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化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
展开黑龙江绥化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
一、单选题
1.(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实例的是( )
A.海市蜃楼 B.雨后彩虹 C.手影 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2.(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在真空中传播
B.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响度越大
C.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D.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3.(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有效控制噪声
4.(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B.影子的形成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000W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5.(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一个电热水壶,其铭牌标注了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800W。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将1.5L水加热,使温度从20℃升高到80℃,所用时间为250s,则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是( )
A.75% B.84% C.88% D.95%
6.(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能不属于一次能源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夏天在地面上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放热来降低温度
D.流体中,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小
7.(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甲: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乙: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
C.丙: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丁:把饮料“吸”入口中
8.(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 B.冬天,窗玻璃内表面出现冰花
C.清晨,路边草叶上结有露珠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9.(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二、填空题
10.(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神舟十四号靠接收和发射___________与地面联系;空间站利用的太阳能是___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1.(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某饮水机额定加热功率为500W,水箱容积为1L,在额定电压下将满箱水从75℃加热到95℃,用时210s,则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该饮水机的效率是___________。
12.(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_____冲程,在此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4.(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______透镜。
15.(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司机在加油站给小轿车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现象,小轿车汽油机在______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7.(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电视机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是用______传递来的。核能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8.(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水结成冰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早晨,我们听见的闹铃声,是由闹铃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
三、实验题
20.(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
(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_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
21.(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入射角 | 30° | 45° | 60° |
反射角 | 30° | 45° | 60° |
(1)如图甲所示,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______。
(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0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______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2.(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装置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上;
(2)将实验器材按图中位置放置,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应用此规律工作的是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实验中,不小心用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的像______。(填“变暗”“无变化”或“变残缺”)
四、作图题
23.(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4.(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一小朋友沿滑梯下滑,请作出滑梯所受压力F的示意图。
25.(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束光AB从空气斜射向透明玻璃,请作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五、计算题
26.(2020·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小李家部分用电器的参数。
用电器 | 额定电压/V | 额定功率/W | 数量/个 |
电饭锅 | 220 | 1100 | 1 |
电烙铁 | 100 | 1 | |
节能灯 | 16 | 10 |
(1)表中所有用电器同时正常工作的总功率是多少千瓦?
(2)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3)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4)小李家有一款电热水壶、加热效率是75%正常工作时,将质量是3.63kg,初温是20℃的水加热至30℃,需要2.8min。小李在某次烧水时,发现这个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只有1000W,则这次烧水时,小李家的实际电压是多少?(设电热水壶电阻不受温度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海市蜃楼是地球上某处的物体由于大气层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时由于空气中大量水滴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
B.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传递信息,故C正确;
D.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定不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故A错误;
B.振幅与响度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故C正确;
D.噪声监测装置是显示噪声的强弱,并不能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故A错误;
B.影子是物体挡住光线后在光线不能到达的位置形成的暗影区,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B错误;
C.家用空调的电功率较大,约为1000W,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水的质量
将1.5L水加热,使温度从20℃升高到80℃,吸收的热量
电热水壶所用时间为250s消耗的电能
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是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A.电能是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二次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夏天在地面上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变成水蒸气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来降低温度的,故C错误;
D.流体中,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塑料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是因为大气压的原因,故与大气压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不会分开,是因为两个铅柱之间有引力,故与大气压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塑料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大气压的原因,故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因为大气压的原因,故与大气压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A.夏天,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路边草叶上出现露珠,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D.衣橱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A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小明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穿衣镜中小明的像不变,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C正确;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穿衣镜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
s=vt=1m/s×2s=2m
故D错误。
故选C。
10. 电磁波 可再生
【详解】[1]太空中是真空,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传递信息,神舟十四号靠接收和发射电磁波与地面联系。
[2]太阳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所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11. 80%
【详解】[1] 水箱中的水的质量是
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
[2]消耗的电能为
该饮水机的效率是
12. 做功 减小
【详解】[1][2]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在做功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3. 放大 投影仪
【详解】[1]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且能成清晰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这一原理制成的。
14. 照相机 凹
【详解】[1]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晶状体较厚,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
15. 扩散 压缩
【详解】[1] 司机在加油站给小轿车加油时闻到汽油味,是因为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 先下降后上升(或先变低后变高) 见详解
【详解】[1][2]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然后水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所以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
17. 电磁波 不可再生
【详解】[1]广播、电视、手机属于无线电通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电视机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是利用电磁波传递的。
[2]核能消耗后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
18. 凝固 变小
【详解】[1][2]水结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19. 振动 音色
【详解】[1][2]闹铃声是由闹铃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的材料不同,产生的音色不同,所以能根据音色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0. C 38 非晶体 6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ABC(或“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详解】(1)[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应先固定图甲中的C的高度。
(2)[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零刻度线在30℃下方,故此时温度为38℃。
(3)[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整个熔化过程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石蜡是非晶体。
[4]由图像如图乙所示海波熔化从第4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熔化结束,故熔化持续了
(4)[5]由图甲和图乙知,整个熔化过程持续加热,所以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6]由图乙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没熔化,可能处于熔化过程中,也可能熔化结束,故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ABC符合题意。
故选ABC。
21. 垂直 等于 可逆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或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或只有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均给分)
【详解】(1)[1]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光的反射实验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可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3]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4] 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B上观察到下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
22. 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或凸透镜的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变暗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应用此原理制成的。
(3)[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是8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相当于增大了物距,凸透镜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减小像距,即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5]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了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因为此时凸透镜会聚光线的数量减少,所以此时的像比手指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
23.
【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4.(1);(2)
【详解】(1)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 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 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所以滑梯所受压力F如图所示:
25.
【详解】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1)1.36kW;(2)5A;(3)484Ω;(4)200V
【详解】(1)表中所有用电器同时正常工作的总功率
P总=P锅+P烙+P灯=1100W+100W+16W×10=1360W=1.36kW
(2)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锅=
(3)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R烙=
(4)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3.63kg×(30℃-20℃)=1.5246×105J
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W=
电热水壶的额定功率
P额=
电热水壶的电阻
R壶=
实际电压
答:(1)表中所有用电器同时正常工作的总功率是1.36千瓦;
(2)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
(3)电烙铁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484Ω;
(4)小李家的实际电压是200V。
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 这是一份黑龙江齐齐哈尔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哈尔滨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 这是一份黑龙江哈尔滨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安顺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 这是一份贵州安顺市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光学、声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