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4
浙江专用
2023年1月浙江地理首考卷题型为20(2分单选题)+5(3分单选题)+3(综合题),试卷总体上保持近年来的题型和命题风格,稳中有变,维持原有的选择题20+5的模式,综合题由4题变为3题,题量减少,但在在学生审题和素养的考查上更进一步,更注重灵活性、综合性。首考地理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将家国情怀的教育元素与祖国大好河山紧密结合,将二十大报告精神与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合,试题以具体的地理事象为依托,以问题视角为指向,引导学生在地理事象中进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体验,在体现学科思想性、科学性的同时也增强时代性和应用性。
家国情怀,是近年高考最热门的主题,年年考,甚至科科考。2023届高三考生也值得多了解、储备素材。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1月浙江高考地理试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素材多选择反映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等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如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国家“十四五”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目的,列举辽河口生态修复的措施,比较新型蔬菜产销模式的优势,探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缘由,评估钾盐供应安全的风险等试题,展示出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凸显家国情怀,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学科担当。
在复习时选取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耕地、水、矿产、石油、海洋空间等资源,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及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并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需要学生掌握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石油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特征,这些自然资源利用与人类活动、国家安全的关系,并能够针对这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分析的过程中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本卷中第26题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要性。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全球上菜、味在广东”,2023年广东省将相继在佛山(3月)、广州(6月)、深圳(8月)举办预制菜展销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节省的主要成本是( )
A.包装 B.燃料 C.人工 D.物流
2.预制菜快速发展,受冲击最大的是( )
A.农贸市场 B.传统餐厅 C.现代物流 D.饮食习惯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种风及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可能为1月份 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C.受A、B两种风影响的地区,都出现高温少雨天气 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4.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022年5月,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坚实一步。水下采油树是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海洋深水严苛的环境条件对其密封强度、材料承压能力、工艺质量提出了极大挑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的安装主要是开发海洋( )
A.生物资源 B.地热资源 C.矿产资源 D.空间资源
6.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设计建造需要克服的严苛环境包括( )
①深海低温②海浪侵蚀③巨大水压④洋流冲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后临河村地处太行山,该村山地占59.7%、低山丘陵占15%、盆地及沟谷占25.3%,在因地制宜理念下形成了“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的聚落格局。下图为该村聚落格局剖面和聚落空间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山林一田一村一水的布局主要功能是( )
A.扩大农田,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保存水土C.因地制宜,增加降水 D.控制灾害,增加收入
8.后临河村( )
A.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 B.沿河设村,水陆交通便利
C.房屋坐北朝南,整齐排列 D.主街道顺势而建,利于排水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0.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③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④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⑤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⑥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县级行政中心的环境承载力图(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县级行政中心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水资源丰富 C.地形平坦 D.气候湿润
12.“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将35万群众从“不适宜居住地区”逐步搬迁至移民新村,展开新的生活篇章。该工程实施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A.加重人口老龄化程度 B.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C.减轻生态环境压力D.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新区各分区规划发展为: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近年来,西咸新区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长旺盛。肥力地租即农地地租,当城市区位地租低于肥力地租时,则该地区就不适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图1为西咸新区示意图,图2为西咸新区地租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1中甲、乙、丙、丁,最可能规划为空港新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2中C1C2表示不同日期的区位地租曲线,则C1C2日期( )
A.C1早于C2 B.C1晚于C2 C.C1等于C2 D.无法判断
森林康养是指依托森林资源,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目前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森林康养正步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近年来,我国四川西部山区、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康养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草药资源丰富 B.森林覆盖率较高 C.市场需求增长快 D.经济发展速度快
16.与四川相比,黑龙江的森林康养业的劣势在于( )
A.经济落后,配套设施较差 B.纬度较高,运营时间短
C.缺少经验,管理技术差 D.远离城镇,出行时间长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形图,图中岩层轻微褶皱,图中字母是地层代号,断层南侧岩层有明显的沉降。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部分岩层的年龄由老到新依次是( )
A.灰岩、砂页岩、页岩 B.砂页岩、页岩、灰岩C.页岩、砂页岩、灰岩 D.页岩、灰岩、砂页岩
18.图中西北部岩层曾受到的主要水平挤压方向为( )
A.南-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东北-西南
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
A.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B.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20.根据本次旅行中的信息可知( )
A.M地所在城市位于114°E B.M地日出的地方时是5:40
C.M地昼长为14小时30分 D.小丹的行程不超过200公里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华北地块经过多次复杂的构造演化和地貌演变,在太行山的中、南段形成了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在垂直景观上可分为沟底、底栈、二栈、三栈和顶栈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a层以石灰岩为主,上覆较硬的石英砂岩;b层为砂砾岩及砂质页岩;c层为长安山岩和顺层侵入岩变质灰绿岩—闪长岩;d层为第四纪以来的堆积物。嶂石岩风光主要集中在三层剥蚀面分割的悬崖绝壁部分,众多的嶂谷又从纵向上组合成一系列的次级景观单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丹霞地貌主要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以块状结构为主,而嶂石岩地貌是下部先受侵蚀,上部再垮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强度 B.岩层位置 C.岩层性质 D.土壤厚度
22.二栈、三栈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D.沉积作用—地壳下陷—风力侵蚀—重力崩塌
春季,花粉过敏人群外出可“看天”防护。晴朗微风、气温高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升高,明显降雨或4级以上风力的天气可使花粉浓度降低。下图为2023年3月9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天气实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据图可知,此时( )
A.辽宁中部盛行偏北风 B.山东东部沙尘满天C.青海西部受高压控制 D.河西走廊冷锋过境
24.此时,以下各地花粉过敏人群外出需做好防护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变化曲线。据图文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排泄方式是( )
A.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排泄 B.地下水补给、蒸发排泄
C.冰雪融水补给、蒸发排泄 D.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藏粮于地”,就是要保护好现有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技”,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吉林省梨树县近年来致力于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成功探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该耕作方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在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明显,被称作“梨树模式”。该模式研制出的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年份明显的原因。
(1)说明“梨树模式”在干旱年份增产效果比湿润年份明显的原因。(4分)
(2)分析梨树县使用免耕播种机具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3)简述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必要性。(4分)
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境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时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南极磷虾固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猎。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
材料二图左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列举我国前往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4分)
28.(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床半岛位于日本北海道岛东北部,整个半岛几乎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益,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半岛上的罗臼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海洋物产丰富,各类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罗臼港是同纬度地区唯一有流冰的地方,每年巨大浮冰到来,将知床半岛围绕,是难得一见的奇景。下图示意罗臼港地理位置。
(1)分析罗白港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海洋物产丰富的优势条件。(6分)
(2)指出罗臼港流冰出现的大致月份,并说明流冰的形成过程。(6分)
(3)指出知床半岛可发展的主要产业类型。(4分)
(4)简述知床半岛发展经济的限制条件。(4分)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辽宁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辽宁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辽宁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4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考试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