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北和青藏地区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19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节西北和青藏地区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1719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节西北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展开第二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所选用的教材为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根据新课程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学情分析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因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和探索地理知识的愿望,因此我上课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说多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和重要价值。3、重难点分析基于新课程理念和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二、教学目标分析基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以及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②掌握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③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气候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④明确青藏地区太阳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两地区的地理特征,再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提高综合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课外搜集资料,课堂分组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学生也有着相对零散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探究欲望,引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发现为主线,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节教学设计,包括: ㈠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㈢ 课堂总结,完善新知;㈣ 随堂练习,巩固提升。第一课时青藏地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利用投影展示内蒙古大草原、茫茫的大戈壁、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景观图片,同时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设问。引入新课.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生动的画面,引入主题,让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愉快教学的初步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案: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88-89的图文资料,掌握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探究1: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读一读:通过引导学生读图4-21“青藏地区”,并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87的“活动”题,掌握青藏地区的概况。通过学生读图和分析这几个问题后,点明“高”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从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观察、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色。使学生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让学生通过比较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识到青藏地区的另一特点“寒”。课件展示:三江源的资料,自然景观和稀有物种。让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究2:青藏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想一想: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88的活动1,小组讨论分析那曲、南京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出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一:低温。展示“日光城拉萨“的资料,引出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二:光照强烈。通过利用课本资源和补充资料,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农牧业分布区和主要的作物、牲畜。说一说: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完成课本P88的活动2。探究3:青藏的矿产资源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0的“阅读”材料,并讨论分析下面的两个问题。知道青藏地区的资源状况。探究4:青藏地区的交通和工业展示青藏地区的交通线路图,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主要公路、铁路的起止点。小组活动完成课本P91的活动。指导学生在涂-21中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并请一位同学讲述文成公主的故事。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总结,完善新知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随堂练习,巩固提升随堂练习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第二课时西北地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利用投影展示内蒙古大草原、茫茫的大戈壁、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景观图片,同时展示中国地理区域图,设问。引入新课.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生动的画面,引入主题,让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愉快教学的初步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方案: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93-94的图文资料,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探究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读一读:通过引导学生读图4-31“西北地区”,并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93的“活动”题,掌握西北地区的地形和交通概况。展示:西北地区的气候资料和自然景观图片。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和植被类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出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干旱、光照强烈、温差大探究2:西北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94的三、四段和P95的阅读材料。课件展示西北地区农牧业的景观资料,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的农牧业分布区和主要的作物、牲畜。想一想:西北地区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探究3: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情况指导学生在图4-31中找出西北主要的矿产标示出他们的名称和产地。课件展示资料:西气东输。了解我国西部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探究4:四大地理分区大搜索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组展示,小组自评互评、师生合作完成课本P97-98的五个活动题。整合四大地理分区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动脑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总结,完善新知方案:以活动“问问我自己”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同位之间相互问答以下三个问题①本节课的课题是什么?②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③我学会了什么技能?随堂练习,巩固提升随堂练习 我充分的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解决有关地理问题。课程设计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各位专家、老师辛苦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