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欧洲爆发猴痘疫情,猴痘病毒(MPV)由DNA和蛋白质复合体组成,人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或皮肤损伤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体外直接培养MPV时需要添加糖类
B.未感染MPV的人体细胞中C元素的含量最高
C.感染MPV后的人体细胞可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类化合物
D.MP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生2种五碳糖、5种碱基
2.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脱氧核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DNA两条单链的嘌呤成基数量与啶嘧碱基数量的比值互为倒数
C.DNA复制时需要模板、解旋酶、RNA聚合的和脱氧核苷酸等物质
D.以含14N的核苷酸为原料,让15N/15N·DNA复制n次,则子代均为15N/14N-DNA
3.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是对照组,结果是已知的,乙组是实验组,结果是未知的
B.在甲组和乙组中酵母菌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时间不同
C.两组实验均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到由蓝变黄再变绿
D.如果乙组实验时间过短,不会影响酒精的检测
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并命名为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光侧生长素合成慢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D.植物茎的向光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5.蝗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卵、幼虫(俗称跳蝻)和成虫。蝗虫有群集性,成群的蝗虫常常一同迁飞。保护蝗虫的捕食性天敌是防治蝗虫的有效措施,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进行防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成虫、幼虫的数量均可采用标志(记)重捕法
B.蝗虫群集性的形成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无关
C.保护蝗虫的捕食性天敌防治蝗虫属于生物防治
D.一只飞行的蝗虫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
6.科研人员通过对藏族群体全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发现,为了抵御强紫外线的辐射损伤,参与机体黑色素合成的GNPAT基因在藏族人群中发生了点突变(特定位置的碱基发生替换),其等位基因频率在藏族人群中高达58%,而在世界其他人群中的比例仅为0~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题干信息表明,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B.发生点突变后,GNPAT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C.藏族地区环境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了该突变基因在藏族人群中的积累
D.GNPAT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藏族人群黑色素的合成能力增强使肤色变深
二、综合题
7.水分胁迫(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注:CK对照组,W1轻度干旱组,W2中度干旱组,W3重度干旱组)
(1)据图分析,与CK组相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______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作用所致;______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作用所致。后者的判断依据是:在该条件下,______,进而主要影响了光合作用______阶段。
(2)研究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重,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也随之降低。其原因之一是水作为原料参与______在线粒体内的彻底分解。
8.为什么辣椒给人辣痛的感觉,而薄荷给人清凉的感觉呢?2021年10月4日,两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辣椒中产生辣味的物质为辣椒素(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质),辣椒素可通过与TRPV1受体结合激活神经末梢,高温可使该生理效应增强;食用薄荷后的感觉则与TRPM8受体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被辣椒辣到的痛觉和薄荷清凉的感觉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形成,是否属于反射?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吃辣椒后肚子会疼,这是因为人体胃肠道存在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同时还会出现全身发热、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现象,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腔中存在TRPV1受体,辣椒素与之结合后引起_________,从而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吃辣椒被辣到后,有人建议喝热开水,有人建议喝含乳脂的凉饮品来缓解疼痛,你认为那种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行为,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协同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最大适合度)。回答下列问题:
(1)协同进化,即共同进化,是指_____之间、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_____。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_____。
(3)生物在竞争或协同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是一定的,这使其形成了一定的能量投资策略——“生态成本“权衡策略,即投入某一方面的能量多,必然会影响投入另一方量。一般生物在以下方面需要有能量的投入与消耗:①生长、_____;②抵御不良气候等。
(4)竞争会导致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发生改变,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器官层面分析,动物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式的竞争结果是_____。
10.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基因A/a位于3号常染色体上,基因A决定有色素的合成,无色素合成时表现为白色;基因B/b位于5号常染色体上,分别决定黑色素和黄色素的合成,基因B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褐色。回答下列问题:
(1)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哺乳动物的毛色有__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种类数最多的表型是________。
(3)将纯合黄色个体与纯合白色个体交配,F1全为褐色个体,该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氮素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对清洁水体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细菌能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科研工作者从污水中筛选出异养硝化细菌ZW2和ZW5菌株,并研究其去氮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______法或______法进行接种。初步筛选时,样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培养后,一般依据______来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2)从污水中分离ZW2和ZW5菌株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硝酸铵等营养物质、琼脂和酚红指示剂。培养后,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结果如图所示。______(填“ZW2”或“ZW5”)菌株的去氮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__。
(3)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量______个、与此方法相比,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______。
(4)上图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______,接种用到的工具是______。
12.遗传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实行二孩政策后,有不少新生儿降生,因此宣传遗传病的知识,采取有效措施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是肝脏细胞中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体内积累过多的苯丙酮酸所致。
①若上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则控制苯丙氨酸羟化酶合成的基因是图中的_________。
②据上图可知,苯丙氨酸经正常代谢后可形成黑色素,但一般苯丙酮尿症患者并不表现为明显的肤色变浅等白化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对于筛查出的新生儿需要及时治疗,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控制患儿饮食中___________的含量,使其体内苯丙酮酸含量处于正常水平,治疗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含量___________(填“正常”、“过多”或“缺乏”)。
(2)据下图分析,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是因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MPV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不能在体外直接培养,需加入相应的活细胞才能培养,A错误;
B、人体活细胞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中含量最高的是O,因此推测未感染MPV的人体细胞中O元素的含量最高,B错误;
C、MPV营寄生生活,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酶、场所等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因此推测感染MPV后的人体细胞可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类化合物,C正确;
D、MPV的遗传物质是DNA,彻底水解产生1种五碳糖(脱氧核糖)、4种碱基(A、T、C、G),D错误。
故选C。
2.B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A错误;
B、DNA两条单链的嘌呤碱基数量与嘧啶碱基数量的比值互为倒数,B正确;
C、DNA复制需要模板、解旋酶、DNA聚合酶、脱氧核苷酸等物质,RNA聚合酶是转录所需的酶,C错误:
D、以含“N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让含“N/“N-DNA复制x次,则子代中少部分为含“N/“N-DNA,大部分为"N/"N-DNA.D错误。
故选B。
3.B
【分析】由题可知,如图所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甲组为有氧条件,乙组为无氧条件,甲乙两组为对比实验。
【详解】A、通入氧气的装置和不通入氧气的是相互对照,它们都是实验组,A 错误;
B、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一样,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时间不同,B 正确;
C、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二氧化碳,两组实验均可检测到由蓝变绿再变黄,C 错误;
D、时间过短,B 瓶中葡萄糖会和重铬酸钾出现颜色反应,影响酒精的检测,D 错误。
故选B。
4.D
【分析】发现生长素的科学史: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 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详解】A、温特发现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温特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A错误;
B、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光侧生长素通过横向运输到达背光侧,使向光侧生长素含量较少,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较多,而并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合成慢,B错误;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
D、茎向光生长是向光侧生长素较少,促进茎的生长,背光侧生长素较多,更能促进茎的生长,D正确。
故选D。
5.C
【分析】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应用生物学原理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例如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
【详解】A、调查蝗虫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数量应采用样方法,A错误;
B、蝗虫群集性的形成可能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关,B错误;
C、利用天敌捕食害虫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
D、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种群的基因库,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①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②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③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④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A、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A错误;
B、发生点突变后,GNPAT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正确;
C、藏族地区紫外线强,为了抵御紫外线的辐射损伤,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GNPAT基因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加,在藏族人群中该基因逐代积累,C正确;
D、GNPAT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藏族人群黑色素的合成能力增强使肤色变深,以适应强紫外线的环境,D正确。
故选A。
7.(1) W1和W2 W3 虽然气孔开度下降,但是胞间CO2浓度升高,且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 光反应
(2)丙酮酸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酶的活性、水分、二氧化碳的浓度、叶绿素的含量等。
【详解】(1)分析图1可知,与CK组相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W1轻度干旱组,W2中度干旱组的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而W3重度干旱组的胞间CO2浓度上升,分析图2,与CK组相比,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W1轻度干旱组、W2中度干旱组、W3重度干旱组的气孔开度逐渐下降,所以W1和W2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作用所致;W3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作用所致,因为虽然气孔开度下降,但是胞间CO2浓度升高,且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吸收光能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2)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少量的能量,所以随着水分胁迫加重,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也随之降低。
8.(1) 大脑皮层 不属于,无完整反射弧参与
(2) (痛觉)感受器 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
(3) 钠离子(Na+)内流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喝含乳脂的凉饮品,因热水能使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后的生理效应增强,会加重痛感,且辣椒素不溶于水,可溶于乳脂中,以减少辣椒素对神经元的刺激
【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反射活动一般都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典型的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1)
被辣椒辣到的痛觉和薄荷清凉的感觉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这里只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了感觉,并没有经过传出神经传达给效应器并作出反应,故不属于反射。
(2)
肚子会痛表明这时人体胃肠道中存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向大脑皮层的传递了神经冲动。尿量减少的原因是:发热、出汗导致人体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
(3)
辣椒素与TRPV1结合后引起该部位神经元膜外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
应该喝含乳脂的凉饮品,因为热水能使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后的生理效应增强,会加重痛感,且辣椒素不溶于水,可溶于乳脂中,以减少辣椒素对神经元的刺激。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答题。
9.(1)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2) 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种群密度
(3)发育和繁殖
(4)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而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
【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经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因为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如果两个物种生存能力相当,因为竞争和种内斗争的双重调节,使两种生物互为消长,能长期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表现出趋同进化。
【详解】(1)协同进化,也叫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2)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最终表现为相互此消彼长的关系,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即一方在竞争中消失;
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生物在竞争或协同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是一定的,而这些能量的去向一般用于抵御不良气候与土壤条件、生长、发育和繁殖和防御天敌等方面,这使其形成了一定的能量投资策略——“生态成本”权衡策略,即投入某一方面的能量多,必然会影响投入另一方面的能量;
(4)竞争会导致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发生改变,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器官形态层面分析,动物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式的竞争结果是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而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这是共同进化的结果,因为只有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得以生存,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才能在与捕食者的斗争中获胜避免被捕获,进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10.(1) 遵循 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 4 白色
(3) AAbb、aaBB 黑色:褐色:黄色:白色=3:6:3:4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
由题意可知,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该哺乳动物的毛色有白色(aa_ _)、黑色(A_BB)、褐色(A_Bb)、黄色(A_bb)四种,其中基因型最多的为白色,有aaBB、aaBb、aabb三种基因型,黑色、褐色、黄色均只有两种基因型。
(3)
纯合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纯合白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因为二者杂交所得F1均为褐色(A_Bb),所以纯合白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F1自由交配,所得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3/4×1/4):褐色(3/4×2/4):黄色(3/4×1/4):白色(1/4×1)=3:6:3:4。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1.(1) 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 菌落特征(或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2) ZW5 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其降解硝酸铵产生氨的能力更强
(3) 1.63×109 多
(4) 固体培养基 涂布器
【分析】分离微生物常用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以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详解】(1)进行ZW2和ZW5菌株初步筛选时,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故初步筛选时,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的菌落特征区别不同微生物。
(2)由图分析可知,ZW5菌落周围的红色圈面积大,说明其降解硝酸较产生氨的能力更强,故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ZW5。
(3)结合题干实验过程可知,该过程采取了稀释涂布平板法,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35、171、268、178和314,其中35、171、268、178四个平板符合计数要求,菌落平均数=(35+171+268+178)÷4=163,所以每克土样品中的细菌数量=163÷0.1×106=1.63x109个。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数量,也可以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包括培养液中的死亡的细胞,所以统计得到的细菌数量多。
(4)上图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菌落,培养基从物理性质分应属于固体培养基,接种用到的工具是涂布器。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1) 基因甲 酪氨酸可以来自食物(或来自体内蛋白质的水解) 苯丙氨酸
缺乏
(2) 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
【分析】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其具有易受环境影响,发病率较高,不遵循遗传定律等特点。
(1)
①据题意可知,苯丙酮尿症是肝脏细胞中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体内积累过多的苯丙酮酸所致,由图可知,基因甲不能合成酶甲会导致体内积累过多的苯丙酮酸,因此推测控制苯丙氨酸羟化酶合成的基因是图中的基因甲。
②一般苯丙酮尿症患者并不表现为明显的肤色变浅等白化现象,其原因是当缺乏酶甲时,体内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仍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或蛋白质水解转化来,因此,缺乏酶甲不会导致白化病。
③治疗苯丙酮尿症要控制患者饮食中的苯丙氨酸的含量,使体内苯丙酮酸含量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其基因并未改变,此时其体内仍然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
(2)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其易受环境影响,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快速上升。大多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致死的,患病胎儿在出生前就死亡了,因此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
2023届广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二模理综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