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展开广东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单选题
1.(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防疫三字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戴口罩,挡飞沫 B.常消杀,灭病毒
C.多通风,空气好 D.少聚集,一米距
2.(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模型建构和理解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碳和碳的化合物有关模型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 模型 | 对该模型的认识和推理 |
A | 碳原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任何条件下单质碳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 |
B | 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 |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 | |
D | 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A.A B.B C.C D.D
3.(2022·广东深圳·统考三模)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宇航员的呼吸 B.航天员太空转身
C.无线电波通讯 D.水球成像实验
4.(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下列四大名著的部分诗词中,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B.《西游记》: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
C.《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D.《水浒传》: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5.(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2022年春,深圳又出现了新冠疫情,多地被列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市民须履行个人防控责任。下列《防疫三字经》的句子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勤洗手,好习惯 B.戴口罩,挡飞沫
C.打喷嚏,遮口鼻 D.常消杀,灭病毒
6.(2022·广东深圳·统考二模)北京冬奥会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炬“飞扬”中的燃烧 B.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C.LED屏幕发光 D.冰立方破冰成环
7.(2022·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B.固态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活性炭吸附颜色和异味 D.固体氢氧化钠吸水潮解
8.(2022·广东深圳·统考一模)绢本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大好河山,历经干年光彩依旧,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红色来自赭石(赤铁矿),黑色来自炭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制品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孔雀石颜料耐酸耐碱
C.赭石的主要成分是 D.炭黑由松枝烧制,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9.(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2020年新冠病毒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10.(2022·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B.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C.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12.(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 B.NaOH固体遇水放热 | C.蒸发食盐水 | D.塑料瓶变瘪 |
A.A B.B C.C D.D
13.(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2021·广东深圳·二模)下列选项中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
C.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
D.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15.(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藕断丝连 C.火上浇油 D.刻舟求剑
16.(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镁带燃烧,保险丝熔断
C.食物腐败,光合作用 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17.(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客家酿酒
B.潮州木雕
C.广绣刺绣画
D.肇庆端砚
18.(2021·广东深圳·模拟预测)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做法是
A.出门佩戴口罩 B.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C.保持社交距离 D.利用食盐制消毒剂二氧化氯
19.(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0.(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
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
D.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
21.(2021·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剪纸 B.酿酒 C.造纸 D.制陶
22.(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乙硫醇(化学式为 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2
B.乙硫醇中 C、H、S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6:1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23.(2020·广东深圳·统考二模)下列实验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粗盐提纯 B.水的电解
C.水的循环 D.水的净化
24.(2020·广东·统考一模)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彰显了中华智慧。下列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古代湿法冶金技术 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C.用铁矿石冶炼钢铁 D.用黏土烧制陶瓷
25.(2020·广东深圳·二模)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26.(2020·广东深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纸张燃烧 C.铜丝折弯 D.酒精挥发
参考答案:
1.B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详解】A、戴口罩,挡飞沫,起到过滤的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常消杀,灭病毒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多通风,空气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少聚集,一米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碳原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不易得失电子,故常温下,单质碳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任何条件下,故A错误;
B、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分子构成不同,决定了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故C正确;
D、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即生成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宇航员的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航天员太空转身,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无线电波通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水球成像实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炼铁的过程中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5.D
【详解】A、勤洗手,好习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戴口罩,挡飞沫,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打喷嚏,遮口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常消杀,灭病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6.A
【详解】A、火炬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的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LED屏幕发光的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冰立方破冰成环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B
【详解】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固态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活性炭吸附颜色和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吸水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孔雀石颜料能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故孔雀石颜料耐碱不耐酸,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赭石(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显红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松枝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由松枝烧制成炭黑,发生化学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9.A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反应与化学反应的本质区别。
【详解】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到化学变化,故正确;
B、保持社交距离,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没有涉及到化学反应;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没有涉及到化学反应;
D、出门配戴口罩,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没有涉及到化学反应;
故选A。
【点睛】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
10.C
【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单质,但是是不同的物质,故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焦炭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冶炼金属,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是物理性质;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故是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故是化学性质。
故选:B。
12.A
【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NaOH固体遇水放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蒸发食盐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二氧化碳溶于水,气压减小,塑料瓶变瘪,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爆竹声声一岁除,说的是燃放爆竹,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爆炸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
B、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是蜡烛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错;
C、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中没有新物质产生,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B、胆矾是一种蓝色的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C、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D、水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15.C
【详解】A、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藕断丝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6.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食盐溶于水只是物质的溶解,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镁带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保险丝熔断是金属高温熔化,没有新物质的生产,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是食物被分解成其它物质是化学变化;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17.A
【详解】A、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木雕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刺绣画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端砚只是石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18.D
【详解】A、佩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利用食盐制消毒剂二氧化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正确;
故选D。
19.B
【详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0.D
【详解】A、活性炭吸附性只是将色素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是蒸发后冷凝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只是大的颗粒沉积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1.A
【分析】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
【详解】A、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造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制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22.B
【详解】试题分析:A 项,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2=62,正确;B 项,2:6:1 为乙硫醇中 C、H、S 的原子个数比,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应为 12:3:16,故 B 错;C 项,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正确;D 项,乙硫醇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可以通过闻该气体气味来判断煤气是否泄漏,正确。
考点:乙硫醇
23.B
【详解】A、粗盐提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水的电解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只涉及到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水的净化在自然沉淀、过滤、活性炭的吸附过程中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质的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24.B
【详解】A、古代湿法冶金技术是利用还原剂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用铁矿石冶炼钢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用黏土烧制陶瓷,包含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A
【详解】A、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预报地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6.B
【详解】试题分析: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5离子: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5离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