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试讲课课件ppt
展开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通过《耕织图》《清朝开荒图》《盛世滋生图》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核心素养)2.阅读清朝前期人口变化柱状图,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表现及弊端。(唯物史观核心素养)3.探索清朝前期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
“督、抚、按,一年内开两千顷以上者纪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开一千顷以上者纪录,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开一百顷以上者纪录,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分别治罪。”——《清世祖实录》卷109
分析圣旨和执照出现的原因。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读图文: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平定以来,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亦间有之。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清圣祖实录》卷249
如今,为什么我国要退耕还林禁止毁林开荒?
新世纪的理念是树牢金山银山就是绿树青山。
(2)治理河道,修建堤坝;
……河兵制在康熙年间正式设立,并逐渐取代河工夫役成为治河的主要力量。——宋先通《明清时期黄运两河河工组织研究述评》
读图文:分析清朝前期对黄河的重视的原因。
康熙帝任用靳辅治理黄河,从此黄河安定150年。清末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大决,改道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第六次改道)。由此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河入海的历史。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康熙时期,华北植棉,已经相当普遍。乾隆时期,直隶宁津种棉者几半县。中期以后,直隶中部,已有十之七、八的农户兼种棉花。山东清平县,在乾隆后期,棉田所占耕地面积,超过豆田、麦田的总和。同一时期,苏北海门、南通等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种棉者则有十之七八。——喻中玉 《中国通史》
读图文:清朝前期农业发展出现什么现象?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据图,清朝手工业哪些部门得到了发展?
(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的状况:吴民,家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摘编自《明神宗实录》
人们将棉、麻、丝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包括了使用纺车、上色、晾晒、丝织、使用纺轮等程序;这样的规模不是家庭手工业可以完成的。
出资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据图,说说图中纺织的生产流程。这和一般的家庭手工生产有何不同?这些劳动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
①形成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工商业城镇兴起。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据图文,清朝前期发展的表现?
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由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 《广阳杂记》
吴地市镇上) 四方商贾蜂拥而至,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闾门外南豪黄家巷,(明代)还是临近城市的空地,人烟稀少(到了清代前期) 人口增加房屋一排挨着一排。上自京城,远至千里之外的商家,在这里聚广州,以及海外诸洋,商船往来频繁。集来做生意的大多是晋省之人 。——译自[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经营盐业、票号的等商业的晋商和从事食盐、典当等经营活动的徽商等。
③城市商业繁荣。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工商业非常繁荣。
“陕棒槌徽骆驼晋算盘”
陕商个性耿直徽商吃苦耐劳晋商精于算计
商帮: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按地域划分,有所为本帮和客帮之分;按行业划分,又有行帮之分,明清时代先后活跃在商业领域的商帮:山西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徽州商帮、洞庭商帮、广东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
图片描绘清朝前期哪一景象?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便有了很大的增长。
读图文:清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意味着有新增人丁不再有人头税负担。雍正时期的“摊丁入地” 政策,意味着人头税负担全部转移到土地上。这就大大刺激了人口的迅猛滋生。外来的高产粮食作物番薯、玉米等的引进与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思考:人口快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开垦荒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3)庞大的人口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如今,你怎样看待我国的二孩三孩政策?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行垦荒政策兴修水利,治理河道改进种植技术
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社会稳定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工商业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形成了大的商帮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人地矛盾突出;地力下降;社会压力大
1.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 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 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下列能印证该观点的有(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乾隆时期出现了自发的移民。山东、河北向东北移民,福建向台湾移民,除国内移民外,也有向海外移民的现象,造成这一移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局动荡 B.经济衰退 C. 人地矛盾 D.自然灾害
4.明代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 ) A.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D.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5.17-18 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这反映了( ) A.中西文明交流融会 B.中国打开欧洲市场 C.中国建筑技术发达 D.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6.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李老师设计了“探三晋历史·品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明清时期,晋商成为勇于创新的山西人的代表。下面图文信息反映了晋商(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安十重迁的观念 C.汇通天下的辉煌 D.诚信为本的理念。
7.下图是一幅描绘乾隆时期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下列历史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 )
A.坊市界限分明 B.对外贸易扩大 C.城市商业兴盛 D.人口数量增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a>,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先导阅读整体感知,经济发展,手工业,问题探究,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史料实证,教师指导,祀先农行耕耤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整版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课堂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完美版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事丰稔强基固本,渠堰海塘,垦荒耕地,兴修水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庄稼种植,工商繁盛国富民丰,商旅往来频繁,农村集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