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实验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图①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图②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图③甲烷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图④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2.(2023·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稀盐酸至过量,铜元素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3.(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用pH和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研究稀Ba(OH)2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实验是向稀硫酸中滴入稀Ba(OH)2溶液
B.M点和N点均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C.0~6s的曲线说明溶液中没有带电粒子
D.由图2可知,6~30s内溶液电导率下降是因为带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4.(2023·陕西榆林·三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T℃时,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B.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纯碱溶液中不断加水
D.等质量的碳酸钙分别和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5.(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该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A.硫酸钠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气体的质量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C.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y代表溶液的质量
D.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6.(2023·安徽·二模)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中,c点和d点对应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相等
C.图2中,d点所示溶液蒸干后固体为纯净物
D.图3中,e→f点后对应的溶液中阳离子是H+、Na+
7.(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向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稀盐酸的四个烧杯中,分别逐渐加入金属锌、Fe2O3粉末、Ca(OH)2粉末、Na2CO3粉末至过量。下列四个实验对应的变化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对应变化关系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8.(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B.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C.向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D.向一定量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9.(2023·四川绵阳·模拟预测)如图1所示,取少量熟石灰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烧杯中放置pH传感器,然后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熟石灰逐渐溶解。计算机显示pH传感器数据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未发生化学反应 B.t3时刻恰好完全反应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CaCl2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10.(2023·贵州贵阳·统考一模)分别向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2的阴影部分与图1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NaHCO3和Na2CO3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图1中a点溶液所含的粒子有H2O、Na+、Cl-、OH-
C.图2中0~8s主要发生Na2CO3转化成NaHCO3的变化
D.图2所示实验比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多
11.(2023·河南南阳·二模)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从20s到40s,溶液温度升高、pH增大
D.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
12.(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下列与选项操作对应的图像中合理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固体
C. 将水通电电解段时间
D. 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13.(2023·广西防城港·统考二模)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是把稀盐酸滴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14.(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传感器测量相关物理量随A加入量的变化,得到图2和图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剂A为NaOH溶液 B.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
C.d点时,NaOH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D.图3中,v的数值为50
15.(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向氯化铁和盐酸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16.(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钠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7.(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H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D.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锌
18.(2023·安徽滁州·二模)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有利于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少量氧化钙
A.A B.B C.C D.D
19.(2023·四川广元·统考一模)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20.(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 点时的溶液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
C.M→N 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 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在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pH升高,最终接近7,但是不能等于7,更不能大于7,与图像相符,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放出热量,反应刚开始,消耗的氧气,但是放出的热量使容器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曲线呈上升状态,当氧气消耗的多了,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曲线呈下降状态,最终反应结束,容器内气压小于反应前的气压,与图像不符,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故符合题意;
C.甲烷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分子甲烷与2分子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分子二氧化碳和2分子水,反应前后分子数都是3,分子个数不变,与图像相符,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Zn+ 2HCl=ZnCl2+H2↑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 H2↑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镁粉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镁生成的氢气多,与图像相符,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是化学反应、及化学实验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要结合反应和实验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解题关键是:注意图像的起点、折点、终点,图像走势,图像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
2.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逐渐减小,向7靠近,但溶液始终是氢氧化钠溶液,显减小,即溶液的pH逐渐接近7,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选项错误;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铜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反应中HCl与ZnCl2的质量比为73:136,则随反应时间延长,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停止,选项正确;
D、向盐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生成沉淀,当盐酸完全反应后,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
故选A。
3.D
【详解】A、由图像可知,pH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由此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加入酸性溶液,说明该实验是向稀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因此图1中M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电导率为零,所以图2中的N点不能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液电导率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图2中0~6s,电导率几乎不变,说明溶液中有带电粒子,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2可知,6~30s内溶液电导率下降是因为溶液中的钡离子和加入的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导致溶液带电粒子的数目减少,故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像考查酸和碱的反应,根据图像的起点、拐点和终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4.D
【详解】A、往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温度不变,则加入的氯化钠不可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B、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则刚开始没有沉淀产生,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后,才会有沉淀产生,该选项不正确;
C、纯碱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向纯碱溶液中加入水,碱性减弱,则pH减小,只能无限接近于7,但不会等于7,更不可能小于7,该选项不正确;
D、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的接触面积更大,则反应速率更快,参加反应的碳酸钙和盐酸质量相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该选项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硫酸钠与稀盐酸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的pH变小,B不符合题意;
C、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溶液的质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
D、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硫酸反应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6.B
【详解】A、由图2可知,开始的溶液的pH>7,显碱性,故图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正确;
B、c点时溶液的pH=7,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加入稀盐酸到d点,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故c点对应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d点,故B错误;
C、d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蒸干后,氯化氢已挥发,固体为氯化钠,为纯净物,故C正确;
D、中和反应放热,图3中f点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e→f点后对应的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盐酸,阳离子是Na+和H+,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粉末至过量,二者一接触便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随着金属锌的加入,不断产生氢气,待盐酸消耗完毕后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A正确;
B、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铁粉末至过量,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前烧杯中溶液为稀盐酸,溶液一开始的质量不为零,故B错误;
C、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钙粉末至过量,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前烧杯中溶液为稀盐酸,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待氢氧化钙粉末过量后溶液pH>7,故C错误;
D、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至过量,稀盐酸与碳酸钠一接触便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钠的加入,不断产生气体,待盐酸消耗完毕后产生的气体质量不再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的挥发,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至碳酸钙完全反应,钙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碳酸钙完全分解,选项正确;
B、镁、锌都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反应中锌与氢气的质量比为65: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反应中镁与氢气的质量比为24:2,则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镁生成的氢气的足量多一些。选项正确;
C、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向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反应中硝酸银与硝酸锌的质量比为340:189,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NO3)2=Zn(NO3)2+Cu,反应中硝酸铜与硝酸锌的质量比为188:189,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但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较小,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盐酸逐渐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为7,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且逐渐增大,选项错误,故选D。
9.A
【详解】A、ab段发生了伙学反应:,之所以pH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反应消耗Ca(OH)2的同时,未完全溶解的熟石灰逐渐溶解,溶液中OH-又增多,和消耗的OH-相互抵消,故pH保持相对稳定,ab段中熟石灰溶解是物理变化,但是A中说ab段未发生化学反应是错误的,故A错误;
B、t3时pH=7,说明Ca(OH)2和HCl恰好完全反应,故B正确;
C、该及应为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 CaCl2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到CalOH)2和HCI恰好完全反应,不再产生CaCl2了,然而又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CaCl2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由图可知NaHCO3和Na2CO3溶液的pH都大于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A说法错误;
B、图1中a点溶液pH<7,呈酸性,应该含有H+,不含OH-,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将图2的阴影部分与图1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可以推出图2中0~8s主要发生Na2CO3转化成NaHCO3的变化,故选项C说法正确;
D、设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2g,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因为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设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2g,则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3g,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图2所示实验和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应相等,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有热量放出,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30s时溶液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20s到40s溶液温度升高,pH升高,说法正确;
D、根据pH图,反应前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反应后溶液pH大于7,是氢氧化钠加入稀盐酸中,说法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向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溶液显酸性,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 ,酸性逐渐减弱,pH变大,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氢氧化钠过量时,pH大于7,故A图像不合理;
B、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液的质量少,故B图像不合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故C图像正确;
D、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即开始一段时间不产生沉淀,故D图像不合理;
故选C。.
13.C
【详解】A、由图可知,图像的起点位置pH>7,溶液显碱性,所以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不符合题意;
B、NaCl溶液显中性,NaOH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图中b点pH>7,故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不符合题意;
C、 图中c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反应,而图中c→d是溶液由中性变为酸性,表示所示溶液中稀盐酸的质量不断增加,这时氢氧化钠已被完全消耗,不能再生成氯化钠,符合题意;
D、 图中e→f温度升高,该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D
【详解】A、开始pH<7,则烧杯内是酸性的稀硫酸,则A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正确;
B、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溶液为中性。b点pH=7,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硫酸钠。正确;
C、开始温度升高,则反应放热。d点温度最高,后温度开始下降,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之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不再放热,正确;
D、b和d都是恰好完全反应所对应的点。所以v的数值为40,错误;
故选D。
15.C
【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pH从大于7开始逐渐减小,接近于7但是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
B.向氯化铁和盐酸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量先是0,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则锰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变化,故选项图像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消耗,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
故选C。
16.B
【详解】A、向pH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始终是碱溶液,pH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A不正确;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减少,反应完后固体质量不变且不能为0,故选项B正确;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C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硫酸钠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一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7.A
【详解】A、向一定质量的H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Ba(OH)2溶液与HCl、Na2SO4同时发生反应,故开始就会产生沉淀,BaSO4的质量随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增大不断增加,直到完全反应,BaSO4的质量不在增加,故图像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仍为碱性,pH不会小于7,故图像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MnO2固体是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它的质量不会改变,故图像错误;
D、足量的铁与锌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图像错误。
故选A。
18.C
【详解】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的pH会随着加入NaOH溶液的增加而增大,当增大到NaOH溶液的pH时,pH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错误;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锌,所以镁的反应速率较锌快,即相同时间内镁产生的氢气多,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镁最终生成的氢气比锌多,故选项正确;
D、某温度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当冷却至室温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又增大,当恢复至原来温度时,溶质质量分数又恢复至原来大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A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像中,铝首先完全反应,说明铝反应速度快,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中氢元素全部来自酸,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正确;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不断反应放出氧气,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像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错误;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故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像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错误。
故选A。
20.B
【详解】A、N点时pH=7,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此时为中性,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是无色的,故不符合题意;
B、P点时pH<7,硫酸过量了,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M点pH大于7,N点pH=7,故不符合题意;
D、M→N,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该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N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N→P过程中硫酸过量,没有硫酸钠产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该题为中考常考-图像题,解答图像题的技巧:1.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理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并结合题意和图意,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找点,包括起点、拐点和终点,其中拐点一般代表一个反应的开始或结束。从这些点上找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结果。3.观察线,即每一段线的走势。结合数学知识,分析每条线的走势所表示的意义,最后按照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④: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③: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③,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冲刺复习坐标图像专题模拟新题专练-03pH的变化图像(稀释或中和)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