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第1页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第2页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共15页。
    选拔卷-学易金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卷(苏教版) 说明:本试卷考查范围为六年级上册、下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题号卷面分总分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吧!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书写规范、美观,还能得到3分的卷面分,加油!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冬至节的时候,许多家庭会吃汤圆。做汤圆需要先把糯米碾成粉末状,加水后揉成块状再搓成球,最后煮熟。下列关于这些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糯米碾成粉末状后不是原来的物质 B.糯米加更多的水会被全部溶解 C.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2.(2分)下列化石中,哪一种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A.鱼类化石 B.恐龙化石 C.始祖鸟化石3.(2分)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这是因为(  )A.地球引力 B.感觉适应 C.地球很大4.(2分)电动机中转子的铁芯上缠绕了很多线圈,其作用是(  )A.利用磁产生电 B.利用电产生磁 C.利用电产生动力5.(2分)下面的材料中,适合制作电磁铁线圈的是(  )A.细铁丝 B.细棉线 C.带绝缘皮的细铜丝6.(2分)电磁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当中,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优点是(  )A.可以控制磁性的有无 B.可以改变磁极方向 C.以上都对7.(2分)下列食物链中表达正确的是(  )A.油菜→菜青虫→鸡→鹰 B.兔→青草→鹰→狐狸 C.蝉→螳螂→黄雀8.(2分)下列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石油资源 B.生物资源、地热资源 C.风、天然气资源9.(2分)下列做法中,能够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 B.开窑烧砖 C.使用节水器具10.(2分)生物的变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哪种是可遗传的变异?(  )A.干旱长出不饱满的稻粒 B.矮茎豌豆 C.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11.(3分)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有些变化产生了     ,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12.(1分)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     13.(2分)太阳系是以     为中心,由八大行星、     、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14.(1分)在电动机中,     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15.(3分)灯泡发光是      能转化成      能和      能。16.(2分)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      ,断开电流      消失的性质。17.(1分)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     18.(1分)海洋中的     使海水又苦又咸。19.(2分)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把水分为     类。当水质下降到     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就会高出国家规定,危害人体健康。20.(4分)通过繁殖,     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     ,由此而导致生物世界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2分)如果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一定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2.(2分)第一次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3.(2分)月球也有引力,但比地球小很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              242分)转动小电动机,小灯泡没有亮,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   2525.(2分)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可以推理出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26.(2分)用干电池做电磁铁实验时,要连续进行实验,中途不能切断电源。        27.(2分)人类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   28.(2分)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该合理开采,节约使用。         29.(2分)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种植庄稼。   30.(2分)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31.(13分)小浩为了验证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匝数、线图中铁芯的粗细等是否有关,做了以下实验。(假设实验中的干电池可重复使用,有曲别针若干枚)1)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实验中是用      来表示的。2)当小浩只把电磁铁A连接在电路MN之间时,吸引曲别针数目是15个;当只把电磁铁B连接在电路MN之间时,吸引曲别针数目是9个。重复实验几次。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      是否有关,结果表明:     3)如果小浩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铁芯粗细是否有关,应该选择电磁铁      和电磁铁      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进行实验。4)当小浩把电磁铁B接入MN之间时,为了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曲别针,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请你帮他提供一种可取的方法:     5)写出生活中用到电磁铁的一种装置:     五.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6分)32.(6分)我们用哪些办法找到自己与家庭成员的相似特征?  336分)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 346分)说一说你家里的电器可以做什么工作?工作时分别把电能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至少说四种电器)  35.(6分)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糯米碾成粉末状后还是原来的物质,糯米加更多的水不会被全部溶解,煮熟过程中汤圆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C是正确的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具体事物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析,把握住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2【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解答】有科学家发现始祖鸟的化石,这种生物体表被覆羽毛,但翅膀上有指,指上有爪,也就是说它既有爬行类的特点,又有鸟类的特点,所以始祖鸟是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3【分析】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根据重力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使我们感觉到朝向地心的方向才是下方,所以人不会觉得自己头朝下。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的特征。4【分析】电动机由外部的磁铁和内部的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解答】实验证明,电可以产生磁,电动机里有定子和转子构成,转子里线圈绕着铁芯,利用了通电线圈能够产生磁,磁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小电动机运动起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动机构成。5【分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解答】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绝缘体,电磁铁工作时,线圈中有电流,线圈外部要绝缘,带绝缘皮的细铜丝适合制作电磁铁线圈,细铁丝外部没有绝缘物包裹,细棉线不导电,不适合。故选:C【点评】掌握绝缘体与导体的区别。6【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根据电磁铁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都可以吸铁;不同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控制和改变,而磁铁的磁性强弱很热磁铁的南北极却不能控制和改变。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电磁铁的特征。7【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解答】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终止。分析选项可知,油菜→菜青虫→鸡→鹰,是正确的食物链,A是正确的选项;B错误,不是从植物开始;C错误,没有植物。故选:A【点评】了解食物链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解答】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地热资源、风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9【分析】人类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解答】人类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生存原则,不破坏大自然的系统循环。不让人类的存在成为大自然的负担。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用节水器具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开窑烧砖会破坏自然资源,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解答。10【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解答】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矮茎豌豆,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特征;干旱长出不饱满的稻粒、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特征。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遗传和变异,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11【分析】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解答】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新物质;化学变化。【点评】熟练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回答此题的关键。12【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解答】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故答案为:特殊文字。【点评】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13【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解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故答案为:太阳;矮行星。【点评】太阳系的组成是一个常考点,学生要熟记,尤其是八大行星的顺序。14【分析】小电动机的外壳上有两块 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和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根据电动机的结构解答即可。【解答】在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故答案为:换向器。【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动机的结构特征。15【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不同能量的转化解答即可。【解答】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灯泡发光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故答案为:电;光;热。【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量的转化以及应用。16【分析】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解答】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故答案为:磁性;磁性。【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电磁铁的应用。17【分析】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伙伴。有些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解答】有些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故答案为:敌对关系。【点评】熟练掌握栖息地与生物生存关系,是回答此题的关键。18【分析】海水苦咸,是因为海水溶解了一定数量的无机盐。据测定,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也就是每升海水含有35克无机盐。海水无机盐中主要是氯化钠,约占百分之七十,其次是氯化镁,约占百分之十,其余还有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钾,上述5种无机盐占海水无机盐的95%.此外,还有少量的碳酸钙与碳酸镁等。【解答】海洋中的水又苦又咸,这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物质,其中大部分是盐类,如盐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而最主要的盐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每天都少不了的食盐,约占78%,此外还有各种镁盐和钙盐。这些盐溶于水中,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和镁离子,由于钠离子是咸的,镁离子是苦的,所以海水就又咸又苦了。故答案为:可溶性物质。【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海水中含有量的可溶性物质。19【分析】所谓的水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解答】我国制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把水分为五类。水质按一、二、三、四、五类而逐步下降。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故答案为:五;三。【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质分类。20【分析】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基因有可能发生变异,由此而导致生物世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故答案为:基因;变异;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和变异的特点,生物的进化离不了遗传,也离不开变异。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如果在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一定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说法错误。有些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缓慢的,有新物质生成,但现象不明显。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22【分析】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这是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发现并认识恐龙的是欧文。【解答】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恐龙化石发现时间的识记。23【分析】根据万有引力解答即可。【解答】月球也有引力,但比地球小很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月球引力的应用。24【分析】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根据电动机的应用解答即可。【解答】转动小电动机,小灯泡没有亮,说明它没有发出电来。这种说法正确。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发电机可以发电。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5【分析】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是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根据能量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是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可以推理出运动的物体有能量,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概念。26【分析】依据电磁铁的制作要求分析解答即可。【解答】用干电池做电磁铁实验时,要连续进行实验,中途不能切断电源。这种做法错误,不能长时间使用,电磁铁很耗电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电磁铁的应用。27【分析】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家园。它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使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解答】人类的栖息地是地球,但是不是整个地球。海洋人类没办法栖息。题意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的栖息地。28【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根据不同能源的应用解答即可。【解答】煤、石油、天然气储存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故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应该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源的应用。29【分析】垃圾填埋具有方便、节省空间的优点,但同时也会对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在垃圾填埋场上方可以建公园、运动场,但是不可以建住宅和种植庄稼。【解答】根据对垃圾填埋的认识,垃圾填埋场上方不能种植庄稼。故答案为:×。【点评】了解垃圾填埋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分析】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形态、生理、生化以及行为、习性等各方面的歧异,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包括可遗传的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具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两个人的几率是存在的,但小到几乎不可能。所以应该说,几乎不会有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了解到变异是生物进化和人类育种的根源。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31【分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可以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线圈缠绕圈数有关系,电流越大,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解答】1)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实验室是用吸引大头针个数来表示的,吸起来的大头针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不同。当我们只把电磁铁A连接在电路MN之间,吸收大头针数目是15;只把电磁铁B连接在电路MN之间,吸收大头针数目是9,重复实验几次。此实验中电磁铁A和电磁铁B缠绕的线圈圈数不同,所以此实验是为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缠绕圈数有关,结果表明: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如果小浩要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铁芯粗细是否有关,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铁芯的粗细,线圈缠绕圈数是相同的,所以应该选择电磁铁A和电磁铁C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进行实验。4)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当小浩把电磁铁B接入MN之间时,为了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曲别针,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增加线圈缠绕圈数。5)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电铃等。故答案为:(1)吸引大头针个数;(2)线圈缠绕圈数;线圈缠绕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3AC;(4)增加线圈缠绕圈数;(5)电磁起重机。【点评】掌握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及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五.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6分)32【分析】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解答】一个家庭中由于遗传基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画图,看照片等,找到自己与家庭成员的相似特征。故答案为:可以通过照镜子,画图,看照片等,找到自己与家庭成员的相似特征。【点评】熟练掌握遗传和变异,是回答此题的关键。33【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根据不同能量的转化以及应用解答即可。【解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故答案为: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量的转化以及应用。34【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根据不同能量的转化解答即可。【解答】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风能,电热水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答案为:如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饭锅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风能,电热水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答案不唯一)【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量的转化以及应用。35【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解答】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地表破坏的行为。

    相关试卷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二(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二(苏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作用,时,飞行的时间最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