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专项知识 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征
一、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表达,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能否删去,如果删去有什么不好。
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
|
◆赏析限制性词语
1.表时间:已经、早已、一直、渐渐、当时等
2.表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都、大多数、少数、总共、有些、大面积等
4.表数量:多、有余、很少、之一等
5.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6.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总是、有时、往往、通常等
|
|
◆运用举例
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
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
|
二、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
1.所谓“平实”。
平实: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即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2.所谓“生动”。
生动: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即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有时还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等。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的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的语言风格。
|
|
◆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体现: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3.说明中融入个人情感(抒情)等手法。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
|
三、设问形式及答题格式
【题型1】xx词能否删除?
①表态:不能删,不能去掉。
②比较:因为“……”表示……,删掉后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
A原来是什么意思;B删去后是什么意思,会怎样(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题型2】xx词能否替换?
①表态:不能换。
②比较:A原词的意思或内容;B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C换后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与事实不符。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题型3】xx词有什么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①解词:解释所指词语的意思。
②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套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
【题型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
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1)准确,(2)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答题格式:本文语言具有准确、生动/平实(二选一)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平实(二选一)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1.尘埃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1)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只锐减为2000余只。
说说 “仅仅”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
说说划线词语“可能”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
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理解。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中的“一般”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太阳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____________?
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来的光减弱。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光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③__________?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氟、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等天体。
④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有一天会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接下来会出现新的大爆炸。宇宙的膨胀和收缩,这种循环可能不断地重复进行,宇宙处于这种来回振荡式的变化之中。
1.请在文中横线上将省略的话补写出来,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凑。
★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推论,请你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如果没有宇宙的膨胀,那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白昼。
B.距离我们越近的星系,其退行速度越慢。
C.宇宙的“膨胀——收缩”,这种循环肯定会不间断地进行。
D.如果没有原始火球的爆炸,就没有我们的地球。
4.为什么说“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欣赏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行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两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它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行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小巧玲珑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行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用鸽子做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行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时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实际此时的太阳却正好在南方,鸽子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它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遇到阴天,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蝴蝶等能远行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有改动)
1.文章说明的对象是( )
A.蜜蜂的导航 B.鸽子的导航
C.海龟的导航 D.动物的导航
2.下列关于动物导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海龟靠什么导航还未知。
B.鸽子还利用磁北极导航。
C.蜜蜂、鸽子一般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
D.蝴蝶也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A.举例子、列数字 B.举例子、打比方
C.下定义、作比较 D.列数字、打比方[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用南美洲的绿海龟的例子,说明海龟生儿育女非常辛苦。
B.第②段介绍北极燕鸥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强调飞行距离长。
C.第④段介绍了蜜蜂通过“舞蹈”告诉同伴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D.第⑥段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鸽子在阴天利用磁场来判断家的方向。
5.“小巧玲珑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二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句中加点词“初步”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揭开动物身上的秘密,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启示。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人类的某一发明是从动物的身上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解析版docx、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20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文语言特征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9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9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9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解析版docx、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9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8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8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8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解析版docx、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18讲阅读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与结构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