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1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2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3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4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5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6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7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课件PPT第8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两大阵营三条战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放弃战争能否避免战争?——大战的起源
    (一)战前的和平期待: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
    “慢慢地,世界上文明的共同体之间必然不会再有战争……一个人可以同时结交两个好朋友,而且他的这两个好朋友完全有可能意见不合,那么他们可以很幸运地向这个共同的朋友吐露心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1913年6月)
    “英德之间的贸易往来在一战前夕一直都较为紧密。据估计,大约41%的英国产品免税进入德国市场……” ——朱华进《非对称性:19世纪晚期欧洲贸易战的一个特质》
    “……俄国对德国的出口, 从1893年的3.52亿马克成倍增加到了1903年的 8.38亿马克 。”——司马万《农业贸易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的德俄关系》
    “战争已经远离了人类文明!?”
    “为什么一战还是爆发了?”
    (二)固有的利益冲突: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垄断资本主义与世界殖民体系: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
    1.一战前夕的资本主义进入了什么历史阶段?
    2.这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政权统治、扩张方式、殖民地瓜分情况)
    ★结合列宁的论述与课文相关内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垄断资本控制政权
    2.新、旧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在殖民地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如果工业生产能力更强而殖民地较少的德国要争夺市场和原料,可能哪些国家发生矛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后发国家工业生产能力更强,更希望获得市场和原料,他们与老牌殖民大国之间的矛盾在逐渐加深。
    ★结合两则材料,思考以下一个问题:
    3. 政治危机和局部冲突增加
    (2)法国与德国:争夺北非地区1905年、1911年,两次摩洛哥危机。
    (3)俄国与奥匈帝国:争夺巴尔干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引发沙俄的不满。
    (1)英国与德国:争夺世界霸权1890年代开始,德国放弃“大陆政策”,转而实行“世界政策”。
    面对日益可能爆发的冲突,列强会选择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呢?
    (二)固有的利益冲突:帝国主义列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3. 实行征兵制和预备役制度,扩大军队兵源;
    (三)危险的战争边缘: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抗活动
    根源性的矛盾: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加剧了列强对于殖民地的争夺
    新旧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国际局势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
    潜在性的危机: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大大增加了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国际关系调节机制缺乏有效约束
    *启示:战争的起源具有复杂性,仅仅在表面上放弃战争选项或者军事手段,并不能在根本上化解参战各方的固有利益冲突。
    二、选择战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大战的进程
    “施利芬”计划能否如愿:40天结束西线战事?!
    3.战役意义:德国的“施利芬”计划宣告破产,一战逐渐由运动战、速决战转入阵地战和持久战。
    (一)陷入僵局:速决战的“破产”
    法国军队利用本国铁路线迅速向西部移动
    马恩河战役爆发(9.5-9.12)
    1.投入兵力:德军:51个师(90万人)英法:66个师(108.2万人)
    2.战役结果:德军长途奔袭,疲劳不堪,外加供给不足,在受到阻击后被迫主动后撤。
    (二)身体毁伤:持久战的“噩梦”
    年轻的苏格兰士兵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当一位德国士兵走进跟前时,这位苏格兰士兵却说:“是你吗?妈妈”。
    我们继续取得了领土:我们的墓地现在延伸到了大海。
    德国士兵被枪杀或鞭打以便保持整个部队的行进队形。
    (三)终告落幕:消耗战的“结局”
    1.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
    2.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阵营;
    3.1917年: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
    4.1918年:俄国退出一战,德国结束两线作战,
    5.1918年11月:德国国内矛盾激化,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德意志第二帝国政权垮台,同盟国宣告战败。
    协约国综合实力的优势。
    1914和1918年大战双方主要参战国的工业潜力指数对比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启示:战争的过程具有残酷性,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消耗会对所有参战国民众的生命、家庭以及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
    (一)速决战的“破产”
    (二)持久战的“噩梦”
    (三)消耗战的“结局”
    三、战争是否只会制造灾难?——大战的影响
    (一)“创口”:工业文明的“旧伤痕”
    1.硝烟散去,战火后留下了什么伤痕?
    “由于德国对法国的罪恶行径,我一生所有的恨全部给了德国。”——[法]克里孟梭
    “战争动员人力总共达6500万人,直接消耗军费1860亿美元,加上陆地和海上的财产损失以及其他间接损失计为2500亿美元之巨。军人死亡900万人,伤2200万人,其中70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国际关系史·第四卷(1918-1929)》
    (1)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战争制造的仇恨情绪
    2.重建家园,废墟中诞生了什么秩序?
    欧洲地区:对德、奥、土、保等国和约
    远东地区:《四国公约》、《五国公约》、《九公约》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否稳定?如果稳定,为什么在体系形成仅20年之后,再度爆发世界大战?
    战争罪责的划分是否合理?
    胜利果实的分配是否合理?
    (3)诞生了一个矛盾重重而且脆弱的国际秩序
    各战胜国对德要求的赔款情况表
    “德国能够赔付的较为稳妥的极限数值当在20亿英镑,这包括了一切支付手段——直接可转移的财富、所割让的资产以及每年的赔偿。”——凯恩斯《的经济后果》
    ①战胜国对于战争罪责的推卸,引发了其对战败国的超经济剥削,为下一次大战的发生预埋了复仇的火种。
    1.根据本条第一款的内容,一战结束后,殖民地地区是否直接独立了呢?
    “打倒《凡尔赛条约》”
    ②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实质上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分赃秩序,并不会真正尊重其他殖民地半殖民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根据本条第二款的内容,如果没有直接独立,这些殖民地被交给什么样的国家来管理了呢?
    3.所谓“委任统治”与原来的“殖民统治” 的界限是否清晰明确呢?
    (二)“结痂”: 战后世界的“新活力”
    1. 格局变迁:新兴世界的孕育
    (1)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美苏崛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1.为什么威尔逊说“我不确定,大家是否都乐意见到我” ?2.威尔逊提倡的民族自决原则可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哪一大国也力求推动民族自决?
    2. 体制演化:政府干预经济的雏形
    “在战争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日益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的确,‘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现代世界史》
    3.反思之声:和平主义的崛起
    “我亲眼得见并亲身经历了部队遭受的苦难,……我并非抗议战争行为,而是反对将士兵们当成炮灰的政治上的谬误和虚伪。”—[英]西格弗里德·萨松《一个士兵的宣言》
    (2)政府干预经济的体制逐步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
    (3)反对战争、期待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1)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战争制造的仇恨情绪
    (3)战后形成的脆弱秩序
    (1)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2)经济体制的新雏形
    (3)和平文化的新孕育
    *启示:战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但是战争的积极影响往往是客观结果,并非战争发起者的主观意愿。
    四、正确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再总结”: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
    不放弃战争,也不主动发起战争

    相关课件

    高中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全困境,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地区性战争,欧洲战争,世界大战,一三条战线,决定战场,二三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时导学,知识梳理,重点研习,时空坐标,知识概览,主要矛盾,两大军事集团,战争过程,2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集体备课ppt课件,共60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