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议论文开头结尾句式模板(共六类)
展开高考语文议论文
开头结尾句式模板
一、方法
1.开门见山法
是____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一代有____,国家就有____,民族就有____。
【解析】
该模板出自《人民日报》之《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文章开篇直接切入主题,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阐释标题关键词“青春”与“奋斗”的关系,进而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拓展,引出文章论述中心。
这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也是操作性最强的开篇方式,在写社会发展与创新主题时:创新是社会发展最亮丽的底色。青年一代有创新的热情,国家就有发展的动力,民族就有进步的希望。
2.名句引用法
“____,____。”良好的____,是____的深切期盼,是____的宝贵财富,是____的重要寄托。
【解析】
该模板出自《人民日报》之《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
文段开头引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绘出美丽的乡村环境,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的同时,借此引出论点:“三农”工作要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化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俗语谚语等内容作为全文的中心或者借此引出观点。比如写民族大统一主题时:“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良好的民族氛围,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寄托。
3.整句开篇法
___的烟云,不会因___而轻易消散;___的丰碑,只会在___中熠熠生辉。
【解析】
该模板出自《人民日报》之《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历史的烟云,不会因岁月冲刷而轻易消散;精神的丰碑,只会在时间流淌中熠熠生辉。
文章巧妙运用排比句开篇点题,“历史烟云”“精神丰碑”等词汇凸显文采,整齐的句式增强文章气势,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采用高级的对偶、排比句式写法引入主题,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比如写理想与信念主题时:理想的烟云,不会因岁月冲刷而轻易消散;信念的丰碑,只会在无尽黑暗中熠熠生辉。
4.巧用问句法
___,是谁前赴后继、流血牺牲?___,是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___,是谁誓死不退、护我河山?
【解析】
该模板出自《人民日报》之《始终坚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硝烟弥漫,是谁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洪水滔滔,是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边关驻守,是谁誓死不退、护我河山?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祖国。
文段开头接连使用三个疑问句引出论述的主题人物:人民军队,重复的句式增强文章气势和情感,同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问句开篇的形式,营造出文章的新奇感,能吸引读者观看。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形式引出文章中心,比如歌颂无私奉献精神时:烈火燃烧,是谁逆行而上、勇往直前?疫情肆虐,是谁义无反顾、守护万家?他们甘将热血沃中华,他们白衣秉丹心,无私之伟大,奉献之可敬,他们无愧为时代最可爱的人。
二、句式
(一)
___怎么做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做到____,就一定能推动____不断迈上新台阶,____也必将越来越____。
【解析】
该句式出自《人民日报》之《以财税政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把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一项项落实落细,就一定能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生活的家园也必将越来越美丽宜人。”
通过论述“怎么做”,指出实现目标的前景与必然性,读起来铿锵有力,充满说服力。
可用于“勤学、发展奋斗”等主题:
1.只要我们好学深思、力学笃行,努力终会有回响。我相信,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把勤学苦读做到身体力行,就一定能推动自身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人生旅途中,你我行色匆匆奔赴下一个路标,或许彷徨,又或伤感,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永远有红日可追,山海可赴,雏鹰振翅千次,寻得长空是归处,鸣蝉蛰伏寒暑,方知夏日可歌颂,你我穿梭日夜,感悟人生意义。
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以信念、务实和理性助推改革发展,必能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开辟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新天地。
(二)
对比从____到____,____日益丰富;从____到____,____不断拓展;从 ____到____ ,____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
【解析】
该句式出自《人民日报》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十年禁渔’的万里长江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到沙土变良田的库布其沙漠,‘绿色地图’在人们身边不断拓展;从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到藏羚羊穿过铁路公路繁衍迁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这十年,一个个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故事,书写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动人篇章,展现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
“从……到”形成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突出强调突某种精神或目标的可贵。最后的总结令结果和道理更加深刻。
此段可用于“拼搏奋斗”等主题议论文:
1.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良训,到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的努力,都反复揭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踏踏实实、努力奋斗才是成功的秘诀所在。
2.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再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时代对每一代青年有不同的召唤,但不变的关键词就是“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