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元颜辉《钟馗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图》,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个“真境逼”是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的,不是自然主义里所谓逼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我最近看到故宫陈列齐白石画册里的一幅画,画一枯枝横出,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片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是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思想可以上溯至先秦道家、儒家理论,而历朝历代的文艺评论家对此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进。宗白华先生十分重视这一对范畴,并称其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更以《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等专文加以着力阐述。今就宗先生及前人之论,对“虚实之辨”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的脉络加以梳理,并对启发思考之处加以论述,以为读书之得。
首先,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一派为孔孟,一派为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而孔孟则以“充实之谓美”,并且“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虽分两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正如宗先生所说,虚和实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不可舍此取彼。这种思路在魏晋玄学中便已得到阐述,王弼等人在维持贵“无”的基本思路的同时,亦有条件地肯定了“有”的相对意义。在《老子指略》中,他谈道:“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没有具体四象作为物之主,则大道之象亦不能显现。这就引连至艺术的创作如何体现虚实结合的问题。
其次,若要讨论艺术创作如何虚实结合,则先应明确虚实何谓。具体以书画艺术而言,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中的话来说明: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实”,而“心源”则是“虚”。此说已颇明晰,然而我们仍可以切近绘画实践,在其中将“虚”与“实”的含义揭出数层。每一层次都对应于不同的创作阶段,而层层都彰显了虚实相生的必要性。
(摘编自刘子琪《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舞台上表演和传统的绘画艺术相似,善于删略背景,集中表现人物的行动姿态。
B. 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与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相通,都充满诗的意境。
C. 在现实主义的意义里,“真境逼”不是再现场景,而是留出空虚让人物去充分表现剧情。
D. 宗先生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话来说明书画艺术中“虚实何谓”的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
A. 在中国艺术理论中,“虚”和“实”是一对重要概念,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B. 依据宗先生观点,解决了“虚”“实”问题,就可以解决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C. 将“虚”和“实”作为互相依存的两面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
D. 不论是老庄还是孔孟,在当时已经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宗白华虚实观的一项是( )
A. 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内容上是写景,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B. 油画《父亲》借布满皱纹的脸、深陷的眼睛、仅剩一颗门牙的嘴,展现了父亲辛劳的一生。
C. 电影《红高粱》中色彩饱满、随风狂舞的野高粱象征着人性的舒展与释放,在耀眼的光辉中显得庄严而富有诗意。
D. 中国建筑用朱红作为屋身的主要颜色,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装饰梁架、斗拱等,体现了中国建筑用色大胆的特点。
4. 宋徽宗出题考绘画,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一幅画只画了一个老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宋徽宗拍案叫绝:“此画当取第一!”请结合材料观点分析宋徽宗为何评此画为第一。
【答案】1. B 2. B 3. D
4. ①外在的山水是实,引起人们想象的是虚,虚和实互相依存;②老和尚在山脚下挑水是实,启发欣赏者联想到藏在深山中的古寺是虚,虚实相生;③用一个老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到,所以此画当为第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都充满诗的意境”错。依据材料一第三段“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不是“都充满诗的意境”,是“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关乎古代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错,说法太绝对,依据材料二第一段“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关乎古代的绘画、书法、小说、诗词、戏曲等等艺术表现形式”,“所有”扩大了范围。
C.“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都存在”错,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二第一段“这一思想可以上溯至先秦道家、儒家理论,而历朝历代的文艺评论家对此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进”,可见并非是一直存在。
D.“将虚实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宇宙观的高度”错,张冠李戴,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宗先生将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讨论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源头”,“将虚实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宇宙观的高度”的是宗白华不是老庄和孔孟。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中国建筑用朱红作为屋身的主要颜色,并且用彩色绘画图案装饰梁架、斗拱等”只是色彩的运用,不能体现虚实关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材料二“宗先生引述此语,实则是为了说明,外在的山水是‘实’,而引起画家主观生命情调和想象的是‘虚’”可知,按照虚实相生的理论,中国绘画中外在的山水为实,引起人们想象的是虚,虚和实互相依存。
在本画中,画中的山、水以及在山脚下挑水的老和尚是实,启发欣赏者联想到藏在深山中的古寺是虚,虚实相生。
画中不见寺庙,只有老和尚,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这样就可以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独到,恰中命题,堪称绝妙,所以此画当为第一。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姑妈的书
[俄]安德烈·马卡罗夫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科利亚的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这不难理解,不管是电视,还是互联网,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没有,只有带着一个圆圆的小喇叭的收音机。
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 面对姑妈留下的书籍,科利亚坐在旁边,“像个孩子似的”,其原因由下文妻子的话揭示出来: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看懂带图的书籍。
C.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文化,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D. 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体现了妻子的追求倾向。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很成功,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了科利亚和他妻子的不同形象特点,科里亚的人物形象更复杂多面。
B. 小说具有反讽意味,妻子为了尽快出售她看不上眼的书籍,却把它们标榜为“传世经典”,五大书橱的书只换来一只小转角沙发。
C. 小说中多次提到电视,是为了把“影像化”生活与“文字化”生活做对立,彰显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的矛盾冲突。
D. 小说中的“姑妈”起到线索的作用。姑妈过世前家里除了几个大书橱没有像样的家具,这与科利亚一家搬进来后形成鲜明对比。
7. “姑妈的书”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8. 请阅读下面关于圆形人物的论述,据此标准,判断“科利亚”是否为圆形人物,并阐明理由。
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如果它从不让我们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假使它让我们感到了意外却并不令人信服,它就是扁的想冒充圆的。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答案】5. B 6. D
7. ①情节方面,“姑妈的书”是小说的线索,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姑妈书的问题展开故事。
②人物刻画方面,题目点明“姑妈”,与主人公科利亚(也包括妻子和孩子)形成对比,刻画出人物对书籍的漠视。
③主题方面,通过这批书从继承到辗转各屋一直到最后被卖掉的命运,揭示出没文化的人对文化戕害的主题。
8. 是圆形人物,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
①感到意外:科利亚向往文化,但是在妻子孩子的影响下,步步退让,最终不再想什么文化。
②令人信服:妻子对生活物质化的追求,把科利亚对文化的追求挤压的日渐逼仄;科利亚对文化的认识和追求只是虚有其表,附庸风雅;科利亚对书本的知识认知程度浅陋粗鄙,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书本的文化价值。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看懂带图的书籍”错误。由“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可知,“像个孩子似的”,更直观地说明他对“文化气息”“书香门第”的向往。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中的‘姑妈’起到线索的作用”错误。“姑妈的书”是小说的线索,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姑妈书的问题展开故事情节。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能力。
标题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旨、读者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情节方面,“姑妈的书”是小说的线索,科利亚从姑妈那里继承了这批书,为了放电视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为了放床,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科利亚又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最终科利亚的妻子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这些书的问题,展开整个关于文化的故事。
人物刻画方面,“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可见姑妈虽然清贫,但是却有这么多的书,说明姑妈爱书,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题目点明“姑妈”,目的是与主人公科利亚(也包括妻子和孩子)形成对比,科利亚一家为了摆放家具而将姑妈的书不断搬移,最后将书卖掉,刻画出人物对书籍的漠视。
主题方面,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可见在他们的心中,书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这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人不爱读书、排斥读书、没有文化的现象。通过展示这批书从继承到辗转各屋一直到最后被卖掉的命运,揭示出没文化人对文化的戕害的深刻社会主题。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由材料“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可知,科利亚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所以他是圆形人物。
由“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可知,科利亚想让自己的家里也有藏书,也有文化气息,像个书香门第,表现科利亚向往文化。科利亚家中添置了不少家具,却没有地方放置书柜,在妻子孩子的影响下,步步退让,最终把继承的书全部卖掉,不再想什么文化了,这让人感到意外。
科利亚从姑妈那里继承了这批书,为了放电视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为了放床,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科利亚又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最终科利亚的妻子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妻子对生活物质化的追求,把科利亚对文化的追求挤压的日渐逼仄。从妻子调侃“没有带图的”可知,科利亚平时可能只看一些图画书或书中的插图。科利亚拿着诗集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以前上学时学过的一些零碎的片段。可见科利亚对文化的认识和追求只是虚有其表,附庸风雅;从科利亚对床底下放着的三本书的理解可知,科利亚对书本的知识认知程度浅陋粗鄙,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书本的文化价值,这些又令人信服。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9.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B.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妫姓田氏,名文,因而在赵王面前,他自称“文”。“氏”用以“别婚姻”;“姓”是“氏”的分支,用以“别贵贱”。
C. 寡人,指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王、诸侯常如此谦称自己,在文中是魏王自称。
D.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文中的“百乘”即一百辆兵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B.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 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答应魏王的请求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D. 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
13.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请结合文本,用这句话分析甲文秦穆公退兵和乙文赵王出兵的原因。
【答案】9. C 10. B 11. B
12. (1)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2)秦国准备攻打魏国,您为我出谋划策,该怎么办?
13. 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因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
甲文中,烛之武却告诉秦穆公,灭郑的话,得到好处的是晋,秦国不但很难得到好处,而且还会强晋而弱己;如果不灭郑的话,两国友好,郑做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便能得到好处。所以秦穆公选择退兵,背弃晋国。
乙文中,孟尝君告诉赵王,魏国灭亡,赵国则直接和强秦为邻,也将年年有战乱、死亡。所以赵王选择出兵救魏。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啊。
“歃盟于秦”是状语后置句,应断到“秦”后,排除AD。
“所以”解释为“用来………的”,是一个词组,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氏’用以‘别婚姻’;‘姓’是‘氏’的分支,用以‘别贵贱’”错误。商周以前,姓与氏区分明显,“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可见是秦对晋有恩惠,晋答应给秦焦、瑕二邑。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厌”,通“餍”,满足;第一个“封”,使……成为边境;“肆”,扩张;“阙”,使……亏损;“焉”,兼词,“于何”,从哪里、到哪里。
(2)“且”,准备、将要;“子”,您;“谋”,谋划;“奈何”,怎么办。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的意思是: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晋两国都是强国,灭郑是奔利而去的。可是烛之武却告诉秦穆公:灭郑的话,得到好处的是晋,秦国很难得到好处;如果不灭郑的话,两国友好,郑做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便能得到好处。再者,秦晋两国都强,但攻郑后,晋国更强,而秦无多大好处变强,所以晋国的强大后对秦国是一种威胁。所以秦穆公选择退兵,背弃晋国。
“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孟尝君告诉赵王:魏国在西边成了赵国的屏障,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所以赵王选择出兵救魏。
参考译文:
甲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乙
秦国准备攻打魏国,魏王听说以后,晚上会见了相国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准备攻打魏国,您为我出谋划策,该怎么办?”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国家可以保全。”魏王说:“我希望您为我走一趟。”并郑重地为他准备好一百辆战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借兵来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孟尝君说:“敢来向大王借兵的,是忠于大王的人啊。”赵王说:“可以听听你的道理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魏军并不比赵军弱。可是赵国年年太平无事,百姓也不见年年死亡;相反魏国年年战乱,百姓年年有死亡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在西边成了赵国的屏障。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啊。”赵王答应借兵,于是为魏国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题沙溪宝锡院①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②乐,终日焚香坐结跏③。
【注】①本诗是一首寄题诗,所谓“寄题”,即诗人并没有亲到寺院,而是从异地写诗题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吉州。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十分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还曾写诗向“北人”夸赞自己的家乡。
B. 第二联充分调动视觉、嗅觉等感官来展现秋日美景;枫叶随风飘落,稻花随风飘香。
C. “酿酒烹鸡留醉客”一句表现了当地民风淳朴,与陆游“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相近。
D. 诗人着一“遍”字,形象地再现了当地家家户户织苎的景象,表现出了百姓勤劳的品质。
15. 有人在阅读本诗后,对尾联为什么会出现“野僧”而感到疑惑,请你结合全诗,为其解惑。
【答案】14. B 15. ①从写作意图上看,诗人在尾联肯定宝锡院僧人的修行,符合寄题诗的特点;
②从诗歌结构上看,诗人在尾联提及“野僧”,与标题中的“宝锡院”形成照应;
③从写作内容上看,“野僧”在家乡修行得道,是“物物佳”的具体体现(或侧面反应出沙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调动视觉、嗅觉等感官”“枫叶随风飘落,稻花随风飘香”错误,“秋风吹稻花”应是视觉而不是嗅觉;“换枫叶”是指枫叶的颜色变换而不是随风飘落。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结构和内容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寄题诗,题目是“寄题沙溪宝锡院”,所谓“寄题”,即诗人并没有亲到寺院,而是从异地写诗题赠。在赞颂寺院、僧人的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为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从写作意图上看,诗人在尾联肯定宝锡院僧人的修行,符合寄题诗的特点。
尾联中的“野僧”指的是山野的僧人,而标题“寄题沙溪宝锡院”也有“宝锡院”,可见在诗歌结构上,尾联与标题形成呼应。
尾联“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转为写僧人。“无生乐”,指佛家对生死的认识。“坐结跏”,指佛者诵经时的坐法。尾联两句,写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这两句诗,既是照应前四句所造之景,溪山秀美之处乃佛家理想的清净地方;又是前四句的反跌,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自甘整日念佛诵经。从写作内容上看,“野僧”在家乡修行得道,是“物物佳”的具体体现(或侧面反应出沙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 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 ⑤. 孤光自照 ⑥. 肝肺皆冰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礼、流、衰、凝、孤。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几个内涵丰盈的四季中的大节,人们在每个对应的时日里,男女老少就要到效野祭天、祭地、祭日和祭月。那时祭月节定在秋分,不过这一天不一定都有圆月朗朗。而祭月看不到最好的月亮,岂不( )?后来,才将中秋提升上来做了祭月节。
到了秋分,就不打雷了,小虫子开始思谋如何钻进泥土,筑自己冬眠的窝。北地的冷,从天空某一角里探出头笑了。床上凉席早已抽去,换上薄被。这一天,有人继续做竖蛋试验,和半年前春分时玩的一样:拿一个鸡蛋,( )地在采子上把它竖起来。大家嘻嘻哈哈,你也来试我也来试。
单晚稻已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左一锄,右一锄,两锄刚好是畦子的宽度。新翻的泥土潮润黝黑,像浸了油,弥漫着一股特有的芳香。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时节加紧忙……茬茬相接的农事,被节气打磨得无比匀净清爽,就像这一条条称心贴意的畦子一样。
这以后,都是一连串晴空万里的日子,要不怎叫( )呢?拾头看看气象阔大的天空,白云悠悠飘浮,不时飞过成群结队的鸟儿,俯冲向你,然后优雅地转身高扬而去。天黑了,月隐星淡,周遭虫子清唱( ),越发地送来清凉。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中不足 聚精会神 秋高气爽 接连不断
B. 大煞风景 聚精会神 烈日当空 此起彼伏
C. 大煞风景 屏气凝神 秋高气爽 此起彼伏
D. 美中不足 屏气凝神 烈日当空 接连不断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四季中的几个内涵丰盈的大节,在每个对应的时日里,男女老少就要到郊野祭天、祭地、祭日和祭月。
B.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几个四季中的内涵丰盈的大节,在每个对应的时日里,人们就要到郊野祭日、祭地、祭月和祭天。
C.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四季中的几个内涵丰盈的大节,人们在每个对应的时日里,就要到郊野祭天、祭地、祭日和祭月。
D.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四季中的几个内涵丰盈的大节,在每个对应的时日里,男女老少就要到郊野祭日、祭地、祭月和祭天。
19.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案】17. C 18. D
19. ①比拟(或拟人),“打磨”一词,将节气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作用,对农人生活节奏的重要影响。
②比喻,将“茬茬相接的农事”喻为“一条条称心贴意的畦子”,化抽象为形象,形象地写出了农事在节气指导下显得十分有规划,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而有规律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大煞风景:意为大大破坏了美好的景致,比喻使人扫兴。语境是祭月看不到最好的月亮,是让人扫兴的,故选“大煞风景”。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屏气凝神:抑制呼吸,聚精会神。要把鸡蛋竖在桌子上,“屏气凝神”更符合语境。
烈日当空:比喻天气炎热。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该处语境褒义的感情色彩明显,是形容秋日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宜人,不是为了强调天气热。应选“秋高气爽”。
接连不断:一个接一个。此起彼伏:同样有连续不断之义,但侧重强调“这里起来,那里落下”。修饰夜里“虫子清唱”,“此起彼伏”更符合语境。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
①语序不当,多重定语顺序一般为表领属性+表时间、处所+表数量+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四季中” 为表领属定语,应放最前面。“几个”为表数量定语,放在中间。“内涵丰盈” 为形容词定语,应放最后。
②中途易辙,“ 人们”作为主语,未有相应谓语与之搭配,句子尚未完整,即有第二个主语“男女老少”出现,可删掉“人们”。
③不合逻辑,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相对应的几次活动应为祭日、祭地、祭月和祭天,注意后面“那时祭月节定在秋分”一句提供的信息。
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D。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①比拟(或拟人)
“茬茬相接的农事,被节气打磨得无比匀净清爽”中,“打磨”赋予了节气人的情态,好似在“节气”的精心指导和照顾下,庄稼有序生长。生动地写出了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作用,对农人生活节奏的重要影响。
②比喻
“茬茬相接的农事……就像这一条条称心贴意的畦子一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茬茬相接的农事”喻为“一条条称心贴意的畦子”,以“畦子”整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事在节气指导下显得十分有规划,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而有规律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被发掘,除了出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残破的榫卯木结构外,我们很少在其他遗址上出现类似的榫卯技术。这使一些人怀疑那是一个孤例,而鸡叫城遗址出土的这些榫卯结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榫卯技术。什么是榫卯技术呢?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种技术无需一颗铁钉,更不用胶水,就可以使凹凸部分浑然一体。中国人掌握榫卯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7000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榫卯技术,这里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结构。
20. 与文中: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B.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C. 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D.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21. 结合材料,为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下一个合适的定义。要求:不超过55个字。
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是:
【答案】20. A 21. 一种在建筑中使用的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标点符号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
C.表示引用。
D.表示强调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的格式是“种差+邻近属概念”。
“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中的“技术”,是邻近属概念。“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本质属性,第二段“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国人有一项技术是……那就是……”,可见这项技术是“在建筑中使用”的;“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的技术一榫卯技术”“这是一种用特定结构形式实现木与木相连接的技术,其中凸出部分为‘榫’,又叫‘榫头’,凹进部分为‘卯’,也叫‘卯眼’”,这段话说明“榫卯技术”的程序和内容,是种差,由此概括出“通过凸出的榫和凹进的卯两个部位将两个分离的木质物件紧密咬合”。
综合以上内容,选用判断句式,按照下定义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得出答案。注意字数的限制。
四、整本书阅读(6分)
22. 《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A 暹罗 B. 茜香 C. 海西福朗思牙 D. 波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A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凤姐道:“那是暹罗进贡来的,我尝着也没什么趣儿,还不如我每日吃的呢。” 清代暹罗是中国重要的属国之一,每三年向清廷进贡一次,主要贡品种类有香料、织品、动物等。这些暹罗贡品不仅在清代档案和笔记史料有详细记载。可见,暹罗不是虚拟的。
B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是茜香国女国王进贡来的,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给我系着。”“茜香”,《红楼梦》作者虚拟的国名。
C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描写宝玉等人与小戏子芳官调笑取诨号,宝玉见人人取笑,恐作践了他,忙又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纳’。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纳’可好?”宝玉说的“海西”泛指西方国家,“福朗思牙”则是确指法国,这一点红学界早已有人研究,应无异议。
D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著中,宝玉与宝琴生日,凤姐的贺礼是一个宫制四面和合荷包,里面装一个金寿星,一件波斯国所制玩器。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译音,不是虚拟的。
故选B。
23.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成立了海棠诗社,要求诗社里面的人都要取个雅号,诗社社长李纨号“________”,“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 稻香老农 ②. 探春 ③. 潇湘妃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情节、内容的能力。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中,由“李纨道:‘极是。何不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倒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可知,李纨别号“稻香老农”。
由“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这芭蕉,就称“蕉下客”罢。’”可知,探春的别号是“蕉下客”。
由“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可知,林黛玉的别号是“潇湘妃子”。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费孝通《乡土中国》)
踏进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感慨颇多。比如这“规矩”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当代某些青年认为,法治社会里讲“规矩”已无必要,奉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信条即可。你的看法呢?请以“青年与规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树立规矩意识,争做时代青年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千里之行,始于合规。什么是合规,简而言之,就是合乎规矩。合规是一张网,兜住我们工作中的陋习;合规是一盏指示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合规是一丝丝雨露,滋润我们心中“爱岗敬业”的幼苗;合规是一张云帆,让我们乘风破浪直济沧海。合规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的方面来看,关乎群众利益,紧系国计民生,小的方面来说,合规只是关乎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没有合规,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一团糟,我们的社会秩序将会失衡,所以,欲行千里,始于合规。
为什么说,规矩不可或缺?因为规矩是个人立身的基础,社会和谐的保证。人不以规矩则废。古往今来,凡举大事而能成者,无一不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典范。曾国藩之所以能以其中人之资,成长为一代大儒,在晚清时期力挽狂澜,名垂青史,靠的就是始终以儒学经典约束自己,修身养性,自我砥砺。
要网购,我首先想到京东,因为“不卖假货”是他们的规矩;大病手术,人们会去正规医院,因为“生命至上”是他们的规矩;买特产,会去老字号,因为“精工细作”是他们的规矩;遇到问题,都希望请教专家,因为“用心服务,确保效果”是他们的规矩……规矩,让个人更受信赖;让团队更易发展。
地铁站内,人群摩肩接踵,密不透风,却人人排队,秩序井然,因为大家恪守着“先下后上,先来后到”的规矩;各大景区,不再有骗客宰客、天价收费的行为人们,因为人们秉持着“真诚经商、童叟无欺”的规矩;疫情期间没有一地哄抬物价,抢购商品,因为人人坚守着“诚信做人、共度难关”的规矩……规矩,让社会井然有序。
拥挤的地铁公交上,总会有人为老人小孩让座;敬老院、福利院中,总有人群自发慰问,自愿服务;失学儿童,弱势群体,总有企业爱心援助,无偿支持;疫情期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此种种,皆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共克时艰”等规矩早已深入人心……规矩,让人间爱心洋溢。
规矩是山,它破壳于地壳有违常规的震荡,屹立于千百年来的疾风之中,它睿智,它慈祥;规矩是海,它在没有风浪的日常平静清朗,却也会因为一颗石子的打扰,涟漪漾漾;规矩是月光,它虽是灿烂的太阳折射后的光斑,却能成为黑暗中的人们赖以指引的明亮。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当加强自我约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规矩的一段论述。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的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也就是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规矩,与契约无关。
从写作任务来看,新的历史时期回望“乡土的中国”,当代某些青年人认为法治社会讲“规矩”无必要,守法即可。并由此引出“青年与规矩”的话题。写作时主要围绕青年人究竟需不需要守规矩进行论述。
规矩虽然不同于法律,但并不是说可以无视规矩,因为规矩是一种刻在中人骨子里的道德准则,它可以起着像法律一样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因此说青年人不能只守法而不讲规矩。写作的主体中,可以对为什么青年人要讲规矩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青年人所处的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重视契约精神,并且我们当今社会带有乡土社会的痕迹,并且一些乡土规矩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基因。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法律难以面面俱到,复杂的社会往往需要规矩对人加以约束,否则就可能钻法律的空子,因为法律毕竟有自己无法关注到的细节,需要“规矩”作为补充,而日常交往往往是情理法,规矩能让社会有力度也有温度。分析时重点分析“青年、法律、规矩”的关系。
写作的时候可以安排成“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
引:“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规矩”是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准则,它在法律之外,但又起着像法律一样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守法,更要讲规矩。
议:规矩不同于法,法,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依靠国家权力从外限制人们的言行;规矩,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产物,依靠传统的教化和克己修身从内约束人的言行。当代青年,生活在重视契约的现代社会,身上又有着乡土社会之印痕,而且,一些乡土规矩,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行为基因,所以,当代青年,要守法,更要讲规矩。
联: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展开,或者将这三者合并展开。
(1)抓住中心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更要讲什么(哪些)规矩?从而实现对中心论点的分解。
(2)抓住中心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为什么更要讲规矩?从而实现对中心论点的分解。
(3)抓住中心论点核心关键词追问:当代青年,要守法,怎么讲规矩?
结:当代青年,若能既守法,又讲规矩,必定会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所讲的西洋人口中流传的那种“中国神话故事”续写得更多更好。
立意:
1.行止有矩,行稳致远。
2.青年当心有规行有矩。
3.良俗公序,青年不逾.
4.法律之外有规矩 青年应当身力行。
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
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市学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整本书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