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2)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
展开【通用版】(2)地球上的大气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中纬度沿海某地某时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比②气温高 B.③比④气压低 C.②比③气压低 D.③比④气温低
2.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风向的成因与东亚季风的成因相同 B.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C.甲、乙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 D.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白天
热岛强度指的是热岛效应中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我国某市不同时间热岛强度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有关该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夏秋季节,白天热岛强度均大于夜间 B.冬春两季,夜间热岛强度都是大于白天
C.夜间热岛强度以春季最强,夏季最弱 D.2017年较 2014年,热岛强度有所下降
4.该市热岛强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 B.城市绿地面积比例增加
C.农村机动车数量增加较快 D.农村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海陆轮廓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6.图示季节( )
A.乙地高温多雨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亚欧大陆上为低压中心 D.沈阳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气压带,空白部分代表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气候的影响是( )
A.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B.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寒冷干燥
C.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 D.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温和多雨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8日 | 19日 | 20日 | 21日 |
平均气温(℃) | 2 | ﹣1 | ﹣2 | ﹣4 |
气压(百帕) | 1002 | 1004 | 1006 | 1008 |
天气状况 | 晴转多云 | 阴转小雨夹雪 | 小雪转阴到多云 | 多云转晴 |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晾晒指数是根据温度、风速、天空状况的预报对晾晒的影响情况,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的适宜程度进行分级,从而指导人们适时安排晾晒衣物等家庭用品或农作物、药材等。晾晒指数分为5级,级数越低,气象条件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越有利。读“2018年3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晾晒指数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辆汽车从④地经③地到②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降雨:晴→雨→晴 B.气压:高→低→高
C.气温:暖→冷→暖 D.风向: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下图为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全球变暖趋势下,世界种子库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是( )
A.冰雪融化,样本库裸露 B.降水增多,侵蚀作用加强
C.冰雪融化,融水可能渗入隧道 D.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储存环境
14.斯匹次卑尔根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下垫面 D.大气环流
读地球大气温室效应及其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关于图中字母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燃烧化石燃料 B.b—乱砍滥伐森林 C.c—两极冰川融化 D.d—陆地面积增大
16.温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温室能够( )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降低地面温度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
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测试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的“绿岛”延安中路绿地附近,夏季平均气温比建设前降低0.6℃,对于缓解市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作用十分明显。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气温差异。
(1)分析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差异的原因。(6分)
(2)说明上海延安中路绿地附近夏季“绿岛效应”的形成原因。(4分)
(3)指出除增加绿地面积之外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4分)
18.左图为非洲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分)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份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的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19.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指出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甲地的气流运动特征。(4分)
(2)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4分)
(3)据图所示天气系统信息,比较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6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C。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4分)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4分)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B; 2.A
解析:1.考查热力环流。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①大于④,②大于③,④大于③,陆地形成高压,气温低,气温①小于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考查热力环流。图中风向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亚季风成因相同;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晴天;甲位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乙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不会相反;等压面分布状况为陆地为高压,气温低,出现时间可能在夜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3.D; 4.B
解析:3.由图可知,2015年秋季,白天热岛强度小于夜间,A错误。春季,夜间热岛强度小于白天,B错误。夜间热岛强度以春季最强,秋季最弱,C错误。2017年较2014年,热岛强度有所下降,D正确。
4.由图可知,2017年较2014年,热岛强度有所下降,而城市绿地面积比例增加,有利于减轻热岛强度,B正确。节能意识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城市热源减少,A错误。热岛效应与城市关系更密切,故农村的变化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
答案:5.A;6.B
解析:5.由图中甲地盛行风是西北风可知,该季节是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偏南,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形成西北季风,故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6.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B正确,C、D两项错误;乙地深居内陆,西北暖湿季风无法到达,降雨少,A错误。
答案:7.B;8.C
解析:7.读图可知气压带均位于三条纬线的北侧,这说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此时应为北半球夏季。
8.①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
答案:9.A; 10.B
解析:9.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表中看,该地18~21日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雨雪天气,为冷锋过境。A为冷锋,B为暖锋,C为气旋,D为反气旋,A正确。
10.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天气。根据所学知识,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A错误;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受热带气旋的影响,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副高控制下出现的天气,D错误;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可能为冷锋过境造成的,故选B。
答案:11.A; 12.D
解析:11.由材料可知,晾晒指数“级数越低,气象条件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越有利”,读图可知,四地中①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最适合晾晒,晾晒指数最低,A正确;②地位于冷锋锋后,多阴雨天气,晾晒指数高,B错误;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出现阴雨天气,不适宜晾晒,晾晒指数较高,C错误;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阴雨天气,晾晒指数高,D错误。故选A。
1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结合图中信息,②、④都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③在暖气团,气温较高。从④地经③地到②地,气温变化可能是冷→暖→冷,C错误;气压:根据等压线数值可读出气压变化是由低到高,B错误;降雨:冷锋降雨出现在锋后,即②地多雨,暖锋降雨出现在锋前,即④地多雨,所以降雨变化是雨→晴→雨,A错误;风向:在等压线图中作图判断,风向变化为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D正确。故选D。
答案:13.C; 14B
解析:13.考察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致使永久冻土融化,这意味着就有部分水从隧道入口流入,则会威胁种子库的安全,故C正确,A、B、D错误。
14.考察影响气温的因素。当地处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斯匹次卑尔根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15.C; 16.D
解析:15.图中释放CO2、含氯氟烃CH4、N2O等,应为汽车尾气;图中b释放能量与CO2,应对应燃烧化石燃料,A、B错误:全球变暖会造成两极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C正确、D错误。故选C。
16.温室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因此温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温室能够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故选D正确,A、B、C错误。
17.答案:(1)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密集,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城区建筑高大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扩散。
(2)炎热的夏季,绿地树木和草坪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接辐射;绿地附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较弱,所以气温低。
(3)合理规划,留出通风廊道;控制城市规模;提倡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减少废热排放。
解析:(1)城市市区和郊区气温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及人为放出的热源多,由于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递的热量多;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产业密集,车流量大,排放的废热多,使城市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
(2)据材料可知,“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绿地附近夏季气温较低,炎热的夏季,绿地树木和草坪庞大的叶面积可以遮阳,减少太阳对地面的直接辐射;绿地附近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较弱,所以气温低。
(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增加绿地面积、合理规划、控制城市规模、提倡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及出行等方面回答,从而,减少废热排放,从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8.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差异:B地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解析:(1)由经纬度位置可知,A地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由降水资料图可知,A地干湿季分明,故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2)图中A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本问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
19.答案:(1)甲地是气旋(低压);乙地是反气旋(高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
(2)冷锋;大风、降温、雨雪。
(3)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甘肃受高气压(或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解析:(1)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以判断,甲地是气旋(低压),乙地是反气旋(高压);甲地(气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
(2)根据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A附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拢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
(3)甘肃受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上海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天气,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小.故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
20.答案:(1)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2)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理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3)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解析:第(1)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第(2)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3)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3)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3)地球上的水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测试(3)地球上的大气单元达标(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测试(3)地球上的大气单元达标(湘教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10)工业与服务业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大单元达标测试(10)工业与服务业单元检测(通用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