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80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80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800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走进化学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百炼成钢 B.木已成舟 C.火上浇油 D.火树银花2.(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H2 (HCl)气体除杂先通入Na2CO3 溶液,在通过浓硫酸干燥BCaCO3、CaCl2固体分离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CNaOH(Na2CO3)溶液检验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DCu、Ag比较活动性Ag片侵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3.(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联合国宣布 2019 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对研制元素周期表贡献最大的是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4.(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杀死新冠病毒目的的是( )A.用70%-75%的酒精溶液擦拭B.用超过56℃的水煮沸半小时C.用高浓度含氯消毒液喷洒D.用含醋酸3%-5%的食醋在室内熏蒸5.(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在我国制碱工业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侯德榜 D.杨振宁6.(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糖溶解 B.苹果榨汁 C.木材燃烧 D.石蜡熔化7.(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如图,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H2OB.MgO的作用是催化剂C.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D.参加反应的CO2与H2质量比是11:18.(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 B.切割玻璃 C.葡萄酿酒 D.滴水成冰9.(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煤的干馏 D.金刚石变钻石10.(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D.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11.(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水结冰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12.(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工业制氧气C.汽油挥发D.白磷自燃13.(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海水晒盐C.石油分馏D.食物变质14.(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橙子榨汁 C.燃料燃烧 D.玻璃破裂15.(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青铜铸鼎B.雕琢玉石C.合成橡胶D.美酒满杯
参考答案:1.B【详解】A、百炼成钢,减少含碳量,碳和氧气反应生成能二氧化碳,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B、木已成舟,木头变成木船,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C、火上浇油,油燃烧,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火树银花中涉及到火药燃烧产生各种颜色,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A、混合气体先通入Na2CO3 溶液,虽然可除去氯化氢气体,但生成二氧化碳,错误;B、将CaCO3、CaCl2固体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可进行分离,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正确;D、Ag片侵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没发生化学反应,银不如铜金属活动性强,正确。故选A。3.C【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错误;B、道尔顿创立原子论,错误;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正确;D、侯德榜贡献为侯氏制碱法,错误。故选C。4.D【详解】A、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用70%-75%的酒精溶液擦拭,可以杀死新冠病毒,不符合题意;B、用超过56℃的水煮沸半小时,可使蛋白质变性,杀死新冠病毒,不符合题意;C、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含氯消毒液具有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杀灭新冠病毒,不符合题意;D、普通的食用醋不能灭活新冠病毒,在室内熏醋等方法对新冠病毒没有杀灭的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张青莲主要在元素周期表的制定和改进方面做出重大贡献,错误;B、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错误;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化肥和制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确; D、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错误。故选C。6.C【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详解】A、白糖溶解,是水和白糖混合在一起,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苹果榨汁,是苹果的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木材燃烧 ,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石蜡熔化,是石蜡的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详解】A、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目前为甲烷,只含有碳和氢元素,比反应物中缺少氧元素,而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还有水生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示关系,氧化镁反应前后未发生反应,只是起到携带二氧化碳和碳原子的作用,使反应可以发生,因此作为催化剂使用,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烷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目信息是,则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质量比:,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A、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切割玻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9.C【详解】A、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氧气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C、煤的干馏生成煤焦油、焦炉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金刚石变钻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0.B【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的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前氢气为单质,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化合为+1价,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1.B【详解】A、铁锅生锈,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12.D【详解】A、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工业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13.D【详解】A、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石油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14.C【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橙子榨汁,只是橙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燃料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5.C【详解】A. 青铜铸鼎,改变了青铜的形状,不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 雕琢玉石,改变玉石的形状,不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 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需要由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聚合在一起形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即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 美酒满杯是酒由瓶子中倒入到杯子中,只是位置发生变化,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3化学元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0分子、原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