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17656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专题02 第一单元课内文本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3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5 第二单元课内文本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7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8 第三单元课内文本阅读-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展开专题04 基础知识梳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蘩漪(yī) 讹(é)传 穿凿(zuó) 忖度(cǔn duó)
B.敲诈(zhà) 内帷(w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
C.模样(mú) 轻薄(bó) 指使(zhǐ) 盥漱(guàn shù)
D.伺候(cì) 勒(lēi)死 诨名(hùn) 纨绔(wán ku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委屈 抱应 旷日持久 一帆风顺
B.贤惠 烦燥 樟木箱 卑鄙无赖
C.怀揣 缔听 冰窟窿 勾魂摄魄
D.混账 拖延 根深蒂固 哭哭啼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鲁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家庭的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作者在刻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D.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不公平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是谁,……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带孩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D.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言语偏激,一旦刊载,必定会走投无路。
④这位资深的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⑤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萍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A.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B.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D.鲁大海:你的手段我早就领教过,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周朴园:你胡说
8.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话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于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话化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的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敬请广大读者赐稿,来稿请寄:长沙市玉兰花路88号《读书》编辑部郭亮敬启。
B.您的文章我已经拜读了,另外这文章里有几处错误,我已经给您斧正了。
C.在信的最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恭敬地写道:“经理一职,尚祈俯就。”
D.苏先生说:“今日有缘相聚,实在不易。您是马齿徒增,我是碌碌半生,怎不让人感慨!”
10.下列对本单元戏剧作品相关内容和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不以跌宕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塑造、对人性的体贴揣摩而取胜,它用“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个意象表达呼天抢地的冤屈,誓愿激烈,画面感强,具有极大的悲剧力量。
B.《雷雨》中周朴园非常相信金钱的力量和父权、夫权的威势,因此,他认为鲁侍萍是受到了某些指使来寻求补偿,理所当然地以为金钱可以解决问题;在三个儿子都同时出现的场景下,他也没有特别慌乱。
C.《哈姆莱特》中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显示出哈姆莱特犹豫、怯懦、勇气、高贵、决断、抗拒爱、追求爱的复杂人格,这恰恰是他精神自由高贵的具象,也是他高昂的主体意识的凸显,具有较强的现代精神。
D.根据戏剧的分类,《窦娥冤》属于古代戏曲、散曲、公案剧、悲剧;《雷雨》属于现代剧、多幕剧、舞台剧、话剧、悲剧;《哈姆莱特》属于外国戏剧、多幕剧、舞台剧、话剧、悲剧。
11.“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这段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情境。
②渲染舞台气氛。
③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④暗示人物的心情,孕育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2.学校实行“自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中语文课设置了“我当小老师”环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走上讲台讲出来。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老师”们能够走上讲台固然勇气可嘉,但有时也存在一些错误。以下是高一(5)班叶同学作为“小老师”发言,请根据所学,判断他的发言哪一项是正确的。( )
叶同学关于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的发言要点。
A.《窦娥冤》中窦娥发下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B.元杂剧角色分旦(男角)、末(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三大类。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C.《雷雨》中的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记着鲁侍萍,而且还是朝夕怀念着她的。但当他突然发现眼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忽然严厉地责问侍萍“你来干什么”,是害怕鲁侍萍的出现会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家庭。
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一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十四行诗集》最为著名。
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亨利四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
C.《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五幕悲喜(正)剧。剧本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
D.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14.下列选项中,请选出与所列典故的人物或出处完全对应的一项( )
东海孝妇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飞霜六月 亢旱三年
A.《说苑》 《庄子》 杜宇 《太平御览》 关汉卿
B.孝妇 庄周 《蜀王本纪》 邹衍 《窦娥冤》
C.孝妇 苌弘 杜宇 邹衍 窦娥
D.东海 苌弘 邹衍 杜宇 窦娥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B.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剧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
C.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D.莎土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他戏剧艺术顶峰的是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依次填入对应的体例: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是______________;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是______________;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是______________( )
A.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
B.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
C.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D.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
(2)下述语段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冤(节选)》选段)
A.只合把清浊分辨 只合:应该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混淆
C.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延:邀请
D.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勘:判断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的剧作经几百年时光的________,仍以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各国的舞台上,它们历久弥新,________了莎翁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不朽生命力。莎翁写戏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起伏跌宕;他的悲剧和喜剧都不是单纯的,而是错综的混合体。( )。他常布置几条线索平行而后交织,于________中展现广阔多彩的画面,总是逐步增加悬念,使读者、观众的紧张感不断增强。莎翁的戏剧语言,俏皮、华丽、精粹而丰富,从典雅的书面语言到粗俗的市井俚语,从民谣体到古诗体,无所不有。剧本中的不少台词,成了成语典故或人们经常引用的格言。比如,“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心里的瑕疵是真的污垢”。莎翁创作的三十七部戏剧,塑造了几百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面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比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妙语连珠,有时又语无伦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位________企图重整乾坤的年轻的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磨洗 印证 错综复杂 单枪匹马
B.积淀 印证 错综复杂 单刀直入
C.磨洗 验证 扑朔迷离 单刀直入
D.积淀 验证 扑朔迷离 单枪匹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莎翁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
B.莎翁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
C.莎翁写戏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
D.莎翁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求,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写戏讲求反映“自然”或真实。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思想深度与丰富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B.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情节生动性、丰富性与思想深度、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C.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情节生动性、历史内容完美的融合
D.恩格斯称赞莎士比亚戏剧是思想深度、丰富性与历史内容、情节生动性完美的融合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窦娥是关汉卿塑造的光照千古的形象。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她年轻守寡,但很是孝顺,对婆婆全心全意。当官吏要对蔡婆用刑时,她用自己的生命解救婆婆于危难;临刑之前,央告公人们往后街走,怕在前街遇见婆婆,让老人伤心。( )。
她对蔡婆的关心、照顾_____,但并不是毫无条件地逆来顺受;反之,她认为不合理的事情,便要据理力争,甚至严词责备。当蔡婆引狼入室的时候,她极力劝阻蔡婆。她不听张驴儿的_____,不受他的调戏侮辱,更不受他的威胁逼诱。一句话,她是个硬骨头,不屈服于任何恶势力。她敢于痛骂官吏,痛骂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地鬼神。痛快淋漓的_____,直问得“天地”也哑口无言。她被_____在内心深处的怒火像火山一样迸裂出万丈火焰,照亮黑暗,烧毁不平。这是窦娥性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的性格。“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是她悲剧的一生的生动写照。
B.她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
C.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是她悲剧的一生的生动写照。
D.她具有柔顺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又倔强坚定、生死不渝其志的性格。她悲剧的一生是“生不逢时命坎坷,六月飞雪旱三年”的生动写照。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
B.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这是她性格的一方面
C.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这就是她的性格
D.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然而对婆婆的要求却仅仅是死后过年过节时的半碗儿浆水饭、一陌儿纸钱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至、巧舌如簧、询问、压迫
B.无微不至、花言巧语、质问、压抑
C.无微不至、花言巧语、询问、压迫
D.无所不至、巧舌如簧、质问、压抑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有着自己的上游(源头)。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下列句中的括号,与文中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B.将两片粽叶重叠,卷成尖筒状,放入两大匙糯米等材料,再用筷子将其细细捣压至板结(米松了的话,容易进水,那样的粽子会失去黏黏的口感,不好吃),最后包成四角状,捆紧。
C.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D.辛寨村(音)村长王正贵(音)说,自南昆铁路建成以来,该村年人均收入增长了50%,达到1200元人民币。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画中要有戏,百观才不腻。”伴随清代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戏曲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年画中亦随之出现了大量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作品,因一个独立剧目叫“出”,故这类年画被称为“戏出年画”。戏出年画着力表现戏台上的角色形象及剧目情节。民间画师多为戏迷,经常会亲临现场观戏描摹,( )。
戏出年画在形式上分为两种。一种画面承袭传统故事年画,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等背景刻画写实,但人物都是戏装扮相,勾画脸谱,动作举止夸张如演戏;另一种则完全照搬戏曲舞台的表演形式,背景道具跟戏曲舞台的布景道具一样简单,以桌、椅摆法交代故事发生的不同地点和环境,人物持马鞭指代骑马,执桨则示意乘船,如此等等,刻意减少画面背景,着重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在各地的年画中,要属天津杨柳青的戏出画样最为丰富而精彩,内容都是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戏出年画是由戏曲与版画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在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带给人们视觉享受,是值得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腻”属于形声字,“贰”表示其意义范畴。
B.此处如果删去“被”字不影响语意表达。
C.“角色”与“角逐”中的“角”读音不同。
D.“耳熟能详”可以用“耳濡目染”替代。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画面上往往能定格戏台上最精彩的一幕,画中人物扮相、功架与舞台上几无二致
B.往往将戏台上最精彩的一幕定格于画面上,画中人物扮相、功架与舞台上几无二致
C.往往将戏台上最精彩的一幕定格于画面上,剧中人物扮相、功架与画中几无二致
D.画面上往往能定格戏台上最精彩的一幕,剧中人物扮相、功架与画中几无二致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专题09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专题09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9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9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专题01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1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1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专题18 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文件包含专题18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18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