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3届中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三模)考试试题
-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0上海市黄浦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有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江西省南昌县中考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试卷 2 次下载
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瓦特 D.焦耳
2.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4.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计算器 B.电风扇
C.电暖气 D.电视机
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6.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调判断不同人发声的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橾声
8.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均闭合后,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一定相等的是
A. B. C. D.
9.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
10.小明的爷爷用焦距为的透镜看书,看到了“五千年”三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爷爷用的透镜是凹透镜
B.“五千年”三字的像是实像
C.“五千年”三字的像与书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
D.书到透镜的距离小于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总电阻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路总功率变大
12.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用细线拴一体积为的实心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细线对金属球的拉力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g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
B.金属球的密度是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D.图丙中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二、多选题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三、单选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电时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通电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一致
C.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就会有电流
四、多选题
15.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台面上用滑轮组提货物。工人第一次竖直向上用的力拉绳子时,货物未离开水平地面;第二次用的力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货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工人体重为,货物重为,货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拉绳子时,工人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为
B.第一次拉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C.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五、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17.根据如图所示的电流方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极.(选填“N”或“S”)
18.小敏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小敏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六、实验题
19.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从计时开始,经5min水沸腾。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小京应通过观察___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
(2)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
20.小京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其中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蜡烛A和蜡烛B完全相同。
(1)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蜡烛B,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直到从多个方向观察______;
(2)蜡烛A的高度为6cm,像的高度为______cm;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时,蜡烛A所成像的高度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1.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实验前用手按压微小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现U形符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用改进后的微小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______来进行探究;
②汽车落水或者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否则车门就会很难推开,其道理可通过装置______来探究。
22.小华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及新的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L的超额功率。
(1)小华连接好图甲所示电路,间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发光暗淡,观察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中流表示数均不变,请你写出改正的办法:_________;
(2)小华改正实验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______A,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七、综合题
23.如图甲所示,为了航行安全,远洋轮船的船体上都标有多条水平横线,叫“吃水线”。“吃水线”对应的是轮船在不同水域及不同季节承载最大载重石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了了解“吃水线”,小明查阅资料后得知:①不同水域,表层海水的盐度不同,会导致其密度不同;②不同季节,表层海水温度不同。某一水域,表层海水任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下表所示。
某一水域的表层海水
温度t(℃)
6
16
26
密度
1026.8
1025.5
1022.5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2)图乙中钵船上两条线A、B分别表示该船在某水域冬季和夏季时的“吃水线”,其中______是冬季时的“吃水线”。
(3)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信息,指出在不同水域及不同季节轮船满载时的“吃水线”不同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
八、实验题
24.如图所示是已经组装好的实驯装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甲烧瓶内的电热丝的电阻值恒为,乙烧瓶内的电热丝的电阻值恒为,且。在两烧瓶的煤油中分别插入量程满足实验要求,且完全相同的温度计。设加热过程中实验装置向空气的散热可忽略不计。小东想利用这个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1)以下是小东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个位置,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及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通电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
②______;
③利用计算出温度变化,并将的值记录在表格中;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
(3)小东还想“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在不改变电路连接方式的前提下,要想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完成实验任务,应对该装置做哪些改进______。
九、综合题
25.请阅读《汽车制动液》并回答题。
汽车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鼓轮摩擦,迫使车轮停止转动。制动时,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不断摩擦产生热量,部分传给大气,部分传给制动液,从而使制动液温度逐渐升高,如果温度过高,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使局部制动系统的管道内充满蒸汽,制动液就会失去制动能力,引起制动失灵。
要测量制动液的沸点t,可以取适量制动液和一个质量为的铜块放入加热容器,加热至沸腾后,把铜块取出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水的保温杯中,保温杯中水的质量为、温度为,等铜块和水的温度相同后,再测出水温,若从取出铜块到测出水温过程散失的热量为Q,铜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为,就可以计算得到制动液的沸点。
根据上述材料,回笍下列问题:
(1)制动时,制功蹄片与制动鼓之间不断摩擦产生热量,这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刹车系统的内能;
(2)如果温度过高,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这种物态变化是______;
A.液化 B.升华 C.汽化 D.凝华
(3)制动液本身是吸水的,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通气孔渗透到刹车油壶中,时间久了刹车油中的水分就会变多。下表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里和对应的沸点,依据㭚格数据可知,当制动液的含水量较______时,就应更换。(选填“高”或“低”)
含水量/%
0
1
2
3
4
5
6
沸点/℃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
(4)根据文中信息写出制动液沸点的表达式__________。
十、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阻R2的阻值;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27.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双手的力作用在点,长为。已知小京的体重为,地面对手的力与身体垂直,大小为。
(1)求小京的重心A到点的距离;
(2)图丙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栏杆对手的力为,若身体与地面成的角度变为且仍保持静止,,栏杆对手的力为,与均与他的身体垂直,均作用在点,分析并说明与的大小关系。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焦耳是功的国际单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因此金属勺是导体。故A符合题意;
BCD.陶瓷、塑料和木制品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不能导电,是绝缘体。因此陶瓷碗、塑料盒和木制炒勺不是导体。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物体背光一侧形成的暗区域,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把字“反大”是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计算器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A不合题意.
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电暖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5.C
【详解】A. 给湿头发吹热风,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提高了液体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所以加快了衣服上水分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D不符合.
6.D
【详解】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变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正确;
B.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与其材料及发声方式等有关,“闻其声知其人”是通过音色判断不同人发声的,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在公路两侧设置隔音墙阻碍了声音的传播,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橾声,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AC.当开关均闭合时,两灯泡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有两条路径,故灯泡组成的是并联电路,两个灯泡规格相同时,电流相同,规格不同时,电流不同,故错误;
B.当开关闭合时,图中两个灯泡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故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故正确.
D.当开关均闭合时,一个灯泡被短路,只有一个灯泡接入电路,电流不相等,故错误.
【点睛】在串联电路中是将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是将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9.B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0.8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受到的重力约为
G=mg=0.05kg×10N/kg=0.5N
所以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故B符合题意;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一侧,凹透镜不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故A错误;
B.电源电压不变,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
CD.电源电压不变,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小。故C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如图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如图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金属球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为
液体对金属球的浮力等于液体对金属球的向上的压力差,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
故A错误;
B.金属球的重力为
金属球的密度为
故B错误;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C正确;
D.与图乙相比,图丙中金属球受到的重力、浮力不变,根据力的平衡可知,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图乙中细线对金属球的拉力,是9N,故D错误。
故选C。
13.BD
【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多少而发生改变,故一杯水的比热容与一桶水的比热容相等,故A错误;
B.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
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在物理学中就叫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BD。
14.ACD
【详解】A.核电站发电时,消耗核能,获得电能,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是靠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导电的,所以通电铜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该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奥斯特实验中,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方向发生了偏转,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C正确;
D.法拉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称为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ACD。
15.BC
【详解】A.第一次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对水平台面的压力
故A错误;
B.第二次匀速拉动绳子时,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为3段,可得
解得
第一次拉动绳子时,绳子对货物的拉力
第一次拉动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力
第一次拉动绳子时,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故B正确;
C.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正确;
D.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第二次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拉力的功率
故D错误。
故选BC。
16.3.6
【详解】此时分度值为0.2N,故读数为3.6N。
17.
【详解】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判断.
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大母指所指的左端为N极.
所以A端为N极,B端为S极.
点睛:安培定则应用时,要注意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千万不要理解成线圈的绕向,有同学容易在这点混淆,有个简单的方法,即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前先把电流方向标在线圈上.
18. 54 20 2.7×103
【详解】(1)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m金=游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g4g=54g;(2)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平行,如图所示,本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所以水的体积V1=40mL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60ml,∴V金=V2−V1=60mL−40mL=20mL=20cm3;(3)根据密度公式ρ= ,已知金属块的质量是54g,体积是20cm3,ρ金==2.7g∕cm3=2.7×103kg∕m3.
【点睛】(1)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而要准确读出游码所对刻度,必须明确标尺的分度值及以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如图本标尺的分度值是0.2g.(2)用排水法测量金属块的体积,读取量筒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底部)相平.已知量筒水的体积V1=40ml,然后测量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2,V金=V2V1.(3)根据密度公式ρ= ,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19. 温度计示数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1)[1]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小京应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来判断水是否沸腾。
(2)[2]由图像可看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不变,同时需要一直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所以可得出结论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0. 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6 不变
【详解】(1)[1]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实验时采用相同的蜡烛。点燃蜡烛A,当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B,直到从多个方向观察都与蜡烛A的像重合。此时可以证明物体与像大小相同。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大小相同,因此像的高度为6cm。
(3)[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大小相同,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因此将蜡烛A靠近玻璃时,蜡烛A所成像的高度不变。
21. U形管与橡皮管连接处气密性差 乙和丙 甲和乙
【详解】(1)[1]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用的仪器是压强计,是根据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该处的压强越大;实验前用手指无论是重压还是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都没有高度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U形管与橡皮管连接处气密性差,存在漏气。
(2)①[2]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保持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故应选取装置乙和丙来进行研究。
②[3]装置甲和乙中,保持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探究的是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车辆被淹越深,所以车门受到水的压强越大,越难推开车门,故甲和乙中实验说明了此问题。
22. 将滑动变阻器上的其中一根导线接到上端接线柱 0.3 0.75
【详解】(1)[1]间合开关S,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表明电路是通路且小灯泡两端有电压,小灯泡没有短路;小灯泡L发光暗淡,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中流表示数均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没有起到变阻的作用,这是因为将滑动变阻器下端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了电路,所以改正的办法是:将滑动变阻器上的其中一根导线接到上端接线柱。
(2)[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择了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此时示数为0.3A,即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0.3A。
[3]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P=UI=2.5V×0.3A=0.75W
23. 表层海水温度越高,海水的密度越小 B 见解析
【详解】(1)[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不同时海水的密度不同,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海水的密度越小。
(2)(3)[2][3]轮船始终在水面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在不同水域及不同季节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轮船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及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则吃水线越靠下。在同一水域,冬天时气温较低,水的密度较大,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吃水线靠下,所以B是冬季时的“吃水线”。
24.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需要保证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电流不同,为了使实验规律具有普遍性,需要3组数据。因此步骤②为: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保证相同的通电时间,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及乙瓶中温度的初温、末温、,重复步骤②再测1组数据
(2)[2]根据实验要求,控制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流大小,用煤油升高的温度表示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电流
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1
2
3
(3)[3]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需要保证水和煤油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为了方便比较可以选择初温相同的煤油和水。根据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需要阻值相同,可以使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因此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将甲瓶、乙瓶内的电阻换为阻值相同的电阻,将两个瓶内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
25. 做功 汽化 高
【详解】(1)[1]制动时,制功蹄片与制动鼓之间不断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从而产生热量,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刹车系统的内能。
(2)[2]制动液是液体,如果温度过高,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制动液由液态变为气态,这种物态变化是汽化。
(3)[3]由表中数据可知,制动液的含水量越高,沸点越低,制动液越容易汽化而失去制动能力,所以,当制动液的含水量较高时,就应更换。
(4)[4]由题可知,铜块出取时,铜块的温度与制动液的沸点相同,当铜块和水的温度相同时,铜块放出的热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为
从取出铜块到测出水温过程散失的热量为Q,故有
解得,制动液沸点的表达式为
26.(1)5Ω;(2)1.6W
【详解】解:(1)已知电源电压为U电源=6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2V,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由于电阻R1和R2串联,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
电阻R2的阻值为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答:(1)电阻R2的阻值5Ω;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1.6W。
27.(1)1m;(2)F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燕山区初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燕山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燕山地区初中毕业年级质量监测(一)物理试题(有答案),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