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复习0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复习0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课件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复习05 交通与社会变迁【过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课件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复习06 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单元复习06 医疗和公共卫生【过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课件 试卷 0 次下载
单元复习05 交通与社会变迁【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展开单元复习05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单选题
1.(2021·天津·高考真题)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2021·浙江·高考真题)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3.(2020·浙江·高考真题)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
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
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4.(2020·浙江·高考真题)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
年份 | 全世界 | 欧洲 | 美洲 | 亚洲 | 非洲 | 澳洲 |
1870年 | 210 | 105 | 93 | 8 | 2 | 2 |
1880年 | 373 | 169 | 175 | 16 | 5 | 8 |
1890年 | 617 | 224 | 331 | 34 | 9 | 19 |
1900年 | 790 | 284 | 402 | 60 | 20 | 24 |
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浙江·高考真题)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一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一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6.(2022·河北·魏县第六中学模拟预测)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中经洛阳,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元朝大运河,北起大都(今北京),南达杭州,在地图上呈现出“”的形状。这一变化可以用来佐证元代( )
A.经济布局与文化格局的重合 B.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
C.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 D.运河运输成主要的运输方式
7.(2022·山东潍坊·模拟预测)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这反映了清代漕运
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C.缩小了南北间的经济差距 D.影响了大众出行方式
8.(2022·湖北·模拟预测)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江淮,地形所造成之南北阻碍被完全打通,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取得直接联系,于是文化传播,商贾贸迁,日趋便利,而运道所经由之都会,亦骤增重要而日趋繁荣,扬州其最著者也。据此可知
A.交通设施建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南方经济发展赶上并超过北方
C.水域的连通解决了黄河泛滥问题 D.交通便利弥补了地域文化差异
9.(2022·山东·临沭第一中学模拟预测)中东铁路建成后,旅顺通往圣彼得堡的旅程只要十三四天;转至伦敦,也不过十五天左右。与走海道相比减省一半时间,路费也大为减少,只及原需路费的半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俄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较多 B.英俄间贸易往来比较频繁
C.近代交通发展便利商品出口 D.近代交通发展促进人员流动
10.(2022·河南开封·模拟预测)下图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行的中国古代驿站(负责传递政府文书、运转货物、接待过往官员等)邮票。通过对下图及文字的分析,说明古代邮驿主图为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室壁画《驿使图》
边饰为“鸿雁传书”传说中的鸿雁
A.有利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淡化 B.主要是为民间通信服务
C.方便了物品传递与信息交流 D.带动了城市格局的变化
11.(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B.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C.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12.(2022·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模拟预测)雍正年间,在实行摊丁入亩的问题上,朝廷存在“通省均摊”和“各州县自行均摊”之争。如表是直隶十府五州通省摊丁后负担变化表(单位:两),表中现象反映的是实行“通省均摊”后( )
府、直隶州 | 顺天府 | 永平府 | 保定府 | 天津府 | 大名府 | …… | 总计 |
原征丁银 | 36264.75 | 26783.24 | 42789.52 | 8278.37 | 47188.41 | …… | 400171.7 |
摊入丁银 | 26903.77 | 14357.44 | 38996.49 | 17183.69 | 56760.58 | …… | 404854.9 |
负担变化 | —9360.99 | —12425.80 | —3793.03 | +9572.17 | +9572.17 | …… | +4683.2 |
A.政府收入大幅度增加 B.农民丁税负担减轻
C.各府州丁税负担不均 D.地主负担大大加重
13.(2022·辽宁沈阳·三模)如图反映出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 B.紧张的国际形势阻碍了人们出行
C.铁路修建总里程数在逐渐减少 D.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
14.(202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模拟预测)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万物互联网时代,人类自诞生之日起,每一个影响到世界的颠覆性变革,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大爆发。下列科技成果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现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②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③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诞生
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5.(2022·河北保定·模拟预测)2021年12月,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菏泽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北京、济南最快分别2小时59分钟、1小时23分钟可到达,这一铁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增强了鲁南和中原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性,将有效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16.(2022·浙江·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
A.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
C.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人寻常百姓家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
17.(2021·黑龙江·铁人中学三模)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 B.独立工业体系已建立
C.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 D.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18.(2021·湖北·模拟预测)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航空 |
1978 | 81491 | 149229 | 23042 | 230.91 |
1988 | 122645 | 650473 | 35032 | 1442 |
根据上面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改革开放促进交通运输发展 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化 D.对外开放政策加速了航空业发展
19.(2021·四川泸州·一模)淮阴(曾名清江浦,现与淮安市合并)在明清之际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岸的“四大都市” 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准阴行旅中转站的地位丧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建之时,竟失去了设市的资格。以上变化说明
A.近代交通起步晚发展慢 B.交通发展促进经济往来
C.交通变迁影响城市发展 D.交通进步推动了近代化
20.(2021·浙江绍兴·二模)《天津地理买卖杂字》载:“东门里,有圣庙,府署以前西箭道。天主教,耶稣教,东马路上天齐庙。四马路,安电线,白牌电车围城转。……西北角,自来水,西头湾子梁家嘴。……西南角,广仁堂,电车公司叫卖行。”材料反映当时的天津
①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落成 ②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色
③封建迷信思想十分浓厚 ④近代电信事业得到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商朝的驿使48天可走600千米,清朝的天马递送公文一昼夜可行400千米,火车的速度一开始只有24千米每小时。如今,高铁、飞机的速度已分别超过350千米每小时和900千米每小时。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选择性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在水路交通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变化对社会变迁、社会生活的意义)
三、论述题
22.(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0—1810年英国主要运河体系的发展情况
(注:所谓运河体系,不是指单一的一条或者几条运河,而是指一系列的彼此联系的把主要大运河沟通起来,然后给一些地方提供它们原来所没有的水路交通设施。)
——(英)杰拉德·特恩布尔《运河、煤炭与区域经济增长》
材料二 (英国)一些小村庄也因为地处交通要津而发展起来了。1760年,桑奇·布鲁克运河开通的时候,圣·海伦还是一个小村庄,但是十年过后,首先是一个玻璃制造厂建立了,不久,一个炼铜厂又建立了,圣·海伦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英)查尔斯·哈德菲尔德《运河时代》
材料三 下表是1801年、1841年运河附近部分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表
城市 | 运河通航时间 | 人口(千) | |
1801年 | 1841年 | ||
巴思 | 1760年以前 | 33 | 53 |
伯明翰 | 1772年 | 71 | 183 |
布拉德福德 | 1774年 | 13 | 67 |
剑桥 | 1760年以前 | 10 | 24 |
卡莱尔 | 1823年 | 9 | 22 |
——摘编自(英)查尔斯·哈德菲尔德《运河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合理的历史阐释。
单元复习06 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06 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单元复习06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解析版docx、单元复习06医疗和公共卫生过习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复习05 交通与社会变迁【过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05 交通与社会变迁【过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素养目标,单元概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复习0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04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单元复习0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解析版docx、单元复习0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过习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