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情节艺术课件PPT
展开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家(节选)巴 金①祖父在床上呻吟着,奇怪的药和奇怪的药引煎在药罐里,熬成了一碗碗浓黑的苦水。然而服了药,病反而加重起来。祖父的病并没有给这家庭带来大的骚乱,人们依然在笑,在哭,在争闹,在争斗。②医药不能够有大的效力,于是人们便开始求助于迷信。这全是由贫弱的脑筋里想出来的,可如今却由陈姨太发起而为那几个所谓“熟读圣贤书”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个无知识的妇人居然可以成了一种支配的势力,其结果便是一个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③最初是几个道士在大厅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静时,便由陈姨太一个人在天井里拜菩萨。“见鬼!”觉慧骂着。“你只配干这些事!”④然而另一个花样又来了。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过于严肃以至成了滑稽的样子,觉慧的批评也是同样的:“见鬼!”几个钟头以前,克安和克定还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调笑,现在却跪在这里诵读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祷告辞。⑤在觉慧想着“你们的手段不过如此”的时候,新的花样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见鬼”,却是“捉鬼”。
⑥傍晚,每个房间的门都紧闭着,霎时间全公馆变成一个静寂的世界,显得很凄惨。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了一个尖脸的巫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满屋是浓黑的烟,爆发的火光和松香的气味,地板也被烧焦了两处。⑦然而花样又来了,据说这公馆里到处都布满着鬼。这说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虽然觉慧有这勇气,然而没有人听他的话。于是决定在第二天晚上举行大扫除,要捉尽每个房间里的鬼,说是这样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剧又在预定的时间内开演了。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
⑧觉慧心里充满了愤怒,他觉得身子被压得不能动弹,周围尽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够让这样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现。⑨不久那巫师走到了觉慧的房门口。觉慧在里面大声叫着:“我不开。我这里没有鬼!”⑩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擂着门。他的愤怒被激起来了:“你们究竟要做什么?”⑪“慧侄,快开门,”是三叔克明的声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着祖父病好,难道你一个人就不愿意?”
⑫“我不开!”他烦躁地在房里躺着,觉得头脑快要爆裂了。⑬“三少爷,你不顾到你爷爷的病吗?你这样不孝顺!”⑭觉慧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尖锐的女音,这是他平日讨厌听的,这时却挟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来。他的愤怒因此增加了。⑮“三弟,快开门,我有话和你说。”这是觉新的声音。⑯觉慧痛苦地想着:“你也是这样说!自己做了懦夫还不够!”他觉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好,我给你们开罢。”这样自语着,门一开,立刻现出了一些带怒的涨红了的脸,责备的话语要从这些脸上爬出来,像蛇要爬出洞那样。愤怒占有着他,热情鼓舞着他。他完全忘却这些人是他的长辈。他愤怒地轻视地问道:“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他的憎恨的眼光强烈地在众人的脸上扫。
⑰众人呆着了。克明、觉新这些人无论如何是没有脸说出“捉鬼”两个字来,他们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一点知识,而且他们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办法。⑱“给你爷爷捉鬼。”陈姨太究竟勇敢多了,她挺身出来说。⑲“捉鬼?你倒见鬼!”觉慧把这句话向她的脸上吐去。“你们不是要捉鬼,你们是把祖父活活地闹死!”⑳“你——”克明的脸气得变成了青色。 “三弟。”觉新要来阻止觉慧。
“你还好意思说话?你不害羞吗?”觉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脸上,“你也算读了十几年书,料不到你竟然没有知识到这样程度!呸,你们会孝顺祖父,笑话!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我一定要看你们怎样谋杀祖父,谁敢进这房里来,我就要打他的嘴巴。” 平时这样的话也许会给他招来一些麻烦,这时反而因了语气太重的缘故,他倒占了上风了。他站在门口,身子立得非常坚定,面貌异常严肃,眼光十分骄傲。他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个羞愧地低了头,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痛悔。他指着觉慧,接连地说了几个“你”字,就掉转身,不声不响地走开了。觉新又是气,又是悔,眼泪流在脸上也不去揩拭。陈姨太平日总是仗着别人的威势,看见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了,敷衍般地骂了觉慧几句,就带着满面羞容扭着身子走开了。 陈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虽然娘姨中间有人暗暗发了不满意觉慧的议论,然而这一次觉慧是“大获全胜”了,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有删改)
1.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
答案 开端(第①段):祖父生病服药后反而加重。发展(②~⑮段):家人求助迷信,请来巫师捉鬼,觉慧拒绝开门让巫师进房间捉鬼。高潮(⑯~ 段):觉慧打开门后训斥克明、觉新、陈姨太等人不该在家里闹腾。结局( ~ 段):众人散去,觉慧“大获全胜”。
2.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案 线索:捉鬼。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因巫师“捉鬼”才致觉慧拒绝打开房间的门,致克明、觉新、陈姨太等人来与觉慧对峙,最后无法进入房间“捉鬼”,觉慧反“捉鬼”斗争胜利。(2)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因“捉鬼”事件,才引出克明、觉新、陈姨太等人物,觉慧的形象也在这场反“捉鬼”斗争中被成功地塑造出来。(3)揭示作品主题。通过“捉鬼”事件,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礼教的虚伪,赞扬了以觉慧为代表的高家第三代人的思想进步,敢于挑战封建思想和宗教秩序的精神。
3.小说中多次提到巫师“骇人”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 多次出现巫师“骇人”这一情节,如“做出种种凄惨骇人的怪叫和姿势,把病人骇得用被盖蒙了头而惊叫起来”“有的人躲开了,小孩哭着,女人叹息着”“我昨晚亲眼看见祖父被那巫师骇成了那样子”等。作用:(1)内容上,突出“家”里闹腾,不得安宁;(2)形象上,强调策划者的愚昧无知;(3)主题上,揭示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家”即将崩溃。
4.试简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文觉慧的训斥,启下文的众人哄散和觉慧的心理。(2)进一步刻画出人物的行为心理。克明的羞愧、痛悔,觉新的生气、懊悔心理和流泪行为,陈姨太的失落、害怕心理和“骂”“扭”行为,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3)揭示故事的结局。克明低头痛悔、觉新又气又悔、陈姨太羞愧走开,这从侧面宣告觉慧反对“捉鬼”斗争的胜利。
二、综合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主 角陈 彦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画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
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所以在化妆时他就不那么满意自己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不见。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深深记着师父。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师父终于出场了。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
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110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36口“连珠火”上的。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36口“连珠火”。师父依旧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
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剧团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十斤松香……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都不走,在下面喊呢。”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
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地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年观众到后台化妆室来看苟存忠,说他扮演的李慧娘,把好多观众弄得 “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显示了苟老师的演技精湛。B.作者从易青娥的视角描写苟老师,既写出了苟老师演出受到观众喜爱,又 写出了苟老师对自己扮相精益求精,对演出竭尽全力,增加了真实感。C.“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还是如浪涛一般,滚 滚拥上了舞台”这句,使用比喻和衬托的技巧,展现了观众对苟老师的热爱。D.苟老师表演36口“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高潮, 也是他生命的绽放,说明他的艺术生命达到了极致,再无后人可以做到。
解析 从全文看,易青娥是苟老师的嫡传弟子,苟老师悉心指导易青娥,在苟老师觉察到生命将终时,对易青娥的传艺更加细致周到,所以说“再无后人可以做到”的推论不正确。
6.苟老师的死在前文做了哪些铺垫?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①过大的训练量、过度的节食,甚至不惜吃大黄拉肚子减腰身。②“卧鱼”动作未达到日常水平,且倒下时“散了架”。③把看家本领传给徒弟,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暗示这有可能是最后一场演出。
7.苟老师在生命最后一刻才将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轻声告诉易青娥,这样的情节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探究。
答案 ①从情节设计上看,有利于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故事的震撼力。②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有利于丰富人物性格,在前文闪光性格的基础上,也体现出老一代艺人授艺时保守的特性。③从艺术手法上看,与前文要求易青娥认真观看吐火的情节相照应。④从主题思想上看,既讴歌了老一代艺术家倾尽生命的全部传授技艺的高尚品格,也含蓄地呈现了挟艺不轻传的守旧思想。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6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课件PPT,共23页。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课件PPT,共19页。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对点精练二 精准分析叙事艺术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对点精练二 精准分析叙事艺术课件PPT,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