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测试含答案
展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长春模拟)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 )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阶级矛盾变尖锐
【解析】选A。根据材料,“小康”之世的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可知,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答案为A;“小康”取代“大同”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历史的进步,排除B;开始出现分封制是在西周,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的信息,排除D。
2.(2021·淮北模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解析】选C。秦朝时期礼仪与政治没有分离,故A错误;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然是人治,故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现代化”指的是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故C正确;秦朝建立的制度体现的是专制,故D错误。
【深化点拨】郡县制为由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君主专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各项法规,也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而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3.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 )
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解析】选B。根据材料“其中有政令、上下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可知,秦代的竹简包含了皇帝的政令、中央和地方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和官吏的任免文书等详实的行政内容,因此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行政制度比较系统,故选B;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与地方宗族势力无关,排除A;秦代的竹简没有反映郡县制的具体推行范围,排除C;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主要与行政、财政相关,不能佐证秦代法律制度非常严密,排除D。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4.(2021·林州模拟)《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对此甲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乙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放手宰相行使权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
B.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
C.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
D.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解析】选A。根据题干可知,甲学者是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出发,乙学者是从发挥宰相的作用出发,二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故A正确。
5.(2021·衡水模拟)唐代中期,枢密使只是负责在皇帝和宰相之间传达诏旨的低级官员,由宦官出任,不参与朝政。到了唐代后期,枢密使有时甚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宰相议事时,枢密使亦得与闻。这表明,唐代后期 ( )
A.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地方割据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唐后期,枢密使由低级官员到参与国家的决策,这主要和君主专制的强化有关,说明当时的中枢决策发生异变,A正确;B中的“不可调和”的说法错误,排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排除;唐朝的藩镇问题十分严重,D排除。
6.宋初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分化事权 B.扩大科举 C.加强专制 D.强干弱枝
【解析】选C。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政府重要官员,而对于武将出身的开国功臣及其后代严加防范,其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C正确;在北宋时期,为了分化相权,实行群相制,对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进行分割,这是“分化事权”的表现,其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是通过扩大科举的方式大量提拔文人担任政府重要官员,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扩大科举仅是其手段,不是其目的,排除B;“强干弱枝”针对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材料中无体现,排除D。
7.(2022·玉溪模拟)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其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
A.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唐玄宗希望宽免处罚的决定在宰相姚崇的坚持下没有实现,这说明唐朝时期皇权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C正确。A错误,姚崇坚持依法判案,不能说明大臣专权;B错误,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是在春秋战国;D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8.(2021·成都模拟)元世祖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这说明元代 ( )
A.注重权力监督
B.实行三权分立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通过分权强化集权
【解析】选A。根据材料“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可知元世祖注重对中书省和枢密院的监督,故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都是为“朕”服务的,即服务于君主专制,故B错误;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故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对中书省和枢密院的监督,故D与题意不符,排除。
9.下表是元朝中期吏部统计表(单位:员)
| 蒙古人、色目人 | 汉人、南人 | 总计 |
朝官 | 938 | 1 151 | 2 089 |
京官 | 155 | 351 | 506 |
外任官 | 5 689 | 14 236 | 19 925 |
据学者研究可知当时元朝 ( )
A.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B.注意发挥汉族地主作用
C.实行四民平等政策
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选B。元朝虽然实行民族等级制度,但在各级各类官员中占据多数的仍然是汉族,说明元朝注意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故选B;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和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无法体现,排除A、D;元朝实行的是民族等级制度,四民之间并不平等,排除C。
10.(2022·南宁模拟)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故答案为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任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A、B、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而排除。
11.(2022·芜湖模拟)《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
A.中央集权强化
B.皇权至上独尊
C.等级制度森严
D.民风习俗变化
【解析】选B。由材料中“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可知《百家姓》中宋代第一个是“赵”,明代第一个是“朱”,而这些都是皇帝的姓,把皇族姓氏排在首位,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12.(2022·运城模拟)嘉庆十四年,一份奏折将军机处抬写(注:抬写指的是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书中,遇及皇室、陵寝及天地等字样,必于次行抬头书写),这种谦恭通常只严格用于皇帝及其祖先,故受到了皇帝的斥责。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军机处 ( )
A.地位有所提高 B.独立性不断增强
C.严重威胁皇权 D.与皇帝关系紧张
【解析】选A。据材料“一份奏折将军机处抬写……这种谦恭通常只严格用于皇帝及其祖先”可知下级对军机处非常谦恭,说明军机处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独立性问题,排除B;据所学军机处是皇权专制的表现,只跪受笔录,不可能威胁皇权,排除C;据所学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权,没有决策权,排除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管理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官僚职位的升迁,一般说来都是凭资格而不凭能力的。从唐宋以后就确定了所谓“磨勘制度”,人们一入仕途,就有了绝对的保障,只要循规蹈矩地做下去,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升一级官。……专制政治下的权奸小人,无非就是那种善于伺候皇帝,取得皇帝信任,而在实际上只顾个人私利的人。在上面当政的是这样的人,在下面从政的全部官僚都得到了极大方便,更可以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更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合法的方法来取得高官。人们都骂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蔡京、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这些都是所谓奸臣……权奸专政代不绝书。
——胡绳《“国家之败,由于官邪”
——我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
(1)据材料一,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并指出其根源。(9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6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分析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指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要求根据材料二从吏治腐败、权奸专政等方面说明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并指出其根源。第(3)题应辩证看待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相互依赖关系。
答案:(1)共同主张: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
主要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10分)
(2)弊端:因循守旧;吏治腐败;权奸专政。
根源:君主专制。(9分)
(3)关系:一方面,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另一方面,官僚制度本质上还是皇权专制的产物。(6分)
14.(2021·许昌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部分)
| 中央官制 | 地方管理制度 | 选官制度 |
秦朝 |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 郡县制 | 军功爵制 |
汉朝 | 中外朝制 |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 | 察举制 |
唐朝 | 三省六部制 | 藩镇割据 | 科举制 |
宋朝 | 二府三司制 | 设通判、转运使 | 科举制 |
元朝 | 中书省一省制 | 行省制 | — |
明朝 | 废丞相 设内阁 | — | 八股取士 |
清朝 | 南书房 军机处 | — | 八股取士 |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解析】依据材料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制度、选官制度等角度概括提炼题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一:
题目:中央集权逐步强化。(2分)
阐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2分)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2分)期间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势力强大,以致对抗中央的局面。(2分)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2分)因此,中央集权制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
示例二:
题目:皇权与相权演变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2分)
阐述: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自秦朝相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胁皇权之后,西汉设立中(内)朝,中外朝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二,分割相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隋唐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割相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北宋“二府三司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割相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相权反弹;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相权一分为六,皇帝集皇权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此后明朝设内阁,进一步加强皇权;(2分)清朝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一点2分,任意5点10分)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