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第1页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第2页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

    展开

    这是一份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①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可以从如下方面回答,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3年中考试语文题分类汇编
    ——课内文言文
    1.【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
    【试题】
    (二)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 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X Kb1. Co m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12.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3分)

    【答案】
    9.A
    10.①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②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会死去六七个(或:但是戍守边塞的人有十分之六七会死)。
    (每题2分,每小句1分,注意其中关键词的翻译)
    11.B
    12.可以从如下方面回答: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有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答出一方面的才能得1分,共3分)
    2.【2013年·山东泰安】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22—25题。(8分,每小题2分)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2.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急切取胜的心理       D.卓越的指挥才能
    2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24.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25.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
    五、[8分]22.D  23.A   24.D  25.B
    3.【2013年·湖北十堰】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小惠未徧( ) (2)公将鼓之( ) (3)再而衰(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一)(12分)
    19.(3分)(1)同“遍”,遍及 (2)击鼓 (3)第二次(每小题1分)
    20.(3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抓住“狱”“虽”“以” 等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即可。)
    21.(3分)A
    22.(3分)①政治公平,取信于民 ②精于谋略,知己知彼 ③善于观察,把握时机 ④洞察时政,进谏献言(答出以上四点中的三点即可,每点1分;采用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作答亦可。要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不得使用文中原句。)
    4.【2013年·黑龙江哈尔滨】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2)求 :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答案】
    8.(2分)(1)薄:迫近 (2)求:探求
    9.(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7.[(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5.【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
    读下面这则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扁鹊见蔡桓公x k b 1 . c o m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战国时医学家。桓侯,战国时蔡国国君。
    B.文中“火齐之所及也”一句中“齐”应该读(jì),现在写作“剂”,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通假字现象。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朗读节奏应这样划分:医之 / 好治 / 不病 / 以为功。
    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句中“走”应该是“跑”的意思,这是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现象。
    6.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蔡桓公生病却固执己见,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最终病情恶化而身亡的故事。
    B.本文揭示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病情将加重的严重警告。
    【答案】
    5.C(3分) 6.D(3分)
    6.【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
    (二)愚公移山(节选)(9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6.下列兔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7.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8.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答案】
    15.(1)水的南岸 (2)削减 (3)交换
    16.D
    17.(他们)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18.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7.【2013年·重庆B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濯清涟而不妖( )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案】
    (二)(15分)
    9.(4分)(1)沾染(污秽) (2)美丽而不端庄 (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 (4)认为(每小题1分)
    10.(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
    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2分)
    8.【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2. 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
    【答案】
    10.(1)明名、取名(2) 助词;译为“的”
    11.(1)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2)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12.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2013年·天津市】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w W w .x K b 1.c o M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
    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
    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
    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答案】
    9.A
    10.D
    11.B
    10.【2013年·浙江省台州市】
    (二)(11分)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2)长烟一空(▲)
    (3)把酒临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6.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8.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答案】
    15.(1)迫近 (2)全 (3)持、执 (4)探求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16.B 评分标准:共3分
    17.(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18.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即可,如答“不计得失”“忧国忧民”等也可。
    11.【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
    【答案】
    6.D
    7.C
    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2.【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必先苦其心志     ▲  
    (3)曾益其所不能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  
    1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  ▲  
    【答案】
    15.(4分)
    (1) 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 
    (2) 使……痛苦 
    (3) 通“增”,增加 
    (4) 脸色(表情、神情、神色) 
    16.(4分)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7.(4分)
    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13.【2013年·上海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1 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 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 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答案】
    9.口技 清朝
    10.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11.B
    14.【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
    9.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11分)
    邹忌讽齐五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徐公来,孰视之一 孰: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2) 下列加点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X|k | B| 1 . c|O |m
    A.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D.此所误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分)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
    10.阅读下列文言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7处。(3分)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答案】
    9.(11分)(1)(3分)及:赶得上,比得上;孰:仔细;刺:指责。
    (2)(2分)D
    (3)(6分)
    ①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美”“私”各1分,原因判断句式正确1分)
    ②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谤讥”“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0.(3分)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出,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错1-2扣1分,错3-4处扣2分,错5处及以上不得分)
    15.【2013年·山东省聊城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美于徐公。今齐;上书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皆美于徐公②时时而间进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案】
    5.①比。②间或、偶然。 (说明:本题2分。)
    6.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 (说明:本题2分。)
    7.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这是一种智慧。
    我更欣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劝谏。
    (说明:本题2分。)
    16.【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来孚 孚,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9.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何以战 何陋之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言语粗鄙新-课 -标- 第-一- 网
    C.患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D.下视其辙 其如土石何?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
    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庄公萌仓促迎战,乡人闭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
    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
    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11.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答案】
    8.B(孚,为人所信服)
    9.A(A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中的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B项分别为“目光短浅”, “粗俗”;C项分别为“一类人”,“联系”或“相似”;D项前一为代词,代指齐国军队,后一为句首副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10.C
    11.(3分)曹刿说(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大意1分,“徧”“从”译对1分)
    17.【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10—12题。(11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而往,暮而归

    A.
    皆以美于徐公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能谤讥于市朝
    骈死于槽枥之间
    C.
    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11.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3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案】
    10.(3分)C
    11.(3分)今/齐地/方千里(书写1分,每正确断一处1分,共3分)
    12.(5分)(2分)
    (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2)(3分)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8.【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
    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
    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3.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
    【答案】
    10.D
    11.C
    12.D
    13.(1)(2分)只能站在远处欣赏,不能以轻浮的态度走近去抚摸。
    (2)(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9.【2013年·湖北省黄石市】
    阅读《桃花源记》,按要求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x k b 1 . c o m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
    10.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来源:学#科#网]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答案】
    8.C (通“讠志”,做标记)
    9.A (A.指示代词,那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实义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D.前者副词,竟;后者
    连词,于是)
    10.B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
    11. ⑴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⑵村里人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绝境”、“焉”, 每点0.5分,共2分)
    20.【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手自笔录 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辞也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
    10.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
    9.【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
    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跟从,跟随。
    D.比得上;你。
    【备考建议】理解、记忆常考文言实词,注意课下的注解。
    10.【参考答案】(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及语句的通顺。援:引、提出。质:询问。
    【备考建议】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留、补、调、删、换。
    11.【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备考建议】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出处,再仔细对比分析。
    21.【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②陶后鲜有闻 (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答案】
    13.答案示例:①却 ②少 每空1分,共2分。
    14.答案示例:(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意思对即可,共3分。
    15.答案示例: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共3分。
    22.【2013年·北京市】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比者 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
    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的桃核,
    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②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
    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
    者 ④ 。

    【答案】
    四、文言文阅读。
    12、答案:(1)高高的 (2)靠近
    13、答案: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14、答案要点:①长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23.【2013年·安徽省】
    [三] (15分)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则素湍绿潭 素: (4)属引凄异 属
    (5)故渔者歌曰 故: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答案】
    [三] (15分)
    15.(5分)解析:(1)阙:通“缺”,中断 (2)溯:逆流而上 (3)素:白色 (4)属:连接 (5)故:所以。
    16.(4分)解析:(1)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着迅疾的风,也没有它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的趣味。
    17. (2分)
    解析:“凄”和“哀”。
    18. (4分)
    解析:山: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
    水: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


    系列资料

    相关试卷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下列句子,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5.文言文课内阅读:

    这是一份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5.文言文课内阅读,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桃花源记,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7.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

    这是一份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7.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列各题,文言文比较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