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氧气的性质
展开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5氧气的性质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
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
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
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
2.(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可支持燃烧
B.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C.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
D.Ca(OH)2是白色固体,可用于检验CO2
3.(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蚕丝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C.鸡蛋清中逐渐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会产生白色固体
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4.(2020·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足量SO2能使稀KMnO4溶液褪色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烟 D.灼烧棉线,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
5.(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白色沉淀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50 mL量筒量取5.26 mL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 硝酸钾固体 D.燃着的镁条伸到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
8.(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D.稀有气体的含量最少,所以称为“稀有”气体
9.(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
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剂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旺旺雪饼”中的干燥剂
10.(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
A.武德合金硬度不高——作电器的保险丝
B.镁条银白色——作照明弹
C.乙醇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功能——作海鲜防腐剂
11.(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可见氧气的重要性。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了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跟氧气反应都要发光、放热
12.(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B.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灯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13.(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化学实验精彩纷呈,将我们带入一个个缤纷的世界。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将氯化氢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B.加热碳酸氢铵,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白色粉末不断消失
C.加热高锰酸钾,紫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D.引燃的铁丝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14.(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燃烧的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但燃烧引发的火灾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的同时释放出热量
B.煤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的四氧化三铁
D.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基于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15.(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后取出表面变红
C.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产生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6.(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盐的溶解 C.金属锈蚀 D.食物腐败
17.(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 )
A.做高能燃料 B.富氧炼钢 C.急救输氧 D.动植物呼吸
18.(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S→SO3 B.CO2→H2CO3 C.CO2→C6H12O6 D.Fe→Fe3O4
19.(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C.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产生白雾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多选题
21.(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
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D.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22.(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固体和液体都是淡蓝色
B.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与部分物质发生反应
C.人体吸入氧气后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D.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同时生成一种属于糖类的物质
23.(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近年,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仅有硫元素
B.反应Ⅱ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Ⅲ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Ⅰ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所以蛋白质会从水中析出,出现白色浑浊,不符合题意;
C、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容易造成滤纸破损,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氧气有助燃性,可做助燃剂,支持燃烧,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说法正确;
C、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澄清的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说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 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受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鸡蛋清中逐渐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鸡蛋清含有蛋白质,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铜比银活泼,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不会覆盖一层红色物质,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棉花是天然纤维,不是蛋白质。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饱和硫酸铵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4.A
【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产生大量白雾,不符合题意;
D、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而加碘食盐溶液的碘是碘酸钾,而不是单质碘,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者不发生反应,不会出现白色沉淀,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是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来干燥氨气,不符合题意;
C、新制的氢氧化铜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可用于葡萄糖的检验,符合题意;
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作用,能使悬浮的杂质沉降,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体积的数值大,且最接近它的那个量程的量筒,量取5.26mL水,要用10mL量筒,故A错误;
B、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因为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能称取5.6g硝酸钾固体,故C正确;
D、由于镁条在CO2的集气瓶中能够燃烧,所以将燃着的镁条伸到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不会熄灭;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A、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选项说法正确;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选项说法不正确;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选项说法不正确;
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94%,稀有气体是含量较小的气体,但不是最少的气体,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故正确;
C、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与小苏打反应,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害,可用作“旺旺雪饼”中的干燥剂,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作电器的保险丝,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作照明弹,不符合题意;
C、乙醇具有可燃性, 可作燃料,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用作海鲜防腐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了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将两者分离,正确;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错误;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
D、物质跟氧气反应不一定发光、放热,例如铁生锈是缓慢氧化不易被察觉,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做补钙剂,故A选项错误。
B、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烟花,故B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灯,故C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A、将氯化氢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B、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白色粉末不断消失,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呈墨绿色的锰酸钾、呈黑色的二氧化锰,还有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4.C
【详解】A、可燃物燃烧,可以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煤炭中含硫元素,可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并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二氧化碳,故A错误;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B正确;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C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D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容易被察觉。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盐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食盐的溶解不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金属锈蚀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A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高能燃料,故A不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作富氧炼钢,故B正确;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作急救输氧,故C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作动植物呼吸,故D正确。故选A。
18.A
【详解】A、S→SO3转化中,硫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选项A符合题意;
B、CO2→H2CO3转化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CO2→C6H12O6转化中,二氧化碳与水在光合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Fe→Fe3O4转化中,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D
【详解】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现象为:出现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C、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20.D
【分析】烟是由固态的微粒所组成,雾则是由液态的微滴所组成。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产生白雾,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红光,符合题意。故选D。
21.AC
【详解】A、若a处是铜粉,红色的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因此可以看到红色粉末变黑色,故A正确;
B、若a处是木炭粉,木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错误;
C、若a处是硫粉,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毒,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因此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故C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D错误;
因此答案为AC。
22.BC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增大压强、降低温度时,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进而成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说法正确;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多数物质发生反应,说法错误;
C、人体吸入氧气后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给人体供能,说法错误;
D、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同时生成一种属于糖类的物质,说法正确。
故选:BC。
23.AD
【详解】A、反应Ⅰ是硫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氧气,氧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硫酸中显-2价,到反应后氧单质中显0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硫酸中显+6价,到反应后二氧化硫中显+4价,故化合价改变的有硫元素和氧元素,选项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反应Ⅱ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正确;
C、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D、反应Ⅰ是硫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硫和氧气,而硫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AD。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3氧气的性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3氧气的性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2离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合金: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0合金,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