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2022年初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历史(5)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31-33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城。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本卷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它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大运河、科举制都在此时应运而生。”由此推断“它”是指()
A.隋朝 B.秦朝 C.唐朝 D.元朝
2.下列诗句中,对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的一致评价是()
①唐李益《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②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③唐李橄芳《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④当代冰雪红豆《七绝大运河》“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连”
A.耗费国力 B.激化矛盾 C,加速隋亡 D.促进交流
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①因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统治者独断专行
④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史”指史料、历史事实,“论”指观点、结论。下列史实和史论叙述正确的是()
A.鉴真东渡,增强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友好往来
B.科举制的创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唐蕃和亲,促进了西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5.唐诗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的山河感受不同
6.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对修长城事“一笑置之”的理由是()
A.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B.唐朝北方无边患
C.唐朝国力衰弱,无财力支持
D.唐朝民族关系融洽
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早期国家的建立与社会变革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8,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其主要商业区在( )
A. 宫城 B. 皇城 C. 坊 D. 东市和西市
9,如下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B.世界领先、泽被东西
C.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D.开明民主、和谐交融
10.它是玄类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等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A.《天工开物》 B.《大唐西域记》 C.《史记》 D.《齐民要术》
11.后晋成德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反映了当时()
A.唐朝由盛转衰
B.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延续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推翻唐朝统治
12.下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A”处应该填写()
A.黄巢起义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3.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制度
A.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①
14.《话说运河》解说词中说“阳刚的一撒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图对于隋朝运河工程描述正确的是(
A.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A是涿郡,B是扬州
B.图中D段是通济渠,沟通了黄河和淮河
C.图中E段是邢沟,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
D.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15.下列是某书籍的部分目录,请结合其内容判断恰当的题目应该是()
A.《北宋宰相制度》
B.《阿保机学习汉制》
C.《隋朝宰相制度》
D.《重文轻武政策》
16.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中宋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文轻武
17.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建立”、“宋夏和战”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19.如下表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1、收复建康
2、取得郾城大捷
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携掠”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黄巢起义 D.寇准抗辽
20.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21.《清明上河图》(如下图,局部)反映了宋代()
A.对外开放
B.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盛
22.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这反映了()
A.宋朝文化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人口数量增加
D.疆域面积扩大
2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案上摆着《资治通鉴》
B.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2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三国\隋\元
B.三国\五代\元
C.东汉\五代\北未
D.东汉\隋\北宋
25.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26. 元朝时期,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 藏族 B. 满族 C. 回族 D. 白族
27,下图所示古诗资料主要反映了()
春节习俗诗句赏析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元宵节诗句赏析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宋·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
习俗的沿革:贴春联等,驱邪保平安
习俗的沿革: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A.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变化
B.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C. 古代诗歌的韵律与美感
D. 都市娱乐方式的多样
28,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任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⑤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③⑤
29. 赵汝适在《诸蕃志》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只有)以其为则(准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材料中“其”指的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 D. 火药
30,随着交通运输科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我国走向世界的名片由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变成“中国路” “中国桥” “中国港”“中国车”。其中“瓷器”这张名片的辉煌时代出现于宋朝,这表明当时宋朝()
A. 手工业兴盛
B. 商业贸易繁荣
C. 对外贸易发展
D. 经济重心南移
第Ⅱ卷 (本卷共计40分)
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它不仅有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还有“和同为一家”“迎进来,也走出去”胸襟。(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唐)柳宗元
材料三:2020年2月,在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关键时期,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材料二体现了“天可汗”时期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1例说明。(3分)
(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日本政府经常派使节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的使者被称作什么?结合材料三,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举2例)。(3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身上具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分)
(5)通过材料三四,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1分)
32.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科技也发展到中国古代的最高峰。(15分)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材料四: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1 分)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2分)
(4)材料四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的宋代发明是什么?(1 分)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2分)
(5)材料四中的第二种在战争上的发明,它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1 分)
(6)材料四培根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2分)
33. 文史历来是一家,请从这些词句中寻找有关历史的信息。(13分)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唐·孟郊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己悬。万里便随金驚,三台仍借玉连钱。
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放榜日·喧喧车马欲朝天》唐·徐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汴梁,故国新都齐入梦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宋·岳飞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
――《新水令·皇都元日》元·贯云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文学览胜一中两首唐诗都描述了哪一制度?(1分)这一制度哪个朝代开创?
(1分)哪位皇帝大力发展并创立了亲自面试考生的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2)文学览胜二中“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1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些?(2分)从战与和两个角度,各举一例说明南宋与金的关系。(2分)
(3)文学览胜三中“大元至大古今无”描述了元朝的哪一现象?(1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1分)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将学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28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1936年“双十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