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含答案)
展开小升初专项-现代文阅读(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从2007年起,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有关部门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北京市有关部门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
材料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精神,各省市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中小学写字教学指导意见。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是:小学阶段安排“天天练”,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毛笔字交替安排;初中阶段写字课以毛笔字为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并且每隔1天在下午安排15分钟的写字时间。
1.假如你作为学校派出的小记者,根据材料二进行采访,说说你的采访对象和话题。
采访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访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和社会实际及你的采访设计,谈谈你的主要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夏之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②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举着朝天喇叭筒似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紧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3.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
①第①句从_________的角度,写了夏天_________。
②第②句从_________的角度,写了夏天_________。
4.最适合填入短文第二自然段横线上并体现这一段中心意思的是( )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5.用“﹏﹏﹏”在文中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说说短文围绕这个中心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6.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个观点并不正确。请试着写出两句古代文人描写夏天的诗句反驳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夏季“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尾处又写“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短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中“你看”以后的部分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气势
B.第三自然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表明夏天的生机勃勃
C.第四自然段结尾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D.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过对田野的景象和虚拟的场面描写并辅以议论来抒发情感
阅读理解。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9.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多纯熟”是说弹琴的____________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____________充分表现出来了,这两个词赞美了演奏者____________的演奏技巧。
(2)文中划线的两个“您”含义不同,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
10.盲姑娘为什么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一曲呢?在正确的说法后画“√”,不正确的说法后画“×”。
(1)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又十分懂音乐。 ( )
(2)因为贝多芬十分同情盲姑娘。( )
(3)因为贝多芬对盲姑娘热爱音乐、求知若渴的心理很理解。( )
(4)因为贝多芬想借机会练习一下,好使旅行演出更成功。 ( )
阅读。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画家。
有一次,他出去散步,路上碰见一个正在卖画的人。卖画人一见门采尔赶忙问好,并且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花一天时间,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门采尔听了卖画人的诉说,微微笑了笑,然后认真而又幽默地说:“那么,请您把一天和一年颠倒过来试试吧:如果您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好它,恐怕在一天里就能把它卖出去了!”
生活中有不少人像这位卖画人那样,他们做事只讲数量,不顾质量,自然收获就小。如果一个人做事踏实认真,讲求质量,那他的收效就快,收获就大,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12.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 认真——( )
14.那个卖画的人因为什么事而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水葫芦之灾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洲,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地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处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水葫芦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逼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很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照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的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至少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6.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比喻名声非常恶劣。_______
②没有想到的,在意料之外的。_______
17.下面对水葫芦的介绍,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浑身碧透,绿得醉人 B.原产于南美洲
C.生命力旺盛且养分高 D.在国外声名狼藉
18.本文是围绕水葫芦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水葫芦的外表美丽,生命力旺盛。
水葫芦声名狼藉,处处遭到斩杀。
孟加拉人——“德国恶草”
南非——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紫色恶魔“
_____
____
南亚各国
手段一:__
手段二:____
手段三:药剂喷杀
手段四:______
______
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
水葫芦成为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
19.“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____。
20.下面是A方和水葫芦进行的辩论,请你结合文章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A方:水葫芦成为绿色污染,真是人类的灾星。
水葫芦: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你们对我没有充分的了解,如今出了问题怪我,我不服!
我的观点:_______
理由:________
阅读。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⑧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⑨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⑩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2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肆虐:______________
憔悴:______________
2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23.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将军和上校的性格特征。
将军:__________________
上校:_________________
24.第9段中 “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请分析将军“惊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 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 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 。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后 ,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 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 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 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 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我告诉他,我们搭错了车。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 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 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 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妈妈,请您放心吧 !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原文荣获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作者为余义君,有删改)
26.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从叙述顺序来说,选文的第③④语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文中有关“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选文的第②⑤语段都写到雪,心情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和生活体验,说说选文对你的启示(至少说3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草坪上的脚印
小猫和小狗是好朋友,这几天它们发现街心公园的草坪上出现了一些脚印,而且每天都在增加,这块绿油油的草坪,看过的人无不喜欢,所以小猫和小狗决定找出践踏草坪的家伙。
第二天早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它们就来到公园,等待着,观察着……突然,小路边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闪身,跳进了草坪,在上面轻松地踢起了毽子,“哈哈哈”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笑声引来了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他一来到草坪上,就练起武术……接着,走来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大学生。小狗心想:“这下可好了,让大学生教训他们。”可是小狗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大学生竟然在草坪上跳起了疯狂的霹雳舞,随着她的一招一式,一棵棵小草倒下了。小猫小狗侧耳一听,发现可爱的小草一边哭一边说:“我恨你们人类,你们害死了我的家人……”它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小狗怒气冲冲地对着那些人“汪汪”地吼叫,温柔的小猫“喵喵”地叫着:“太不像话了。”
“这可怎么办啊!”小猫忧心忡忡地说。机灵的小狗一拍脑袋,说:“有了,我们给人类写一封信吧。”说干就干,你一言我一语写了起来。
亲爱的人类朋友,
你们知道吗?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有一串深深的脚印,那是你们的“杰作”,虽然疼在草上,但真正疼在我们心里。要知道,那是破坏环境的行为。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踏草坪,草就会死亡,你们真的愿意看到那一天吗?
你们可曾知道?近几年来你们大量砍伐树木,害得我们流离失所,恳请你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我们实在熬不下去了!没有我们动物你们不冷清吗?你们的日子还会长远吗?
2013年5月1日
动物家族
信写完了,动物们还沉浸在信的内容中,它们沉默着,等待着美好的明天。
31.小动物的信中有错误,请你在原文中用修改符号改正。
3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呆板——( ) 短暂——( )
保护——( ) 热闹——( )
粗暴——( )
33.来到草坪上的人有( )(多选)
A.小男孩 B.老师 C.大学生
D.清洁工 E.小姑娘
34.小姑娘在草坪上( )
A.跳绳 B.踢毽子 C.跳舞
35.下列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的坏事可以做,大的坏事不可以做。
B.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C.任何坏事都不可以做,任何好事都必须做。
36.你认为作为人类的我们应该( )
A.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B.不要去郊游,不要去和小动物接触。
C.环境可以破坏,但破坏后必须及时补救。
参考答案:
1. 示例:海南部分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 实施措施、社会反响、意见反馈等。 2.示例:材料说明了社会上存在汉字书写和成语运用不规范的现象,且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规范书写和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不但是学校的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的理解,需要认真地阅读提取文段中重要信息。
根据阅读文段可知第一则材料主要讲北京严管、严禁户外广告中用语、用字的不规范现象。
第二则材料主要讲海南省出台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意见。这两则材料反映的都是规范书写和使用语言文字的问题。
根据材料内容要采访的对象是:海南部分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
采访话题是:实施措施、社会反响、意见反馈等。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综合整理。
需要首先结合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再联系实际写感受。
例如:两则材料反映的都是规范书写和使用语言文字的问题,语言汉字是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一面。汉字书写规范化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是社会关注的要紧大事。
3. 视觉 草木的丰茂 听觉 恼人的蝉鸣 4.C 5.充满鬓个夏天的晏一念贤张、热烈、急促的族律。
短文是从事物的变化、色彩的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的。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不矛盾。前者猜测历代文人的想法,后者表达自己的感情。夏季正当春华秋实之间,是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所以作者赞美夏季。 8.D
【解析】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①结合第①句“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可知,描写的是人们看到的场景,是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的。通过“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可以分析出,夏天草木丰茂的场景,生机勃勃。
(2)结合第②句“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可知,描写的是人们听到的,通过“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可以分析出,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的。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寻找中心句。
通过第二段关键信息“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可以分析出,夏处于一个交替的季节,充满了变化。作者为了验证这一观点,还描写了麦子刚刚割过后,田间的场景。选项C正确。
5.本题考查中心句。
结合“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可知,这一自然段描写的是:秋天的颜色。故选:C。
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古诗积累。
答案不唯一,只要积累夏天写景的古诗即可。
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解释: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全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句子“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是写历代文人的想法,“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是因为夏季忙碌的,人们要辛苦的劳作,等待收获,介于春秋之间,是个具有生命交替的旺季。因此不矛盾。前者猜度历代文人的想法,后者表达自己的感情。
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正确。结合“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举着朝天喇叭筒似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可知,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夏的特点。
B.正确。从“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可知,第③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表明夏天的生机勃勃。
C.正确。从“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可知,结尾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D.有误。这篇文章不是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是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夏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9. 技能 感情 高超 猜测 肯定 10.因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即亲耳听见了贝多芬的演奏。 11. √ √ √ ×
【解析】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多纯熟”在文中盲姑娘所说的话中,纯熟:指熟练;精通。所以“多纯熟”是说弹琴的技能熟练,“多深”在文中盲姑娘所说的话中,深:(感情)厚;(关系)密切。故是说把曲子里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了,这两个词赞美了贝多芬高超的演奏技巧。
(2)结合“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知,第一个“您”表示盲姑娘还不确定这个人是贝多芬,在猜测。第二个“您”表示盲姑娘已经确定这个人是贝多芬了。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课文《月光曲》中的“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可知,因为盲姑娘有个愿望,就是亲耳听贝多芬的弹奏,结果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她真的亲耳听见了贝多芬的演奏。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正确。结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可知,盲姑娘热爱音乐,又十分懂音乐。故题干叙述正确。
(2)正确。结合课文可知,贝多芬在听到盲姑娘想听他的音乐会,又因为家穷买不起入场券,而来弹了一曲又一曲的曲子给她们听,可见贝多芬是十分同情盲姑娘的。故题干叙述正确。
(3)正确。结合课文中“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该有多好啊!”可知,盲姑娘很热爱音乐,很想弹好这首曲子的心理。所以后来贝多芬给兄妹俩弹了一曲以一曲,看出贝多芬是十分理解盲姑娘的。故题干叙述正确。
(4)有误。结合课文可知,贝多芬在听到盲姑娘想听他的音乐会,又因为家穷买不起入场券,就十分同情他们而弹了一曲又一曲的曲子给她们听。不是贝多芬想借机会练习一下,好使旅行演出更成功才弹奏的,故题干叙述有误。
12.门采尔 13. 有名 仔细 14.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花一天时间,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15. 青年画家向门采尔请教画画与卖画的事情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踏实、认真,讲求质量,不能只讲数量,不顾质量
【解析】12.本题考查给短文拟标题。
结合短文的第一自然段“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画家”可知,本文写了画家门采尔的事情,故可以拟标题:门采尔。
13.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著名:(形)有名;出名。近义词可以有:有名、出名等。
认真:(动)信以为真;当真。近义词可以有:用心、仔细等。
1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并且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花一天时间,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可知答案。
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
结合“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花一天时间,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那么,请您把一天和一年颠倒过来试试吧:如果您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好它,恐怕在一天里就能把它卖出去了!”可知,短文主要写了一个卖画的人向门采尔请教画画和卖画的事情。
结合“生活中有不少人像这位卖画人那样,他们做事只讲数量,不顾质量,自然收获就小。如果一个人做事踏实认真,讲求质量,那他的收效就快,收获就大,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可知,短文告诉了我们做事要踏实认真,讲求质量,这样收效就大的道理。
16. 声名狼藉 始料未及 17.C 18. “佛罗里达恶魔” 斯里兰卡 “日本苦恼” 印度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 人工捞取 火焰喷射 炸药爆破 维多利亚湖畔 19. 列数字 水葫芦生命力旺盛 20. 我认为水葫芦无过错。 人们种植水葫芦的时候,若是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控制得当,不仅能够帮助治理污水,而且也能作为禽畜的饲料和观赏作物。
【解析】16.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可在文中找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
由第三段“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处处遭到斩杀。”找出关键信息:“声名狼藉”指形容人的名声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由第六段“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找出关键信息:“始料未及”,意思是: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A.正确。从第一段的句子“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可知本句正确。
B.正确。从第一段的句子“原产于南美洲,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可知本句正确。
C.有误,由第二段的句子“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地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可知生命力旺盛但养分低。
D.正确。从第三段的句子“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处处遭到斩杀。”可知本句正确。
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四段“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可知,为对南非的影响。
第五段“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照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的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至少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概括出: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处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水葫芦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概括出:“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日本苦恼”、印度、人工捞取、火焰喷射、炸药爆破、维多利亚湖畔。
19.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根据题干内容,由短文阅读可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找出关键性信息“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现了水葫芦生命力旺盛。
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根据题干内容,由短文阅读可知,由“A方:水葫芦成为绿色污染,真是人类的灾星。水葫芦: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是你们对我没有充分的了解,如今出了问题怪我,我不服!”可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认为水葫芦无过错。人们种植水葫芦的时候,若是能够遵循自然规律,控制得当,不仅能够帮助治理污水,而且也能作为禽畜的饲料和观赏作物。
21. 本意是指狂暴的,猛烈的;文章中的意思,就是说风更加的大了,活用作动词。 本意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在文中和这个也差不多,引申为因生活环境恶劣困苦而使人劳烦。 22.天气的恶劣,道路的艰险和十余名军人顶风冒雪向山顶进发。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23. 严厉但又关心战士的人。 大公无私的精神。 24.将军突然发现自己错怪上校,而自责而内心不能平静,被上校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的震撼,所以表现出惊愕的神情。 25.最后一段以抒情和夸张的笔触描写“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支撑在天地之间”,表现了作者对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2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肆虐,意思是不顾一切地任意残杀或迫害;自然界事物放肆侵扰或残害;任意干残暴的事情。结合“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更加肆虐,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理解即可。
憔悴,意思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结合“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理解即可。
2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可知天气恶劣、“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可知是道路艰险、环境恶劣。据此可知第一段写了天气的恶劣,道路的艰险和十余名军人顶风冒雪向山顶进发,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下文描写作铺垫。
2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当兵几年了?”、“一直在这儿?”、“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可知将军是一个严厉但又关心战士的人。
结合“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可知上校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2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可知“惊愕”的原因:知道了这个执勤的士兵原来是上校的亲弟弟,突然发现自己错怪上校,而自责而内心不能平静,同时被上校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的震撼,所以表现出惊愕的神情。
25.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
结合“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汉白玉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可知运用抒情和夸张的笔触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6.因为“32个未接电话”最能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关爱;最令“我”自责和感动。 27. 插叙,补充说明家庭情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 因为从全文的主题表达来说,有关“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对全文的意义不大。 28.妈妈:“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慈爱的教育并未责怪“我”等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 29.前者是激动、兴 奋、喜悦的心情,后者则是沮丧、难过、失落的心情;说明相同的景物因人物的境遇不同而心情不同。 30.平时做事要仔细,不能马虎;遇事要冷静,不能慌张;要理解家长,要善于和家长交流、沟通。
【解析】26.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标题的来历。文中因为“我”没有按时回家,妈妈担心“我”,给“我”丢在家中的手机发了32个未接电话,“32个”这个数字表现了妈妈的担心;如果只看标题,就不知道文章的内容,所以标题还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文章在叙述“我”和小华经历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中间插入了第③④段,介绍了“我”平时的活动规律,这两段属于插叙。
(2)文章情节的详写和加利福尼亚由文章的主题决定,对表现主题作用大的要详写;作用不大的要略写。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母爱,小华爸爸送“我”和小华回家的情节和表现主题关系不大,所以要略写。
2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从“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来谈即可。
如:结合“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手机落在家里了”“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可知,“我”做事粗心大意、马虎。
29.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赏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常见的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或者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据此分析再联系文章内容判断两句作用即可。
结合第②段中的“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可知,作者描写了雪花飞舞的情景,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烘托了喜悦、兴奋的心情,为下文下错车做铺垫。
结合第⑤段中的“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可知,作者描写雪花飞舞的情景,烘托了沮丧、失落的心情,为下文妈妈来电话、被送回家做铺垫。
3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即可。
如:做事不能得意忘形;要沉着冷静;要学会与人沟通。
31.称呼顶格写;逗号改成冒号;结尾处的署名和时间写颠倒了。 32. 活泼 长远 破坏 冷清 温柔 33.ACE 34.B 35.B 36.A
【解析】31.本题考查书信的格式。
书信的正确格式: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问候语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正文是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写完了再空两格写祝福语;最后写写信人的名字和日期,分别写在书信的右下角。由此可知,本次书信存在两个错误,(1)称呼要标顶格写,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2)结尾处的署名和日期的顺序颠倒,应互换。
32.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
呆板:死板;不灵活。反义词可以是:灵活、活泼等。
短暂:(形)很短的一段时间;瞬间。反义词可以是:长久、漫长等。
保护:(动)保卫照管,使不受伤害。反义词可以是:破坏、损坏等。
热闹:一般形容场面喧闹繁盛。反义词可以是:冷清、安静等。
粗暴:(形)鲁莽;暴躁。反义词可以是:温柔、温和等。
3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小路边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闪身,跳进了草坪,在上面轻松地踢起了毽子”“笑声引来了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他一来到草坪上,就练起武术”“这个大学生竟然在草坪上跳起了疯狂的霹雳舞”可知,来到草坪上的人有:小男孩、小姑娘和大学生。故选:ACE。
3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小路边来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一闪身,跳进了草坪,在上面轻松地踢起了毽子”可知,小姑娘在草坪上踢毽子。故选:B。
35.本题考查对名言的理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志传》,意思: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故正确理解的一项是:B。
36.本题考查对短文的主旨的理解。
结合“你们可曾知道?近几年来你们大量砍伐树木,害得我们流离失所,恳请你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我们实在熬不下去了!没有我们动物你们不冷清吗?你们的日子还会长远吗?”可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对动物们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他们所期待美好的明天是人们能保护环境,爱护草坪,让动物们有一个完整的家园,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选:A。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复习:诗词曲鉴赏-(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复习:诗词曲鉴赏-(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三)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三) (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