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下)中期学习能力摸底
高二化学试题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总分100分
3.试卷页数4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32
B. 同一原子中,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 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代表1个自由移动的电子
D. 由于甲基的推电子效应,的小于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A正确;
B.同一原子中,能级的轨道数相同,均为3个,B错误;
C.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C错误;
D.由于甲基的推电子效应,中羧基上的H原子不易电离出来,故的小于的,D错误;
故选A。
2. 下列物质:①乙烷、②丁二烯、③丙炔、④苯、⑤聚乙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⑤ C. ②③ D. 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不符合题意;
②丁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又能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故符合题意;
③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既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又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故符合题意;
④苯分子中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不符合题意;
⑤聚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不符合题意;
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B. 的价电子排布式:
C. 的空间填充模型:
D. 中的键电子云轮廓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图为,故A错误;
B.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基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6,故B错误;
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空间填充模型为,故C正确;
D.氯气分子中氯原子的3p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形成p—pσ键,电子云轮廓图为,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 、1,二丁烯
B. 、乙基丁烷
C. 、甲二苯
D. 、2,2,三甲基乙基庚烷
【答案】D
【解析】
【详解】A.命名为1,丁二烯,A错误;
B.烷烃中乙基不能位于主链2号碳原子上,上述分子的主链选错,故命名为3-甲基戊烷,B错误;
C. 命名邻二甲苯,C错误;
D. 根据系统命名法可知,上述分子可命名为2,2,三甲基乙基庚烷,D正确;
故选D。
5. 主链含6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主链含6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 、 、 ,共有4种,故选B。
6. 有关周期表和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周期元素,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元素有1种
B. 钙元素电负性大于镓元素
C. 周期表p区所有元素,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均为p能级
D. 周期表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铍原子的2s轨道为全充满的稳定结构、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介于硼和氮之间的元素有铍、碳、氧,共有3种,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则钙元素电负性小于镓元素,故C错误;
C.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但氦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故C错误;
D.周期表第14列为ⅣA族,ⅣA族中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周期表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故D正确;
故选D。
7.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难溶物,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溶液中的浓度不变
B. 在离子中,提供空轨道,给出孤对电子,配位数为4
C. 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该配离子为平面正方形结构
D.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氨水,首先形成蓝色难溶物,为Cu(OH)2沉淀,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生成了。
【详解】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但铜离子转化成了,所以反应前后溶液中的浓度降低,A错误;
B.在离子中,提供空轨道,中N原子给出孤对电子,配位数为4,B正确;
C.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该配离子为平面正方形结构,C正确;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的溶解度降低,析出深蓝色晶体,D正确;
故选A。
8.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b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B. 基态c原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纺锤形
C. 元素f位于周期表中d区
D. 理论上为离子化合物,猜测其电子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Cu。
【详解】A.b为C,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有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A正确;
B.c为N,基态N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为2s22p3,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原子轨道为2p轨道,电子云轮廓图为纺锤形,B正确;
C.f为Cu,元素f位于周期表中ds区,C错误;
D.为NH5,为氢化铵,理论上为离子化合物,猜测其电子式为 ,D正确;
故选C。
9. 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
B. 该分子中键的键能大于键的键能
C. 该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D. 该分子中N、O、F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法匹拉韦分子中单键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故A错误;
B.氟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氮元素,则碳氟键的键能大于碳氮键,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法匹拉韦分子中不含有饱和碳原子,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故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除去乙醇中的水
加入生石灰,蒸馏
C
鉴别苯和环己烷
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分层及颜色差异
D
分离苯和溴苯
加水后分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产生二氧化碳,混入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除杂,A错误;
B. 加入生石灰,石灰石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B正确;
C.苯和环己烷密度均比水小且均不溶于水,和溴水都会发生萃取,水均在下层,无现象差异,故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环己烷,C错误;
D.苯和溴苯互溶但均不溶于水,无法使苯和溴苯分离,应该用蒸馏分离苯和溴苯,D错误;
答案选B。
11. 短周期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离子化合物可用于调味和食品保存,X、Y、Z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A、B的性质如图,X的基态原子中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
B. 与X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依次升高
C. X与Z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直线形分子
D. X、Z、R的氢化物分子间均能形成氢键
【答案】A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中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则X为O元素;离子化合物YR可用于调味和食品保存,则Y为Na元素、R为Cl元素;由A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能与氯水反应生成B可知,Z为S元素、A为亚硫酸钠、B为硫酸钠。
【详解】A.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钠离子、氯离子和硫离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
B.氧元素和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不存在最高正化合价,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1,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故C错误;
D.硫化氢和氯化氢均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D错误;
故选A。
12. 表中关于各微粒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
B
C
D
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VSEPR模型名称
直线形
平面正方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直线形
平面正方形
V形
三角锥形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F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方式为sp3,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离子空间构型为V形,A错误;
B.中C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方式为sp3,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B错误;
C.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方式为sp2,VSEPR模型名称为平面三角形,离子空间构型为V形,C正确;
D.中B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杂化方式为sp3,VSEPR模型名称为正四面体,离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有关晶体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熔化时不一定破坏范德华力
B. 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C. 硫化氢晶体和冰晶体升华时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D. 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硅,属于共价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一定存在范德华力,所以熔化时一定破坏范德华力,故A错误;
B.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说明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故B正确;
C.硫化氢晶体升华时需要克服范德华力,冰晶体升华时需要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两者克服的作用力不同,故C错误;
D.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不是硅,故D错误;
故选B。
14. 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分子中不含甲基
B.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C. 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多种
D. 根据核磁共振氢谱,A分子结构中有3种类型的H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由红外光谱图可知,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苯环上取代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77=59;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A分子中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由峰的面积可知,4种类型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2:2:3,只有一个取代基的苯环上的氢原子有3种类型,且个数分别为2、2、1,则取代基上只有1种氢原子,且个数为3个,反应取代基中含有甲基;由红外光谱图可知,取代基中含有羰基和醚键,由取代基的相对分子质量5可知,取代基为—COOCH3,则A为苯甲酸甲酯。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苯甲酸甲酯,分子中含有甲基,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为苯甲酸甲酯,分子中含有的苯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只有苯甲酸甲酯一种,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A为苯甲酸甲酯,分子中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15. 扭曲烷(Twistane)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环烷烃,其结构和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
B. 该物质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分子结构中含有5个六元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球棍模型可知,扭曲烷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由球棍模型可知,扭曲烷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B正确;
C.由球棍模型可知,扭曲烷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由球棍模型可知,扭曲烷分子中含有5个六元环,故D正确;
故选C。
16. 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晶胞中含有4个分子
B. 甲烷晶胞中的球只代表1个C原子
C. 晶体中1个分子周围有8个紧邻分子
D. 甲烷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甲烷分子的个数为8×+6×=4,故A正确;
B.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的球只代表1个甲烷分子,故B错误;
C.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甲烷分子于位于面心的甲烷分子距离最近,则每个甲烷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甲烷分子,故C错误;
D.甲烷晶体为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需要克服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选择体共52分)
二、填空题(除特别说明,其余每空2分)
17. Ⅰ.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甲基丁烷②2,二甲基丁烷③2,二甲基丙烷④正戊烷⑤甲基戊烷
(3)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氮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卤化氮、氮化物、叠氮化物及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4)请写出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
(5)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6)与相比,的晶格能___________(填“>”、“=”或“<”)的晶格能。
(7)某元素X形成的离子中K、L、M三个电子层均充满了电子。它与形成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的符号是___________,晶体中距离每个最近的有___________个。
【答案】(1)2,2,4,5-四甲基-3-乙基己烷
(2)⑤②④①③ (3)CH3CH=CH2+Br2→CH3-CHBr-CH2Br
(4) (5)NBr3>NCl3>NF3
(6)> (7) ①. Cu+ ②. 6
【解析】
【小问1详解】
主链有6个碳原子,根据位置和最小,从右端给主链碳原子编号,2号碳原子连有2个甲基、3号碳原子连有1个乙基、4号碳原子连有1个甲基、5号碳原子连有1个甲基,名称为2,2,4,5-四甲基-3-乙基己烷;
【小问2详解】
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熔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序为:3-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正戊烷>2-甲基丁烷>2,3-二甲基丁烷。
【小问3详解】
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2+Br2→CH3-CHBr-CH2Br。
【小问4详解】
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小问5详解】
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所以其沸点从高到低顺序是:NBr3>NCl3>NF3;
【小问6详解】
与结构相似,Na+的半径小于K+,的晶格能>的晶格能。
【小问7详解】
某元素X形成的离子中K、L、M三个电子层均充满了电子。X是Cu元素,的符号是Cu+;根据图示,在晶胞的顶点、Cu+在棱心,CuN3晶体中距离每个最近的有6个。
18. 现有五种元素A、B、C、D、E,其中A、B、C为三个不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E为第四周期元素。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相关信息
A
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
原子核外P电子数与s电子数相等
C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D
能层数与C相同,且电负性比C大
E
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1,且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都大
(1)C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个方向,C简单离子核外有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难溶于二硫化碳,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
(4)下列气态分子和中,其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 ②. 18
(2)H2O2分子为极性分子、CS2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H2O2难溶于CS2
(3) ①. V形 ②. 四面体形
(4)BeCl2>BCl3>CCl4>H2O
【解析】
【分析】A、B、C、D、E五种元素中A、B、C为三个不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E为第四周期元素,A元素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A为H元素;B原子核外p电子数与s电子数相等,则B为O元素;C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n-1npn+1,则n=3,C为S元素;D能层数与硫相同,且电负性比硫大,则D为Cl元素;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1,且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都大,则E为As元素。
【小问1详解】
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3p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方向;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离子核外有18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3;18;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分子为结构不对称的极性分子、二硫化碳为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极性分子过氧化氢难溶于非极性分子二硫化碳,故答案为:H2O2分子为极性分子、CS2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H2O2难溶于CS2;
【小问3详解】
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三氯化砷分子中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形,故答案为:V形;四面体形;
【小问4详解】
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三氯化硼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水分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孤对电子对数越多,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大,键角越小,则四种分子的键角大小顺序为BeCl2>BCl3>CCl4>H2O,故答案为:BeCl2>BCl3>CCl4>H2O。
19.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在的条件下将的苯(相对分子质量为78,密度为)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来制备硝基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23,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制备原理和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反应机理如下:
①
②
③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第③步反应:___________。
(2)该实验采用恒温加热,为控制反应温度,可采用___________加热的方法。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操作是往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此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混合物,分离出有机层,所得物质中除硝基苯外还含有硝酸、硫酸、苯、苯磺酸等,依次用蒸馏水、的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干燥后,得到粗硝基苯。有机层用的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若该实验制备得到纯硝基苯,则该实验中硝基苯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 (2) ①. 水浴 ②. 球形冷凝管
(3)防止液体飞溅 (4)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5)64.86%
【解析】
【分析】苯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反应温度为55oC-60oC,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加热,混酸配制时需要注意:往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小问1详解】
根据总反应和前两步反应机理,第③步反应为: ;
【小问2详解】
为控制反应温度为55oC-60oC,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小问3详解】
浓硫酸稀释过程放热,故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操作是往装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防止液体飞溅;
【小问4详解】
制备硝基苯用到了浓硫酸和浓硝酸,有机层用的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小问5详解】
总反应方程式为: ,1mol苯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1mol硝基苯,理论生成硝基苯的质量为:,若该实验制备得到纯硝基苯,则该实验中硝基苯的产率是:。
20.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3+和Fe2+中成单电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
(2)某铁的配合物结构如图1所示,可由与混合加热制得。
①表示环戊二烯负离子(每个碳原子上都结合了一个氢原子),已知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则中的大键应表示为_______。
②该铁的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_______种。
(3)普鲁士蓝晶体属立方晶系,晶胞棱长为a pm。铁—氰骨架组成晶胞中的8个小立方体,Fe粒子在小立方体顶点,CN-在小立方体的棱上,两端均与Fe相连,小立方体中心空隙可容纳K+,如图所示(CN-在图中省略)
①普鲁士蓝中Fe2+与Fe3+个数之比为_______;该晶胞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若所有铁粒子为等径小球,则K+与Fe2+之间最近距离为_______pm;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答案】(1)5:4 (2) ①. ②. 3
(3) ①. 1:1 ②. ③.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是26号元素,则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两者成单电子个数之比为5:4,故答案为:5:4;
【小问2详解】
①由结构可知,每个碳原子中还有1个电子未参与成键,5个碳原子以及一个得到一个电子,共有6个电子参与形成大π键,因此中大π键表示为;
②根据该铁的配合物的结构可知,其中碳的杂化方式有sp3,sp2,sp一共3种杂化方式;
故答案为:;3;
【小问3详解】
①二价铁位于体心和棱心,则一共有4个;三价铁位于顶点和面心,一共有4个,故其比值:1:1;晶胞中有4个钾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有4+4×2+4×3=24,故化学式为:KFe2(CN)6;故答案为:1:1;KFe2(CN)6;
②钾离子位于小立方体的体心,二价铁位于小立方体的顶点,则d=;密度ρ== ×1030g⋅cm-3=。故答案为:。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填空题时,必须使用0,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