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后测评
展开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2.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
2.结合西气东输的实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西气东输对区域的影响,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前提
实现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是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资源调配除了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5.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即学即练1】自2017年12月13日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加速建设,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预计2020年正式通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题。
该工程主要有利于( )
A.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B.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D.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
【答案】C
【分析】图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运营会加大俄罗斯天然气开采量,建设过程中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破坏,因此不会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A错误;该天然气管道工程输送的是产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因此不会是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错误;图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运营把大量天然气能源输送至我国东部,因此能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C正确;东部由于能源紧张,加上产业优化,大量高耗能企业向外转移,天然气能源的输入主要用于满足其它产业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不会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D错误。故选C。
【即学即练2】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小题。
2.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3.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答案】2.D 3.B
【分析】2.由图可以看出,北方耕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北方多于南方,水资源比重小,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欠佳,AC错误;北方人口比重比南方少,因此我国的人口重心在南方,B错误;北方人均耕地64.1/45.3=1.42,南方人均耕地35.9/54.7=0.66,不到北方的1/2,D正确。故选D。
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南方地区纬度低,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时间长,北方地区纬度高,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时间短,这是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B正确;河流湖泊数量、植被覆盖率差异与水资源总量关系小,AC错误;南方气温高,年蒸发总量大,水资源应该少,D错误。故选B。
知识点0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西部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资源状况
丰富
能源相对贫乏
消费状况
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20世纪80 年代,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即学即练3】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工程I、Ⅱ分别是( )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5.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B 5.A
【分析】4.工程I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C错误,据工程I走向可知其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Ⅱ大致沿长江沿线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故工程Ⅱ是西电东送工程,B正确,D错误。故选B。
5.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 ① 正确;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②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误。长江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④错误。故选A。
【即学即练4】下图为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陕京四线所经过的地形区包括( )
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③山东丘陵④内蒙古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陕京四线建设的主要意义是( )
A.可以改善北京大气质量 B.把北京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C.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D.增加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压力
【答案】6.C 7.A
【分析】6.陕京四线起自陕西靖边,途经陕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四地,终至顺义区高丽营镇,因此所经过的地形区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没有经过山东丘陵,①②④正确,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陕京四线可满足北京市不断增长的用气需求,减少燃煤取暖情况,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北京大气质量,A正确;北京是天然气的输入地,不是输出地,北京也缺乏天然气资源,因此不能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B错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是陕京四线天然气跨区域调配的主要意义,影响较弱,C错误;天然气资源输入北京,可以减小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压力,D错误。故选A。
知识点0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出区、调人区及沿线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深远。
区 域
具体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西气东输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大量投资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即学即练5】(202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期末)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亚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9.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答案】8.D 9.C
【分析】8.干线没有经过我国第一阶梯,也就是青藏高原地区,A选项错误;干线没有经过阴山,阴山在中卫以北地区,呈东西走向,B选项错误;干线没有经过寒带地区,因为我国没有处于寒带的地区,C选项错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故D正确。故选D。
9.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的影响。二线工程是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运输油气,不会加快新疆的天然气开采,A选项错误;滑坡、泥石流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多发,不是该工程的主要显著影响,B选项错误;缓解我国珠三角能源短缺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天然气的使用越来越广,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正确;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对于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较弱,D选项错误。故选C。
【即学即练6】(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二期中)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0.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丰富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1.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C 11.B
【分析】10.该输油管线途径郑州,并配备油库,说明郑州有市场需求,因此油库扩建,主要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C正确。油库扩建与劳动力丰富无关,A错误。交通便捷不是其扩建的主要原因,B错误。无法体现运营成本低的高低,D错误。故选C。
11.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解决资源生产地与消费地不一致的问题,实现西部资源分布区与东部资源消费区的有效对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我国石油安全,①④正确。管道运输石油安全性强、连续性强,运量大,②正确。该输油管线可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③错误。故选B。
能力拓展
考法0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典例1】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与2003年相比,2013年( )
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②供水总量增大③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④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③降低用水成本④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2.B 13.D
【分析】12.由图可知,与2003年相比,2013年工农业用水减少,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再生水增多,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①正确;经计算可知,与2003年相比,2013年供水总量减少,②错误;与2003年相比,2013年工农业用水减少,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增加,说明用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③正确;由图可知,环境用水增幅最大,④错误;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南水北调的实施,缓解了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利于该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不能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①正确,②错误;南水北调的实施,对降低用水成本作用不大,③错误;南水北调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该地地下水的开采,④正确;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考法02 我国其他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一)南水北调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水多而有余,北方水少而不足;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巨大而水资源十分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南水北调工程可有效地缓解北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工程线路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和西线方案。
调水路线
西 线
中 线
东 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中游丹江口
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
扬州至江阴段
供水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
京津、华北平原
中西部及沿线湖北、
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
调水量较小、水质量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
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
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二)西电东送
概况
线路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南盘江、北盘江、江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典例2】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西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到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2020年7月15日,该工程启动送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项目在青海、甘肃两省建设时,最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自然条件是( )
A.淡水资源短缺 B.光照强烈 C.扬沙天气较多 D.土质疏松
15.借助“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的东风,青海省可充分开发( )
①煤炭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 )
A.推动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与联合外送 B.推动河南及华东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C.推动青陇秦豫等沿线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 D.推动河南大力引进炼铝等动力导向型工业
【答案】14.C 15.C 16.A
【分析】14.青海、甘肃两省位于我国青藏和西北地区,两省自然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四个选项对比来看,最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自然条件是两省风力大,扬沙天气多,C正确。A、B、D与题不符,排除。故选C。
15.青海省煤炭储量虽然较大,但该省生态环境脆弱,相比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适宜大力开发煤炭资源,①排除;青海省海拔高,风力大,适宜发展风力发电,且该地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光伏发电,②③当选;青海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岩浆活动弱,地热能资源不丰富,④排除。故选C。
16.该工程可以促进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并通过该直流工程联合外送,故A正确;该工程可以有效推动河南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但不能推动华东地区节能减排,排除B;青海、甘肃等地处于黄河上游地区,可开发水能,但陕西省以开发煤电资源为主,排除C;河南大力引进炼铝等能源导向型工业会过度消耗电力资源,加剧电能短缺,排除D。故选A。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1·云南丽江·高二期末)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节约用水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生态环境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分析】南水北调是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缓解用水紧张应注意“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的同时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①正确;南水北调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过度灌溉可能导致北方灌区的土地盐碱化,防治水污染;开发深层地下水可能加重北方地下水枯竭,导致地面下沉,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故选:B。
2.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资源分布地区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答案】A
【分析】资源分布地区不均衡,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需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A正确;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是因为人口数量多,资源少导致的,资源调配工程无法解决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B错误;环境恶化,需要治理环境,而不是资源调配,C错误;资源科学利用不够,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D错误。故选A。
3.我国许多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下列工程中,能直接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 )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希望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分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都是跨区域调配资源工程,而希望工程是一项教育公益工程。故本题A项正确。
4.(2021·陕西·靖边县第三中学高二月考)下图是某区域能源调配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 )
A.火电 B.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
C.水电 D.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
【答案】D
【分析】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5.甲市是上海的煤炭来源地之一。下图示意2013年9月25日建成运营的M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图完成下题。
M工程对上海市的影响主要有( )
①增加就业压力 ②缓解能源紧张 ③改善大气质量 ④降低用电成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分析】题意表明,M工程为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该工程为上海输送大量能源,能够缓解上海市的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有可能缓解就业压力,因此①错误,②正确;M工程为上海输送的电力为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不会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物,因此能源改善大气质量,③正确;M工程对降低用电成本作用不大,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自2017年12月13日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加速建设,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预计2020年正式通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题。
该工程主要有利于( )
A.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B.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D.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
【答案】C
【分析】图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运营会加大俄罗斯天然气开采量,建设过程中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破坏,因此不会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A错误;该天然气管道工程输送的是产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因此不会是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错误;图示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运营把大量天然气能源输送至我国东部,因此能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C正确;东部由于能源紧张,加上产业优化,大量高耗能企业向外转移,天然气能源的输入主要用于满足其它产业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不会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D错误。故选C。
7.下图示意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据此完成“北水南调”工程容易引发加州南部灌溉农业区( )
A.土壤污染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沙漠化
【答案】B
【分析】加州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北水南调”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但若不合理灌溉,再加上强烈的蒸发,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B正确;灌溉农业区种植农作物,植被覆盖率较高,灌溉不会直接导致土地沙漠化和土壤污染,AD错误;灌溉农业区,通常地势较平坦,仅仅灌溉不易造成水土流失,C错误。故选B。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资源全面短缺②水能资源极为贫乏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④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9.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答案】8.A 9.B
【分析】8.我国水资源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并不是全面短缺,排除①。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西南地区,排除②。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③正确。我国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④正确。故选A。
9.南水北调工程北方的线路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排除A。东线方案主要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全部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B正确。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水系上游向黄河上游调水,而西气东输从新疆送往上海、浙江、广东地区,线路差距大,排除C。南水北调只能缓解我国缺水问题,排除D。故选B。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
C.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 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1.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
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
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供应资源日益短缺的东部地区
【答案】10.D 11.A 12.A
【分析】10.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西多东少,所以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且东部地区能源缺乏,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改善环境和经济结构、发展油气工业不是主要目的,ABC错误。
11.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资金、技术,且对能源需求较小,这些都制约了其天然气资源的开发,①②③正确,选择A项。技术条件可以克服自然障碍,输气管道问题不是主要的限制条件,④错误。⑤为自然因素,与题目不符。
12.实施了西气东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但对于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仍需要加大开发力度才行,A说法错误,选择A。
目前,四川是国内上游油气勘探最热点地区,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经在四川地区展开勘探开发竞赛,而主战场就是地下5000米深的天然气储气层。这个地区存在大量的中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有着产生、储集和封闭油气的良好条件。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为2500亿~3000亿立方米,2010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并投入商业化运行,成为四川省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新契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川气东送”被称为国内在建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有关该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
A.横跨中部、东部八省市,地势起伏巨大
B.因数次穿越长江,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
C.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
D.沿线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程拆迁量大
14.西气东输管线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工程又向上海供气,其建设意义为( )
①保障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②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③增加上海港对外出口天然气的能力④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3.C 14.D
【分析】13.川气东送工程从四川省开始,而四川省属于西部省份,A错误;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好,不会因为穿越长江而导致连续性变差,B错误;湖北省的西部和重庆东部有山地,因此工程量较大,C正确;川气东送工程沿线城市众多,但管道大部分不会经过城市,D错误;故选C。
14.川气东送工程保障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稳定,①正确;输送的天然气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②正确;供应输送天然气到上海的目的并不是出口,而是解决上海的能源紧张问题,上海不会对外出口天然气,③错误;输气管道沿线,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D。
(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期中)四川盆地东部有知名的华蓥山复式背斜构造,我国某资源东输工程起于此构造带。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工程沿途经过( )
A.川、甘、陕、豫、皖、苏、沪 B.川、渝、贵、豫、浙、苏、沪
C.川、渝、鄂、皖、浙、苏、沪 D.沪、浙、皖、湘、赣、鄂、川
16.该工程输送的资源可能是( )
A.天然气 B.淡水 C.煤炭 D.木材
【答案】15.C 16.A
【分析】15.由图可知该工程起始于四川,后依次穿过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C正确。
16.四川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且该工程起于背斜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气构造,A正确。淡水、木材资源可以通过长江运输,不需要专门的线路,BD错误。我国煤炭资源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为山西省,C错误。故本题选A。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积调水量突破300亿立方米,使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受益。回答下面小题。
17.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18.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海河、黄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地势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答案】17.A 18.D
【分析】17.跨流域调水是把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调到短缺的地区,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兴修水库可以在降水多的季节将水储蓄起来,降水少的季节再释放蓄水,供生产生活利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A项正确,D项错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两项。所以本题选A。
18.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弥补西北、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长期困扰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D项正确;南水北调工程有可能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但最主要目的不是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A错;连通长江、淮河、海河、黄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不是调水目的,B错;南水北调工程,没有发电的功能,C错。所以本题选D。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 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 D.“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
20.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 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
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 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
【答案】19.C 20.B
【分析】19.云、贵、川、渝等省市有少量的优质煤炭,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所以需要从北方大量购买优质煤,A错,C正确。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能满足本地区需要,排除B。“一带一路”亚欧通道主要是产品的出口,排除D。故选C。
20.新疆将北疆的普通煤炭供给给南疆,再将南疆的优质煤炭供给给西南地区,以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B正确。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煤炭总的量影响很小,排除A。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两个措施都不能根本实质上满足西南的需求,排除C、D。故选B
下图为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若该自然资源为天然气,则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2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答案】21.C 22.D
【分析】21.我国天然气主要存于西南、西北、青藏地区,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很大。东北地区因天气寒冷需求量大,排除A。华北地区天然气储量小,排除B。东南地区需求量大但储量小,C正确。西北地区储量大但需求量小,排除D。故选C
22.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从储量大但需求量小的地区调往需求量大但储量小的区域,所以应该由②→③,故选D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24.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
A.绿洲农业 B.粗放畜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基塘农业
25.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冻土广布 B.水源短缺 C.光照不足 D.热量不足
【答案】23.C 24.B 25.D
【分析】23.从图中得知西线工程建设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最大困难是修输水干渠需要穿越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工程量大,故A错误;但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故C正确;跟东、中线相比,水量小,经济较落后,故B、D错误,所以选C。
24.图示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类型为粗放畜牧业,B正确;绿洲农业分布在西北干旱区,A错误;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充足的地区,C错误;基塘农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D错误。所以选B。
25.图示地区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D正确。冻土广布是青藏高原农业发展的的影响因素但也与其热量不足相关,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错误。青藏高原上水源、光照充足,B、C错误。所以选D。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缓解了黄淮海平原的缺水状况。下图为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走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可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C.工程线路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
D.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
2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③库区泥沙淤积加重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26.B 27.D
【分析】26.由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提水输送到京津地区;据图可知,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D正确。总干渠基本经过200米以下区域,即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C正确。该工程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正确。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是提高泄洪能力,与该工程无关,B错误。依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27.由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盐碱化是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引起,①错误,AC错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增大调蓄功能,可减轻下游的的洪涝灾害,④错误,B错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数量增大,②正确;由于入库水量增大,携带泥沙增加,库区泥沙淤积加重,③正确;工程建设破坏当地环境,环境压力加大,⑤正确,D正确。故选D。
读下面“某国地势相似,地域相连的X、Y两地区之简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简况
X地区
Y地区
自然
条件
气候夏热有雨,冬暖干燥,积温5500℃,年降水量460mm.河流少,流量不大,冬季时有断流。地形低平,土壤较肥,煤铁资源丰富。
气候夏热有雨,冬冷干燥,积温4000℃,年降水量1400mm。地处大河中下游,地形以平原和低丘为主,多酸性土壤。河流流量极为丰富,并有大量河水入海。
人文
发展
小麦、棉花种植面积大,一年可两熟。工业发展早,基础好,以重工业为主。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农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某些资源的突出不足而遇到较大困难。
种植业、林业、渔业部分齐全,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工业发展晚,基础弱,以轻工业为主。城市密度较低,多沿河分布。
28.关于X、Y两地区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Y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X地优越
B.从气候条件看,X地可旱地,Y地可水田
C.从发展趋势看,X地工业发展速度比Y地快
D.城镇化速度X地要高于Y地
29.为使X、Y两地资源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以解决X地区持续发展所遇的突出困难,应实施从Y地到X地的区间工程是( )
A.跨流域调水 B.粮食调运 C.人才输出 D.电能输送
【答案】28.B 29.A
【分析】28.由表中信息可知,Y地区地形、土壤和积温等条件都不如X地区,A项错误;结合表中信息可知,X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小麦、棉花种植面积大,所以农业类型 应多为旱地,Y地区年降水量大,且地处大河中下游,农业用水方便,可以发展水田农业,B项正确;根据表中信息可知,X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资源不足而受限,所以工业发展速度慢,C项错误;表中信息表明,X地区城市众多,Y地区城市密度较低,可得X地城镇化水平高于Y地,城市化水平高不代表城市化速度快,不能说明X地的城镇化速度高于Y地,D项错误。故选B。
29.由X、Y两地区简况表可知:X地区河流少、流量不大,但耕地面积大,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因此该区域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会抑制农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Y地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400mm,且地处大河中下游,城市密度较低,需水量较小,因此可以将Y地富余的水资源调往X地以缓解其水资源短缺问题,A正确;X地区小麦棉花种植面积大,粮食短缺问题不突出,B错误;从材料中可看出,X地区工业基础更好,Y地区工业发展晚,基础薄弱,所以Y地区人才资源不占优势,C错误;Y地区地处大河中下游,水能资源缺乏,从材料中也不能看出Y地区电能丰富,不适合电能输送,D错误。故选A。
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下表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2011
70.4
17.7
4.5
6.0
30.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
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D.经过的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
31.下列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C.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
D.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30.B 31.D
【分析】30.该线路经过的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应减少管线长度,尽量避免穿越林地、大型河流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地段,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尽量减少对地面的扰动,自然条件是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城市分布,B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工程建设影响岩体土层稳定性,加之线路沿线降水集中,修建时可能导致水土流失问题,A选项不符合题意;工程建设可有效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由图可知,2000年之后,原煤、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不能反映天然气消费比重是否呈“逐年”上升),故A、B项错误;2000~2011年,原油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但消费总量不一定为下降趋势,故C项错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增加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故D项正确。故选D。
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读南四湖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近年来,南四湖呈现萎缩趋势,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湖底遭受侵蚀,渗漏强
C.周边地区大量引用湖泊水发展灌溉农业 D.地处黄河泛滥平原,河流含沙量大
3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利于缓解南四湖萎缩问题,下列关于调水工程对南四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湖中微山岛滩涂面积可能扩大 B.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C.倒逼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D.不会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32.D 33.C
【分析】32.南四湖近年来的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流经黄泛区,带来的泥沙多,淤积严重有关,D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小,A错误;该地区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B错误;该地区地处山东省,并不是主要灌溉农业区,不会大量引用湖泊水发展灌溉农业,C错误。故选D。
3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得南四湖水量增大,微山岛滩涂被淹没,面积可能减小,A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使得南四湖水量增大,生物多样性会增加,B错误;调水工程对水质要求高,所以会倒逼流域内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水排放,C正确;调水工程使南四湖水量增加,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C。
(2021·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二期中)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34.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35.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答案】34.A 35.D
【分析】34.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所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BCD错误;根据材料中“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可知第一条柱状图是耕地,第二条柱状图是水资源,可知道,我国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A正确。故选A。
35.我国南方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南方低山丘陵多,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导致水土流失,A错误;北方地区缺水,但不能大力缩小耕地面积,大力缩小耕地面积会危害我国粮食安全,B错误;南水北调只能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错误;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D正确。故选D。
(2021·山东泰安·高二期末)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越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37.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
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36.A 37.B
【分析】36.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主要原因是该段地势东高西低,水不能自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不会影响到输水方式,BCD错误。故选A。
37.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灌区引水灌溉后地下水位上升,地表蒸发强烈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因此西奈半岛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防止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盐碱化,B正确。尼罗河不会断流,降水量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不是修建排水系统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
38.(2021·浙江·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加州中央山谷是美国最大的灌溉农业区,萨克拉门托河和圣华金河汇入西部三角洲湿地,最终流向大西洋。1937年美国实施“中央河谷工程”修建水库和渠道进行调蓄,水库蓄水约80%用于灌溉,10%用于河流和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对防治三角洲盐水入侵和农业灌溉等都有较大的效益,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工程防治盐水入侵的生态效益日渐降低。图1为加州中央山谷局部图,图2为萨克拉门托的年内降水分配图。
(1)“中央河谷工程”修建的水库在____(填季节)蓄水,____(填季节)放水,以____填(“抬高”或“降低”)淡水水位,防治盐水入侵三角洲湿地。
(2)简析实施中央河谷工程对南部谷地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3)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工程生态效益日渐降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 冬季 夏季 抬高
(2)该区域降水北多南少,降水季节变化大;通过工程的调蓄,保障南部夏季农业灌溉用水。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蒸发加剧,灌溉用水增加,流入湿地水量减少。
措施: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分析】(1)根据材料“水库蓄水约80%用于灌溉,10%用于河流和湿地生态保护”,该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但夏季温度高,是农作物生长旺盛时期,需水量大,需要大量灌溉水源。因此水库冬季蓄水,用作夏季灌溉农田。根据材料“工程对防治三角洲盐水入侵和农业灌溉等都有较大的效益”可知,该地夏季降水少,河流径流少,河口地区,河水水位低,容易造成海水倒灌,因此夏季放水,以抬高河水水位,防治海水入侵三角洲湿地。
(2)该区域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影响,北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南部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北部河流多,水资源丰富,南部河流少,水资源不足。但从热量条件看,南部热量丰富。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水分缺乏;北部水资源丰富,但热量条件相对不足。通过工程的调蓄,保障南部夏季农业灌溉用水。
(3)近年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加上海水的热膨,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增加,水库放水量有限。所以防治海水倒灌作用减弱。再加上全球变暖,气温提高,蒸发加剧,所以灌溉用水量增大,水库储蓄的水量大部分用来灌溉农田,放水压咸水量减少,流入湿地水量减少,加剧了海水倒灌的作用。所以工程的生态效益日渐降低。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节水措施。比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水库蓄水的生态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等措施。
39.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2020年1月17日消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2 260天,累计向中国输气246.561亿立方米;中缅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 177天,累计向中国输油2 571.11万吨。该工程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也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 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
【答案】(1)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2)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也可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3)可形成多元化进口渠道,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
【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为东南亚西南部及我国西南地区,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多发;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2)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可推动天然管道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也可满足沿线油气需求,调整沿线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压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油气净进口大国,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保证能源进口的稳定和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左右,集中6~10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修建水渠连接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
材料二:图1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印度软件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近年来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德拉巴构成了“金三角”高度集聚区(图3)。同时印度成功地运用“时差”与美国进行软件开发协作。
(1)根据流域内气候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印度的河流连接计划对孟加拉国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班加罗尔成为软件产业集聚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4)根据区时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在印度的分公司可与旧金山(122°W)总公司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
【答案】(1)河流径流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无结冰期。
(2)截流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水量,会造成孟加拉国水资源减少(遇旱时,旱情加剧);入海口径流量减少,会造成海水倒灌。
(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政府政策支持;丰富的技术人才(殖民历史留下的科技基础和英语环境);产业集聚,协作条件好。
(4)两地时差12小时左右,所以两地可以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析】(1)从高哈蒂气候统计图中可知,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长,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长;纬度较低,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
(2)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小,供过于求,而恒河中上游水资源相对贫乏,人口密度较大,供不应求,将两河作如图所示连通渠,以解决恒河流域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会使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国汇入恒河的水量减少,引起孟加拉国在旱季时水资源短缺;同时,入海的河流径流减少,会导致海水倒灌,引起土壤盐碱化。
(3)软件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技术、环境等。班加罗尔地处低纬高原,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曾为英国殖民地时,留下了科技基础和便于开发软件的英语环境;由材料三可知,班加罗尔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同时,印度政府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4)时差12小时左右的两地可以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由图3信息可知,印度位于70°E—90°E,可采用东五区附近的区时,旧金山可采用西八区区时,形成约13个小时的区时差,接近12小时。因此美国在印度分公司下班时正好赶上美国总部上班,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1.(2021·河南信阳·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电力史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相对于水电建设,联网工程建设周期短。该工程的建设,实现青藏联网工程和川藏联网工程的互联,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将从220千伏升级至500千伏。藏中地区是西藏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和那曲),建设藏中电网工程,可有效解决藏中缺电问题。工程线路建设中,有的路段采用高跨越、绕行和铁塔高低腿等手段,平均海拔提升了800米~1000米;有的路段线路建设到陡峭山巅上或绕行无人段,使线路长度增加了几十米。加大了该工程的难度。
(1)藏中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却面临缺电问题,试分析原因。
(2)线路建设应减少建设的难度,而藏中联网工程却加大了难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3)简述藏中联网工程建设对藏中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藏中地区经济发展快,电力需求高速增长;水电建设周期长,开发利用率低;该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脆弱,水电建设难度大。
(2)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景观;避免穿过生态脆弱区等。
(3)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链投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
【分析】(1)藏中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却面临缺电问题,主要是因为电能的市场需求增长快,水能资源没有充分开发所致。其原因既有自然方面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自然条件:该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脆弱,水电建设难度大。社会经济方面:藏中地区经济发展快,电力需求高速增长;水电建设周期长,开发利用率低等。
(2)由材料可知:工程线路建设中,有的路段采用高跨越、绕行和铁塔高低腿等手段,平均海拔提升了800米~1000米;有的路段线路建设到陡峭山巅上或绕行无人段,使线路长度增加了几十米。加大了该工程的难度。线路建设到陡峭山巅上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景观;避免穿过生态脆弱区等;绕行无人段主要是避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提高安全性。
(3)藏中联网工程建设对藏中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二、三产业方面进行分析。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保证电能的供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链;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42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42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师版2023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资源跨区域调配》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资源跨区域调配》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