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2029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2029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中东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2029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学习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中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通过材料了解中东地区主要河流、气候特征等,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2.通过微课资源等材料及图片,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与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展示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理解文化风俗的差异,形成和谐发展的世界观。课型:新课; 课时: 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状况; (2)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2.难点:如何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继续围绕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展开,主要分析水资源分布、文化风俗与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关系。通过本节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上学期及本学期前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世界地理的一般方法,知道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区域的发展与变化。本节一个重要内容是利用图表及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中东水资源匮乏以及宗教文化差异明显的特点。由于初一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阅历较浅、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在教学中增加了适量的感性材料,如:教学内容多从生活出发,由浅入深、利用微课、图片、事例等。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与信息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自主预习;教材和微课掌上通发布的网络资源2.教师通过微课掌上通推送导学案、微课、在线作业和自学PPT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内容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掌握信息化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发布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课前通过导学案在平板上自主预习,掌握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读图、阅读材料,教师设置悬念、组织讨论,推送微课,展示大量事实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方式,重点分析水资源分布、文化风俗与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关系,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地观,树立正视文化差异的宽容理性态度,形成和谐发展的世界观。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视频《小国大志气--以色列,逆境找解答》,根据视频中以色列农业发展、宗教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以色列所在的中东发展农业受什么自然条件限制”、“中东宗教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顺势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承转: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石油资源丰富以外,这段视频还告诉我们中东的水资源匮乏和宗教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重要原因。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中东地区。 【学习新课】一、学生利用平板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将本节课的自学任务单推送给学生,学生课前课前完成。教师在正式讲解之前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的微课掌上通平台查看反馈信息,学生核对分析并根据自学任务单再次阅读课本的重难点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教师边巡视辅导,边通过微课掌上通查看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数据,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大致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学习任务单的预习,再到课堂上通过平板自主学习,学生掌握本课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再动手做笔记落实到课本中,既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终端和网络信息的优势,又将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相互协作,为课堂上的拓展延伸和交流展示打好基础。二. 中东的气候——水资源匮乏1.引导分析:同学们,请读图从阿拉伯人的服装和建筑分析中东的气候特点。(学生回答:炎热,干旱)(设计意图)通过衣食住行中的典型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也为进一步分析中东气候特征和分布原因做好铺垫。2. 学生回答结束,教师进行小结,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展示材料并进一步分析中东的气候特征。(设计意图)运用热带沙漠气候的直方图,引导学生将图片材料中观察到的与地理规律相印证,加深理解。3. 小组活动:同学们,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中东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自然原因。(学生回答:主要位于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同学们,根据中东的气候特点,中东的主要农业类型是哪一种?(学生完成课堂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然后分析中东的气候特征,接着分析中东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并通过课堂练习延伸至该气候下的农业生产活动,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在到内化,引导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4. 承转:同学们,我们了解了中东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也知道中东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甚至出现“滴水贵如油”,这充分说明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那是不是说明该地区没有河流呢?5.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课本相应的图中找出中东地区的重要河流,认识著名无流国—沙特阿拉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水资源与中东发生冲突战争的因果关系,讨论如何解决中东用水和缺水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合作探究推进课堂,由学生讨论、合作得出水资源分布与中东多冲突战争的因果关系。这样能引导学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学以致用: 同学们,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极地地区,中东水资源匮乏,从极地地区拉冰川回来是否可行?请说明原因。(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头脑风暴。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小组讨论情况个别提示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设计意图)从中东地区水资源的分布再拓展到世界水资源分布,引导学生突破区域的限制,换个角度看待地理现象,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展示平台,充分体现过程教学方法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7.学生展示结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同学们,水资源是珍贵的,我国也是一个贫水国,虽然淡水资源总量排全球第四位,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三. 中东的宗教文化——多元化1. 承转: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在炎热干旱的自然环境下,中东地区的人种是否跟撒哈拉以南非洲一样,都是黑种人呢?(学生回答:不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挑战“是真的吗?”,初步了解中东的文化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和人物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调用知识储备,迅速转入下面内容的学习。2. 学生展示结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并通过图片展示,分析中东地区的人种、民族,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设计意图)运用材料验证学生在前面的回答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将知识进行串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东地区冲突频繁背后的复杂成因,知道除了利益冲突外,民族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2. 分析:展示图片。同学们,中东地区不同的民族是否信奉同一种宗教呢?(生答:不是)那中东地区主要信奉哪些宗教呢?(生答: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学生根据屏幕图片和课本回答,教师提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做好笔记)。3.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并强调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指出耶路撒冷成为宗教文化冲突的重点地区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回顾、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历史渊源和差异。教师推送微课,学生打开平板观看微课,并尝试讲解、展示中东宗教文化冲突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层层分析,引入中东文化差异对该地区的影响。同时,通过从网络中收集的精品资源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推送给学生,既新颖有趣,又能转换节奏和方式,学生更有兴趣,更为活跃。学生在观看微课后再进行合作交流,还可以运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搜索、分析中东的宗教文化差异,甚至进行各种途径的分享。通过活动,学生“学会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会了运用网络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正确利用网络的意识。4. 拓展延伸: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对中东三个宗教的差异进一步讲解分析,指出三个宗教之间不仅仅是文化之间的冲突,背后还有大国的影响甚至操纵,而这导致中东问题错综复杂。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课时的重点之一,除了课本的材料外,在教学中增加了更多的实例,特别是美俄在中东地区的角力。除了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情境外,更重要是联系已学内容,学以致用,增广见闻,加强学生世界视野的教育。5. 当堂自测,及时反馈:同学们,中东曾发生过5次战争,其中以色列多次获胜,越来越强大(教师在图上指出以色列的位置),下面我们一起观看纪录片资源《小国大志气--以色列,逆境找解答》。观看视频后,教师布置在线作业,学生使用平板进行自我检测。 (设计意图)在线测试的即时反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大数据的收集,而且教师还能即时对学习情况未达标学生进行辅导。四、教师总结 五、教师布置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开展,了解分析中东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在微课掌上通上展示。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需要学生搜集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符合地理核心素养教育,但是无法在课堂上开展,只能作为课后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板书设计】中东一、“五海三洲”之地二、丰富的石油资源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1.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四、宗教文化差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移动终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学任务单开展自主预习,将课堂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培养上,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学生的展示,还有进行微课推送和引导学生网上查阅资料环节,这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终身学生的能力。但是一节课下来,暴露了一些的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求不明确,指引不明晰,组织不够有力,预留时间少,学生信息化学习训练不足,部分学生不清楚如何自己的分工,不知道如何进行交互评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