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70水的组成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70水的组成实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70水的组成实验 一、单选题1.(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2.(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3.(2022·湖北孝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①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其纯度B.实验②a,b两管上方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的为2:1C.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4.(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5.(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探究 Fe、Cu、Ag的活泼性 D.探究水的组成 6.(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是纯净物7.(2021·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利用图所示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探究水的组成B.验证燃烧需要氧气C.检验物体是否带电D.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8.(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9.(2020·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甲、乙管中气体体积比大于2:1,可能与两种气体的水溶性有关C.乙管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D.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10.(2020·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是氧气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气体a与气体b的质量比约为2:111.(2020·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探究水的组成检验水通电分解后的气体产物B探究分子运动向水中加入少量品红,观察C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D区分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取样,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 A.A B.B C.C D.D12.(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8∶113.(2020·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14.(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多选题15.(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B.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剂作用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参考答案:1.C【详解】A、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与正极连接产生的是氧气,所以a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错误;B、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该为2:1,错误;C、产生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氢气具有可燃性,被燃着的木条点燃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正确;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错误。故选C。2.A【分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M出生成的是氧气,N出生成的是氢气。【详解】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M、N两导管口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质量比为8:1,故错误;B、蒸馏水不能导电,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正确;C、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M导管口处产生的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故正确;D、N处生成的是氢气,所以N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故正确。故选:A。3.C【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气,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故说法正确;B、电解水实验中,a管连接负极,负极产生氢气,b管连接正极,正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故说法正确;C、氢气燃烧实验生成水,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产出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4.D【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错误;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C、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错误;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正确;故选D。5.A【详解】A、左侧试管中铁钉有水无氧气,铁钉不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有氧气无水,铁钉也不生锈,无法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选项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探究燃烧条件之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可探究燃烧条件之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选项错误;C、在相同条件下,铁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银片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即铁>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选项错误;D、水电解实验中,电源的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A。6.C【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错误;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弄破滤纸,错误;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正确;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7.D【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正确;B、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氧气耗尽,蜡烛熄灭,可以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正确;C、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正确;D、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故不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错误。故选D。8.C【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C、饱和溶液就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物质,错误;D、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正确。故选C。9.B【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错误;B、甲、乙管中气体体积比大于2:1,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能与两种气体的水溶性有关,B正确;C、乙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能燃烧,C错误;D、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D错误。故选:B。【点睛】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0.B【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详解】A、气体a是氢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水由水分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比约为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C【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检验水通电分解后的气体产物,可以确定水的组成,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向水中加入少量品红,实验过程中水逐渐变成红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必须用pH试纸或pH计,利用酚酞试液不能测定酸碱度,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钾,蒸馏水不能和硝酸银反应,实验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钾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加,导电性增强,故正确;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氢气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两倍,由图知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b玻璃管中气体的大约两倍,所以a管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故正确;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因为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正确;D.因为a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质量比为1:8,故错误。故选D。13.B【详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选项错误;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可推知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选项正确;C、电解水实验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选项错误;D、电解过程中氧原子和氢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改变了,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错误。故选B。14.C【详解】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谁的导电性,说法正确;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生成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但是在电解水实验中不能得出该结论,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故选:C。15.A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铁中含有铁元素,生成物中也只能含有氢、氧、铁元素,所以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故A正确;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实验中,铁管质量增加,因此铁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实验后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C错误;D、从该实验中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0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03探究物质的成分(金属),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三不成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05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