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B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29.0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明确了海洋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如图是“中国的疆域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 位于亚洲东部,是一个内陆国
C. 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D. 东临大西洋,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 我国能够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条件是( )
A. 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km2 B. 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 东西跨经度大,东西时差达4个小时 D. 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漫长曲折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将于2023年举办。读我国主要民族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3. 下列民族不能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是( )
A. 壮族 B. 珞巴族 C. 汉族 D. 藏族
4.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C. 少数民放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汉族居住
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作为候鸟的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坡”)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读图“红嘴鸥我国境内迁徙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5. 图中红嘴鸥迁徙过程中,4月初停留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 )
A. 川 B. 宁 C. 青 D. 陕
6. 关于红嘴鸥的迁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迁徙西线途径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祁连山脉附近
B. 迁徙中线主要途径平原和丘陵
C. 迁徙东线最终目的地为俄罗斯的乌布苏湖繁殖地
D. 三条线路途经地区在我国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
7. 越来越多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不包括( )
A. 冬季相对温暖,寒潮少
B. 广袤的湖泊湿地,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
C. 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
D. 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给红嘴鸥提供栖息场所
中央气象台11月1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8.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A.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B.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C.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D. 农田开始播种
9. “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有( )
A. 哈尔滨 B. 北京 C. 上海 D. 拉萨
10.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主要经过( )
①1月0℃等温线
②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③人口地理界线
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1. “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 )
A. 南北温差大 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东西温差大 D. 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12. 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 )
A. 深居内陆 B. 海拔低 C. 四周环山 D. 多大风
9月29日,“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这是全球首条穿越地上悬河的盾构隧道,更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公轨合建隧道。该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取得了19项科研成果和88项专利。完成各小题。
13. 黄河穿黄隧道的建成,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 人口的不断增长
C. 交通运输网的日益完 D.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4. 隧道建成后,可以( )
①缩短横渡黄河的时间
②缓解黄河大桥的通行压力
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④减少黄河下游凌汛的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势低平 B. ②——夏季多暴雨
C. ③——泥沙淤积 D. ①——河道弯曲
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6.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畜牧业 B. ②—林业 C. ③—种植业 D. ④—渔业
17.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
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8. 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 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 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读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19. 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地区 C. 东北平原 D. 南部沿海地区
20. 从农作物的分布来看,按照对热量需求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甘蔗、油菜、甜菜 B. 甜菜、甘蔗、油菜 C. 甜菜、花生、甘蔗 D. 花生、甜菜、甘蔗
“国际茶日”于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多地茶园建立起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实时动态监管技术管理茶园,从而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如图为“我国四大茶叶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21. 我国四大茶区种植茶叶的共同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处高原,热量充足 B. 黑土广布,土地肥沃
C. 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高 D. 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22. 我国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 B. 减少了粮食种植,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C. 全球变暖导致我国气候发生变化 D.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多
23. 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多云雾的半山坡。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沿海的太平山麓试种茶苗成功。与南方茶区相比,青岛气候条件独特,茶树生长缓慢,生产的绿茶具有叶片厚、香味浓、耐冲泡的特点。相对南方茶叶,青岛绿茶特色鲜明,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 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 纬度相对较高,热量相对较少,茶树生长缓慢,利于养分积累
C. 冬季寒冷,利于茶树过冬
D. 地形平坦,土壤相对肥沃,更利于茶树的生长
24. “国际茶日”的设立,对我国茶叶种植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茶文化传播
②提高我国茶叶的知名度
③缩小茶叶市场
④带动茶叶种植区的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成为“候鸟式养老”的目的地,某些年份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读图,完成各小题。
25. 对攀枝花成为“百里钢城”的有利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水能资源缺乏
C. 地形封闭,交通不便 D. 气候温暖湿润
26. 对攀枝花成为冬季避寒地的自然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较高,夏季凉爽 B. 地形阻挡,冬季温暖
C. 位于金沙江谷地,海拔高 D. 附近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27. 橘和枳分别产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①和② B. ④和③ C. ②和③ D. ④和②
28. 下列关于橘和枳主要产地所在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崎岖,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C. 主要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D. 河流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29. 关于区域①和区域②之间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0℃ B. 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C. 年降水量大约是400毫米 D. 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0分)
3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共141178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假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结合两则材料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微信群小段子——国庆七天安排:1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号在家看各景区排队买票,3号……,4号……,5号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6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又拥堵,7号在家看东南西北进不了城。
材料二: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国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1)材料一的冷笑话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一大突出特点: ______ ,它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______ (一条即可)。
(2)结合材料二和如图分析:我国大致从 ______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在不断 ______ (加剧/减缓)。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调整了人口政策,在2021年提出“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关于我国政策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对人口发展没有产生影响
B.与基本国策并不一致
C.解决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为了应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将 ______ 作为基本国策。
31. 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一生足迹遍及我国众多地区。如图1为徐霞客旅行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徐霞客旅行线路主要集中在 ______ 。
A.第一级阶梯
B.季风区
C.内流区
D.长江、黄河、黑龙江流域
(2)《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游记中对天台山的记录是:岭角(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包(开花),盖为高寒所勒(约束)耳”。这段记录是对山区景观差异的描述,该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先驱,并对地貌成因作出了科学解释。“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是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特征的描述,如图2中能够突出反映上述地貌特征的是 ______ (填序号)。
(4)徐霞客的科学成就还在于对河流的考察,他认为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与长江相比,珠江的汛期 ______ 。长江和珠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3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1——长江流域示意图。
(1)分析地形、气候和河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完成框图2。
① ______ ;② ______ 。
(2)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被誉为“水能宝库”。请从地形方面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 。
(3)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的优势。下列各项描述中,体现“黄金水道”的是 ______ 。
A.通航里程长,运量大
B.主要流经山地、高原,资源丰富
C.落差大,流速快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材料二: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上游地区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植被,导致长江携带大量泥沙,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湖区萎缩,加之该时期人口刷增,大规模“向湖区要耕地”的围湖造田活动,使洞庭潮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4)结合材料二,说出洞庭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 ______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______ 。(都回答一条即可)
(5)湖泊具有调蓄水量的作用,长江沿线湖泊数量和面积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______ 灾害。
33. 为了促进区域互补,我国先后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调配工程。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1——我国西气东办理工程示意图
(1)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______ ,东到 ______ (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该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意义是 ______ 。
A.缓解能源紧张
B.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C.降低了大气污染程度
D.调整当地的能源结构
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服务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该项目建成后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将节约标准煤122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3050万吨,有助于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如图2为“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
(2)“青豫直流”工程的输出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将 ______ 资源转化为电能,该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有 ______ (一条即可)。
材料三:
2022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数据的存储、计算、应用及服务器的冷却散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如图3为我国主要算力枢纽的分布。
(3)我国算力枢纽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共同的海陆位置特点是 ______ 。
(4)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大,但发展数据中心条件有限。西部地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条件是 ______ 。
34.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大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以“漕运”著名。目前。山东济宁以南的河段可以季节性通航或全年通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向华北平原供水。根据资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如图1——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和如图2——大运河“漕运”画作
(1)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依次连接的五大水系是 ______ ,结合材料说出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
(2)分析京杭大运河南方河段全年通航的原因,补充图表内容。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
(3)结合材料一,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的优势: ______ ; ______ 。
材料二: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首次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线通水。实现全线通水后,从大运河引水灌溉,将置换用来灌溉北方约60万亩耕地的地下水;大运河向途经的河道朴水总长达到1230公里,补水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能够回升或保持稳定;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有水河道长度增加约112公里,改善了运河水资源条件,促进了运河生态环境复苏。
(4)仿照示例,结合材料二补充例证,说明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后的意义。
示例:大运河引水灌溉,沿岸减少开采地下水。
①大运河向途经的河道补水, ______ 。
②大运河有水河道长度增加, ______ 。
35. 某中学师生想利用暑假组织研学旅行,游览祖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感受区域差异。请结合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研学路线图。
材料二:图2——新疆地区略图。
材料三: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产量占国内产量的87%,约占全球产量的20%。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棉纺织工业基地。
(1)读图1,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①区域特色美食烤全单
B.②区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③区域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④区域有大面积的甜菜种植
(2)乙线路的同学到达青藏地区后发现,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 。下列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不受该自然特征影响的是 ______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拉萨成为“日光城”
C.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3)乙线路的同学结合研学经历进行了青藏地区的介绍,请指出介绍中的两处错误。
区域内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这里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平原。林地是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畜牧业是主要农业生产部门,牦牛是优良畜种。当地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耙,传统舞蹈是锅庄舞。
[示例]错误:区域内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错误1: ______ ;
错误2: ______ 。
(4)丙线路的同学发现新疆物产丰富,有“一黑一白一红”之说。其中“红”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根据图2推断“黑”是指 ______ ,“白”是指 ______ 。
(5)结合材料三,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 。
36. 青岛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三幅图探究农业生产的条件,其中图1是中国地形分布图,图2是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是我国农业“七大产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过程:
(1)读图1和图3,我国农业“七大产区”所在地形类型主要是 ______ ,这些地区多为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2)读图2和图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和长江流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为 ______ ,请分析这两个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气候条件是 ______ 。
(3)读图2和图3,分析河套灌区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是 ______ 。该主产区降水不足,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______ 。
(4)结合地理位置分析,东北平原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______ ;该地区生产的稻米稻香十足,颗粒饱满,胶质含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独特自然原因是 ______ 。
A.纬度较高,一年一熟,作物生长期较长
B.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但土壤相对贫瘠
C.工业发达,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更高
D.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光热更充足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D
【解析】解: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错误。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错误。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C正确。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错误。
故选:C。
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认真审题,把握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临海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这是我国能够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条件;我国能够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条件与我国的陆地面积、气候、跨经纬度大小无关。
故选:D。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
本题考查我国能够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答题即可。
3~4.【答案】C、A
【解析】解: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不属于少数民族,因此不能参加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故选:C。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本题考查民族的特点,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答题的基础。
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我国少数民放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我国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故选:A。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概况,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5~7.【答案】B、D、D
【解析】解:依据图例读图可知,红嘴鸥4月初停留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故选:B。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不同省区的简称不同。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分布及简称,读图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迁徙西线途径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祁连山脉附近;迁徙中线主要途径高原、盆地;迁徙东线最终目的地为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繁殖地;三条线路途经地区在我国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
故选:D。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阶梯的划分及地形区的分布,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解:越来越多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该地冬季相对温暖,寒潮少;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湖泊湿地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城区不断扩大、高楼增加会破坏和侵占红嘴鸥的越冬地。
故选:D。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省份,省会昆明。
考查部分地区作为动物越冬地的原因,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解答即可。
8~12.【答案】A、A、B、A、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寒潮来临的时间是在11月16日(在北半球,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此时正值北半球的深秋初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强劲的西北风,A对;湿润的东南风主要在夏季影响我国北方地区,B错;寒潮的大风会吹走雾霾,C错;冬季不是我国北方农田播种的季节,D错。
故选:A。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理解寒潮及其影响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解:由秋裤预警地图可知,“不穿秋裤则die”指的是最低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在题目中的城市中,哈尔滨最低气温低于-10℃,A对,北京和拉萨最低气温低于-5℃,BD错;上海最低气温低于10℃,C错。
故选:A。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主要城市的位置,要理解记忆。
解:读图可知,与图中秋裤分割线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故选:B。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它还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中档题,根据图示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解: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由图可知,哈尔滨、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就冻”的城市是哈尔滨,“挥一挥手,不带走一条秋裤”的是广州;造成哈尔滨和广州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广州纬度低,气温高,“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故选:A。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的有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
解: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其四周环山,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
故选:C。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的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入内,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
本题考查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差异及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3~15.【答案】D、A、C
【解析】解:黄河穿黄隧道的建成,主要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故选:D。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使的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
本题考查黄河穿黄隧道的建成原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黄河隧道的建成,产生的影响有:①缩短横渡黄河的时间;②缓解黄河大桥的通行压力;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对黄河下游凌汛的发生无影响。综上所述,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到河南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本题考查黄河下游隧道建成产生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①夏季多暴雨,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②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流速减慢,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故选:C。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
16~18.【答案】B、A、D
【解析】解:读图可得,①耕地—种植业;②林地—林业;③草地—畜牧业;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故选:B。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解: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我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不好,水土分布不协调。
故选:A。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总量大,人均少,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耕地比重较小。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点,熟记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分布特点及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总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故选:D。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要理解记忆。
19~20.【答案】B、C
【解析】解: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华北地区,该地区是花生的主产区。
故选:B。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油菜主要为我国南方的油料作物,主要种植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花生分布比较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农作物的分布,牢记即可.
解:比较题干中三种农作物的名称可得,三种农作物分布有高纬到低纬是甜菜、花生、甘蔗,按照对热量需求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甜菜、花生、甘蔗。
故选:C。
油料形成了长江油菜区和黄淮花生带两大产区,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的产区,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21~24.【答案】D、A、B、D
【解析】解:我国茶叶生产大致可划分为西南、江南、华南和江北四大茶区。四大茶区都位于秦淮以南,所处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空气湿度大,降水丰沛。
故选:D。
茶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该题考查我国四大茶区种植茶叶的共同优势,需掌握区域差异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可解决问题。
解:据题干中描述可得,我国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社会经济因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
故选:A。
题干中描述: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多地茶园建立起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实时动态监管,运用视觉识别技术管理茶园,从而使茶树生长环境保持在最佳状态,有效提升了茶叶品质和产量,促进茶农增收致富。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题干中的信息解答,牢记即可。
解:由题干可知,茶树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青岛绿茶特色鲜明,与南方产茶区相比,青岛纬度相对较高,雨季比南方短,生长期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比南方低,生长期相对较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故选:B。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国际茶日”的设立会提高我国茶叶的知名度,增强我国茶叶产销的竞争力,带动茶叶种植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茶文化传播,①②④正确;③错误,“国际茶日”的设立会扩大茶叶市场。
故选:D。
“国际茶日”设立以来,积极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茶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
该题考查“国际茶日”的设立对我国茶叶种植可能带来的影响,理解解答。
25~26.【答案】A、B
【解析】解: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有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水能资源丰富,位于山区,交通不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故选:A。
攀枝花市是四川省省辖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北距成都749km,南至昆明351km,西连丽江,东接昭通。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本题考查攀枝花成为“百里钢城”的区位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解:攀枝花位于我国西南的金沙江谷地,纬度较低,地形封闭,北部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冬季温暖,晴天多,所以成为冬季避寒地。
故选:B。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考查攀枝花成为冬季避寒地的自然条件,要理解记忆。
27~29.【答案】D、C、C
【解析】解: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④南方地区,枳产于秦岭、淮河以北的②北方地区。
故选:D。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柑橘属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冷,适宜栽培柑橘的地区年平均气温需15-22℃,冷月(1-2月)平均气温3℃以上;柑橘生长季节每月降水120-150毫米。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物产,掌握四大区域的划分是答题的关键。
解:读图可知,①为西北地区,②为北方地区,③为青藏地区,④为南方地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枳产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两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南方地区的河流无结冰现象;青藏地区崎岖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西北地区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故选:C。
受气候的影响,我国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古人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橘”与“枳”生产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分析可知,②为北方地区,①为西北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故选:C。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30.【答案】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交通拥挤 2000 加剧 D 计划生育
【解析】解:(1)材料一的冷笑话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一大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它给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给社会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等。
(2)结合材料二和如图分析:我国大致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在不断加剧。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调整了人口政策,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增长过快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给资源、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
(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交通拥挤;
(2)2000;加剧;D;
(3)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31.【答案】B ④ 长 流域内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解析】解:(1)读图可得,徐霞客旅行线路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主要位于季风区和外流区,主要位于长江、黄河流域。
(2)《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游记中对天台山的记录是:岭角(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包(开花),盖为高寒所勒(约束)耳”。这段记录是对山区景观差异的描述,该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四顾皆石峰,无一土山相杂,石峰林立”是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特征的描述,如图2中能够突出反映上述地貌特征的是④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
(4)与长江相比,珠江的汛期 长。长江和珠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故答案为:(1)B;(2)地形因素;(3)④;(4)长;流域内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区域主要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徐霞客旅行经过的地形区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32.【答案】西高东低 800 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A 围湖造田 退耕还湖 洪涝
【解析】解:(1)长江流域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其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2)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被誉为“水能宝库”。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3)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的优势。下列各项描述中,长江通航里程长,运量大,航运价值高,所以说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
(4)材料二中描述: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上游地区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植被,导致长江携带大量泥沙,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湖区萎缩,加之该时期人口刷增,大规模“向湖区要耕地”的围湖造田活动,使洞庭潮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针对洞庭湖面积减少的现象,采取的解决措施是退耕还湖。
(5)湖泊具有调蓄水量的作用,长江沿线湖泊数量和面积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800;(2)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A;(4)围湖造田;退耕还湖;(5)洪涝。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不同。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此题综合性较强。
33.【答案】乌鲁木齐 沪或申 B 太阳能 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土地价格低、能源丰富等
【解析】解:(1)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东到上海市,其简称是沪或申,该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意义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对东部地区的意义是:缓解能源紧张、降低了大气污染程度、调整当地的能源结构等。
(2)“青豫直流”工程的输出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该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有: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调节我国的能源结构等。
(3)我国算力枢纽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共同的海陆位置特点是: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
(4)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大,但发展数据中心条件有限。西部地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条件是:我国西部地区土地价格低、能源丰富等。
故答案为:(1)乌鲁木齐;沪或申;B;(2)太阳能;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3)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4)土地价格低、能源丰富等。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部起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到上海市,该工程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青豫直流”工程的输出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主要是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该工程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3)我国算力枢纽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
(4)我国西部地区土地价格低、能源丰富等。
本题考查我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东数西算等调配工程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34.【答案】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慢 大于 无 大 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大,水源保证 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天然湖泊等水道,工程施工量小,大大节约了成本 回补了河道周边亏空的地下水 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
【解析】解:(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从南到北依次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历史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京杭大运河南方河段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流速较慢,流速慢便于河流航运,安全性高;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
(3)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有: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大,水源保证;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天然湖泊等水道,工程施工量小,大大节约了成本。
(4)大运河向途经的河道补水,回补了河道周边亏空的地下水;大运河有水河道长度增加,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
故答案为:
(1)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慢;大于;无;大;
(3)从长江下游取水,调水量大,水源保证;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沿线天然湖泊等水道,工程施工量小,大大节约了成本;
(4)回补了河道周边亏空的地下水;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是指: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四项工程。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简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京杭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
35.【答案】D 高寒 D 这里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平原 林地是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石油 长绒棉 靠近棉花(原料)产地,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低
【解析】解:(1)图甲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南方地区。烤全羊是①西北地区的特色食品,②青藏地区山岳纵横,冰川广布,③北方地区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该地区有旱地大豆翻麦浪的景观,④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的甘蔗种植。
(2)“高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受该自然特征影响的景观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拉萨成为“日光城”;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青藏地区;在海拔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
(3)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错误1:这里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平原;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错误2:林地是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但草原面积大,发展了高寒畜牧业,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畜牧业。
(4)丙线组发现新疆物产丰富,有“一黑一白一红”之说。其中“红”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黑”是指石油,“白”是指长绒棉,轮南油气田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
(5)我国棉纺织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当地靠近棉花产地,原材料丰富;且地处我国西北部边界,交通较方便,利于边境贸易;当地劳动力和地价相对低廉,生产成本较低,新疆面积广大,人口稀少,土地租金低。
故答案为:
(1)D;
(2)高寒;D;
(3)这里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平原;林地是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4)石油;长绒棉;
(5)靠近棉花(原料)产地,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劳动力价格低廉,土地租金低。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属于高寒气候,有许多耐寒动物,如牦牛、藏山羊等;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其地表特征是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多,是江河之源。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点,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6.【答案】平原 小麦、水稻 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 黄河 热量不足 A
【解析】解:(1)读图1和图3,我国农业“七大产区”所在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这些地区多为河流冲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2)读图2和图3,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建设以优质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以籽粒与青贮兼用和专用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产业带,以高蛋白大豆为主的大豆产业带,以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长江流域主产区建设以双季稻为主的优质水稻产业带,以优质弱筋和中筋小麦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优质棉花产业带,“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带,以生猪、家禽为主的畜产品产业带,以淡水鱼类、河蟹为主的水产品产业带。故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和长江流域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为小麦、水稻,这两个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
(3)读图2和图3,河套灌区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大面积和集约种植。有黄河沿岸冲积的肥沃土壤。该主产区降水不足,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黄河水灌溉便利,可自流灌溉。
(4)结合地理位置分析,东北平原主产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不足;该地区生产的稻米稻香十足,颗粒饱满,胶质含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与南方地区相比,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独特自然原因是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东北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夏季日照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土壤肥沃,故选A。
故答案为:
(1)平原;
(2)小麦、水稻;雨热同期;
(3)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黄河;
(4)A。
我国农业“七大产区”是1、东北平原主产区,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3、长江流域主产区,4、汾渭平原主产区,5、河套灌区主产区,6、华南主产区,7、甘肃新疆主产区。
考查了我国农业“七大产区”的概况,理解作答。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B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B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祁连山脉附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七两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六月易在该城镇所在地区,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