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试题第13单元区域协调发展单元质检卷(十二)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展开单元质检卷(十二)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
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
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
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 )
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
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
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
D.中小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频繁,这是得益于快速化的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和发展,D对。第2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A对。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5.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答案:3.A 4.B 5.C
解析: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国家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高,A正确;丰富的矿产资源、一定的人口数量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但不属于国家中心城市确定的主要依据。第4题,国家中心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缓解人口就业压力,这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经济发展下的次要作用,不是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作用;国家中心城市老龄化问题重。第5题,西安位于陕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深圳位于沿海,经济较西安发达;西安发展历史较深圳悠久,结合材料可知发展历史不能成为主导因素;深圳位于东南沿海,海陆交通较西安便利。
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这种做法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6~7题。
6.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7.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镇化的水平
答案:6.A 7.C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在城市中心之外设立了多个区域中心及卫星镇,利于分散中心城区产业、人口,缓解中心城区的“城市病”,A对,D错;城市多中心空间体系,产业、人口分散,会增加管理难度,B错;城市中心对卫星镇有辐射带动作用,其职能是卫星镇无法替代的,C错。第7题,新加坡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了相应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可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C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为产业、人口等提供服务,对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较少,A、B错;在卫星镇建设公共配套设施,有利于加快中心城镇人口向卫星镇分散,与城镇化相反,属于逆城市化,D错。
变电站就像是快递“电”过程中的物流中心,电厂发的电经升压再降压后送到客户家中(下图)。我国已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上海郊区“落地”。上海静安地下变电站位于城区,它通过电力隧道从153千米外的郊区降压变电站受电,在降压后将电力输送到世博园区并全面覆盖浦西各区,成为向上海中心城区供电的“主力军”。该变电站工程相当于8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可是在市中心无法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已经隐身地下,地上部分建成了雕塑公园,公园里仅留了地下电站的主控室、进出口和进出风口。据此完成8~9题。
电力输送示意图
8.特高压输电线路选择避开城区利于( )
①减少空间限制 ②减轻环境危害 ③缩短输电距离 ④减少输电损耗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9.静安变电站工程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电力安全
B.集约利用土地
C.满足用电需求
D.减少辐射影响
答案:8.D 9.B
解析:第8题,城区建筑物多,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城区人口密度大,特高压输电可能导致环境危害,因此特高压输电线路避免穿城而过,①②正确;特高压输电线路避开城区可能会增加输电距离,输电距离增加会加大输电损耗,③④不正确。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上海静安变电站位于城区,且占地面积广,所在地区人流量大,因此建在地下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11.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答案:10.C 11.C
解析:第10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11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温州市与湖北省之间存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温州地形复杂,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又被称为“民营经济发源地”,鞋革、服装、打火机、玩具等产业辉煌一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温州经济的发展遭遇了瓶颈,进而将服装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的湖北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热门地区。
材料二 世界制鞋看温州,温州制鞋看鹿城。2018年,鹿城共有2 000余家企业,其中80%为鞋类企业,建立了以皮鞋为主体产业和皮革机械、鞋用材料等配套完善的大、中、小企业共存的鞋业产业体系。中国鞋都产业园核心区位于温州鹿城,产业以鞋业制造为主,重点引进研发设计、人才培训、展示展销等鞋产业高端服务机构和相关鞋业中介信息服务平台,打造集制鞋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鞋艺小镇。
湖北省交通简图
温州市三次产业比重
(1)分析温州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湖北的原因。
(2)简述产业转移对温州和湖北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3)结合材料,说明制鞋企业在“中国鞋都”生产基地集聚的好处。
答案:(1)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其省级行政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该省铁路、公路、河流密布,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货物的运输;湖北省平原面积大,土地价格较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任答三点)
(2)对温州产生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减轻环境压力。对湖北的影响: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3)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链,便于企业之间交流协作;形成品牌效应。(任答两点)
解析:第(1)题,温州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湖北的原因应从交通、成本、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其省级行政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图中显示,该省铁路、公路、河流密布,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货物的运输,有利于承接温州部分产业转移;湖北省东北为江汉平原,平原面积大,土地广阔,土地价格较低;位于中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有利于承接温州部分产业转移;湖北省人口众多,中部地区消费市场广阔,有利于承接温州部分产业转移;政府政策支持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当地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温州产业转移。温州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湖北的原因还可以从温州角度进行分析,如生产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升级等。第(2)题,产业转移对温州和湖北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应从产业结构、环境、城镇化、就业、收入等方面简述。第(3)题,制鞋企业在“中国鞋都”生产基地集聚的好处应结合材料从基础设施利用、生产成本、交流协作、品牌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13.(2022湖南常宁一中期中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贵州省是我国五大能源基地之一,并且独具“水火”互济优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省级行政区。下图示意贵州省河流、水电站和煤炭资源分布。
(1)说明贵州被列为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2)简述贵州被列为“西电东送”重要省级行政区的意义。
(3)贵州实施“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地是珠江三角洲,简述“西电东送”对珠江三角洲的意义。
(4)目前,贵州省就能源基地建设是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出现了争论。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并且能“水火”互济,保证能源稳定供应;地理位置优越,可向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主要煤炭调入省级行政区就近供煤、送电;铁路、公路等运输比较便利;国家政策支持。
(2)促进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采掘、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3)缓解珠江三角洲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该地区的环境污染。
(4)观点一:优先发展火电。理由:火电建设投资少、收益快,有利于快速促进区域发展;火电发电量受季节影响小,电力供应稳定。
(或观点二:优先发展水电。理由:水电是可再生、洁净能源;水电站运转费用低。)
解析:第(1)题,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能源生产量、能源开采和输送便捷程度、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第(2)题,贵州被列为“西电东送”重要省级行政区,促进贵州的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第(3)题,对于输入地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都可以。火电建设投资少、收益快,火电发电量受季节影响小,电力供应稳定;水电是可再生、洁净能源,水电站运转费用低。
专题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专题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城市辐射对区域的影响,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复习特训卷单元检测十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19)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