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9250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巧设分论点,增强说服力 课件
展开如何设置逻辑严密的分论点
分论点并列式结构是考试议论文比较实用的一种论述结构,分论点并列式结构的文章看起来布局紧凑,框架清晰,一目了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掌握作者写作的思想脉络,而且读起来有气势。许多学生表示,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并不难,但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却非常头痛,经常是搜肠刮肚,无从写起;即使勉强成篇,或者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或者原地打转,空洞无物,很难写出文体规范、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深刻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文章。因此,正确设置分论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也叫重合关系、全同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概念的同一关系可用图 1 表示(A、B 表示两个概念)。比如: “《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珠穆朗玛峰”与“世界最高峰”。 我们也可以把分论点看作广义的概念。
有的学生将三个完全一样的句子作为分论点。比如: 中心论点: 为生命着色。 分论点1: 我用心中七彩的笔,为生命着色分论点2: 我用心中七彩的笔,为生命着色分论点3: 我用心中七彩的笔,为生命着色这三个分论点完全一样,连同一关系都不是,所以这样设置分论点是不合适的。 再如: 中心论点:人生需要创造精彩。 分论点1:人生就像一张白纸,需要你去书写漂亮的文字; 分论点2:人生就像一张画纸,需要你去描摹迷人的画卷; 分论点3:人生就像一把乐器,需要你去弹奏动听的乐章。 这三个分论点采用排比兼比喻的形式,确实比较精彩;但是,稍加推敲就会发现问题,虽然语言形式不完全一样,内涵也不同,但是外延却是重合的(或是相似的),基本属于同一关系。所以这样设置分论点也不合适。 因此,同一关系不能构成分论点。
二、属种关系属种关系也叫从属关系、主从关系。不是同一关系的两个概念,如果其中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就具有属种关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作属概念,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作种概念。概念的属种关系可用图 2 表示。比如:“运动会”与 “奥运会”、“媒体”与“报纸”。 属种关系不能构成并列式分论点。
比如: 中心论点: 包容是无比宽广的胸怀。 分论点1:包容是海纳百川; 分论点2:包容是海容清流; 分论点3:包容是海接浊流。 第一个分论点是“属”,第二、第三个分论点是“种”,不适合放在一起构成并列式分论点。 但有一种情况,从形式上看好像是属种关系构成的并列式分论点,其实仔细推敲却是递进式。比如: 中心论点: 要取得成功,必须海纳百川。分论点:1一个人的海纳百川,是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康品格; 2一个团体的海纳百川,是高瞻远瞩的目光,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生存之路; 3一个国家的海纳百川,是屹立于世的胸怀,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有勃勃生机。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这三个概念看起来在范围上属于“属种”关系,但构成的是递进式的分论点,这是可以的。 所以,属种关系不能构成并列式分论点,但可以构成递进式分论点。
三、交叉关系交叉关系也叫部分重合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又称部分重合关系。这种交叉关系可用图 3 表示,其中 A、B 两个概念的外延既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比如:“中学生”与“共青团员”、“科学家”与“教授”。 交叉关系不能构成分论点。
比如: 中心论点: 节俭精神不可丢。 分论点1:古圣今贤提倡节俭; 分论点2: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者需要节俭; 分论点3:我们 21 世纪的青年人也需要节俭。 在这里,第二个分论点与第三个就是交叉关系,不适合放在一起构成分论点。 所以,交叉关系也不能构成分论点。
四、矛盾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种概念,如果它们外延的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而且这两种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种概念的关系称为矛盾关系。可以用图4 表示这种关系,其中 A、B 两个部分表示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这两部分没有任何共同的部分,而且加起来等于属概念 C 的全部外延。比如:“中国人”与“外国人”、“三好学生”与“非三好学生”。 矛盾关系可以构成分论点。
比如: 中心论点: 知耻应后勇。 分论点1:知耻而后勇,化耻辱为上进,成功可期;分论点2:知耻无后勇,必定自甘堕落,遗恨千古。 这里由完全的矛盾关系构成两个分论点。但更多的是两个并列或递进的正面分论点合在一起与反面的分论点再构成矛盾关系或准矛盾关系(因为两个正面的分论点不一定是正面的全部)。比如: 中心论点: 赞美蕴含力量。 分论点1:赞美使人信心倍增; 分论点2:赞美使人坚持不懈; 分论点3:一味指责,毫无赞美,就会挫伤积极性。 两个并列的正面分论点合二为一,与第三个构成准矛盾关系,形成对照式分论点。 所以,矛盾关系可以构成对照式分论点。
五、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也叫对立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概念,如果它们外延的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而且这两个概念具有全异关系,那么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称为反对关系或者对立关系。反对关系可用图 5 来表示,其中 A、B 两个部分表示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的外延,这两部分完全没有相同的地方,但两者之和小于属概念 C的全部外延。 比如:“红”与“黑”、“过去”与“现在”。 反对关系可以构成并列式分论点。
比如: 中心论点: 等待是成功的孕育。 分论点1:等待是坚定不移的信念; 分论点2:等待是从容不迫的风度; 分论点3:等待是奋发有为的准备。 反对关系还可以构成递进式分论点。比如: 中心论点: 唯有“出风头”才能创造。 分论点1:唯有“出风头”才创造出灿烂的过去; 分论点2:唯有“出风头”才创造着辉煌的今天; 分论点3:唯有“出风头”将创造出璀璨的未来。 表面上看是反对关系构成的并列式分论点,实际上这是从时间的角度构成的递进式分论点。
总结:设置分论点的基本要求1. 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部分的开头或独立成段。2. 分论点的数量一般是两到三个。3.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控制在 15 字以内。 4. 分论点的表述要紧扣关键词,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5. 分论点的结构要大体一致。 6. 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重复、交叉,包含。
如何设置逻辑严密的分论点二
从“为什么”角度分解
从“怎么办” 角度分解
一、从“是什么”的角度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据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多角度分析。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被评为“企业工匠”的铆工刘师傅说:“什么是工匠精神? 对于我来说,就是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2.办企业的楼先生说,二十年前他们决定一辈子专注于生产某种塑料吸管,希望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一,那时他们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后来欧盟禁塑,塑料吸管不能用,他们开发了可降解吸管,一个月卖出去的可降解吸管比前面两年卖出去的塑料吸管还要多。他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工匠精神。 3.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埋首工作,不知不觉中深耕于内心,陶冶人格,磨炼心性,提升灵魂。——稻盛和夫《干法》 以上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怎样理解工匠精神?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理解?请以“我看工匠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分析。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分析的,就是要挖掘概念所蕴含的内容,比如“工匠精神”,是工匠们所具有的精神,而他们的精神除了一般工人所拥有的精神外,还有什么不同的特质呢?“匠”是具有杰出工作水平的人,他们为什么能具有一般工人达不到的杰出水平呢?这是由他们的精神所决定的,这样我们就可挖出工匠精神不同于一般人精神的内容,也就容易分解分论点了。比如,我们可以写成这样的一组分论点: 例 1: (1)工匠精神是善察秋毫的敏感;(2)工匠精神是跟紧时代的创新;(3)工匠精神是不断反省的思考。
例2: (1)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关键; (2)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3)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境界。练习:从内涵出发,设置三个分论点:
从“工匠精神”的外延分析。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往往因时、地、人、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经常还有轻重显隐内外等区别。以此为思考角度,也可以构思出一篇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好文章。从工匠精神的外延出发,我们可以拟如下三个分论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摒弃浮躁的人。练习:从外延出发,设置三个分论点
二、从“为什么”角度去分解 即分析造成这个事物或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者分析这个事物或现象会带来的结果。 由果溯因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向,相对于存在分析的静态式思考,成因分析可以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这对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如:是什么原因让工人成长为工匠的呢?这些工匠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形成工匠精神的原因。这样的原因或许有很多,只要我们言之成理、属之成文即可。例如,我们可以拟如下三个分论点(1)工匠精神源于长久的坚持;(2)工匠精神源于适时的创新;(3)工匠精神源于必然的放弃。练习: 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拟写三个分论点
由因推果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向。论述过程中,思考这这样做会带来的结果,或者造成的影响,以此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工匠精神”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可以拟以下三个分论点例1(1)工匠精神可以提升思维品质;(2)工匠精神可以锻炼心理素质;(3)工匠精神可以增强人格魅力。练习: 用“由因推果”的方法拟写三个分论点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分论点拟写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分论点拟写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一,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改写成并列式分论点,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如何巧设分论点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如何巧设分论点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是什么,议论文的结构,并列式,并列式分论点,递进式,对比式,什么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作文框架及分论点的设置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作文框架及分论点的设置 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文分论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