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8酸的化学性质
展开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8酸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C.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D.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2.(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烧碱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铝性质活泼,用于制铝合金
C.稀硫酸呈酸性,用于除铁锈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用于工业炼铁
3.(2020·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试剂中,能除去铁锈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水
4.(2020·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5.(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H2 (HCl)气体 | 除杂 | 先通入Na2CO3 溶液,在通过浓硫酸干燥 |
B | CaCO3、CaCl2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
C | NaOH(Na2CO3)溶液 | 检验 |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
D | Cu、Ag | 比较活动性 | Ag片侵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6.(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将红色的铜丝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将变黑的铜丝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丝表面变黑,质量增加
B.变黑的钢丝插入稀硫酸,表面恢复红色
C.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铜丝质量不变
D.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
7.(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铜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2021·江苏扬州·统考一模)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9.(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聚氯乙烯做塑料大棚 | 氧气作燃料 | 硫酸做铅蓄电池 | 铝合金作人造骨 |
A.A B.B C.C D.D
10.(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久置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可能为Ca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50%,取该物质8.0g,加足量的稀盐酸完全溶解,生成的质量
A.11.10g B.15.00g C.16.65g D.19.82g
11.(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2.(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3.(2022·江苏扬州·统考一模)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C.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中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也一定不变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4.(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图为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Fe3O4)的原理。已知:若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仅涉及铁、氧元素化合价变化
B.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3.2g的氧气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300g9.8%的稀硫酸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则最终所得的固体质量偏大
15.(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
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 B.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
C.“酸溶”和“还原”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
16.(2022·江苏扬州·统考二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成分金属,故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
B.碱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有一些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17.(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 | 提纯方 法 |
A | KCl | MnO2 | 水 | 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O2 | CO | O2 | 点燃 |
C | CaCl2 | CaCO3 | 稀盐酸 | 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 |
D | AgNO3溶液 | Cu(NO3)2 | Cu粉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A.A B.B C.C D.D
18.(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单质a不可能是
A.Mg B.Fe C.Ag D.Zn
19.(2022·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制备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Cu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B.CuO放入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C.Cu放入稀硫酸中搅拌后再加稀盐酸
D.Cu(OH)2放入MgCl2溶液中充分搅拌
二、多选题
20.(2020·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实验室以某石灰石(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步骤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时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B.沉铁时,用的是适量熟石灰,其目的是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也是因为熟石灰价格便宜
C.沉钙时温度不宜高于35℃,是为了防止CaCO3分解
D.产品中钙元素和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
21.(2021·江苏扬州·统考三模)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鉴别铁粉和氧化铜—滴加稀硫酸
B.鉴别Na2SO4 溶液和AgNO3 溶液—滴加BaCl2 溶液
C.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钠两种白色固体—加水溶解
D.除去CO2中的CO—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22.(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小王在实验室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沉淀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23.(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 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分析制备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B.混合器中,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C.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
D.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水
24.(2021·江苏扬州·统考二模)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O | CO2 | CuO | O2 |
B | CuSO4 | H2SO4 | HCl | Fe |
C | NaCl | Na2CO3 | KNO3 | NaOH |
D | Ca(NO3)2 | CaCl2 | CaCO3 | Ca(OH)2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对应关系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因为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对应关系正确;
C、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可用于制作烟花,对应关系错误;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干燥,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B。
2.C
【详解】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对应关系错误;
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起到了保护作用,利用的是铝的化学性质,铝可制成铝合金,是铝的物理性质,对应关系错误;
C.稀硫酸呈酸性,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所以用于除铁锈,对应关系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C。
3.C
【详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盐酸能够出铁锈;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水都不能和氧化铁反应,不能除铁锈。
故选C。
4.B
【详解】A、Fe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能制得硫酸铁,选项A错误;
B、过量的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铁,因氧化铁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是纯的硫酸铁溶液,选项B正确;
C、因硫酸过量得到的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硫酸,不能得到纯净的硫酸铁溶液,选项C错误;
D、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能得到硫酸铁溶液,选项D错误。故选B。
5.A
【详解】A、混合气体先通入Na2CO3 溶液,虽然可除去氯化氢气体,但生成二氧化碳,错误;B、将CaCO3、CaCl2固体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可进行分离,正确;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正确;D、Ag片侵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没发生化学反应,银不如铜金属活动性强,正确。故选A。
6.C
【详解】试题分析:A、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质量增加,正确;B、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表面恢复红色,正确;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有一部分铜进入溶液,铜丝质量减少,不正确;D、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正确。故选C。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7.A
【详解】A、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n点恰好完全反应,m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和过量的氯化氢,该选项是否不正确;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都是氯化铜中的铜元素,该选项是否正确;
C、n点溶质是氯化铜,m点溶质是氯化铜和氯化氢,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是因为蒸发过程中氯化氢逸出装置,该选项是否正确;
D、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剂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溶剂质量增大,只是增大幅度小一些,该选项是否正确。
故选:A。
8.B
【详解】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可作电线,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可作氮肥,符合题意;
C、食醋显酸性,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可用于除水垢,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A、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在使用时,有可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故不能制作塑料大棚,该选项错误;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该选项错误;
C、硫酸因为其酸性,可以用于汽车铅蓄电池,该选项正确;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钛合金可用于制人造骨,而不是铝合金,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加入足量稀盐酸,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干燥剂中钙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钙中,则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故选A。
11.B
【详解】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错误;
B、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正确;
C、没有配平,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错误;
D、碳酸钠化学式错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
故选B。
12.C
【详解】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待测液,再分别逐滴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的是稀盐酸;变红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故A正确;
B、能与镁条放出气体的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与镁条不反应,故B正确;
C、氯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无现象,故C错误;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A、酸雨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中和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也一定不变,选项推理正确;
D、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答案为:C。
14.C
【详解】A、反应Ⅰ是:;反应Ⅱ是:,转化过程涉及铁、氧及氢元素化合价变化,故该项说法错误;
B、设理论上,每生成23.2gFe3O4需补充氧气质量为x,则故该项说法错误;
C、理论上,每生成45.6gFeSO4,需补充硫酸质量为x,则 , 300g9.8%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300g×9.8%=29.4g,故该项说法正确;
D、若转化Ⅱ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过量,产品会逐渐转变为Fe2O3, Fe3O4变为Fe2O3固体质量会偏小,故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A、“灼烧”的主要目的是将Cu转变为CuO,故选项正确;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滤液X中的溶质为FeSO4,故选项正确;
C、“酸溶”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还原”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将Cu、Fe混合物加入足量稀硫酸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和稀硫酸反,过滤得Cu,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6.A
【详解】A、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成分金属,故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A的推理合理;
B、碱的溶液呈碱性,但是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例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属于盐,但是他们的水溶液显碱性,B的推理不合理;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不是酸,C的推理不合理;
D、有一些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是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也可以放出气体,D的推理不合理。
故选A。
17.C
【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晶体,错误;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混有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盐酸具有挥发性,最终得到氯化钙晶体,正确;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想要的硝酸银反应了,错误。
故选C。
18.C
【详解】从图上可知a是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单质,所以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的金属,而银在氢后,则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C。
19.B
【详解】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制备某种物质,解答时只要判断出每一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然后看能否生成要制备的物质即可。
A、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氯化铜,故A错;
B、氧化铜可以与盐酸反应而生成氯化铜,故B对;
C、铜不能够和酸反应,所用不能够用此方法来制取氯化铜,故C错;
D、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可以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故D错。
故选B。
20.AB
【详解】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都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沉铁时,用的是适量熟石灰,其目的是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是因为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也是因为熟石灰价格便宜,该选项说法正确;
C、沉钙时温度不宜高于35℃,是因为高于35℃时氨水易挥发,同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不是为了防止CaCO3分解,是因为碳酸钙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够分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产品中钙元素和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不相等,是因为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钙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
21.BC
【详解】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滴加稀硫酸时,能够产生气泡的是铁粉,能够溶解,形成蓝色溶液的是氧化铜,能达到实验目的;
B、Na2SO4 溶液和AgNO3 溶液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水时,氯化钾和氯化钠都能够溶解在水中,利用溶解的方法无法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C。
22.BD
【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A.因为实验②中一定有碳酸钙生成,而实验③中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碳酸钙消失一定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缘故,所以实验①中盐酸有剩余,石灰水一定没有剩余,错误;
B.实验②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正确;
C.实验③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实验①试管中的盐酸过量,盐酸和实验②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有固体消失、产生气泡的现象出现,错误;
D.实验③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实验①试管中的盐酸过量,盐酸和实验②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可能含HCl,正确。
故选BD。
23.BC
【详解】A、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浓硫酸与水在石墨配酸塔中完成配制,则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石墨不能和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混合器中,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回转化成室中形成酸雾和水蒸气,说明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示可知,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硫酸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AD
【详解】A、丁能生成三种物质,乙、丙、丁都能生成甲;因此如果丁是氧气,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铜;氢气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水,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时生成水。故选项正确;
B、如果丁是铁,铁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得到盐酸、硫酸和硫酸铜,因此不可以。故选项错误;
C、如果丁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通过一步反应能得到NaCl、Na2CO3,但是不能得到硝酸钾。故选项错误;
D、如果丁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通过一步反应能得到Ca(NO3)2、CaCl2、CaCO3,氯化钙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江苏省泰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1酸的化学性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1酸的化学性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3金属与酸反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7酸的化学性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7酸的化学性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