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
语文
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否则,将酌情扣分,书写与卷面扣分最多不得超10分。
一、读·书(10分)
(1)请把空缺的字,规范写在田字格内。
(2)分析字形,结合语境,解释“锵然”的大致意思: 。(3) 。 |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相关提示,完成任务。(3分)
(1)双喜提议坐八叔的航船去看社戏,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 (cuān)掇起来。 (2)“锵”是形声字,“钅”表意,“将”表声。由此可知,该字的意思与“金属”有关。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个盛事太古远了”中“锵然”的大致意思是: 。 (3) “戛”由“戈”“首”组成,其意思是这两个部件意义的合成。以下是该字的几种解释:①轻轻地敲打。②象声词。③指一种杀头的兵器。以上哪种解释是该字的本义?请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 。 |
2.小语对所学的古诗文名句做了如下整理,请你帮助他把空缺处补全。(7分)
关键词 | 古诗文名句 | 出处 |
豁达的送别 | 海内存知己, (1)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美好的愿景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 , 3) 。 | 《桃花源记》 |
缠绵的恋歌 | (4) ,,在城阙兮。 | 子衿/《诗经·郑风》 |
(5)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 (6) 》 |
甜蜜的思恋 | (7) ,钟鼓乐之。 | 关雎/《诗经·周南》 |
一、读·思(24分)
(一)
【展板二】低碳生活宣传标语 ①低碳生活你我行,美丽中国和谐情。 ②给自己的明天留一点资源。 ③愿我们地球的“碳”息越来越少! ④减碳,为地球撑起一把绿色之伞! |
3.下面是同学们在“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学习活动中制作的展板,请你根据提示,完成相关任务。(7分)
【展板一】低碳和低碳生活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
【展板三】低碳生活的践行 2020年1月,中国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中有如下一些结论:①公众对于全球变暖和气候问题的认知度较高,各项认知平均分都在4.1分以上(满分5分),但是对“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知识储备不足,平均分和认同度较低。②对于低碳生活的意义,公众相信它可以“对地球负责”“造福后代”,但对低碳生活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个人愉悦感认同度相对较低。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于2021年对全国不同地区1434名城乡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者表示为了减碳,愿意采取节约用电用气用热用水、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等行动,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地方出台的节能降碳政策不熟悉、不了解。 |
(1)【展板一】中划线处的语句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1分)
(提示:修改时不必抄写原句,只说明需改动之处即可)
(2) 关于【展板二】的宣传标语,小宇喜欢第①条,你喜欢哪一条?请说明理由。(3分)
小宇:我喜欢第①条,理由:这个标语传播了“人人参与减碳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的信息,“行”和“情”押韵,读起来会朗朗上口,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我: |
(3)依据【展板三】,请你就如何让公众有效践行低碳生活提三点建议。(3分)
4.班级开展以“经典润心,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4分)
(1)小丽读完“说文解字第一”后,结合书中关于“造字条例”的介绍,对书名中的“典”字,做了如下分析,请你完成空缺处内容。(2分)
《经典常谈》关于“造字条例”的介绍 “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无形的事类,如“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 “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河”字,“氵”是形,“可”是声。 |
分析:“典”的甲骨文是双手捧献典册的情状,演变到金文、小篆后,“手”变为“丌”形物,《说文解字》中有相关的解释:“典,五帝之书也。从冊在丌上,尊阁之也”。可见,不管是手捧,还是放在“丌”上,都要凸显“冊”的尊贵、重要,由此推测,“典”的意思与重要的文献、书籍有关。 结论:结合书中关于“造字条例”的介绍,我认为“典”是 字。 |
(2)小凯读完“诗经四”时,结合下面的“相关内容”,品读《蒹葭》,有了自己的思考,请你补充空缺的内容。(2分)
《经典常谈》中“诗经四”的相关内容 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 |
小凯的思考: 《经典常谈》所说的“重叠”“复沓”,正是重章叠句形式。这种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在表情达意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 A ,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对“伊人”不畏艰险的追寻,也暗示了 B 。 |
《蒹葭》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白露为霜(未唏/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湄/之诶)。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跻/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坻/扯)。 |
【乙】B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①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②,罍③而歌者;红装而蹇④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⑤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⑥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⑦,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一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①鬣(liè):兽颈上的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②泉而茗者:汲泉水煮茶喝的人。③罍(1éi):举杯。④蹇(jiǎn):骑驴。⑤呷:喝。⑥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⑦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题。(13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椹,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A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
5.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4分)
文言词语 | 方法提示 | 意义或用法 |
卷石底以出 | 组词法 | (1) |
凄神寒骨 | 词类活用 | (2) |
麦田浅鬣寸许 | 课内迁移:高可二黍许 | (3) |
悠然自得 | 查阅字典:①思念;想念。②漫长;遥远。③悠闲的样子 | (4) (填序号) |
6.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的任务。(5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分)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 。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限划3处)(3分)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7.【甲】【乙】两文中都有值得一品的美句。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细加品析。(2分)
8.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悄怆幽邃”,可以体会到柳宗元 A 的心境;【乙】文描写了袁宏道早春出游的所见景致,可见作者 B 的心情。(2分)
三、读·写(56分)
阅读宋长征的《风箱:村庄柔软的呼吸》,完成9题。(11分)
①那时候没有电。没有电的乡村并不缺少温暖。
②橘黄的油灯点亮,母亲的身影在昏黄的光影里摇曳。柴草窝,是一个永远的好去处,在外面疯够了,玩累了,循着微茫星光指引的路,回家。回到寂静的院落。母亲在厨房里进进出出炒菜,熬粥。父亲坐在蒲草团上烧火。这是父亲驾轻就熟的活计。瘫了的父亲,右臂不能自由伸展,好在还留下一只强健的右臂。父亲可以把火柴放在膝盖上,右手熟练地点燃麦草。轰的一声,灶膛里燃起了熊熊的火光。添柴,抽动风箱,像一个熟练的舵手,驾驶着一艘简陋的帆船,驶向乡村生活的海洋深处。
③或许你没见过风箱。这个笨头笨脑的木制器具,通常安放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从外观上看,像极了一只未上漆的木箱,但是里面空空如也。要说盛放,风箱里从来装着用不完的空气,用不完的风。风箱的里里外外,没有一颗铆钉,全部是乡下最好的木匠六爷手工完成。开槽,镶嵌,薄薄的木板简单拼装在一起,就成了风箱的雏形,当然,一只风箱有如此巨大的肺活量,就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张薄薄的木板,连上一副光滑的拉杆,就能自由抽送,前面是口,是舌,每一次抽拉,小小的盖板便会自由开合,吸入新鲜的空气,后面是鼻,鼻孔,呼出污浊,呼出用过的气体,所以,每一次抽拉风箱都会吐出一股小小的风,呼呼,呼呼,鼓动火焰起舞,呼呼,呼呼,把柔软或坚硬的柴草,燃烧得哗哗剥剥。我喜欢如此简单的歌谣,在不变的音符里,父亲气定神闲。薪火相传,是父亲交给我这个词汇的真正含义。在原始的解读里,明白一缕飘摇的火焰接续着乡村的命脉,我也深深知道,当父亲只剩下半个身子时,只能以如此简单的劳作,向母亲做出深深的忏悔。没错,在这个九口之家,母亲的抱怨从来很少,家里家外,默默操持着一家人简陋而沉重的光阴。
④每当母亲看见父亲将风箱抽拉的更费力、频率更快时,母亲说,风箱该绑鸡毛了。暖暖的阳光下,母亲将风箱的挡板卸下来,我才看清作为肺叶的挡板的构造。四四方方的一块木板,周边用棕绳将一羽一羽彩色的鸡毛,缝绑上去。好看当然是好看,每一片翎毛在阳光下泛着美丽的釉彩,随风而动,像是插上了翅膀,就要展翅高飞。但此时的羽毛不过是为了减小挡板与风箱之间的空隙,好让父亲的每一次抽拉更加轻便,而吐出更多空气,更多的风。
⑤很多年,我家厨房的灶膛口总是贴着一张酷似杨柳青的年画。母亲说那是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腊月初几,有人敲门,母亲一定会请来一张灶神贴在灶膛口。“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丕变的联语,却能让父亲心生更多的宽慰。是啊,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一个简陋而贫穷的农家院落,子子女女都已长大成人,出息不出息,乡下的父母并不在乎;只要每一个儿女平平安安,仿佛就完成了他们一世的心愿。正月十五送火神,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燃放爆竹,以求今年的灶神依然能让乡村风调雨顺,只求乡下的烟火日月,岁岁平安。
⑥六爷是村子里最好的木匠,六爷制作风箱的手艺很早就像一个上等的技师,炉火纯青。木料,选用的是上好的梧桐木,没有裹节,没有虫蛀,更不要扭七别八的旋木。用大锯剖解的木板,放在屋檐下阴干,用锯末木屑文火慢工,将木板煨熟。六爷说,这样做好的风箱,即使用上几十年也不会开裂变形。
⑦六爷站在阳光下看风箱的神态很是陶醉。点燃一袋烟,说乡下的日子就像风箱的一呼一吸。急了不成,容易憋气,胸闷气短。太慢了也不行,气若游丝,上气不接下气。只能稳扎稳打,一抽一拉,这呼吸就通泰了,这腔子就敞亮了,这乡下的日子就会红红火火。
⑧一口热粥的温度是如何熬成的?一个乡下少年的筋骨如何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蒙蒙的夜色缓缓席卷而来,我仿佛听见岁月深处传来风箱的呱嗒声。吸,自然而从容:呼,将疲惫与沉重,轻轻散入无边的夜色。菜就香了,饭就暖了,五谷杂粮的村庄也便安然了。呼吸柔软,我们曾是乡村的孩子。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21.2,有删节)
(1)这篇文章以“风箱”为线索,叙述了 、 、六爷手工制作风箱等事件,思路特别清晰。(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同学们认为,这篇文章可以编入语文课本“民俗民风”单元,他们陈述了各自的理由,下面是大家的一段对话,请你补充空缺处的内容。(5分)
小凯:因为“风箱”是传统乡村中炊具的代表物,人们从古时起便依靠它将灶膛燃起熊熊火光,接续了乡村的命脉。
小丽:本文围绕“风箱”而写,让我们感受到乡村人的质朴。这一点在“我们一家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小雯:小丽,把你的观点展开说说吧。
小丽: A 。
小美:小丽,你一下谈了三点,读书真细致。我觉得六爷身上也有“质朴”的一面,体现在: B 。
小凯:文中还有请灶神、送火神等习俗的提及,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民风民俗的风情画卷。这是将本文编入语文课本“民俗民风”单元的又一个原因。
阅读袁越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完成10题。(10分)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进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造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节选自《读者》)
(1) 小丽根据上文的写作思路,做了如下梳理,请补全空缺处的内容。(2分)
一种观点: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 后续研究发现: A 。 |
又一种观点: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后被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 B 。 |
提出疑问
引起思考
(2)下面是同学搜集的材料,可以放在文章第几段中?请说明理由。(3分)
【材料】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麦肯.内德戈德发现,在深度睡眠期间,脑脊液清理垃圾启动了高速运转模式。随着深度睡眠的脉动节律,大脑排出的垃圾多出10到20倍。
(3)小强学习很刻苦,他总喜欢挑灯夜战。作为小强的朋友,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规劝小强按时休息,不要熬夜。(5分)
【链接】据《201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等都与睡眠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在睡眠质量差的孩子当中,有36.5%的人会出现肥胖症、40.5%的人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情绪;在学习成绩方面,更是有41.9%的孩子成绩排名在班级的后1/4。
1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35分)
鲁迅在小说中的平桥村里,追寻着至真至纯的人情;陶渊明在虚构的“桃花源”中追寻着和平安稳的生活,柳宗元置身永州的小石潭边,追寻着能抚慰心灵的乐趣。我们也在不断地追寻,或是追寻一处风景,或是追寻一种境界,或是追寻一种蕴藉……
请以“追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读·书(10分)
1.(3分)(1)撺(2)珠玉金银相互撞击发出清脆声响的样子(3)③
2.(7分)
(1)天涯若比邻(2)黄发垂髫(3)并怡然自乐(4)挑兮达兮
(5)婉转的求仕(意思对即可)(6)《洞庭湖赠张丞相》(7)窈窕淑女
二、读·思(24分)
(一)(11分)
3.(7分)
(1)(1分)在“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后面加“的目的”。
(2)(3分)
示例:我喜欢第②条,理由:这个宣传语传播了“要节能环保,从长远考虑”的信息;给自己的明天“留资源”,语带幽默,使人在开心一笑的同时记下这些善意的提醒,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能起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示例:我喜欢第③条,理由:这个标语传播了“减碳能减少对地球伤害”的信息,用“我们”一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标语内容少了说教,多了温情;“碳”与“叹”谐音,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引起其“保护地球家园”的感情回应。
示例:我喜欢第④条,理由:这个标语将“低碳”比喻成“为地球撑起的绿色之伞“,不仅形象地传播了“减碳就是为地球留住绿色”的信息,而且增加了标语的趣味性,易于引起受众的注意。
(3)(3分)
①针对“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
②要结合民众生活,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提升其认同度。
③地方出台政策时,要做好解读与宣传工作,力求让政策更亲民。
4.(4分)
(1)(2分)会意
(2)(2分)A.时光的流逝B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二)(13分)
5.(4分)
(1)翻卷 (2)使(人的心情)凄凉 (3)表示约数 (4)选③
6.(5分)
(1)(2分)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3分)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7.(2分)
【示例一】我品析A句:“似与游者相乐”,写这群憨态可掬而又活泼伶俐的小鱼好像在故意挑逗游人,与人共享山水之乐似的,这里在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比衬人的心情,较直接表达欢快之情更有意味。
【示例二】我品析B句:“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以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早春柳树的风姿,使柳树的形象鲜明如画。“披风”写出柳的动态美,轻柔的柳梢虽然还没有垂下万条丝带,却已迎着春风起舞了,画面很有生气。
8.(2分)A.久谪远荒的悲凉心境B.早春时节,游览满井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译文】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是很多,但是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虽然风吹的依然猛烈,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然而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
三、读·写(56分)
9.(11分)
(1)(共2分,意对即可)父亲抽拉风箱烧火母亲为风箱绑鸡毛
(2)(4分)
示例:“添柴”“抽动风箱”短句式,简洁有力,表现了父亲动作的熟练、从容;“舵手”比喻形象贴切,写出了成年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意:父亲身虽残疾但精神依然强健,并没有将家庭带入沉沦的境地,而是带着家人“过洋过海”,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
(3)(5分)
A.(4分)
示例:院落虽简陋,生活虽贫穷,但我们一家人却能稳稳地生活:父亲虽身体不好,但在母亲的陪伴下,也能气定神闲地过日子;母亲虽然一人操持着九口之家的光阴,但她没有怨言,依然选择了从容应对;年幼懵懂的我,在这个家庭、村庄气息的影响下,能自由地呼吸、疯玩,全然不解愁之味。总之,我们一家子只求烟火日月,平平安安。
B.(1分)他踏实做事,从容过日子的态度。
10.(10分)
(1)(2分)A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B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
(2)(3分)示例:可以放在第⑦段中,因为该材料可以支撑第七段的核心内容“脑脊液深度睡眠时才会流进脑组织”。
(3)(5分)结合文章内容4分,得体1分。
示例:小强,你的勤奋刻苦很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你知道长时间熬夜会伤身体吗?如果长时间熬夜、睡眠质量太差的话,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会降低,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有调查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与睡眠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你尽量适可而止,不要因为常熬夜,而伤了身体,甚至影响到成绩。总之,勤奋不可少,熬夜不可过度,你说呢?
说明:1.漏写题目扣1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3.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降一等。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世界的未来,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书,读•思,读•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