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威远中学2024届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生 物 试 题
一、单选题
1. 自然界中,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具有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 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
C. 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 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都需要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2、内质网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也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详解】A、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不存在生物膜系统,A错误;
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进行相互转化并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能量的持续供应,B正确;
C、细胞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C错误;
D、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加工,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灭菌后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B. 发菜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小麦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不能用灭菌后的培养基培养病毒,A错误;
B、发菜细胞为原核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
C、小麦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层次,C错误;
D、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3. 根据“内共生起源学说”,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原核生物。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吞噬的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 线粒体中的环状DNA与细菌相似
C. 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 D. 线粒体的内、外膜成分和功能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具有两层膜,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
【详解】A、被吞噬的原核生物即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线粒体中存在环状DN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也存在环状DNA,线粒体中的环状DNA与细菌相似,B正确;
C、线粒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可以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C正确;
D、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但线粒体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而外膜没有,因此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不同,D错误。
故选D。
4. 噬藻体是一种能感染蓝藻的病毒。它能在蓝藻细胞中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藻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噬藻体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 蓝藻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D. 组成噬藻体和蓝藻的化学元素含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噬藻体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高尔基体,B错误;
C、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C正确;
D、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化学成分,而蓝藻含有的化合物种类多,如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两者的化学元素含量不同,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关于蓝细菌和植物叶肉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者都有核糖体,均能合成蛋白质
B. 二者均有两种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
C. 二者均含叶绿体,均能进行光合作用,都是自养生物
D. 二者均有生物膜,不是都有生物膜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如细菌、蓝细菌)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核糖体是真、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故二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A正确;
B、蓝细菌和植物叶肉细胞都是细胞生物,细胞生物均有两种核酸,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
C、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含有叶肉细胞的植物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C错误;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但没有生物膜系统,植物叶肉细胞有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C。
6.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不仅具有蛋白质外壳,而且该蛋白质外壳外还包裹有一层由脂质构成的包膜,该结构可以帮助病毒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细胞上,促使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维持病毒结构的整体性。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包膜使病毒以胞吞形式侵入宿主细胞,同时释放遗传物质
B. 病毒有无脂质包膜与病毒的遗传物质有关
C. 研制针对蛋白质外壳和包膜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可有效消灭新型冠状病毒
D. 特定配方的靶向包膜漱口水,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
【答案】C
【解析】
【分析】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需要依赖宿主细胞才能进行代谢和增殖。
【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以胞吞形式侵入宿主细胞,释放其遗传物质,A正确;
B、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有无脂质包膜与病毒的遗传物质有关,B正确;
C、包膜的成分是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因此脂肪酶不一定能分解包膜,C错误;
D、特定配方的靶向包膜漱口水,很可能使包膜的脂质成分被破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D正确。
故选C。
7.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命名为Omcron(奥密克戎),奥密克戎毒株已在全球超过10个家和地区蔓延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奥密克毒株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6种小分子
B. 奥密克毒株可能会因抗原内部结构生改变,导致原来接种的疫苗效果差
C. 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与原始新型冠状病毒的不同
D. 使用酒精引起奥密克戎毒株的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的目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碱基组成为A、C、G、U,五碳糖为核糖。RNA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
【详解】A、奥密克毒株是RNA病毒,其核酸为RNA,彻底水解后得到A、U、C、G四种碱基和核糖、磷酸,共6种小分子,A正确;
B、奥密克毒株是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可能会因抗原部结构生改变,导致原来接种的苗效果差,B正确;
C、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都是A、C、G、U四种,但是排列顺序与原始新型冠状病毒不同,C错误;
D、奥密克戎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可以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正确。
故选C。
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单体只有4种
B.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答案】A
【解析】
【详解】真核原核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单体有4种,A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B错误;将显微镜转换为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开始,不包括原子、分子,D错误;故选A。
9.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 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C. 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 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考点是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细胞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
细胞结构有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不完全相同,B错误.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属于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
人体的血小板、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不是原核细胞,D错误.
【点睛】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胞生物,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组成的。
10. 关于生物技术实践中有关检验,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利用玫瑰精油无色透明、有诱人的橘香味判断是否成功提取玫瑰精油
B. 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水气蒸馏的基本原理都相同,只是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不同
C. 检验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是否分离出了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说明分离成功
D. 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很多植物芳香油都有无色透明、有诱人的橘香味等特点,因此不能利用该特点来判断,A错误;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B正确;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将尿素转化成氨气,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会变红,因此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可以说明分离成功,C正确;检验胡萝卜素纯度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故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若样品中有杂质,则会出现不同的色素点(带),D正确。
11. 下列有关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及作用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高温度使微生物生长急剧下降,与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发生不可逆变性有关
B. 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可抵制全部微生物的生长
C. 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不同,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
D. O2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如泡菜和酸奶制作、沼气发酵均需要密闭
【答案】B
【解析】
【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由温度、pH、营养成分等。
【详解】A、高温会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变性,而变性是不可逆的破坏,A正确;
B、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不能抵制耐盐微生物的生长,B错误;
C、不同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不同,细菌为中性偏碱性,为6.5~7.5、放线菌为弱碱性,为7.5~8.5,C正确;
D、O2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如泡菜和酸奶制作、沼气发酵菌种均为厌氧型菌种,均需要密闭环境条件下进行,D正确。
故选B。
12. 人们常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果醋、果酒、腐乳和酸奶等食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酒和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
B. 制作腐乳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C. 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制成酸奶,其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能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D. 不宜摄入过量泡菜等腌制食品,因为含有致癌物亚硝酸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由分析可知,果酒和果醋发酵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A正确;
B、腐乳制作时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
C、参与酸奶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由于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制成酸奶,C正确;
D、泡菜不宜多吃,原因是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如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乃至死亡,甚至还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D错误。
故选D。
13. 从某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经进一步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COD为有机污染物分解时化学需氧量)能力的菌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 为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可先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目
C. 图中平板划线法获得的菌落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
D. 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扩大化培养菌株
【答案】C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菌落数目(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常用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A正确;
B、菌液稀释后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菌液中的细菌数目来确定接种时菌液的最佳稀释倍数,B正确;
C、由菌落分布情况可知,在该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错误;
D、挑取单菌落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增大菌株的数量(扩大培养),D正确。
故选C。
14. 可利嗜热产氢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pH为7.0~7.4,可利用NH4+、尿素、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生长。青霉素G和链霉素可抑制其生长,但对氯霉素不敏感。下图为从工业酵母的生物制品中分离纯化可利市嗜热产氢菌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使用的培养基可以尿素为氮源,淀粉为碳源
B. 涂布及划线操作时均需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C. 涂布培养时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链霉素以达到筛选目的
D. 菌液涂布均匀后应立即将平板倒置放入65℃恒温无氧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
【详解】A、可利市嗜热产氢菌可利用NH4+、尿素、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生长,故培养基可以尿素为氮源,淀粉为碳源,A正确;
B、空气中含有细菌的孢子等,涂布及划线操作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正确;
C、青霉素G和链霉素可抑制可利市嗜热产氢菌的生长,但对氯霉素不敏感,为了筛选可利市嗜热产氢菌,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氯霉素,C错误;
D、可利市嗜热产氢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菌液涂布均匀后应立即将平板倒置放入65℃恒温无氧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
故选C。
15. DMF(一种含碳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革、化工、医药、农药等各个生产行业。含DMF的废水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某实验小组筛选分离得到能够高效降解DMF的菌株,用于DMF的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从某化工厂排污口附近的污水中取样来筛选DMF降解菌
B. 不能利用平板划线法对DMF降解菌进行计数
C. 筛选DMF降解菌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
D. 可根据平板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区分微生物的类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富含DMF的环境中DMF降解菌较多,筛选DMF降解菌时用DMF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DMF降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详解】A、筛选DMF降解菌应该到富含DMF的制革、化工、医药、农药等各个生产厂家的排污口附近取样,A正确;
B、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计数,而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B正确;
C、筛选DMF降解菌时要以DMF为唯一碳源,故不应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C错误;
D、不同菌体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因此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发酵条件合理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酒发酵转为果醋发酵后需适当降温并持续通气
B. 夏天制作腐乳时需要适当对环境进行降温处理
C. 制作泡菜时注意保持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始终有水
D. 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物可提高发酵速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发酵原理:(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A、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温度应控制在18~25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发酵刚开始时,酵母菌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氧呼吸,而后转为无氧呼吸。但是,果醋发酵需要通氧气,且温度要升温至30-35℃,A错误;
B、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所以夏天的时候需要适当降温,B正确;
C、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所以保持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始终有水以维持无氧环境,C正确;
D、前一次的发酵物具有浓度较高的发酵所需微生物,能快速进入发酵状态,D正确。
故选A。
17. 下列关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 )
A. 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苹果汁中含有果糖
B. 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后溶液变成灰绿色,说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
C. 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中接种某菌株后红色褪去,说明该菌株能产生脲酶
D. 滤纸条上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离滤液细线最远,说明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详解】A、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苹果汁中含有还原糖,A错误;
B、应该在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然后观察颜色变化,若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说明发酵液中有酒精,B错误;
C、尿素被分解产生的氨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分解尿素生成的氨越多,利用尿素的能力越强,C错误;
D、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说明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D正确。
故选D。
18.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的是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再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 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本实验的培养基进行灭菌
C. 菌落②比菌落①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主要原因是菌落②中的细菌数更多
D. 稀释涂布平板法除既可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可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答案】D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滴加碘液,淀粉分解菌菌落周围的淀粉被分解,会出现透明圈。
【详解】A 、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而培养基本身就是培养细菌等微生物,添加抗生素易杀死细菌,配制培养基时无菌操作或者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防止杂菌污染,A错误;
B、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灭菌,其中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最好,B错误;
C、菌落①与菌落②产生透明圈的大小不同是因为菌种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C错误;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D正确。
故选D。
19. 市面上有一种源自日本的口服减肥产品——酵素,其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可利用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为原料,以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进行发酵,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酵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
B. 发酵前可以煮熟蔬果进行消毒,确保发酵过程无杂菌污染
C. 将酵素添加进洗衣粉中配合沸水冲洗,可以帮助分解衣服上的油渍
D. 酵素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酵素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所以酵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详解】A、酵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减肥的作用,A正确;
B、发酵前对新鲜的蔬菜和瓜果进行简单冲洗,以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进行发酵,B错误;
C、沸水会使酶失活,不能用沸水冲洗,C错误;
D、酵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其水解产物是氨基酸,但氧化分解产物包括水、二氧化碳和含氮物质,D错误。
故选A。
20.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表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的铵盐可作为氮源和能源
B. 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的K2HPO4能用于维持培养基的pH
C. 培养光能自养型的蓝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提供有机物
D. 马铃薯蔗糖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能作为酵母菌的碳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自然界中,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另外一种制造有机物的方式。少数种类的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却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就被硝化细菌用来将CO2和H2O合成糖类。这些糖类就可以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详解】A、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可利用氧化NH3获得能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故培养硝化细菌的培养基中的铵盐可作为氮源和能源,A正确;
B、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的K2HPO4能用于维持培养基的pH,保证微生物所需的酸碱环境,B正确;
C、培养光能自养型的蓝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提供有机物,蓝细菌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C正确;
D、琼脂的作用是凝固剂,不能作为碳源,D错误。
故选D。
21. 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②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③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主要由三种:从植物中提取;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详解】提取胡萝卜素时应该先进行过滤,滤去不溶物,再进行浓缩,①错误;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压榨法,过程如图: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②正确;玫瑰精油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过程如图: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③正确。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玫瑰精油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故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常使用压榨法。
22.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B.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
C.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D. 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分泌的蛋白酶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3、泡菜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泡菜制作不需要通气发酵。
【详解】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正确;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B正确;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C正确;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前期发酵时毛霉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3. 下列关于果胶酶和a-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果胶酶的黑曲霉或苹果青霉在中性偏碱环境中生长
B. 果胶酶和果汁反应后加95%乙醇,沉淀越少说明果胶酶催化作用越好
C. a-淀粉酶固定化过程中需间歇性搅拌30分钟左右
D. 固定化a-淀粉酶在装柱和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两次洗涤目的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般细菌适合在中性偏碱环境中生长,但生产果胶酶的黑曲霉或苹果青霉等霉菌适合在中性偏酸环境中生长。固定化a-淀粉酶在装柱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以洗去没有固定的酶,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可洗去未反应的淀粉和产物糊精,两次洗涤目的不同。
【详解】A、生产果胶酶的黑曲霉或苹果青霉在中性偏酸环境中生长,A错误;
B、果胶酶和果汁反应后加95%乙醇,沉淀越少说明果胶越少,果胶酶催化作用越好,B正确;
C、 a-淀粉酶固定化过程中需间歇性搅拌30分钟左右,C正确;
D、固定化a-淀粉酶在装柱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以洗去没有固定的酶,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可洗去未反应的淀粉和产物糊精,两次洗涤目的不同,D正确。
故选A。
24.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4的空间
B. 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C. 腐乳制作过程中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D. 提取玫瑰精油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4、参与泡菜泡制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详解】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A错误;
B、腌制泡菜时应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正确;
C、制作腐乳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C正确;
D、在提取玫瑰精油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 1∶4,D正确。
故选A。
25. 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
A. 血红蛋白释放 B. 色谱柱的装填
C. 洗脱过程 D. 样品的处理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如何检测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是否成功
由于凝胶是一种半透明的介质,因此可以在凝胶柱旁放一支与凝胶柱垂直的日光灯,检查凝胶是否装填得均匀.此外,还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质,观察色带移动的情况.如果色带均匀、狭窄、平整,说明凝胶色谱柱的性能良好.如果色谱柱出现纹路或是气泡,轻轻敲打柱体以消除气泡,消除不了时要重新装柱。
2、为什么凝胶的装填要紧密、均匀
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
【详解】色谱柱装填时不得有气泡的存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如果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的能清楚的看到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缓流出,如果出现红色带区域歪曲、散乱、变宽的现象,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6. 如下图是对病毒、蓝藻、变形虫和绿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B. 丁组中的生物中都具有核膜
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 甲组中的生物中都没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另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没有染色体等结构。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细胞中繁殖并代谢;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它没有叶绿体;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原生动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中单细胞藻类。
【详解】A、甲组噬菌体和变形虫都无叶绿体,乙组蓝藻无叶绿体,只有绿藻有叶绿体,A错误;
B、变形虫和衣藻都是真核生物,都有核膜,B正确;
C、丙组病毒和蓝藻都无染色体,丁组变形虫和衣藻都有染色体,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无细胞壁,D正确。
故选A。
2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③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④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部分为RNA
⑤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⑥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答案】B
【解析】
【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RNA。
2、细胞学说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内容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或动植物具有统一性。
3、原核生物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详解】①原核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
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②错误;
③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③错误;
④真核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④错误;
⑤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⑤正确;
⑥新型冠状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故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⑥正确。
故选B。
【点睛】
28.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详解】A、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C错误;
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魏尔肖做了补充,D错误。
故选B。
29. 下图1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图2是为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某血浆蛋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①②分别代表血红蛋白的释放、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B. 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C. 凝胶色谱法能除去血红蛋白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D. 根据电泳结果,可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一定由两条肽链组成”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
(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详解】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所以①表示血红蛋白的释放,②表示凝胶色谱柱的装填,A正确;
B、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可防止血液凝固,B正确;
C、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凝胶色谱法能除去血红蛋白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正确;
D、电泳的原理是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的大小、形状等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本实验只能判断肽链的大小有两种,而不能判断其条数。由图可知,只能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含有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而不一定是只有两条,D错误。
故选D。
30. 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在多种文献中均有记载: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
③《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二十三种利用谷物酿制食醋的工艺。其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
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
B. ②中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杀菌法基本相同
C. ③中食醋的酿制过程:淀粉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最后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氧气时将乙醇变为醋酸
D. ④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固体培养基,接种时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乙酸。
2、在制作泡菜时所配制的泡菜盐水要煮沸,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3、采用较低温度(一般在60~82℃),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达到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目的,是一种既能达到消毒目的又不损害食品品质的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而得名。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 。《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这种用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杀菌法基本相同。
4、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就是毛霉的固体培养基;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以及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介绍的是泡菜制作技术,配制的盐水要煮沸冷却后使用,以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中加热杀菌保存酒液的原理和方法,与酿酒中普遍使用的巴氏杀菌法基本相同,都是采用了低温加热处理的方法,B正确;
C.传统酿醋工艺先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乙醇再被氧化生成乙酸,C错误;
D.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固体培养基,接种时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灭菌,D正确。
故选C。
31. 如图是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的装置图,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薄荷叶尽量剪碎,取适量的薄荷叶放入A瓶中
B. 蒸馏时可通过图示装置中的温度计监测A瓶内的温度变化
C. 薄荷油有挥发性,因此在收集瓶口盖上铝箔或牛皮纸
D. 冷凝器的作用是减少薄荷油挥发散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香油时,原料放入B瓶中,通入水蒸气的玻璃管达到瓶底,让水蒸气由下而上进行蒸馏;A瓶中水量不能加满,约占2/3就行,为防止水暴沸,可向A瓶内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玻璃、碎砖瓦等;薄荷油具有挥发性,因此要在收集瓶口盖一小块铝箔或牛皮纸。
【详解】A、将薄荷叶尽量剪碎,取适量的薄荷叶放入B瓶中,A错误;
B、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物质的沸点,即蒸汽的温度,故放在烧瓶的支管口处,B错误;
C、薄荷油有挥发性,因此在收集瓶口盖上铝箔或牛皮纸,C正确;
D、冷凝器作用是使混合气体冷却分层,D错误。
故选C。
32. 下图是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石灰水浸泡→②漂洗→③压榨→④过滤→⑤静置→⑥再次过滤→橘皮油
A. 石灰水浸泡能破坏细胞、水解果胶,能提高出油率,降低黏稠度
B. 压榨液中需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5%的小苏打和0.25%的硫酸钠
C. 过程⑤要放在5-10oC的冰箱中静置5-7d,过程④要用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D. 经过过程⑤处理后吸出的上层澄清橘皮油和经过⑥过滤得滤液合并成最终的橘皮精油
【答案】B
【解析】
【分析】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其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精油。
【详解】A、采用压榨法从橘皮中提取橘皮精油时,由于橘皮中含有果胶和果蜡,直接压榨容易滑脱,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常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呈弱碱性,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A正确;
B、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容易分离,需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碳酸氢钠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至7~8,B错误;
C、过程④的目的是除去压榨液中的固体物和残渣,该过程常用布袋进行过滤;此时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故过程⑤需在5~10℃下静置5~7天,C正确;
D、过程⑥的目的是除去少量水分和蜡质等杂质,经过过程⑤处理后吸出的上层澄清橘皮油和经过⑥过滤得滤液合并成最终的橘皮精油,D正确。
故选B。
33. 在制作发酵食品的学生实践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
B. 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
C. 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
D. 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
【答案】B
【解析】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A、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开盖放气会影响乳酸菌发酵,因此不能开盖放气,A错误;
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是为了发酵初期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以保证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醋酸菌为需氧菌,且发酵温度高于果酒的发酵温度,因此制作好葡萄酒后,除通入无菌空气,还需要适当提高发酵装置的温度,C错误;
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泡菜的制作温度低于30-35℃,D错误。
故选B。
34. 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海洋中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药用价值。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不能自身合成某些特定的氨基酸)。科研人员从深海采集淤泥样本,再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待检测培养基
B. 待检测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应以安莎霉素为唯一碳源
C. 分离纯化时间不足将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D. 从培养基成分上看,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固体培养基可用来分离菌种。分离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A、由图可知,过程①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待检测培养基,A正确;
B、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海洋中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安莎霉素为唯一碳源起不到选择作用,B错误;
C、分离纯化时间不足可能有些菌落未形成,将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C正确;
D、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从培养基成分上看,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D正确。
故选B。
35. 下图为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数目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培养→统计滤膜上菌落数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 为防止杂菌污染,过滤装置使用前需灭菌
C. 为将细菌尽可能留在滤膜上可用蒸馏水多次冲洗滤杯
D. 若过滤100ml样液的结果如图所示,则1L水样中含大肠杆菌约170个
【答案】BD
【解析】
【分析】1、伊红美蓝培养基通常用于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黑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
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杆菌菌落,依据过滤水样体积计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样中的大肠杆菌菌群数。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
【详解】A、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可鉴别大肠杆菌,所以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属于鉴别择培养基,A错误;
B、测定前,滤杯、滤膜、滤瓶、镊子均需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
C、为防止杂菌污染,在无菌条件下需用无菌水冲洗滤杯,并再次过滤,C错误;
D、据图可知,平板上出现了17个菌落,说明100ml样液中有17个大肠杆菌,则1L水样中含大肠杆菌约17×10=170个,D正确。
故选BD。
二、探究题
36. 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__________种观点,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病人能否通过注射青霉素抑制病毒的增殖?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将装片向__________方移动可将上图所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②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答案】 ①. ② ②. 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③. 不能 ④. 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不含肽聚糖,故青霉素对病毒的增殖不能起抑制作用(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⑤. ①植物 ⑥. 右上 ⑦. ②A
【解析】
【分析】病毒为专性寄生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病毒的起源应在细胞结构形成之后。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不能抑制真菌或病毒的繁殖。
显微镜下观察通常需要将实验材料处理成单层细胞,故单细胞生物或单层细胞的结构可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所以支持第2种观点,先有细胞生物,再有病毒。
(2)青霉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壁,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不含肽聚糖,因此青霉素对其增殖不起抑制作用。
(3)①根据题意:图示细胞含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②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该遵循偏哪移哪的原则。
37. 某同学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A和B两株可以降解石油的细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培养法比较二者降解石油的能力,并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培养基Ⅰ:K2HPO4,MgSO4,NH4NO3,石油。
培养基Ⅱ:K2HPO4,MgSO4,石油。
操作步骤:
①将A、B菌株分别接种在两瓶液体培养基Ⅰ中培养,得到A、B菌液;
②液体培养基Ⅰ、Ⅱ中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并按图中所示在平板上打甲、乙两孔。
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
平板Ⅱ
A
+++
++
B
++
-
(1)实验所用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培养基中NH4NO3的作用是为菌株的生长提供氮源,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____________(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步骤①中,在资源和空间不受限制的阶段,若最初接种N0个A细菌,繁殖n代后细菌的数量是____________。
(3)为了比较A、B降解石油的能力,某同学利用步骤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
(4)现有一贫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根据上表所示实验结果,治理石油污染应选用的菌株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石油 ②. DNA、RNA、蛋白质
(2)N0•2n (3)在无菌条件下,将等量等浓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甲和乙两孔处,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比较两个平板的两孔处的透明圈大小并作记录,根据透明圈大降解能力强,透明圈小降解能力弱,进而比较A、B降解石油的能力
(4) ①. A ②. 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没有添加氮源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
【解析】
【分析】培养基对微生物具有选择作用。配置培养基时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 加入某些物质或除去某些营养物质,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以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从而筛选出待定的微生物。这种培养基叫做选择培养基。
【小问1详解】
培养基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等,从组成培养基的物质所含化学元素可知,作为碳源的成分是石油。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都含有N元素,故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这些物质。
【小问2详解】
由题意“资源和空间不受限制”可知,细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由于细菌进行二分裂,细菌每繁殖一代就是上一代的2倍,根据公式Nt=N0•λt,λ=2,繁殖n代后细菌的数量是N0•2n。
【小问3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实验的结果是:在平板Ⅰ上,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在平板Ⅱ上,A菌株仍然能降解石油,而B菌株不能降解,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推测该同学的思路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等量等浓度的A菌液和B菌液分别接种到平板Ⅰ的甲和乙两孔处,平板Ⅱ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比较两个平板的两孔处的透明圈大小并作记录,根据透明圈大降解能力强,透明圈小降解能力弱,进而比较A、B降解石油的能力。
【小问4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平板Ⅱ(无氮源的培养基)上,A菌株仍然能降解石油,而B菌株不能降解,所以要治理贫氮且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应该选用A菌株,因为A菌株降解石油的能力高于B菌株,并且在没有添加氮源的培养基中也能生长。
38.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 000 mL
(1)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怎样更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2)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 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
(3)图中图 1 和图 2 是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 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这两种方 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图 1 所用的接种方法可用来对活菌进行计数。 此外,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
(4)以下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较相似的有____________。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答案】 ①. 鉴别 ②. 将蛋白胨改成尿素 ③. 酚红 ④. 灭菌 ⑤. 消毒 ⑥.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⑦. 平板划线法 ⑧. 菌落 ⑨.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⑩. BC
【解析】
【详解】(1)该培养基具备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成分,但增加了指示剂,故可以判断其为鉴别培养基;要挑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将培养基中的氮源改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故需要将蛋白胨改为尿素;由于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分解为氨,可使培养基pH升高,故培养基中加酚红指示剂;
(2)微生物培养时,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感染,对于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人的双手需要消毒处理;
(3)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平板划线法在平板表面上可见到多条沿划痕生长的菌落群;一般认为单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产生的细胞群,故可以根据菌落数估计微生物细胞数目;测定微生物数目也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用计数板计数;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制备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制作泡菜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制作腐乳的微生物是毛霉。酵母菌和毛霉是真核生物,醋酸菌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9. 某兴趣小组欲从一片树林的土壤中取样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用于土壤中废纸的降解实验。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土壤提取液培养基1刚果红培养基培养液培养基2→计算种群密度
纤维素
NaNO3
MgSO4
KCl
FeSO4
KH2PO4
蒸馏水
30g
2g
0.5 g
0.5 g
0.1 g
1 g
1000 mL
(1)兴趣小组按上表成分并添加了琼脂制成了培养基1,培养基中NaNO3的作用是________;该培养基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有四次接种,每次接种需灼烧接种工具至少________次,以保证无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经培养后培养基1上得到三种不同的菌落,用接种针接种到刚果红培养基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结果。应选择________处的菌落进行富集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10 mL富集培养后的菌液,加入90 mL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取0.1 mL稀释液涂布于培养基平板上。104倍稀释度下对应的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为32、40和36,每毫升菌液中分解纤维素细菌的数量为________个。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提供氮源和无机盐 ②.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2) ① 两 ②. 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污染
(3) ①. ① ②. ①处透明圈大, 说明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
(4) ①. 3.6106 ②.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解析】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用刚果红染液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提取纤维素酶后需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小问1详解】
根据表格分析,NaNO3是含有氮原子的无机盐,所以NaNO3可提供氮源和无机盐;该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是纤维素,所以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小问2详解】
为了保证无菌操作,每次接种前后需灼烧接种工具至少两次;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培养,其目的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污染。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①处透明圈最大,说明细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强,因此选择①处的菌落进行富集培养。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每毫升菌液中分解纤维素细菌的数量=(32+40+36)÷3÷0.1×104=3.6×106个。实验结果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其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0. 乳糖酶能够催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乳糖酶的制备及固定化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研究人员通常根据菌落的___________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____________时。
(2)为了得到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单菌落,可用____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
(3)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乳糖酶时﹐比乳糖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分离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中往往将乳糖酶固定在_____________(填“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乳糖酶。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高压蒸汽 ②.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③. 各类菌落数目稳定
(2) ①. 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 ②. 甘油管藏
(3)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
(4) ①. 不溶于水 ②. 酶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
【分析】1、筛选产乳糖酶的微生物L时,宜用乳糖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即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3、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的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小问1详解】
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区分不同的微生物要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来判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可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小问2详解】
为了从样本中获取产乳糖酶微生物L的单菌落,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小问3详解】
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其中的乳糖酶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被洗脱分离出来。
【小问4详解】
固定化酶时,所用的载体不溶于水;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因此一般来说,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25x2=50分),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