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课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及应考策略 课件
展开1. 寻找信息。考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阅读文本中原始的信息相联系,以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2.解释原因。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文本提供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文本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原因等。3.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考生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联系,并用已有知识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这要求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能有效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
一、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任务要求
考点1 给重要名词下定义试题二: 相对于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而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被称为新能源。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新能源”。(4分)
二、考点聚焦及答题策略
【答案示例】 “新能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取之自然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且对环境无污染的可持续再生能源。【解析】这道题考查给名词下定义。三则材料分别对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进行了介绍,多次强调这些能源“取之不竭”“永不停歇”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并且介绍了其他能源的劣势,“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为“新能源”下定义。
考点1 给重要名词下定义考题分析:本题考查形式为简答题,以考查学生检索有效信息,并能用规范的格式进行说明的能力。应考策略:1.明确概念:“下定义”是指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作诠释”是对所介绍的对象解说时,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2.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地揭示对象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3.提取信息:从材料中提取所有和被定义事物相关策略的有效信息,进行组合。答题模式:a是……的A。其中,a指需要下定义的事物或现象;A指a的属性,也就是种类;省略号部分是所有和a有关的特征。检验方法:a≒……A。即a必须具有后边所有特征,而具有所有这些特征的A必然是a,且只有a。
考点2 比较不同材料概括共同信息试题三: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利用做出的判断是(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取统计图和文字中的信息,并进行整合的能力。本题中有一个折线统计图和一个柱状图,显示的是光伏发电和风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上升;文字材料在介绍太阳能和风能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情况。其中“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 454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7 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和“迄今为止,我国已在河北张家口、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10亿瓦特级风电场”等信息,表明我国对“新能源”的利用的趋势。
考点2 比较不同材料概括共同信息考题分析:考查形式为简答题或填空题,以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示意图和文字中提取对应信息为目的。应考策略:图表提取信息的方法:1.读图表,提取表头或表头关键词;2.提取横行记录的信息;3.提取纵列记录的信息;4.分析数字:(1)不出现具体数字、分数、小数、百分数;(2)数字只出现趋势(越来越……)、“最”值(最大策或最小)、对比关系(A比B……);5.将表头、横行、纵列关键信息和数字信息组合答题。文字提取信息的方法:分层,提取每层关键词句,组合答题。图表、文字提取信息:找照应点,即答出图表和文字相关的信息。
考点3 图表阐述试题四: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面设备处于虛拟现实技术发展哪个阶段,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示例】判断:这个设备处于虚拟现实技术原型机阶段。理由:这是一个头戴式的显示器,体积十分沉重,天花板上有专门设计的支撑杆,应用范围有限。【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和文字中提取照应信息的能力,识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需要确定画面的主体内容,也就是人物头上的仪器;还要关注其中的细节,比如仪器上的支撑杆。不放过每一个点,才能根据材料二的第二段找全信息。
考点3 图表阐述考题分析:考查形式为简答题,以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并且在文段中找到照应点为目的。应考策略:图片提取信息的方法:1.观整体:观察图片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2.分主次:确定图片中各种要素的主要与次要地位。3.抓细节:把握图片中对画面起作用的细节部分。4.概括内容:图片中的a说明(体现了)……;b有……特点,说明(体现了)……
考点4 综合材料筛选关键信息试题五:综合上面三则材料,说说虚拟现实技术为什么具备美好的应用前景。(4分)
【答案示例】虚拟现实技术能用计算机创造现实世界环境,让人沉浸在环境中,增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检索信息。需要从材料中找到虚拟现实技术具备美好应用前景的原因。题不难,但是容易出错。“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展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材料三的开头出现了题干的关键词,因此,容易把视线集中在这部分,忽略前面的材料。
考点4 综合材料筛选关键信息考题分析: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者简答题,以考查学生检索有效信息的能力为目的。应考策略:1.在材料中找到题干指定关键词、句。2.从各则材料中找到与题干关键词、句相关的语句。近义词、句/反义词、句/因果关系3.筛选相关信息,整合答题。
考点5 发散思维迁移运用试题六:有朝一日,学校某学科课堂上果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学习,请你借助想象,描述一下学习的场景。
【答案示例】在学习化学时,我们戴上VR眼镜,只需摇摇头,晃动下身子,分子、原子就在眼前跃动,一些元素氧化的整个过程全部立体呈现在眼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的能力。需要落实题干中的“某学科”,想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学习的方法,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述学习场景。
考点5 发散思维迁移运用考题分析:考查形式为简答题,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考策略:1.研读题干,学会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识别题型。常见的关键词为:结合原文,结合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建议、看法考等。2.一一对应答题:(1)结合原文——提取原文关键词、句;(2)结合材料——提取材料关键词、句;(3)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或一种现象;(4)谈谈你的建议、看法——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提建议,发表看法。
考点5 发散思维迁移运用试题七: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哪些了解。(3分 )
【答案示例】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宜居城市会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生活更美好。【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题目,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由于提问的角度比较新颖,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理解的偏颇。这道题需要答出“宜居城市”所有的特点,筛选出相关段落的中心句概括回答即可。
考点5 发散思维迁移运用考题分析:考查形式为简答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应考策略:第一步:认真读题,明确题干要求。第三步:将筛选范围内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挖掘出隐含信息(本题只需找出相关段落中心句即可)。第四步:对照题目要求,对筛选的信息进行辨别确认。
三、考点聚焦及答题策略
考点6 结合链接材料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试题八: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6分)材料一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汽车的出现,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材料二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案示例】汽车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让人们出行方便快捷。但为了能高效地出行,需要修建不同级别的道路,使交通网覆盖面广,这就需要城市合理的规划。同时,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以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综上,要对汽车出行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
考点5 发散思维迁移运用考题分析:以结合“链接材料”的形式答题,考查了学生表达看法和运用文章内容的能力。应考策略:第一步:认真读题,明确问题的针对性。第二步:读懂链接材料。第四步:筛选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
一、]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物的保护现状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大众的目光在文物保护方面愈发深切而长久。 2013—2017年文物藏品数及修复数
【材料二】文物的数字化生存①以唐三彩为例,我们来看看它的数字化生存世界。②首先,VR和AR技术助推唐三彩知识的现代传播。VR技术与文物修复的联袂主要是借助全景摄影等多维数据采集方式重建文物的三维模型和虚拟展示,并可将其开发为线上旅游网络传播的数字化产品进行推广和传播。洛阳三彩艺术馆的720度全景视频里就设置了VR看展的选项,戴上VR头盔或眼镜,足不出户,观众就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唐三彩。AR技术则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方法建立文物与屏幕之间的映射关系,使想要展示的文物如同依附在现实物体上一般呈现在屏幕上。③其次,3D打印技术改进唐三彩制作方式。唐三彩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工序复杂,而3D技术将三维数字模型导入三维打印软件,然后通过调整模型旋转、平移、缩放参数,将打印模型调整至打印设备的成型空间内,最后生成打印模型的二维切片数据,发送给打印设备,实现实体唐三彩模型的生成,批量生产。洛阳小伙高腾飞已经将3D打印技术引入唐三彩老手艺的制作过程,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而且将唐三彩成功销往海外,传播了唐三彩文化。 (材料选自网络)
【材料三】文物的数字化传承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成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技术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图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问题。(1)材料二第②段加点词“联袂”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第②段加点词“深闺”在文中是指什么?(2)请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答案:1.2013—2017年文物藏品数及修复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1)①联合或结合;②博物馆。(2)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问题。 (3)请简析材料三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3)首先,提出论点: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接着,列举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分析数据和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事例来论证论点;最后,总结全段,强调论点:大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3)题考查论证思路的分析。材料三第③段,第一句“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本段的分论点;然后以“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驻足时间明显更长”为事实论据,论证了“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最后得出结论“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3.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的说明对象是唐三彩,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第②段第③段都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前后两段之间都是递进关系。C.材料三表明,现在VR技术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观众可足不出户,遍游天下。D.材料三告诉读者,只有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才能够让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跟上时代潮流。
答案:3.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A.材料二的说明对象是“文物的数字化生存”,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C.材料三第②段中原文为“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因此本项中“现在VR技术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说法错误;D.根据材料三第⑤段内容可知,“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是“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跟上时代潮流”的条件之一,D项将其表述为必要条件,说法与原文不符;故选B。
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1000千伏输电线路的自然输送功率约为现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4~5倍,输电距离增加了2~3倍,电阻损耗只有其25%~40%,而且可节约线路走廊土地资源约三分之二,具有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占地少等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材料二】特高压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与输煤输电相比,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到网电价比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从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投运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充分验证了特高压的安全性。另外,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噪声明显低于500千伏输电工程。
【材料三】中国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心1000到4000公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自称“电工班班长”的刘振亚亮出“高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未来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材料四】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 (选自“贤集网”“机电之家网”,有删改)
1.下列各句的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特高压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电力的需要,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B.从2009年至今,在特高压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电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C.我国存在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与需求快速增长、煤电运输紧张与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足、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困难等矛盾。D.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材料内容。A.“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结合材料一“特高压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可知,特高压是“已被列为”而不是“将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故选A。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特高压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前景。
答案:2.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占地少;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效益明显。3.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解析]结合材料三“未来特高压的发展将有良好的前景,对减少装机容量、节约电源建设投资等起到明显效果”,材料四“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可知答案。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有着绚丽、通透的外观。外墙面由低到高盘旋成22条飘逸的丝带,就像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因此又得昵称“冰丝带”。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冰丝带”独特的魅力吧!②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屋面的索网采用国产高钒密闭索,索网结构平面投影尺寸约198米×124米。研发者首创了复杂张力结构综合形态分析方法,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1/4。这是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国家级大型场馆中首次成功应用。③国家速滑馆的幕墙是场馆的一大亮点,外立面二层以上为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由3360块玻璃单元组成。幕墙玻璃面板采用半钢化双超白双银低辐射双夹胶中空玻璃,每块曲面玻璃尺寸、弧度都不相同。3360块独立的曲面玻璃通过机械配合,严丝合缝地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④国家速滑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环保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碳排放量的3985倍。二氧化碳制冷的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提供的70摄氏度热水可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⑤与既有体育场馆在硬件运行维护、防疫管理等领域增加技术设备体现“智慧化”不同,国家速滑馆将场馆打造为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智慧化”成为覆盖工程建设、赛事保障、赛后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核心关键词。“超级大脑”已接入36个系统,近10万点实时数据。“超级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系统连接着速滑馆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运动系统。在“超级大脑”的加持下,国家速滑馆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摘编自央视新闻频道2021年12月29日,有改动)
【材料二】①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相态:气相、液相以及固相。而超临界状态则是气液两相的分界线消失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也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国家速滑馆正是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达到了绿色制冰的目的。在这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是怎样直冷制冰的呢?②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经过机械压缩后跨越临界点成为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流体;高温二氧化碳流体被送入热回收器,流过被冷水包裹的管道逐级降温后最终跌下临界温度成为液态;通过节流阀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到-20℃;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通过蒸发给冰面提供所需的低温。经过研究人员测算,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每年可以节省约180万度电。(摘编自“观察者网”2022年2月2日)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国家速滑馆的独特魅力体现在哪四个方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2.根据材料二,请分条概括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四个步骤,每条不超过15字。
答案:1.①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②采用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③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④是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 2.第一步: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超临界流体;第二步:高温二氧化碳流体降温成为液态;第三步: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温度降低;第四步:通过蒸发给冰面提供低温。[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材料二第②段中四个步骤由3个分号分隔,提取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课件11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课件11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解析),共1页。
解密11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11 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化重点,点拨疑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高考命题点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三题__找得准“整”得狠 课件(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高考命题点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三题__找得准“整”得狠 课件(含详解),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