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773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773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1773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过知识】-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件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清单】-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知识清单
考点1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 化合态 形式存在,如 NaCl、Na2CO3、Na2SO4 等。
一.钠的原子结构
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电子很容易 失去 。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还原性 。(结构决定性质)
二.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 柔软 ,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 小 但比煤油的 大 。
实验2-1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的变化。
现象:钠质地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新切面呈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很快变暗,原因是
钠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薄层氧化物——氧化钠(Na2O)
三.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与O2反应
①常温,4Na+O2===2Na2O
②加热,2Na+O2Na2O2(过氧化钠)
实验2-2
切取绿豆大小的钠,在坩埚中加热,观察现象。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2)与Cl2反应
2Na+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2.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现象: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 钠的熔点低,该反应放热
游—— 生成了气体,推动钠粒游动
响—— 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红—— 生成了碱(NaOH)
反应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注意】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用沙土盖灭。
3.与酸的反应
如和盐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注意】钠和酸的反应比水更剧烈,在酸溶液中,钠先和酸反应,酸反应完后,过量的钠会和水继续反应。
4.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CuSO4溶液,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注意】千万不能误解为钠更活泼,而置换出铜单质。
四.钠单质的制备和保存
1.制备
钠非常活泼,工业中通常采用 电解法 来制备, 2NaCl(熔融)2Na+Cl2↑
2.保存
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五.用途
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 导热剂 。
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熔融 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某些金属。
如4Na+TiCl44NaCl+Ti。
考点2 钠的几种化合物 焰色反应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Na2O+CO2=== Na2CO3
(3)与酸反应: 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SO2===2Na2SO4
(3)与酸反应: 2Na2O2+4HCl===4NaCl+2H2O+O2↑
(4)用途: 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杀菌剂 。
3.Na2O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
2Na22
过氧化钠中的氧是 -1 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
(1)强氧化性
①与Na2SO3溶液反应: 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②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如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思考】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请说明原因。
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变红,Na2O2的强氧化性又使溶液褪色。
(2)还原性
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Na2O2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 O2 。
(3)遇CO2、H2O、H+时,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歧化反应。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称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物理
性质
色与态
白色粉末
Na2CO3 10H2O白色晶体,易风化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易溶(溶解度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化学
性质
碱性
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红色更深,碱性更强。
与H+
反应
CO32-+2 H+ = CO2↑+H2O
H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NaHCO3 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 快
与碱
反应
与NaOH 、KOH
不反应
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离子方程式:HCO+OH-===CO+H2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Ca2++CO===CaCO3↓
NaHCO3足量:
Ca2++2OH-+2HCO===CaCO3↓+2H2O+CO
NaHCO3不足量:
Ca2++OH-+HCO===CaCO3↓+H2O
热稳
定性
一般不分解
NaHCO3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2NaHCO3Na2CO3+CO2↑+H2O
与CO2反
CO+CO2+H2O===2HCO
不反应
用途
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等
用于制药、焙制糕点等
1.如何鉴别Na2CO3 与 NaHCO3?
(1)固体的鉴别用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NaHCO3 固体。
(2)溶液的鉴别可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测pH法。
①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 Na2CO3 溶液。
②气体法: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 NaHCO3 溶液。
③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 Na2CO3 溶液。
2.Na2CO3、NaHCO3的除杂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Na2CO3(s)(NaHCO3)
加热法
NaHCO3(aq)(Na2CO3)
通入足量CO2
Na2CO3(aq)(NaHCO3)
滴加适量NaOH溶液
三.焰色试验
1.焰色反应: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 ,这叫焰色反应,
属于 物理 变化, 属于 元素 的物理性质。
2.焰色试验: 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
分析操作称作焰色试验。
3.操作:
洗 —— 将铂丝(或光洁的铁丝)用 盐酸 洗净
烧 —— 将洗净的铂丝在火焰上灼烧至 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蘸 —— 蘸取待测物质
烧 —— 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焰色
洗 —— 将铂丝(或光洁的铁丝)用盐酸洗净
【记忆】灼烧Na2CO3溶液时,火焰呈 黄 色;
灼烧K2CO3溶液时,透过 蓝色钴玻璃片 可观察到火焰呈 紫 色。
考点3 氯气的性质
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以 化合 态存在,除了以 NaCl、MgCl2、CaCl2 等形式大量存在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 盐湖和盐矿 中。
氯的单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 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 等。
一.氯的原子结构
从氯的原子结构来看,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 得到 电子以达到
稳定结构。因此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氧化性 。(结构决定性质)
二.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 黄绿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 气 体,密度比空气 大 , 有 毒,易 液化 ,
能 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 2 体积氯气。
【思考】实验室中应怎样闻气体?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与钠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2Na+Cl22NaCl 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②与铁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2Fe+3Cl22FeCl3 现象是 剧烈燃烧,棕红色烟
③与铜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Cu+Cl2CuCl2 现象是 剧烈燃烧,棕黄色烟
【注意】氯气的氧化性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通常将其氧化为高价态。
(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与氢气反应,实验2-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H2+Cl22HCl
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 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注意】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时会发生爆炸。
HCl气体溶于水,就成为我们常用的盐酸。
(3)与水的反应
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H2O ⇌ HCl+HClO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H2O ⇌ H++Cl-+HClO
②次氯酸的性质:
a.一元弱酸(比 碳酸 弱)
b.强氧化性( 杀菌、消毒、漂白 )
c.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
化学方程式: 2HClO2HCl+O2↑
实验2-8把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个,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
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明显变化,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与解释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注意】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漂白,就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4)与碱的反应
① Cl2+2NaOH===NaCl+NaClO+H2O (常用于尾气吸收,除去多余氯气)
离子方程式: Cl2+2OH-===H2O+Cl-+ClO-
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NaCl、NaClO ,有效成分是 NaClO 。
②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其主要成分: CaCl2、Ca(ClO)2 ,有效成分: Ca(ClO)2 。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Ca(ClO)2 。
漂白原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③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a.漂白性: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漂白液或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故漂白液、漂白粉具有漂白性。
b.强氧化性:ClO-不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都能跟I-、Fe2+、S2-、SO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即ClO-与I-、Fe2+、S2-、SO不能大量共存。
(5)与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反应: 2I-+Cl2===I2+2Cl-
②与SO2水溶液反应: Cl2+SO2+2H2O===4H++2Cl-+SO
③与FeCl2溶液反应: 2Fe2++Cl2===2Fe3++2Cl-
考点4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 MnO2+4H++2Cl-Mn2++Cl2↑+2H2O
2.药品:二氧化锰、浓盐酸
3.制备装置类型: 固体+液体气体
4.仪器和装置 :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广口瓶
5.除杂: 饱和食盐水 ;干燥: 浓硫酸
6.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或 排饱和食盐水法
7.尾气处理:玻璃导管通入 氢氧化钠 溶液中;
不用Ca(OH)2 溶液吸收的原因是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
8.注意事项:
①应使用分液漏斗;
②烧瓶下应垫石棉网;
③应用酒精灯加热;
④应用浓盐酸;
⑤多余Cl2应通入 氢氧化钠 溶液中;
⑥MnO2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也可用KMnO4代替,故酸化高锰酸时不可用盐酸酸化;
⑦随着盐酸浓度变稀,不能再反应生成氯气,也就是说MnO2过量,盐酸也不会反应完全。
9.其它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
①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②6HCl(浓)+KClO3===KCl+3H2O+3Cl2↑;
③4HCl+Ca(ClO)2===CaCl2+2H2O+2Cl2↑。
二.Cl-的检验
1.若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吗?为什么?
不一定含Cl-,CO与Ag+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2.检验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
防止CO等离子的干扰。
先在被检测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硝酸,使其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可判断溶液中含有Cl-。
考点5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摩尔(符号 mol )
1.摩尔是 物质的量 的单位,简称 摩 ,符号为 mol 。
2.教材P11、12页。18gH2O,27gAl所含的粒子(分子或原子)均约为 6.02×1023 个。
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 克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或者
相对分子质量 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约为 6.02×1023 。
3.含有 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 mol。
1mol任何粒子集体的粒子数目都为 6.02×1023 个。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
1.定义: 6.02×1023 mol- 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个物理量。
2.符号: NA
3.意义: 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相等。
1摩尔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 。
三.物质的量(符号 n )
1.概念:它实际上表示含有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单位: 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研究对象:
粒子集体可以是 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团 等微观粒子。
例如1mol Fe 、1mol O2 、1mol Na+ 、1mol SO42- 、1mol e- 等。
【注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可将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
(2)“物质的量”同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一样,是一个整体名词,不可分割或插入其它字,比如不能将其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也不能写成“物质量”。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表述要确切,指代需明确。
例如:1molH表示 1mol氢原子 ,1molH2表示 1mol氢分子(或氢气) ,
1mol H+ 表示 1mol氢离子
(4)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但不能表示宏观物质,例如,“1mol小米”、“1mol乒乓球”描述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总结】微观粒子数目、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
1.微观粒子数:符号N
2.含有 6.02×1023 个或者 NA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 1 mol;
1mol任何粒子集体的粒子数目都约为 6.02×1023 个或者 NA 个。
3.关系式:
四.摩尔质量(符号 M )
1. 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 单位: g/mol 或 g﹒mol-1
3.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 克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与该粒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或者
相对分子质量 相等
4. n 、m、M数学表达式
【总结】
物质的量是连接微观粒子和宏观可称量质量的桥梁。
考点6 气体摩尔体积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目 相同 ,1mol粒子的质量 数值上
等于摩尔质量 。那么1mol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呢?
一.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的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 粒子大小和粒子数目 ,由于粒子的大小是 不同的 ,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 不同的 。而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远大于粒子大小,故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 粒子数目和粒子间的距离 。
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①粒子 大小
决定气体的体积
②粒子 数目
③粒子间的 距离
2.决定气体粒子间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有何影响?),不同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相同 。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相同的体积。
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这就是阿伏伽德罗定律。
【结论】
(1) 在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 不同 ;
(2)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的体积 相同 。
【注意】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二.气体摩尔体积(符号 Vm )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 L·mol-1或L/mol
3.表达式:气体摩尔体积=,即Vm=。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温度越高,体积 越大 ;压强越大,体积 越小 。
5.标准状况( 0℃,101kpa )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1,常温常压下,Vm≈24.5 L·mol-1。
【注意】(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对于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来讲不适用。这里所指的“气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是混合物。
6.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②气体的密度ρ===
③气体的分子数N=n·NA=·NA
④气体的质量m=n·M=·M三.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3.“三同定一同”规律: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中只要有“三同”则必有第“四同”。
阿伏伽德罗定律又称为“四同定律”。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表达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V相同
=
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四.掌握求算气体摩尔质量的五种常用方法
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L·mol-1。
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 , D=。
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
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
M=×a%+×b%+×c%+…,
其中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考点7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 用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2.符号为 cB ,单位: mol/L或mol·L-1 。
3.表达式: cB= 。
意义:如1 L溶液中含有1 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 mol/L。
【注意】(1)V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
(2)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阳离子、化合物或者特定的组合(如:CuSO4·5H2O)。
(3) 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的溶质,一般指新物质(如: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溶质为NaOH)。
(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指失去结晶水的物质。
(5)浓度一定的溶液中,取出任何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
【例题1】从20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取100 mL 溶液,此10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取出10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2 mol/L ,含有0.2 mol NaOH。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1--5】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1.容量瓶
2.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②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
③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④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00__mL容量瓶。
(2)实验步骤
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期末复习】高一化学上学期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2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期末复习】高一化学上学期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9页。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B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A卷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