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23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77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23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77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23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77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23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23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 ml·L-1,3%,[2022·山东临沂一模],[2022·山东滨州期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aSO4(s)+4H2(g)⇌BaS(s)+4H2O(g)在不同温度下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a为n(H2O)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D.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2.[2022·辽宁卷]某温度下,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2.0 ml X发生反应2X(s)⇌Y(g)+2Z(g),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l·L-1
B.2 min时,加入0.20 ml Z,此时v正(Z)<v逆(Z)
C.3 min时,Y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D.5 min时,X的物质的量为 1.4 ml
3.[2021·北京卷]NO2和N2O4存在平衡:2NO2(g)⇌N2O4(g) ΔH<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 ml平衡混合气体中含1 ml N原子
B.断裂2 ml NO2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 ml N2O4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
C.恒温时,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恒容时,水浴加热,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气体颜色变浅
4.[2021·辽宁卷]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ΔH>0
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c(Z)增大
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5.[2021·江苏卷]NH3与O2作用分别生成N2、NO、N2O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工业尾气中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NH3、O2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N2的选择性 eq \b\lc\[\rc\](\a\vs4\al\c1(\f(2n生成(N2),n总转化(NH3))×100%)) 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NH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在175~300 ℃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出口处氮气、氮氧化物的量均不断增大
C.催化氧化除去尾气中的NH3应选择反应温度高于250 ℃
D.高效除去尾气中的NH3,需研发低温下NH3转化率高和N2选择性高的催化剂
6.[2022·重庆八中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CH4(g)+2N2(g)⇌3C(s)+4NH3(g),反应达到平衡时,3v(CH4)=4v(NH3)
B.反应:2NO2(g)⇌N2O4(g) ΔH<0,改变A点的温度、压强,使其变为B点或C点,由图可知,体系颜色:A点比B、C点更深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N2(g)+3H2(g) eq \(,\s\up7(催化剂),\s\d5(高温、高压)) 2NH3(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 ml,再充入3 ml N2,平衡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条件下,CaO(s)+CO2(g)⇌CaCO3(s),容器中含足量CaO和CaCO3固体,达到平衡后再充入CO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7.[2022·山东临沂一模](双选)在160 ℃、200 ℃条件下,分别向两个容积为2 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2 ml CO和2 ml N2O(g),发生反应:CO(g)+N2O(g)⇌CO2(g)+N2(g) ΔH<0。实验测得两容器中CO或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ac段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0 ml·L-1·min-1
C.逆反应速率:c>d>b
D.16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9
8.[2022·山东联考] 回收利用CO是工业生产的一项新课题,某项新技术研究成果为甲醇与CO反应制备乙酸,其反应为CH3OH(g)+CO(g)⇌CH3COOH(l),测得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增大
B.当温度为T1时,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B点>A点
C.缩小容器容积,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甲醇的转化率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并提高平衡产率
9.[2022·山东滨州期末](双选)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5 ml CO和1 m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α(H2)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Y1、Y2代表压强,且Y1>Y2;X代表温度,且ΔH<0
B.M点反应物转化率之比α(CO)∶α(H2)=1∶1,N点该比例减小
C.若M点对应的容器容积为5 L,则N点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0 L2·ml-2
D.图乙中曲线a能正确表示正反应速率常数的负对数pk(pk=-lg k)与X的关系
10.[2022·山东枣庄二模](双选)工业上利用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发生反应
S8(s)⇌4S2(g)、
2S2(g)+CH4(g)⇌CS2(g)+2H2S(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原料比为1∶1时,部分物质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CS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一定温度下,气体总压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
C.应在低温下进行反应以提高产出效率
D.当温度为450 ℃时,S8转化率为67.5%
练23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调控
1.答案:C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平衡时升高温度,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则平衡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故A错误; 从图示可以看出,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随着温度升高氢气的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减少,则平衡随着温度升高正向移动,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而a曲线表示的是物质的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容器体积固定,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没有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故C正确;BaSO4是固体,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aSO4,不能改变其浓度,因此平衡不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反应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逐渐减小,则0~1 min内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2 min内的,故1 min时,Z的浓度大于0.20 ml·L-1,A正确;4 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0.15 ml·L-1·min-1×4 min×1 L=0.6 ml,6 min时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为0.10 ml·L-1·min-1×6 min×1 L=0.6 ml,故反应在4 min时已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生成了a ml Y,列三段式:
2X(s)⇌Y(g)+2Z(g)
初始量/ml 2.0 0 0
转化量/ml 2a a 2a
平衡量/ml 2.0-2a a 0.6
根据2a=0.6,得a=0.3,则Y的平衡浓度为0.3 ml·L-1,Z的平衡浓度为0.6 ml·L-1,平衡常数K=c2(Z)·c(Y)=0.108,2 min时Y的浓度为0.2 ml·L-1,Z的浓度为0.4 ml·L-1,加入0.2 ml Z后Z的浓度变为0.6 ml·L-1,Qc=c2(Z)·c(Y)=0.072
3.答案:B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时放出的能量,B正确。由于已知反应ΔH<0,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变深,D错误。
4.答案:C
解析:A项,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c(Z)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ΔH>0,正确;B项,加入一定量Z,Z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m(Y)减小,正确;C项,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Z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由于X、Y均为固体,故K=c(Z),即达新平衡后c(Z)不变,错误;D项,加入一定量氩气,Z的浓度保持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NH3与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NH3平衡转化率降低,A项错误;由题图知,其他条件不变,175~30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2的选择性降低,则N2的量减少,氮氧化物的量增大,B项错误;温度高于250 ℃,N2选择性较低,会产生更多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C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若要用CH4与NH3的反应速率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应该是4v正(CH4)=3v逆(NH3),A错误;由于A到C是加压,NO2与N2O4浓度均变大,平衡右移,达到新平衡时NO2的浓度大于原平衡时浓度,因此颜色深度:C>A,A到B体系温度降低,平衡右移,NO2浓度下降,颜色深度:A>B,B错误;因为反应条件为恒压,假设总压为p总,由于温度不变,Kp不变,原本的Kp= eq \f(p2(NH3),p(N2)·p3(H2)) ,由题可知,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 ml,则有p(NH3)=p(N2)=p(H2)= eq \f(1,3) p总,则Kp= eq \f(9,p eq \\al(\s\up1(2),\s\d1(总)) ) ,充入3 ml N2后,此时的Qc= eq \f(p′2(NH3),p′(N2)·p′3(H2)) ,p′(NH3)= eq \f(1,6) p总=p′(H2),p′(N2)= eq \f(4,6) p总= eq \f(2,3) p总,代入可得Qc= eq \f(9,p eq \\al(\s\up1(2),\s\d1(总)) ) ,Qc=Kp,平衡不移动,C错误;由于温度不变,压强平衡常数Kp不变,而Kp=p(CO2),因此平衡时CO2的压强不变,D正确。
7.答案:CD
解析:由反应CO(g)+N2O(g)⇌CO2(g)+N2(g)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恒温恒容时,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故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ac段N2的平均反应速率v= eq \f(Δc,Δt) = eq \f(Δn,VΔt) = eq \f((1.2-0.4)ml,2 L×(10-2)min) =0.05 ml·L-1·min-1,B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N2的物质的量增大,CO的物质的量减小,故曲线ac表示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d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c先达到平衡,说明c点对应的温度较高,故逆反应速率:c>d,由d点生成物浓度高于b点,逆反应速率:d>b,故逆反应速率:c>d>b,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曲线bd对应温度为160 ℃,由图中数据可知160 ℃时,d点达到平衡,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0.5 ml,得三段式:
CO(g)+N2O(g)⇌CO2(g)+N2(g)
起始量/ml 2 2 0 0
转化量/ml 1.5 1.5 1.5 1.5
平衡量/ml 0.5 0.5 1.5 1.5
设总压为p总,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 eq \f(p(CO2)p(N2),p(N2O)p(CO)) = eq \f(\f(1.5,4)p总×\f(1.5,4)p总,\f(0.5,4)p总×\f(0.5,4)p总) =9,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减小,A错误;由图可知,T1温度下A点未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A点>B点,B错误;缩小容器的容积,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转化率提高,C正确;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但不能提高平衡产率,D错误。
9.答案:BD
解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压强增大而增大,说明Y代表压强,且Y1>Y2,则X代表温度,由题图甲可知,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A正确;设平衡时反应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x ml,根据化学方程式,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2x ml,起始投入0.5 ml CO和1 ml H2,平衡时α(CO)= eq \f(x ml,0.5 ml) =2x,α(H2)= eq \f(2x ml,1 ml) =2x,说明M点、N点反应物转化率之比恒为α(CO)∶α(H2)=1∶1,B错误;M、N两点对应的温度相同,说明KM=KN,M点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得三段式:
CO(g)+2H2(g)⇌CH3OH(g)
起始浓度/(ml·L-1) 0.1 0.2 0
转化浓度/(ml·L-1) 0.05 0.1 0.05
平衡浓度/(ml·L-1) 0.05 0.1 0.05
K= eq \f(c(CH3OH),c(CO)c2(H2)) = eq \f(0.05 ml·L-1,0.05 ml·L-1×(0.1 ml·L-1)2) =100 L2·ml-2,C正确;随着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常数增大,pk=-lg k,则pk随着k的增大而减小,题图乙中曲线b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正反应速率常数的负对数与温度的关系,D错误。
10.答案:BD
解析: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甲烷的转化率降低,则生成CS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2S2(g)+CH4(g)⇌CS2(g)+2H2S(g)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压强不变,反应S8(s)⇌4S2(g)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则恒容密闭容器中压强为变量,当变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且由图可知较高温度下S2体积分数较大,增大反应物浓度使2S2(g)+CH4(g)⇌CS2(g)+2H2S(g)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应在较高温下进行反应,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效率,C错误;当温度为450 ℃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98%,S2的体积分数为20%,原料投入比为1∶1,设加入S8与CH4均为1 ml,则转化的甲烷为1 ml×98%=0.98 ml,设S8转化x ml,列三段式:
S8(s) ⇌ 4S2(g)
起始量/ml 1 0
变化量/ml x 4x
平衡量/ml 1-x 4x-1.96
2S2(g) + CH4(g)⇌CS2(g)+2H2S(g)
起始量/ml 1 0 0
转化量/ml 1.96 0.98 0.98 1.96
平衡量/ml 4x-1.96 0.02 0.98 1.96
由S2的体积分数为20%,则 eq \f(4x-1.96,4x-1.96+0.02+0.98+1.96) ×100%=20%,解得x=0.675,则S8转化率为67.5%,D正确。
时间段/min
产物Z的平均生成
速率/ml·L-1·min-1
0~2
0.20
0~4
0.15
0~6
0.10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40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40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nm、c=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38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38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0-7,Ka2=5,8 kJ·ml-1、1 411,8 ℃、4 81,8 低温 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32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练32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2·全国乙卷]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