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4、透镜及其应用 (第3课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4、透镜及其应用 (第3课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 插。要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大,幻灯机的镜头要 幻灯片,幻灯机要 屏幕。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 ,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实际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照完集体相,要给某同学拍特写,应该 。3.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因此应该在眼睛前面放一个______镜,使光 (会聚/发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2)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 。应该在眼睛前面放一个______镜,使光 (会聚/发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则小丽是 。(近视/远视)9.望远镜和显微镜都由______镜和_____镜组成,远处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后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使用显微镜时物体通过物镜形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所以从显微镜上观察到的像比,实物______(大/小)许多。
三、考点梳理
考点一 照相机、眼睛等的调节
【典型例题】
1.现代生活中,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看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
A.甲、乙B.甲、丁
C.丙、乙D.丙、丁
2.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思维点拨】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变小”,这可作为调节幻灯机、投影仪和焦距不变相机的依据;
2、对于焦距可变的眼睛或照相机,物体变远(物距变大),焦距变大,像距基本不变;
3、对于焦距可变的数码相机,把景物拉近(像变大),焦距变大。
【拓展变式】1.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由图4-3-3可知,小红是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 薄 (填“厚”或“薄”),晶状体的 焦距 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 凹 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考点二 视力矫正【典型例题】如图4-3-4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8.0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同一高度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远视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拓展变式】1.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将平行光 正对 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4-3-5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光屏的中央 。 (3)将蜡烛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需向右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 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1)他将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当移至如图4-3-6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10.0 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上 ,然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放大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靠近凸透镜处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思维点拨】物体远离,设焦距不变,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相同,像就到了屏(视网膜)的前面,为了看清像,眼睛就必须使成像的光线推迟汇聚,晶状体就变扁,焦距就变大了,或者,在眼睛前面再加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同样推迟了光学的汇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再次看清物体的像。所以,视力的校正,像在视网膜前的,戴凹透镜矫正,像在视网膜后的,要使光提前汇聚,戴凸透镜矫正
考点三 显微镜与望远镜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应使红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 上,且始终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眼睛离凸透镜不要太近。
(2)透过图甲中的小水滴应该能看到一个 的 箭头,这与 的成像原理相同, 如果箭头离小水滴的距离1.6cm,则小水滴的焦距最好在
范围内。
0.8cm—1.6cm
(3)透过图乙的凸透镜,看到的箭头的像是_ ___(填“正立”或 “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填“上”或“下”)移动。
【思维点拨】显微镜:物镜焦距较小,物体离镜头近(f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课件 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凸透镜,如图所示,放大实,投影仪,放大镜,缩小实,照相机,望远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透镜及其应用(第1课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折射光线方向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导航,往年考点,命题点梳理,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fv2f,v2f,照相机,测焦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