原体突破皮肤和黏膜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被激活,形成抵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个阶段人体会出现炎症反应。
B.如果病毒没有被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全歼,冲入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大量T细胞和B细胞来消灭细胞内的病毒。
C.鼻咽部的抵抗力量无法起到抵抗病毒繁衍的作用,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中枢神经系统便通过提高体温的方式与病毒战斗。
D.随着感冒病毒对人体的攻击强度加大,咳嗽的症状逐渐变得明显,直到人体恢复正常体温之后,咳嗽的症状就会彻底消失。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带有病毒的玻璃碎片扎进脚趾时,病毒已经突破了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免疫系统跟病毒的战争会大量消耗肌群能量,从而导致疲倦、腹泻症状。
C.有些感冒药的作用是收缩鼻腔血管,以此减轻流涕的症状,这是治标不治本。
D.被流感病毒感染后三周内,服用感冒药症状好转,不一定是药物产生了作用。
6.你如果得了流感,有咳嗽发烧的症状,并不想按父母的要求马上用药,可以向父母传达哪些信息来说服他们?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现代文阅读III(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壶 王
汤祥龙
白厂长喝茶并不很讲究,没有茶叶,白开水也行,可厂里有人见了他,总是笑着喊他“壶王”。原来,他家里有一只紫砂茶壶,据见过的人说,这只紫砂壶如果拿到国际博览会上去展出,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可在他们这家一千多人的厂子里,称得上是“稀罕之宝”了。壶身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可造型十分奇特,整个壶看上去就像一截梅花树桩,两三枝丫曲曲弯弯地绕着壶身,梅树的特征、个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白厂长珍如宝物,只有遇到贵客登门,才让儿子把“壶王”拿出来。
星期天,他们厂的李师傅突然登门拜访厂长来了。李师傅是厂里的“发明大王”,平时从不外出串门,白厂长一见,连忙吩咐儿子端上“壶王”。
不知怎么搞的,李师傅伸出双手,却没能接住白厂长递过来的“壶王”,只听“叭”的一声,那只紫砂壶顷刻间变成了碎块。白厂长的儿子见此情景,吓得脸都变了色。他记得自己有一次不小心重重地碰了一下壶盖,差点挨父亲打呢!
“这,这不是那只壶王吗?”“发明王”也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事惊呆了。
“没事,没事,反正早晚总是要碎的,你请坐。”白厂长毫不在意似的挥挥手,转身对呆立一旁的儿子说道,“快去拿包烟来!”
“发明大王”赶紧摸出自己带来的烟。两人默坐了一会儿,李师傅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向白厂长告辞了。
“发明大王”一走,白厂长赶紧蹲下身子,把地上的那些碎片小心地整理起来,儿子见状,故意说道:“爸爸,瞧你,刚才你不是还说没事吗?”
白厂长叹道,“孩子,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啊!”
“那你刚才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
“孩子,你不懂,李师傅今天是第一次登我们家的门,要是让他背上了思想包袱,他以后还会来吗?”
翌日清晨,白厂长去厂里上班。
“白厂长!”厂组织科谢科长忽然喊住他,笑着说道,“厂长,你可真有办法啊。”
“什么办法?”白厂长不解地望着他。谢科长认真地问道:“你昨天是用什么办法留住“发明大王’的呀?这家伙昨天在我家里闹着非要调走不可,我让他来找你,可过了会儿,他又回来对我说,他已经找过你了,决定不走了。我感到奇怪,后来想你可能向他许了什么愿。”
白厂长听了,不由一怔。他实在不知道“发明大王”是为了调走的事才来找他的。见谢科长两眼愣愣地审视着自己,他连忙摇头大笑道:“小事一桩,小事一桩,哈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先是正面描写“壶王”的“奇特”,来表现“壶王”的珍贵,然后详细地叙述“壶王”破碎的过程以及白厂长对此的态度。
B.在描写李师傅没接住“壶王”时,小说插叙了白厂长的儿子曾经碰壶盖的情节,为下文写李师傅最终没有调走埋下伏笔,使故事情节完整。
C.“发明大王”李师傅之所以决定留在厂里不走了,其实并不是白厂长“真有办法”或者是“向他许了什么愿”,而是因为白厂长表现出没把“壶王”当回事。
D.在艺术上,这篇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迂回战术”,而不是直奔主题,围绕“壶王”讲述了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
8.分析小说最后描写谢科长相关情节的作用。(6分)
9.小说为什么要用“壶王”来做题目呢?(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及卢循寇南海,隐之率厉将士,固守弥时,长子旷之战没。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馀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优诏许之,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九年,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B.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C.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D.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外艰,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又称丁外忧;丁内艰则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B.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做官。与“释褐”“解巾”等意思相近。
C.“班亲族”的“班”,是分发的意思,与“班师回朝”中的“班”意思不同。
D.“率厉将士”的“厉”,是鼓励的意思,与“再接再厉”中的“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隐之侍奉母亲极尽孝道,母亲去世后悲哀伤身超过常礼。韩康伯之母深为感动,告被儿子应当重用像吴隐之这样的人才。
B.吴隐之赴岭南途中,饮贪泉,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为广州刺史期间,他以身作则,岭南官场的风气也随之转变。
C.吴隐之在卢循侵犯南海时被捉,经刘裕交涉才得以返还。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调任为中领军,更加清苦节约。每月的俸禄,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周济亲族,妻子儿女也不能分享他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2)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游蜀
刘沧
北去西游春未半,蜀山云雪入诗情。
青萝拂水花流影,翠霭隔岩猿有声。
日出空江分远浪,鸟归高木认孤城。
心期万里无劳倦,古石苍苔峡路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虽然直接点出本诗的题材内容,然着一“游”字便淡化了离情别绪。
B.诗歌首联交代友人入蜀的时间和行踪路线,“蜀山云雪”给人美好想象。
C.诗歌的中间两联写景由远及近、声色兼备,生动描绘出蜀地独特的风物。
D.诗歌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疏密有致,层层有序,语言简洁不繁缛。
15.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诗人为什么说友人“无劳倦”?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即使年龄比自己小也能以之为师,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然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从师不需计较长幼:“______?”
(2)坚守干净正直的节操,传承古代圣贤的美德,屈原在《离骚》中发出“______,______”的慨叹,启发当代青年思考守正不阿的重要性。
(3)设问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往往起到增强情感表达力量的作用,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如:“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________①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________②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______③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一览无余。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19.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相比于传统的语言机器人,ChatGPT能够理解聊天的上下文语境,并且使用更接近人类日常的语言进行聊天。_____①__ _,ChatGPT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翻译、代码,甚至写小说、做考试题和撰写学术论文。ChatGPT在开放后引发了人工智能圈的轰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吸引了几百万人的注册,不少人称誉它为“最智能的聊天机器人”。
另一方面,ChatGPT对教育界和学术界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它不仅能够通过大学和专业资格考试,还能___ _②_____,这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甚至连专业研究者也无法轻易分辨出来。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至少有4份已发表和预印本上的论文使用了ChatGPT作为论文的“合著者”。
目前,__ _③_ _,完全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机器人撰写学术论文,如《自然》杂志明确了学术论文中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规定,《科学》杂志声明不接受使用ChatGPT生成的投稿论文。学术工作者普遍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很有趣,但离真正的学术写作(或科学研究)还很远。正如工具开发者所述,“ChatGPT有时会写出看似合理但不正确或荒谬的答案”。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根据文段三个小节内容,以“ChatGPT”为开头,运用被动句的形式分别对ChatGPT作出评价。(3分)
| 四、作文(60分) |
22.阅读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全面理解漫画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考试版)A3: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考试版)A3,共6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乙卷)-语文(考试版)A4,共13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全国甲卷)-语文(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A 5,①情节设置上,B 11,例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