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阻拦索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纯金属材料
B.“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某品牌手机使用的麒麟980芯片属于半导体材料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2.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直接生成Y B.X、Y、Z均属于电解质
C.N为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可溶于硝酸 D.N可由其相应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3.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腐蚀磨口玻璃塞:
B.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
C.往NaOH溶液中滴加NaHS溶液: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
4.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D.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5.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制备并检验气体
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沉淀
吸收NO中的
6.化学反应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以下是与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B.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C.形成1mol H-Cl键要吸收431kJ的能量
D.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产物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
7.将足量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溶液,图中产生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mL 0.5mol/L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所示的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产率最大
D.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降低
9.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 Fe在0.1mol 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
B.12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得到为0.3
C.3mol 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1mol/L 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
10.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Ⅱ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1.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
B.0~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后,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互变
D.后,正极上每得到0.3mol电子,则负极质量减少2.7g
12.用下面实验方案进行离子检验,方案设计不严密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试液无色无味气体先变浑浊后澄清
B.检验试液中的: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C.检验试液中的:试液火焰颜色为黄色
D.检验试液中的:试液刺激性气味气体试纸变蓝色
1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 B.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4.已知:,现将2mol A与2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B.C平衡时的浓度为0.5
C.B的转化率为25% D.
1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的反应为 B.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C.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0.4mol D.混合酸中的浓度为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5分。
16.(15分)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在常温下是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 ;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酸雨,被称为“天堂的眼泪”,会造成水土酸性化、建筑物加速腐蚀等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不会对动植物产生任何影响
B.使用新型能源不会对酸雨的防治产生效果
C.酸雨指的是pH小于7的雨水
D.和的过度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C的化学式为: ;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
(3)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
(4)若A的水溶液呈碱性,写出A的电子式 ,写出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17.(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实验室中制取、收集、吸收,以及的还原性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Ⅰ.的收集和吸收
(1)若用图甲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 口进入(选填“m”或“n”)。
(2)已知难溶于图乙、丙、丁、戊四种装置中,不能用来吸收的是 。
Ⅱ.的还原性探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还原的反应。
已知:与反应的生成物为Fe、和无毒气体X,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
(3)采用上图A所示装置作为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 → → → →C(填序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装置连接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
(5)实验结束时,应首先 (填序号)。
①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 ②熄灭B装置的酒精灯
(6)若称取1.6克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X的体积为224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过计算推测B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5分)
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根据化学能转化电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CO与反应可制备,由和构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电池总反应为,则c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所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Ⅱ.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的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2)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金属时,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由此他们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依据该实验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19.(13分)
将浓度均为0.01mol/L的、、KI、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 。对于总反应,的作用相当于 。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 。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用量(mL)
序号
实验Ⅱ
5
4
8
3
0
实验Ⅲ
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min、实验Ⅲ是40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
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用量(mL)
序号
实验Ⅳ
4
4
9
3
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 。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D
A
B
B
C
A
A
D
A
D
B
D
1.【答案】A
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阻拦索是一种特种钢缆,属于合金,不属于纯金属材料,A错误;
B.“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某品牌手机使用的麒麟980芯片主要成分是硅,属于半导体材料,C正确;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D正确;
2.【答案】C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不能直接生成,故A错误;
B.X为,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CuS是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溶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单质硫与铜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不能由单质直接合成CuS,故D错误;
3.【答案】A
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腐蚀磨口玻璃塞:,A正确;
B.氯化铝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一水合氨难电离,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硝酸完全电离,则铜溶于浓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是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4.【答案】D
A.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不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A项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项正确;
C.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项正确;
D.由C项分析知,相同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项错误;
5.【答案】A
A.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利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可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
C.利用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然后依据压力变化把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可达到实验目的,C正确;
D.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可以用该装置吸收NO中的,D正确;
6.【答案】B
A.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说法错误;
B.根据提供的数据,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另外该反应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B说法正确;
C.形成1mol H-Cl键要放出431kJ的能量,则C说法错误;
D.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D说法错误;
7.【答案】B足量的锌和相同量的稀硫酸反应,a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置换出金属铜,形成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加速金属铁和硫酸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速率:a>b,速率越大,锌完全反应时所用的时间越短,所以a所用的时间小于b所用的时间;产生氢气的量取决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而a、b中金属锌均过量,和相同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等,所以氢气的体积:a=b;
8.【答案】C
由图可知,开始不生成氢气,为氧化铝与硫酸的反应,然后Al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开始温度较低,由于反应放热,则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后来,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
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能与硫酸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发生的反应为,故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为主要因素,故B正确;
C.时反应反应没有停止,继续生成氢气,则产率不最大,故C错误;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
9.【答案】A
A.0.1mol Fe在0.1mol 中充分燃烧,铁过量,转移电子数为0.2,A正确;
B.12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由于随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得到小于0.3,B错误;
C.3mol 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2mol硝酸和1mol NO,转移的电子数为2,C错误;
D.1mol/L 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阴、阳离子总数,D错误;答案选A。
10.【答案】A
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A项正确;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B项错误;图Ⅰ所示的装置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因此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项错误;图Ⅱ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
11.【答案】D
0~时,铝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到时,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后不再反应,此时铜又成了原电池的负极。0~时,铝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到时,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后不再反应,此时铜又成了原电池的负极。
A.0~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故A正确;
B.0~时,硝酸根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红棕色气体,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故B正确;
C.后,铝发生钝化,铜作负极,所以,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互变,故C正确;
D.后,铜是负极,每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就有0.15mol铜失去电子,负极质量减少9.6g,故D错误。
12.【答案】A
A.试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可能是,也可能是,A符合题意;
B.在的检验过程中,试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沉淀生成,排除、、等的存在,再加入溶液,有沉淀生成,确定有,B不符合题意;
C.Na元素的焰色为黄色,C不符合题意;
D.能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碱性气体,能与反应生成碱性气体的只能是,D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
A.由图像可知N为反应物,M为生成物,然后找出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化的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是否达平衡无关)以确定M、N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项错误;
B.时刻M、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此时M、N的物质的量仍在发生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度,反应未到达平衡状态,B项错误;
C.时刻及时刻之后,M、N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证明已达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项错误;
D.时刻,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在相同的体积下,N的浓度为M浓度的2倍,D项正确;
14.【答案】B
2s后A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A为,则
开始(mol) 2 2 0 0
转化(mol) 1 1.5 1 0.5
2s后(mol) 1 0.5 1 0.5
A.,故A错误;B.因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A可知,,故D错误;C.B的转化率为,故C错误;B.C的平衡浓度mol/L,故D正确;故选D。
15.【答案】D。由题图可知,OA段发生反应,AB段发生反应,BC段发生反应,反应中全部参与反应,最终第二份溶液中的溶质是,A、B选项正确;第一份溶液中全部参与反应,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可知,参与反应的为0.2mol,所以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0.4mol,C选项正确;第二份溶液中,则混合酸中硫酸的浓度为,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52分。
16.(共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 D
(2) 属于
(3)
(4)
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m 丙
E B F D(各1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分析】A装置用于制取氨气,氨气中混有水蒸气,通过E装置,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氨气进入B装置还原,再先后连接F装置,D装置,浓硫酸吸收反应剩余的氨气,F装置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最后连接C装置,已知与反应的生成物为Fe、和无毒气体X,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故C装置用于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
Ⅰ.(1)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集气瓶瓶口向上来收集时应短进长出,即若用图甲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应从m口进入;
(2)氨气极易溶于,则吸收氨气时,应注意防倒吸,又已知难溶于,乙、丁、戊三种装置均可以防倒吸,丙可能会发生倒吸,则丙装置不能用来吸收;
Ⅱ.(3)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装置用于制取氨气,氨气中混有水蒸气,通过E装置,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氨气进入B装置还原,再先后连接F装置,D装置,浓硫酸吸收反应剩余的氨气,F装置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最后连接C装置,已知与反应的生成物为Fe、和无毒气体X,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故C装置用于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则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E→B→F→D→C;装置连接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实验结束时,为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应先熄灭B装置的酒精灯,在氨气的氛围下冷却后,再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故选②;
(6)1.6g 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该反应中Fe元素得电子总数为0.06mol,即氮元素失电子总数也为0.06mol,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X的体积为224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气体X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又X为无毒气体,且X不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则推测X应为,而生成0.01mol ,氮元素失电子总数为0.06mol,则X为;则和氨气反应生成铁单质、氮气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Ⅰ.负极 11.2
Ⅱ.(1)
(2)
(3)AD
【解析】
Ⅰ.由示意图可知电极c是失电子的电极,所以c电极是负极;c电极通入的a应为甲醇,电解质为酸性,所有c电极反应为:;
若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依据转移电子守恒正极将消耗0.5mol氧气,既标况下11.2L氧气。
Ⅱ.(1)甲中镁比铝活泼,更容易和硫酸反应,所以镁作负极,失去电子,铝作正极,溶液中的得到电子,正极反应式为:。
(2)乙中铝能和NaOH溶液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铝作负极,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3)镁的原子半径比铝大,且镁的核电荷数比铝小,所以镁比铝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镁比铝活泼,这是不争的事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依然是正确且有实用价值的。在乙中之所以铝作负极,是因为铝能和NaOH溶液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镁不能,所以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同时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故AD正确。
19.【答案】(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催化剂
(2)淀粉碘化钾溶液
(3)①8、3、2(每空1分) ②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氢离子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4)由于,,所以未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
【解析】
(1)碘钟总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则反应B方程式为总反应方程式减去反应A可得;通过上述反应A、反应B反应可知:I^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剂;
(2)具有氧化性,会将KI氧化为,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具有氧化性,会将氧化为,被还原为。所以试剂X是KI淀粉溶液;
(3)①为便于研究,在反应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方法进行研究,即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其它条件都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Ⅲ跟实验Ⅱ比硫酸的体积减少,所以其它条件都相同,而且混合后总体积也要相同,故实验Ⅲ中,,,;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对比实验Ⅱ、实验Ⅳ,可知其它量没有变化,溶液总体积相同,减少,增大,,结果未出现溶液变为蓝色现象,说明,导致不能出现溶液变为蓝色现象。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共5页。
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1盐酸,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